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砂仁临床功效探究

柯斌;师林

关键词:中药, 砂仁, 临床功效
摘要:系统总结砂仁的临床功效,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砂仁的临床功效可概括为:芳香化湿,行气宽中;温中止呕、暖脾止泻;行气安胎,降气祛痰;解酒醒神,防碍助运;润肾达下,化消骨鲠.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当归挥发油增强白藜芦醇经皮渗透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的经皮渗透性及对白藜芦醇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建立白藜芦醇及当归挥发油中主成分藁苯内酯的HPLC测定方法.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Franz扩散池法考察当归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白藜芦醇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0.5%、1.0%、2.0%当归挥发油经皮渗透8h藁苯内酯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 84.88±8.70)、(129.00±8.14)、(157.80±24.52) μg·cm-2·h-1;无当归挥发油与0.5%、1.0%、2.0%的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透皮吸收的8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5.08±4.08)、(16.93±3.11)、(48.11±15.93)、(16.74±1.30) μg·cm-2·h-1.结论:当归挥发油对大鼠皮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具有促透作用,其中以1.0%的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的促透效果好.

    作者:王公校;张华;耿智隆;王庆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验案两则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为常见的胃脘痛发生原因.王灿晖教授作为当代著名温病学家和中医内科学家,根据胃脘痛的基本病机,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理气和胃”法,取得显著疗效.笔者选取两则典型案例,将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治疗胃脘疼痛的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王贾靖;刘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艾片的体外黏膜渗透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考察艾片的体外黏膜渗透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离体牛蛙腹皮为渗透模型,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黏膜实验;GC测定艾片中龙脑的含量,研究接收液的不同pH值、温度、搅拌速度及药物浓度对艾片体外黏膜渗透的影响.结果:搅拌速度对艾片的渗透有一定的影响;而接收液的pH值、温度及药物浓度对艾片的渗透无影响.艾片黏膜渗透性良好,累积渗透率与时间符合一级吸收过程.结论:离体牛蛙腹皮可作为艾片的体外黏膜渗透性研究的实验模型.

    作者:宋逍;杜守颖;陆洋;马勇;陈晓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的筛选

    目的:初步筛选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病例观察设计,收集全国4所三甲中医院肺炎患者辨证诊疗信息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辨证论治过程中各种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并根据拟定的筛选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指标的初筛.结果:1 059例有效病例进入分析.发热、咳嗽等6个症状指标;体温、呼吸次数等5个体征指标;血常规指标、胸部影像等3个实验室指标;健康状况、生活乐趣等14个生存质量指标;自我照料的能力等10个疗效满意度指标;咳嗽、咯痰等13个患者报告的结局指标以及住院治疗时间等指标被初步筛选为疗效评价指标.结论:初步筛选出了相关社区获得性肺炎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指标,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余学庆;李建生;李素云;郑四平;孙子凯;张伟;贾新华;王至婉;王明航;王海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小鼠IL-13及IL-17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仙草颗粒对IgA肾病(IgAN)小鼠的影响,探讨复方仙草颗粒对IgAN的治疗机制.方法:采用口服加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并联合应用葡萄球菌肠毒素B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建立小鼠IgAN模型,随机分为5组,给予复方仙草颗粒和强的松片进行治疗,以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gAN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水平均显著性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复方仙草颗粒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IgAN模型小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水平( P<0.05,P<0.01).结论:复方仙草颗粒可显著抑制IgAN模型血清及肾脏组织中IL-13、IL-17的分泌,从而达到抑制IgAN炎症反应、抗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张丹娣;赵森莹;许健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免疫指标疗效评价标准探讨

    目的:分析目前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免疫指标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回顾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历史,结合益艾康胶囊治疗36例的数据和西医相关标准、规范,分析现有标准的不足.结果:现有标准未进行疗程限定不合适,30%受基线数据限制,波动范围过大,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是低的标准.结论:现有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免疫指标疗效评价标准应加上以1年为疗程,CD+4T淋巴细胞数值范围以50个/mm3为标准为宜.

    作者:姜枫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

    目的:明确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重物锤击法制备SD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分组贴敷给药,每日换药1次,给药4d,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炎性介质的测定,观察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比较,三黄散瘀巴布剂低、中、高剂量组和青鹏膏对照组、扶他林对照组均可降低损伤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E2( PGE2)、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SD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损伤局部组织中PGE2和IL-1β含量有关.

