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四逆散与妇科痛证

冯玉霞;唐红云;王洁;钟艳梅;谭文娟;段培培

关键词:四逆散, 妇科痛证, 肝郁
摘要:中医学认为,身体内外产生的一种难以忍受的苦楚叫痛,痛中带有一些酸感叫疼.脏腑气血精神等任何一个方面出现失衡或破坏,产生难于忍受的苦楚,叫疼痛,我们把这些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总称为“痛证”[1].痛证是妇科疾病中为常见的病证之一,包括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护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足浴,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护糖尿病足疗效满意.

    作者:贾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病机探析

    关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的病机,不论《伤寒论》教材还是各种参考书籍,均注解为“病入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如此以症状示病机,留于表象而未能深入,表述泛泛而有失具体,未能抓住方证之机,且条文中突出“烦惊”“谵语”之症状,故临床上多把该方用于精神类疾病的治疗.笔者认为该方证应是少阳、阳明、太阴三经合病证,较之其他柴胡系列方证,如大柴胡汤是少阳阳明合病证、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少阳太阴合病证,该方证则涉及三经,病机复杂.唯此诠释,在病机认识上才能与其他柴胡系列方证一脉相承,也才能准确分析方义及出现的一系列症状表现.现陈管见如下.

    作者:韩春生;韩桂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丹溪心法》论灸法

    《丹溪心法》是元代著名医家朱丹溪的一部重要著作,在祖国医学宝库中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全面反映了朱丹溪治疗杂病的经验.书中对于灸法治病虽仅见于若干散论,但观点独到,析理透彻,鲜明体现了朱氏及其“滋阴派”的主要学术思想和治疗理念.本文通过对书中各论灸法的初步归纳总结,管窥“滋阴派”在灸法治病这一侧面的医学实践与理论,或可对当代灸法的临床应用有所裨益.

    作者:李赛;刘密;刘金芝;常小荣;张佳丽;陈选;刘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146例临床观察

    大柴胡汤来源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方是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满痛或心下痞硬,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有力.笔者于临床中常以本方为基础加减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满意.现将2007年以来应用大柴胡汤治疗的146例急性胆囊炎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叶旭霞;文国匡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的机理

    三焦为水火气机之通道,肾为阳气之本.消渴之为病,多饮多尿、多食易饥,其病机主要为三焦不畅、气机鼓动不利.基于此,治疗消渴,以温肾和通利三焦为根本进行调节,此法是对消渴病主流病机“阴虚燥热”的一次重新审视和探讨.

    作者:王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柴胡汤治疗感冒验案举隅

    感冒一病,因其有普通感冒和时行感冒之异,所以可说是既易治又难治.笔者常窃思之,既然是外感疾病,必然存在六经传变之规律,征诸临床,可见到许多来医院要求中医治疗的感冒患者,大多已用过中西感冒药物,甚至经过抗生素、激素的肌注或输液治疗,这时若按六经传变的规律考量,可知病已不在太阳卫表,多已传到少阳,或成太阳少阳并病,或成少阳阳明合病,甚则三阳合病.这种情况下,笔者每以小柴胡汤加减来解决这一问题,现择几案举例如下.

    作者:房更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清热利湿健脾方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性消化性溃疡33例

    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和Warren首次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以来,Hp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诸多证据已证实,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中国人特殊的用餐习惯,Hp感染率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医学普遍采用以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制剂为主的三联、四联及序贯疗法,虽有一定疗效,但西药耐药率高、副作用大、患者依从性差、停药后复发率高等问题日趋明显.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清热利湿健脾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33例,并与单纯三联疗法治疗的33例对比观察,获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淼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艾滋病发热4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艾滋病气虚发热的临床疗效,完善艾滋病病人发热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观察治疗艾滋病气虚发热患者40例,并设西药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总有效率52.5%.结论:本疗法对艾滋病气虚发热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范琼;段清克;梁健;郭建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仙方活命饮联合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40例

