邱东鹰;蔡映云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冻疮乳膏中硝苯地平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70:30),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硝苯地平在48.0~7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低、中、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8±1.78)%、(100.19±0.49)%、(100.18±0.89)%(n=5).浓度为48.0、60.0、72.0μg/mL的硝苯地平日内RSD分别为0.91%、0.24%、0.70%(n=5);日间RSD分别为0.89%、0.63%、0.36%(n=5).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准确,适用于冻疮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智平;钟明康;施孝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神经网络的智能分析和Statistica数学统计软件,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定量构效关系中应用的特点.方法:应用神经网络中的智能求解器结合Statistica数学统计软件,对α-溴代苯乙胺衍生物进行Hansch分析.结果:比较常规方法对回归方程的Hansch分析结果,得到该方法对分析结果在相关系数、偏差以及实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别都有较明显改善.结论:该方法能提高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Hansch分析的效果.
作者:张林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考察新药依西美坦片在3种不同介质中的溶出特性,以研究影响其口服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和规律.方法:建立HPLC法检测其制剂含量和溶出液浓度,色谱柱:Hypersil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05 mol/LKH2PO4溶液(60:40);检测波长:247 nm.溶出介质选用水、0.1 mol/L盐酸溶液及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采用转篮法,转速100 r/min.结果:依西美坦片在水和0.1 mol/L盐酸溶液中的溶出较差,在0.5%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溶出迅速完全,60 min时在3种介质中的溶出百分率分别为(60.25±3.76)%、(47.57±1.20)%和(82.24±0.96)%.结论:依西美坦片可能主要在肠道溶出,其溶出速率受介质影响大.
作者:傅翔;王卓;杨樟卫;胡晋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模式.方法:专职临床药师,定点科室,例举临床实例,在实践中总结专职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内容及工作程序.结果:药师专职定点深入临床、面对病人直接提供药学技术服务、因地制宜培养临床药师,是目前条件下较为可行的一种工作模式.结论:药师坚持长期深入临床、参与药物治疗,更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特长.
作者:蔡长春;李景苏;侯艳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物效果不佳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或加用睡前中效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42例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原磺脲类治疗组;B组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组;C组格列吡嗪控释片加睡前胰岛素组;D组原磺脲类加睡前胰岛素组.治疗12周后观察血糖、胰岛素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变.结果:在4组中,格列吡嗪控释片加胰岛素组和磺脲类降糖药物加胰岛素组治疗效果好,改用格列吡嗪控释片血糖较原治疗组有所改善,糖化血红蛋白降低,而维持原磺脲类治疗组效果不理想.格列吡嗪控释片加胰岛素组服药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对于原磺脲类药物治疗不达标患者,换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具有较好的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治疗效果优于换药前,且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加用胰岛素睡前注射治疗可更好地控制血糖(包括空腹和餐后血糖),降低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但低血糖发生率增多,在临床应用中应加以注意.
作者:曲伸;王淼;邹大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零售药店一般都会应病人或消费者的要求,取出药品包装中的药品说明书供病人或消费者阅读.通过调查发现此做法可影响用药的安全性.零售药店可以将所经营药品的说明书收集、整理,提供给病人或消费者在选购药品时查阅.
作者:杨训;魏芳;王永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随着卫生体制的改革,医院药师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药师在医院的工作和地位也被重新审视和定位[1],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彻底改变了药师单纯调剂、发药的工作模式.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作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方向,已在许多医院开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人民医院领导也很重视这项工作,于2003年2月开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在这一年多的工作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王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历史与现状,对今后工作提出设想.方法:对1994~2004年华东医院的药学服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比例分别为:药物的服用方法和药物用途约占30%,合理用药、药物名称和药物不良反应等有一定比例.结论:门诊药房药学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服务人员的医学、药学知识结构有待完善.
作者:刘奕芳;叶蓁;胡章良;童如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5年中消耗的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所占份额、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类药物的用药金额及数量均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二氢吡啶类药物应用较多;临床使用中以国产和合资生产品种为主.结论:开发国产长效抗高血压药物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作者:袁波;邬晓岚;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药调配是中医临床开展中药治疗的重要环节.调剂配方人员不仅应具有高度责任心,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调剂知识和熟练的调配技术.近几年,由于对中药调剂重视程度不够,经验丰富的老调剂人员的自然退休,一些年轻调剂工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责任心不强,不少地区发生中药配方差错.本文根据自己的实践工作经验,强调调剂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郭举烈;吴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镇痛及解热镇痛抗炎药用药趋势.方法:按购药金额,对上海地区48家医院2001~2003年镇痛药及解热镇痛抗炎药的用药数据作统计,并进行分析.结果:(1)上海地区整个镇痛药用药呈上升趋势,每年增长率在23%以上.用药金额高的是曲马朵、吗啡;增长率高的是芬太尼,特别是其贴剂.(2)解热镇痛抗炎药用药水平总体较平稳.较新的品种特别是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剂和特异性抑制剂有较大增长.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用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排名前列.结论:整个镇痛及解热镇痛抗炎药用药构成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较小的改变,镇痛药用量还将继续上升,在NSAIDs类药物中COX-2选择性抑制剂会有进一步增长,而特异性抑制剂用量将减少.