    作者:章建华;尹华;刘云飞;许丛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医体质学基础实验方法和研究现状

    基础实验研究是中医体质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生物化学、免疫遗传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实验方法被应用于中医体质学研究.但目前体质基础研究仍存在报道数量较少,实验数据缺乏深入分析等不足之处.今后中医体质实验研究在思路上仍然应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指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方法学上则应当充分借鉴表观遗传学、免疫组库等现代科学新的研究理念和实验技术.并且应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济;王琦;张惠敏;李英帅;倪诚;李玲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苦参碱调节Bax和Bcl-2蛋白表达诱导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机制

    目的:探讨Bax和Bcl-2蛋白在苦参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苦参碱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苦参碱随时间进行性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相应地稳步提高Bax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Bax从胞浆内向线粒体移位,紧接着降解Caspase-3蛋白.结论:苦参碱通过调节细胞内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经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

    作者:范临夏;曲强;刘华;潘辉;闫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研究进展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原因,活血化瘀治法可保护内皮细胞.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相关性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着重于内皮细胞功能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及活血化瘀药物和复方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着重于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与血瘀证的相关性及活血化瘀药物和复方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下一步研究要坚持“病证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且要加强对临床常见的血瘀证兼证的个性特征的研究.

    作者:胡小勤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红花组分HSYA对人胃腺癌BGC-823移植瘤裸鼠VEGF蛋白、KDR与缺氧诱导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红花组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 HSYA)对人胃腺癌皮下移植瘤裸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DR)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 nu/nu裸小鼠接种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于右前肢腋部皮下建立裸鼠人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HSYA高、低剂量组(0.056g/L、0.028g/L),观察抑瘤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瘤组织VEGF与HIF-1α蛋白以及血清VEGF蛋白表达;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瘤组织KDR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TFQ-PCR)法检测瘤组织KDR及HIF-lαmRNA表达.结果:HSYA低剂量组抑瘤明显,该组瘤组织及血清VEGF蛋白表达降低,瘤组织KDR磷酸化蛋白表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 P<0.05,P<0.01);HIF-1 α蛋白表达较模型组瘤组织明显减少(P<0.01).KDR mRN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HSYA抑制肿瘤生长的可能机制与抑制VEGF、HIF-1α蛋白的表达,减弱KDR蛋白磷酸化及其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内皮细胞活化阻碍肿瘤血管新生以及降低肿瘤缺氧微环境对血管生成的诱导有关.

    作者:奚胜艳;张前;刘朝阳;解华;岳利峰;李卫东;臧宝霞;高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及评价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疗效.方法:60例炎症性血精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照组(抗生素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治疗3个月,随访6-18个月.结果:试验组血精消失28例(93.33%),对照组血精消失16例(53.33%).试验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7.14%),再次予以试验组药物治疗,血精全部消失(再次治疗成功率100.00%).对照组5例复发(复发率31.25%),再次予以对照组药物治疗,血精消失2例(再次治疗成功率40.00%).两组治愈率、复发率及再次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取得了更高的临床治愈率、更低的复发率及更高的再次治疗成功率.结论:补肾调冲止血汤联合抗生素为治疗炎症性血精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迅;梁季鸿;梁世坤;韦国强;朱春晖;宋卫儒;李广裕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通络饮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络饮对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以X线电视荧光透视检查作为评价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通络饮,14d后统计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研究观察到10种异常吞咽方式,在吞咽障碍的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络饮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吞咽障碍,提高疗效.

    作者:王涛;高月平;张占英;赵永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试析《伤寒论》关于脾胃病的诊疗原则

    文章重点探讨了《伤寒论》关于脾胃病的诊疗原则及其临床意义,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涉及脾胃病的诊疗原则主要有:以辛开苦降为主治原则,以甘补为辅助原则;以辛热为主治原则,以甘缓为辅助原则;以甘辛为主治原则,以酸收为辅助原则;以辛甘通阳为主治原则,以苦燥淡渗为辅助原则.

    作者:赵哲伟;王新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种挥发油对罗通定贴剂的经皮促渗作用考察

    目的:考察干姜、辛夷、荜橙茄3种挥发油和氮酮及其不同比例组合后对透皮贴剂中罗通定促透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HPLC测定罗通定的含量,筛选出对罗通定有佳促渗作用的挥发油.结果:3种挥发油对罗通定均具有促渗作用,3%辛夷油、5%干姜油、5%荜橙茄油、3%荜澄茄油+2%氮酮对罗通定的8h平均累积渗透量(Q8,mg/cm2)分别为:9.1559、9.4603、9.1400、11.4722;增渗倍数分别为:1.08、1.12、1.03、1.36.结论:与单一挥发油相比,混合挥发油有较好的促渗性.

