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乌芍枳术汤治疗习惯性便秘90例

刘青

关键词:习惯性便秘/中医药疗法, 加味乌芍枳术汤/治疗应用
摘要:笔者于1998年~2002年采用自拟加味乌芍枳术汤治疗习惯性便秘患者90例,并与中成药便秘通口服液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摄血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51例

    1998年3月~2002年5月,我们采用补肾摄血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不孕症51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西药克罗米芬治疗的17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薇;周梅玲;赵广蕊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2例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急性发作时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剧烈、睡眠困难.我科自1998年~2001年采用加味三妙散外敷配合西药内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晓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痈32例

    1临床资料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肛痈的标准选择病例32例,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0天~8个月;病程2天~2个月.发病部位以3点、9点、6点为多,属低位皮下脓肿.

    作者:颜世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肝病的饮食调护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肝癌等,从症状和体征观察,类属中医黄疸、癥瘕、积聚、臌胀等范畴.由于这些疾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因此在进行切实有效地药物治疗的同时,如能配合饮食护理,则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陈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

    升降散出自清代杨栗山<寒温条辨>一书,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僵蚕气薄,轻浮而升,散风泄热,解毒利咽;蝉蜕轻清,祛风胜湿,涤热解毒;姜黄乃血中气药,行气散结,消肿止痛;生大黄性寒味苦,清热攻下,凉血解毒.此方为主治温病表里三焦大热而设.近年来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内科杂病屡获佳效,兹举验案4则.

    作者:周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益气止崩汤治疗更年期崩漏35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均为我院1995年~2000年门诊患者,其中年龄43岁~52岁,平均46岁;生育1胎者4例,2胎者27例,3胎以上者3例,未产妇1例.均无其他重要病史.

    作者:宋秀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脉络宁为主治疗脑梗塞22例

    自2001年~2003年,笔者应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刘俊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扶元养荣汤治疗老年脱发45例

    老年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是机体衰老的重要标志.笔者运用自拟扶元养荣汤治疗老年脱发45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宋述财;许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郁证从脾论治

    郁证是以性情抑郁,多愁善虑,易怒善哭,心疑恐惧及失眠,胸胁胀闷或痛,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七情所致五脏气机失和,渐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形成.西医学中神经官能症、狂躁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反应性精神病及老年抑郁症等都属于郁证范围.

    作者:褚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洞天奥旨》补法浅析

    <洞天奥旨>为清代名医陈士铎的外科专著.其对外科疮疡辨证精当,用法神妙,为清代外科上乘之作.其论治首重补法,其方配伍精妙,其疗效屡试屡验,且对当今临床尤多启迪.

    作者:孙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60例临床总结

    笔者自1997年以来共诊治肺心病患者近百例,采用辨病与辨证共参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60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书理;李生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活血消癥汤配合MTX治疗异位妊娠32例

    1998年3月~2002年10月,笔者采用自拟活血消癥汤内服配合MTX(氨甲喋呤)肌注治疗异位妊娠患者32例,效果满意,并与单用MTX治疗的24例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菊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茵陈蒿汤及其组分药效动力学研究近况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由茵陈蒿、山栀、大黄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症见身热、面目周身黄如橘色、小便黄赤、大便不畅、胸腹胀闷、口渴、苔黄腻、脉弦滑数者.近年来其药理研究比较广泛,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文萍;仲锡铜;李伟;沈烈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7例

    1999年~2002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付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草药制剂中应用膜分离技术的思考

    膜分离技术(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ique)是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的技术.中草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通常含有生物碱、有机酸、苷类、酮类、酚类以及无机盐、蛋白质、鞣质、多糖、淀粉等,因此有必要对中草药的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膜分离技术在此则体现出它的优越性,虽然在中草药制剂生产中尚未被普遍采用,但已倍受关注.

    作者:林欧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影响医院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很多,笔者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就如下几方面问题加以探讨,请同行们指正.

    作者:于良生;姜惠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硝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肛周炎性肿块38例

    1990年以来,我们以中药硝黄煎剂药液保留灌肠治疗肛周炎性肿块3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24例相对照,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许强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41例

    乳腺癌根治术后近期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虽然临床表现各异,但通过中医辨证均与血瘀证有密切关系.笔者依据这一思路,适时使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现小结如下.

    作者:樊晓滨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36例

    胸腹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生存期很短,如何有效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是肿瘤姑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顺铂胸腔注射与中药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症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国强;王江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郭教礼运用仲景枳术汤调理升降经验拾零

    枳术汤又称枳实汤、白术汤,原方出自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由枳实、白术两味组成,专为治疗水饮停滞于胃,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者而设,适用于心下痞满不适,气滞水停,气滞重于脾虚患者.其主要攻效为行气消痞,健脾燥湿.自仲景以降,历代医家对枳术汤的运用各有发挥,颇多见解,集中体现在该方药简力专,攻补兼施,善凋升降方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郭教礼副研究员在临床诊疗中,屡遣经方,尤其对枳术汤能斡旋中州气机、升脾阳、降胃气之方药特点体会深刻,郭师擅用枳术汤加减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笔者跟随郭老师实践的点滴体会略述如下.

    作者:卢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