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临夏;曲强;刘华;潘辉;闫立萍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LIDP)家兔坐骨神经(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揭示电针环跳穴对LIDP家兔的损伤修复机制.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采用自制的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建立家兔LIDP病理模型,用BL-410电生理系统测定家兔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 NCV).结果:各组治疗前后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比较,环跳组治疗后SN的潜伏期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神经传导速度却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各组治疗前后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值组间比较,环跳组SN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差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模型组与非穴组(P<0.01).结论:电针环跳穴可使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兔SN的潜伏期缩短,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增快.
作者:杨宗保;封迎帅;易受乡;吴璇;吴海霞;曹婧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及评价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疗效.方法:60例炎症性血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试验组血精消失28例(93.33%),对照组血精消失16例(53.33%).试验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7.14%),再次予以试验组药物治疗,血精全部消失(再次治疗成功率100.00%).对照组5例复发(复发率31.25%),再次予以对照组药物治疗,血精消失2例(再次治疗成功率40.00%).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再次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取得了更高的临床治愈率、更低的复发率及更高的再次治疗成功率.结论: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为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迅;梁季鸿;梁世坤;韦国强;朱春晖;宋卫儒;李广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考察干姜、辛夷、荜橙茄3种挥发油和氮酮及其不同比例组合后对透皮贴剂中罗通定促透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HPLC测定罗通定的含量,筛选出对罗通定有佳促渗作用的挥发油.结果:3种挥发油对罗通定均具有促渗作用,3%辛夷油、5%干姜油、5%荜橙茄油、3%荜澄茄油+2%氮酮对罗通定的8h平均累积渗透量(Q8,mg/cm2)分别为:9.1559、9.4603、9.1400、11.4722;增渗倍数分别为:1.08、1.12、1.03、1.36.结论:与单一挥发油相比,混合挥发油有较好的促渗性.
作者:崔利利;马云淑;汉会勋;许智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大内皮素( Big ET-1)及N末端脑钠肽(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405例冠心病患者按中医辨证为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寒凝、痰浊7个证型,检测其血浆BigET-1和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血瘀及兼证、非血瘀证两组比较,Big E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及兼证、非阳虚证两组比较,寒凝及兼证、非寒凝证两组比较,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不同西医分型比较,NT-proB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瘀证可能和Big ET-1相关,阳虚证、寒凝证可能和NT-proBNP相关,Big ET-1、NT-proBNP可能作为冠心病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作者:任毅;陈可冀;张敏州;尤士杰;郭力恒;张健;吕渭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VIP、CNKI检索系统,手工检索相关期刊及灰色文献,纳入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随机分配方法、随机方案隐藏、盲法和意向性治疗分析逐个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2位研究员独立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4.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7项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78例患者,均以中文发表.均为低质量试验.结果显示:①总有效率:共纳入7项RCT,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②MMSE评分:共纳入3项RCT,结果显示,2项RCT研究中药治疗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③ADL评分:共纳入2项RCT,1项RCT显示中药治疗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④HDS评分:共纳入3项RCT,2项RCT显示治疗组ADAS-cog评分高于对照组.⑤MQ评分:共纳入1项RCT研究,治疗后MQ评分中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⑥所纳入文献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病情,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由于纳入试验的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缺乏重要的终点指标,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大量高质量研究支持.
作者:张艳霞;张允岭;路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提出一种应用光谱法来反映舌部信息的方法,终达到将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目的.方法:使用光谱仪采集舌部的光谱数据,再通过偏小二乘和支持向量机的方法,找出光谱数据与中医证型之间的联系,从而实现中医证型客观化.结果:实验用可见光光谱,对采集到的53例表寒里热证患者、37例健康人作分析,分别使用支持向量机和偏小二乘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和预测,两种方法都可以100%正确地将两类数据区分开,但从预测精度上来讲,支持向量机的预测误差平方均值为0.07734,要优于偏小二乘的0.13539,所以支持向量机的方法用于可见光光谱的分类要更优一些.结论:提出了中医舌诊的客观化的一种全新研究思路,并为进行中医症候的分类打下基础.