    作者:崔利利;马云淑;汉会勋;许智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舟曲泥石流灾后中药汤剂预防腹泻和感冒的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泥石流后灾区人群感冒及腹泻的发病状况,评价大规模使用中药汤剂对灾区人群感冒、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舟曲县独立初中二年级学生496名,分为试验组(278名)和对照组(218名),试验组每天服用防腹泻方及防感冒方各1次,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20d后,统计两组的感冒、腹泻发病率并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全体试验人群进行血常规及相关免疫水平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8)检测、B淋巴细胞检测、NK淋巴细胞的流氏细胞检测.结果:CD+4/CD+8比值、血红蛋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0);CD+3、NK、B、全血红细胞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0.45、0.60、0.57).试验组感冒发病率为30.58%,腹泻发病率为16.55%;对照组感冒发病率为75.69%,腹泻发病率为34.40%.两组感冒发病率及腹泻发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冒保护率为59.60%,腹泻保护率为51.89%.感冒效果指数为2.48,腹泻效果指数为2.08.结论:中药汤剂防腹泻方和防感冒方可提高灾区灾民免疫力,降低感冒及腹泻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力的提高和血红蛋白的增加有关.

    作者:刘立;冯蕾;陈国英;黄生辉;彭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当代全国名老中医起居养生经验调查研究

    目的:从运动、房事、睡眠等方面总结当代全国名老中医起居养生经验的共性特征.方法:以全国名老中医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运动、房事、睡眠等方面的养生建议与自身实践进行调查和总结分析.结果:58位名老中医的调查数据显示,87.9%的名老中医赞同散步,62.1%赞同太极拳,其他运动项目皆少于50%;69.0%提倡应适度房事,15.5%提倡节欲;93.1%提倡应规律起居,主张注意气候环境、居处环境、衣着、规律睡眠者,分别占70.7%、63.8%、62.1%、89.7%,84.6%提倡睡午觉.名老中医个人施行的情况与主张的比例接近,晚上平均上床睡觉时间为22点24分,晚上床时间晚上24点,建议睡眠时间7h,午睡平均在13点,长度50min左右.结论:名老中医的运动养生推崇散步和太极拳;房事养生主张顺其自然、适度,并认为进行房事相关气功的修炼是不必要的;注重居处环境、衣物、气候对身体的影响.

    作者:林嬿钊;卢传坚;丁邦晗;李姝淳;欧爱华;冼益民;叶子怡;郭蕾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脑瘫中医辨证思路刍议

    证候与症状的相关性研究、证候与不同功能障碍表现的相关性研究是脑瘫中医康复评定和治疗的前提,文章尝试从脑性瘫痪的中医病因病机人手,在脑瘫的各项功能障碍和现代分型角度基础上进行细化辨证,从而为临床中医治疗脑瘫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王勇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健骨颗粒对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生理盐水血清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含药血清组加入佳浓度的健骨颗粒颗粒含药血清;MTT法检测佳含药血清浓度;运用采用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OCN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羟脯氨酸(HYP)、碱性磷酸酶(AKP),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核心结合因子(Cbfα1)、Ⅰ型胶原(Col Ⅰ)、成骨转录因子(OSX)mRNA的表达.取第4代细胞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染色矿化结节.结果:MTT法检测显示含药血清佳浓度为20%;钙化结节观察显示含药20%组先出现矿化结节,结节数量增多;含药血清组细胞液内OCN、AKP和HYP含量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组Cbfα1、Col Ⅰ、OSX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结论:健骨颗粒含药血清能提高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矿化结节的数量、AKP、HYP、OCN的含量、Col Ⅰ、Cbfα1、OSX mRNA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分化.

    作者:林煜;吴银生;卢天祥;黄云梅;林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山楂叶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PPAR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TFH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PPARγ表达的影响,探讨TFHL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NASH大鼠模型,分别以250、125mg·kg-1·d-1的TFHL和195.4mg·kg-1·d-1的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干预,RT-PCR检测肝组织PPARα、PPARγ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匀浆TNF-α、PPARα的含量.结果:NAS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 mRNA和蛋白、PPARγ 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肝组织匀浆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PAR-α、γ基因mRNA表达均与TNF-α水平呈明显负相关.TFHL高、低剂量组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组大鼠肝组织匀浆TNF-α含量均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肝组织PPARα基因mRNA和蛋白、PPARγ mRNA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增高.结论:PPARα、PPARγ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损伤过程,可能是NASH发生的重要机制,TFHL和烯磷脂酰胆碱可能通过促进PPARα、PPARγ的表达,降低TNF-α的水平,从而减轻肝脏的炎性病变,有效地防治NASH.

    作者:陈芝芸;严茂祥;叶蕾;何蓓晖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