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凯
近年来,中医中药在治疗白血病及其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现概述如下.
作者:马东梅;陈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已上升到第二位.内分泌疗法是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手段,但绝经前患者服用后出现月经停止,并随之出现情志异常、烦躁易怒、烘热汗出、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和记忆力减退等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自2003年2月~2004年12月,采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乳腺癌TAM疗后综合征患者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绍荣;夏海平;张华;杨君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阳和汤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功能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主治一切阻疽.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寒冷性多形红斑3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保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从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理特点,活血化瘀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活血化瘀治疗的时间窗以及安全性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活血化瘀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的运用及一些关键性问题.
作者:聂斌;李开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自2002年2月~2003年9月,我们应用四神煎加味治疗该病49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谢亮喜;程群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为观察针刺、耳穴、中成药联合治疗不寐的疗效,将90例病例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5种证型(肝郁化火、心脾两虚、阴虚火旺、痰热内扰、心虚胆怯),分别采用疏肝、补益、滋阴、清热、化痰等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占87.8%,好转率占12.8%,总有效率为100%.表明上述综合疗法治疗不寐疗效确切.
作者:韩红军;师祚;赵红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男性不育症是男科常见病,属临床难治症之一.笔者自1984年以来采用自拟种子汤治疗男性不育症19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振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998年3月~2004年5月,我们对35例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应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联用脑明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璇;陈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病人均为我科1998年12月~2003年12月住院病人,均符合1998年修订的国际标准(朱盛修,等.中华手外科杂志,1998,12).其中男53例,女19例;年龄16岁~52岁;右上肢32例,左上肢18例,右下肢2例,其中包括双上肢离断3例;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21例,电锯伤17例,三角带绞伤8例,铡伤4例,其他原因伤2例.
作者:任书信;逵燕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急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婴幼儿发病率较高.凡能够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引起本病.当患儿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如特异体质、营养不良、佝偻病、鼻窦炎等因素时,支气管炎常反复发作.自2000年9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2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宣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刘某,女,76岁,出诊病人.患喘息性支气管炎20余年.接诊时病人已经昏迷,口唇、鼻尖部、四肢末梢紫绀呈黑褐色,双手紫绀已蔓延至手掌,呼吸急促,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体温36.2℃,血压18.7/8.66kPa.听诊:心律齐,心率136次/min,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湿性口罗音,腹部膨隆,叩诊呈浊音,双下肢足踝部及脚面指凹性浮肿Ⅱ°.
作者:李学琴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家父张德超老中医,少受庭训,后深造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曾师事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尽得其传.家父对仲景学说研究造诣较深,擅用经方治疗常见病、疑难病及急重症,此择其验案6则,以飨同道.
作者:张荣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认为<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所指出的医经医学和经方医学是中医学的两大源头,而<伤寒卒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则是经方医学的代表著作.经方具有三定律:一是方剂是复杂成分药物;二是方剂的复杂成分在体内运动、变化和发挥作用符合药理学的基本规律,并有其特点;三是方剂的运用有一定指征.这三定律可以作为新时期经方医学的理论基础.后指出经方的剂量和煎服法有严格的规定,可通过测试进行现代计量描述.
作者:贺卫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及感觉知觉障碍等.近几年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118例,获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海燕;张秀范;张春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是以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症.笔者自1995年~2004年,采用生物全息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12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建勇;高洪英;郭晓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寿世保元>中广泛运用补中益气汤,通过对其中的医案及相关论述进行分析,总结了该书运用的补中益气汤在各科病症中的分布特点,适应证的病因、病性、病机、病位以及用药等方面的特点与使用规律.
作者:江耀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9年10月~2004年2月,笔者采用结肠灵Ⅱ号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116例,获效满意,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魏明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制作大鼠膜性肾病模型,观察健肾片对膜性肾病大鼠血清IL-6、TGF-β1的影响,从而初步探讨健肾片治疗慢性肾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大鼠随机分组,用C-BSA免疫造模,以肾炎四味片为对照,灌胃给药,眼眶取血,代谢笼留尿,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IL-6、TGF-β1,同时测定相关指标及肾组织学检查,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健肾片组血清IL-6、TGF-β1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健肾片治疗慢性肾炎、减轻肾脏病理损害的作用可能与其对细胞因子的调节有关.
作者:易岚;万晨旭;王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口渴,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反映着人体津液的盛衰及输布状况.根据<伤寒论>的记述,将口渴分成两大基本病机,一为热盛伤津,阴液不足;一为邪气阻滞,气失布化.按这两大病机,根据邪所在脏腑经络的不同及邪气性质的不同,结合<伤寒论>条文所描述的具体症状,又细分为不同具体病机进行归类辨析.另外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从机体水钠代谢失常导致血浆晶体渗透压变化方面,浅要分析了中医各种类型的口渴,对有关口渴疾病的辨证施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蔡少娜;陈广 刊期: 2005年第02期
自1997年2月~2003年6月,我们运用我院吕哲主任医师的自拟方归芪通脉丸治疗中风58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霞;吕哲;李燕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