作者:蔡晓波;丰嘉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我国医疗机构自1999年启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5年多来,在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行为,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中不正之风,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招标文件不完善的问题,使部分中标药品价格不降反升,多数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对此很不满意,病人也没有从中得到实惠,损害了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信誉.本文就招标文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作者:郑金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在简要介绍药物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基础上,就组建高效能的高通量筛选体系需要关注的因素,如作用靶点、测试方法、检测方法与作用靶点的匹配、关键参数、效能评价等进行了重点阐述,为高通量筛选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作者:辛海量;刘沐荣;秦路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进行抗菌药物的实验室检测的研究工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依照NCCLS标准,对429例感染病人的病原菌进行动态监测,做药敏试验,测定血药浓度和药动学参数,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细菌耐药性有逐步增强且敏感性下降趋势;联合药敏试验对难治性感染有积极治疗意义;进行血药浓度、抗生素后效应测定及求算药动学参数,可使抗感染治疗更加及时,更有针对性.结论:抗菌药物的实验室检测及研究对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关键作用.
作者:尹玉琴;徐贵丽;王根春;赵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地西泮中毒救治过程中出现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的并发症目前尚未见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在抢救老年人地西泮中毒的病例中发现,部分病人在意识障碍缓解后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性损伤的症状和体征.为明确原因,作者对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收治的地西泮中毒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及实验室相关分析,并就发病机制作初步探讨.
作者:董娜;丁素菊;毕晓莹;吴涛;张海燕;杨群芳;许红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对一线抗癫(癎)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801例服用一线抗癫(癎)药物病人的血药浓度进行分类汇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药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病例百分率差异显著(P<0.01),分别为丙戊酸钠(VPA)75.2%、苯巴比妥(PB)67.3%、卡马西平(CBZ)53.1%、苯妥英钠(PHT)20.8%.VPA使用率高,为60.5%,其血药浓度存在性别差异(P<0.01).CBZ血药浓度存在年龄差异(P<0.01).多药联用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增加(P<0.01),以PHT/CBZ方案为突出.CBZ/VPA、PB/VPA方案在控制率、安全性方面比较好.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对癫(癎)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增先;周金玉;张骞峰;王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复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滴耳液以左氧氟沙星为主药配伍醋酸地塞米松,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的含量.结果和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51%.
作者:梁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12妊娠期哮喘应如何处理?哮喘的反复发作可对妊娠产生不良影响,如胎儿发育不良、生长迟缓、胎儿早产、过期产、低体重等.对于孕妇可致先兆子(癎)、妊娠高血压、妊娠毒血症、阴道出血和难产等,严重者可危及母婴生命.
作者:蔡映云;李倬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考察西替利嗪对组胺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方法研究组胺H1受体mRNA表达,组胺及西替利嗪对IL-8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并用ELISA法对分泌的IL-8进行定量.结果:HaCaT细胞有组胺H1受体mRNA表达,(1×10-5)mol/L组胺刺激细胞5 h,显著增强IL-8 mRNA表达;(1×10-6)~(1×10-4)mol/L组胺作用细胞24 h则显著地诱导了IL-8产生;1×10-6、1×10-5mol/L西替利嗪抑制了组胺的诱导作用.结论:西替利嗪可通过抑制组胺诱导HaCaT细胞IL-8表达而具有H1受体依赖的抗炎作用.
作者:宋洪杰;胡晋红;黄瑾;徐燕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合格的处方包括处方的前记、内容、后记书写格式完整,处方药物的品名、剂量、用法、用量正确无误,药物配伍无重复、无禁忌等,这是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保证.为了加强不合格处方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作者对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2003年6~12月的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随机抽查.在抽到的4 520张处方中,完全合格处方4 041张,合格率为89.40%;不合格处方479张,占所查处方总数的10.60%,其中有些处方同时有多处不合格现象(见表1).
作者:林岱;杨辉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