作者:林凌;李哲;张晶;赵静;熊慧;李刚;贾萍;孙景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肥大心肌细胞钙瞬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对象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丹参组、联合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后于24、48、72h,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钙瞬变波荧光强度峰值及半高宽度.采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钙离子转运关键蛋白肌浆网钙泵(SERCA2a)及受磷蛋白(PLB) mRNA转录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各时点模型组钙瞬变荧光强度净变化降低,半高宽度增加,SERCA2a mRNA及蛋白含量减低,PLB mRNA含量降低,蛋白含量增加.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及其联合应用可于不同时间点,不同程度改善钙瞬变荧光强度净变化、半高宽度、SERCA2a mRNA及蛋白含量.结论: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肥大心肌细胞钙瞬变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SERCA2a及PLB基因及蛋白含量有关.
作者:孙娅楠;农一兵;林谦2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VIS)检测养阴通脑颗粒中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并利用梯度洗脱,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养阴通脑颗粒中总黄酮有效部位中葛根素、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UV-VIS测定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中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 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和0.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0mL/min,检测波长250nm.结果: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70%以上,葛根素的线性范围为0.530-296.300mg/L(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0.40%,毛蕊异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064-44.440mg/L( 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1.10%,芒柄花素的线性范围为0.064-43.110mg/L( 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9.40%,RSD=1.50%.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为养阴通脑颗粒有效部位黄酮的质量控制提供方法.
作者:周惠芬;邢攀科;张宁;张宇燕;杨洁红;万海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对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比灵胶囊组、天麻钩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服蒸馏水,阳性组灌胃给予西比灵胶囊(1×10-3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浓度的天麻钩藤颗粒(低剂量:0.75g/kg,中剂量:1.5g/kg,高剂量:3g/kg)7d,于末次给药30min后,除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注射液造模,并观察其耳红、挠头次数等行为学指标;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酶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NO、SOD、MDA及脑组织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的含量.结果:天麻钩藤颗粒中、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模型大鼠耳红消失时间(P<0.01),此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天麻钩藤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减少模型大鼠挠头次数( P<0.05,P<0.01).天麻钩藤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全血黏度低、中、高切变率、血浆黏度切变率及全血还原黏度低、中切变率( P<0.05,P<0.01).天麻钩藤颗粒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MDA含量,升高SOD含量(P<0.05),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模型动物血清NO、MDA水平( P<0.05),升高SOD含量.天麻钩藤颗粒低、中、高剂量组较模型大鼠脑组织E、NE、5-HT、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能预防偏头痛发作,这种作用可能与调节机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代谢机制得以恢复,进而改善脑及血管的功能障碍有关.
作者:黄月芳;楼招欢;余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中医体质分类是根据人群中的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特征,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整理、分析、归纳,分成若干类型.由于每个个体都是由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构成,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际生活与医疗实践中,虽然可以发现较为典型的某种体质,但多数人的体质特征是不典型的,兼夹体质广泛存在于广大人群当中,且兼夹体质的种类和程度也因人而异.为此,本研究探讨基于中医体质分类理论,研制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并进一步探讨应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工具,采用雷达图技术,为临床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直观的兼夹体质综合评价方法.
作者:朱燕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热祛瘀颗粒对糖尿病Apo E基因敲除小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Apo E基因敲除小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非糖尿病对照组和清热祛瘀颗粒组,分别给予清热祛瘀颗粒及生理盐水16周,评估冠状动脉主干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冠状动脉周围的炎症浸润程度,免疫组化法测定单核细胞/巨噬细胞-2( MOMA-2)表达、ELISA方法测定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表达、Real-time PCR的方法测定ICAM-1、白细胞趋化因子( MCP-1)、人血红素氧合酶(HO-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对照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加显著;清热祛瘀颗粒能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冠脉主干周围炎症,并显著降低ICAM-1、MCP-1、升高HO-lmRNA的表达.结论:清热祛瘀颗粒可显著抑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冠状动脉血管内、外膜的炎症反应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减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作者:程文立;王勇;陈敏;周童亮;李鸿;郭健;潘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泥石流后灾区人群感冒及腹泻的发病状况,评价大规模使用中药汤剂对灾区人群感冒、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舟曲县独立初中二年级学生496名,分为试验组(278名)和对照组(218名),试验组每天服用防腹泻方及防感冒方各1次,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20d后,统计两组的感冒、腹泻发病率并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全体试验人群进行血常规及相关免疫水平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8)检测、B淋巴细胞检测、NK淋巴细胞的流氏细胞检测.结果:CD+4/CD+8比值、血红蛋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0);CD+3、NK、B、全血红细胞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0.45、0.60、0.57).试验组感冒发病率为30.58%,腹泻发病率为16.55%;对照组感冒发病率为75.69%,腹泻发病率为34.40%.两组感冒发病率及腹泻发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冒保护率为59.60%,腹泻保护率为51.89%.感冒效果指数为2.48,腹泻效果指数为2.08.结论:中药汤剂防腹泻方和防感冒方可提高灾区灾民免疫力,降低感冒及腹泻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力的提高和血红蛋白的增加有关.