    目的:探讨仙方活命饮联合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的疗效.方法:随机将80例肛周脓肿前驱期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口服、灌肠,同时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1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肛泰栓纳肛,对照2组给予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同时给予肛泰栓纳肛.统计对比三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5.0%;对照1组总有效率为25.0%,对照2组总有效率为35.0%,治疗组与对照组1组和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仙方活命饮联合抗生素对治疗肛周脓肿前驱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郑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53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确诊的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输卵管通液术和西药治疗,观察组53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内服和灌肠治疗,均经3个月治疗后观察输卵管通畅程度、随访1a内妊娠情况.结果:两组输卵管通畅程度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90.5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5.00% (P<0.05);观察组随访1 a内宫内妊娠率69.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 (P<0.05);观察组不孕发生率15.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9%(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术配合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气滞血瘀证)疗效确切,能够通过松解粘连、改善盆腔微循环和促进炎症吸收等机制,恢复输卵管正常的结构与功能,创造妊娠环境以提高受孕率.

    作者:刘凤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膳食疗剂型浅议

    药膳食疗剂型是药食输送到人体的必要形式,选择合适的剂型有助于药食疗效的发挥,耐受性的提高,方便携带和使用.通过药膳食疗剂型的研究,明确药膳食疗剂型的使用规律,更好地发挥药膳食疗在防病疗疾方面的作用.

    作者:王靖博;翟烨;田文杨;谢青;窦海伟;王亚飞;郭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2月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26例,采用清溃愈肠方煎液加2%利多卡因100mg改进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做好心理护理、灌肠前准备、灌肠中体位护理、用药护理、出院指导等.结果:2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改进式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耳穴压豆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而严密的病情观察、良好的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香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天麦消渴片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麦消渴片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服吡格列酮片,实验组予服天麦消渴片,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两组均能够降低HOMA-IR和提高HOMA-HBCI,但实验组降低HOMA-IR和提高HOMA-HBCI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麦消渴片在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冯之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进展

    近年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辨证施治、专方治疗、外治及调护等方法均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对近5年与此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周语平;张永丽;火明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三子养亲汤方小用广

    本文综合文献记载及前贤经验,结合笔者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切实体会到三子养亲汤是临床常用的理气祛痰良方,其药性平和,药味不多,而奏效不少.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该方,常能收到“锦上添花”之效果,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尤以肺系疾病常用之.

    作者:刘虓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早产儿,它可以是生理性黄疸,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一种表现,正常情况下足月儿约有80%肉眼可观察到黄疸[1],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目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包括光疗、应用酶诱导剂、酌情应用白蛋白和换血等.我们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茵栀黄制剂,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扶正益气法治疗脱发兼自汗验案1则

    脱发是一种受多因素影响、病因学复杂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很多,但疗效不一.笔者有幸跟随郎世平老师学习,在此病治疗方面受益颇丰,今选取老师治疗脱发兼自汗验案1则介绍如下.蔡某,男,17岁,2013年3月21日初诊.现病史:患者就读于重点高中,高三阶段学习繁忙,自觉压力非常大,经常熬夜看书,精神状态不稳定,睡眠不好,一周前发现其头顶部出现硬币大小圆形的脱发斑,感觉头皮微痒,平素头油不多,手心容易出汗,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脉虚弱.查其脱发区头皮正常,边缘整齐清楚,周围的头发轻轻一扯容易脱落.

    作者:谢平金;林勇凯;林焕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四磨汤口服液为主治疗脑梗死后便秘临床观察

    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笔者采用四磨汤口服液联合乳果糖治疗脑梗死后便秘20例,并设两个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60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在50~78岁,平均(62.25±12.32)岁.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脑梗死》[1]的诊断标准.②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③首次脑梗死患者.排除标准:①下消化道器质性疾病患者.②肝、胆、胰腺疾病患者.③不明原因的腹痛患者.④肠梗阻患者.⑤近期作过腹部手术患者.⑥发病前有便秘史者.⑦对半乳糖不能耐受者.

    作者:周国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5例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匹维溴胺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理想方法之一.

    作者:陈奕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从“冲脉隶属阳明”论治月经病

    妇女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而隶属阳明,因此妇科病从阳明论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欲从“冲脉隶属阳明”入手,通过文献整理联系病例分析的方法,探究调治阳明对于月经病治疗的重要作用.

    作者:龚婷婷;蔡少桐;李滨;张少红;吴丽珍;林源;巫诗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