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凯
近年来,我们用<伤寒论>方茵陈蒿汤合栀子柏皮汤(简称茵栀柏皮汤)化裁,观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40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2例作对比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刘沈林教授现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师从事中医事业20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学贯中西,勇于探索,尤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辨证及治疗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余有幸拜从刘教授读研3年,侍诊左右,对导师治疗IBS的经验略有心得,今择要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骆天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7年以来,笔者运用手法加小针刀治疗冻结肩27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7例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41岁~59岁;病程短2周,长1.5年;病在左肩14例,右肩11例,双肩2例;因外伤引起者3例,风寒引起者11例,原因不明者13例.
作者:王国鹏;彭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温胆汤一方,源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其功能清胆和胃、理气化痰,用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在辨证基础上,凡属痰浊为患或痰瘀兼夹的病证均可应用本方加减治疗,疗效颇良,兹举验如下,以飨同道.
作者:吴镇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异位妊娠流产或破裂急性发作,可引起腹腔严重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重症,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异位妊娠在其未破裂前及陈旧性宫外孕,如早期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既可免除手术创伤,又可治疗并发的炎症及粘连,从而保全患侧输卵管,恢复输卵管功能.兹将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0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琳;王豫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五藏互藏的立论依据是五行互藏理论.五行学说,人们通常注意到的是五行特性、归类、生克、乘侮等内容,对五行互藏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五藏互藏理论更是论之甚少.
作者:白云静;孟宪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3岁,因眼睑、双下肢浮肿16个月,于2000年9月23日人院.有糖尿病(DM)家族史.1986年体检发现空腹血糖15.0mmo1/L,餐后血糖20.1mmol/L,血压13.2/10kPa.选用磺脲和/或双胍类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不理想.去年3月出现头昏、视物不清、眼睑和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13.2mmol/L,餐后血糖15.3mmol/L,血压33/14kPa,肾功能示血尿素氮11.2mmo l/L,血肌酐203μmo1/L,换用胰岛素、尼群地平治疗.
作者:朱红俊;万毅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芎芷辛龙汤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并设西药组25例作对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宁廷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贝耳(Bell)麻痹又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原因不明、急性发病的单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笔者采用三透穴加平衡针灸治疗本校该病患者72例,取效捷速,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芸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为了保证不出差错地将药发到病人手中,同时让病人正确理解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及注意事项等,我们实行了复核和发药交待制度.实施这一制度,可基本消除中药(包括中成药)调配差错、配伍禁忌以及因发药交待不清而导致的药物伤害等事件.
作者:梁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刘某,女,6岁.因半年前玩耍时不慎摔伤右肘部致右肱骨髁上骨折,在当地某医院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等治疗.患者骨折愈合,但前臂出现肌挛缩,故来我院门诊求治.检查:前臂呈旋前畸形,皮肤粗糙有浅表瘢痕,肌肉萎缩硬化,前臂屈肌群挛缩,可扪及3cm×2cm硬化包块,可移动,轻压痛,腕关节半屈曲,指间关节屈曲大于60度,且被动活动不能纠正,被动伸直手指时前臂疼痛,如手指伸直腕关节屈曲时才能伸直.诊断:右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作者:吴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脉通灵针于足三里穴位封闭治疗和护理该病60例,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95年3月~1999年8月,笔者运用自拟前列疏解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28例,疗效显著,兹报告如下.
作者:刘经甫;文建国;侯晓;田顺亮;刘郭珍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四逆散证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向被认为是探讨阳郁致厥、气机阻滞的证治,因而四逆散也就成为后世疏肝解郁、调畅气机的基础方剂,应用相当广泛.
作者:陈建杉;江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在日本京都大学病院外科工作期间,曾与日方医生合作用汉方药四逆散加陈皮、半夏观察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性疼痛患者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汤岳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尊崇.本文选取<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关节疾病表现为主或与此相关的病证,从脉因证治的角度展开讨论,以理清仲景辨治痹证的基本脉络,并推源溯流,分析和归纳古今的临证思路和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张再良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方药组成当归30g,黄芪200g,王不留行20g,炮山甲15g,通草10g,白芷10g.
作者:杨修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中医阴阳学说的内容深奥古博,若纯从文字理解,难得真意,若配以太极图解,能使学习者就图明理,使深奥的文字形象化,大大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太极图相传为宋·陈抟所作,图虽简单,但内蕴丰富,可以解释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内容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作者:潘毅;严灿;杨页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激素依赖型肾病综合征是指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停药后半月内复发或在激素撤减过程中即复发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从1994年~199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取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作者:吕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笔者自1993年以来,用自拟膝泽止眩汤治疗美尼尔氏病5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明伟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