作者:刘立;冯蕾;陈国英;黄生辉;彭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黄药子味苦、平,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以往临床医家常用此药治疗甲状腺疾病且每收奇效,王新陆教授临证灵活配伍,用于治疗肿瘤、颈腰椎病、扁平苔癣等,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兴臣;王栋先;王斌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文章立足于对中医证研究的宏观思考,通过对现有的辨证模式的分析,提出在借鉴和总结原有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证的研究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基石,在四诊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遵循证的思维规律,注重临床、科研的实用性,合理应用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方法,以此建立以状态为中心的健康辨识体系.
作者:李灿东;甘慧娟;林雪娟;俞洁;陈妍;杨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考察穿心莲内酯微乳制剂的抗炎作用.方法:分别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模型、角叉菜胶大鼠气囊炎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考察穿心莲内酯微乳在炎症反应早、中、晚期的抗炎效果.结果:穿心莲内酯微乳对炎症各期中表现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液增加、蛋白质含量及白细胞游走数增加、结缔组织增生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抗炎效果强于穿心莲内酯片.结论:微乳制剂可明显增强穿心莲内酯的抗炎效果.
作者:杜红;牛欣;李海燕;叶明磊;冯前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是一套体系完整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笔者学习并行发挥,总结认为该法主病针对以心胃同病为主的胸痹,围绕调中理气、治阳建中的调、治脾胃核心治法,在其基础上针对以气虚、血虚为主的本虚和以寒、痰、湿、瘀为主的邪实进行辨治,可以有效指导临床,达到迅速缓解胸痹及化纳失常症状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小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五苓散不但能温阳化气利水,而且能健脾祛湿,将滞留过多的水液排出体外,使水液代谢正常.凡是由于脾虚水湿泛滥于肌肤经脉引起的病变,无论男女老少,病变在脏在腑,或在经脉之间,只要病机吻合,方药对证,均有一定的疗效.本方不但可治尿道综合征、慢性腹泻、妇人的慢性盆腔炎,而且还可治小儿遗尿、尿潴留、肾病综合征的水湿浸渍证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发展到阳气不足,水湿内停等病证.
作者:温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张磊教授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擅治内科杂病,其通过以常治杂、以奇治杂、以杂治杂、以简治杂、以守治杂和以变治杂等独特的临床思维和方法诊治疑难杂病,辨治精确,方药灵变,每起沉疴.该思路和方法对于指导中医临证施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何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掌叶半夏提取物的有效部位(PE)对CaSki和HeLa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 E6基因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PE的抑癌机制.方法:0.15mg/mL的PE作用于CaSki和HeLa细胞24h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两种细胞HPVE6和P53 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aSki和HeLa细胞HPVE6、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0.15mg/mL的PE作用24h后CaSki和HeLa细胞HPVE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而P53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升(P<0.05,P<0.01).结论:PE可以明显抑制CaSki和HeLa宫颈癌细胞株HPVE6基因的表达、促进其P53基因的表达,这可能是PE抗宫颈癌作用的关键环节.
作者:李桂玲;夏晴;陈松华;归绥琪;徐丛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明确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重物锤击法制备SD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分组贴敷给药,每日换药1次,给药4d,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炎性介质的测定,观察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比较,三黄散瘀巴布剂低、中、高剂量组和青鹏膏对照组、扶他林对照组均可降低损伤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E2( PGE2)、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SD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损伤局部组织中PGE2和IL-1β含量有关.
作者:章建华;尹华;刘云飞;许丛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