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济;王琦;张惠敏;李英帅;倪诚;李玲孺
目的:探讨“痰瘀同治”对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2008年7月至2009年2月对17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41例酒精性股骨头坏死分别于入院后治疗前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6项及血液流变学.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服用祛瘀化痰中药2周后再次晨起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6项及血液流变学.结果: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对照,酒精性股骨头坏死与血脂代谢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为TrG(甘油三酯)、ApoB(载脂蛋白B)和ApoB/Apo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升高,而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ApoA(载脂蛋白A)减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血脂水平有改善,主要表现为CHOL(总胆固醇)、HDL、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ApoB和ApoB/ApoA减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经治疗后血液高凝状态有改善,主要表现为200/s(全血高切黏度)、30/s(全血中切黏度)、3/s(全血低切黏度)、HCT(红细胞压积)、Arbe(红细胞聚集指数)、ηc(卡松黏度)、EPT(红细胞电泳时间)、HR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和IR(刚性指数)减低.结论:中医“瘀”和“痰”与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痰瘀同治”能够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及血脂水平.
作者:陈镇秋;何伟;魏秋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泥石流后灾区人群感冒及腹泻的发病状况,评价大规模使用中药汤剂对灾区人群感冒、腹泻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舟曲县独立初中二年级学生496名,分为试验组(278名)和对照组(218名),试验组每天服用防腹泻方及防感冒方各1次,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20d后,统计两组的感冒、腹泻发病率并进行两组间率的比较;全体试验人群进行血常规及相关免疫水平的检测:T淋巴细胞亚型(CD+3、CD+4、CD+8)检测、B淋巴细胞检测、NK淋巴细胞的流氏细胞检测.结果:CD+4/CD+8比值、血红蛋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0);CD+3、NK、B、全血红细胞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2、0.45、0.60、0.57).试验组感冒发病率为30.58%,腹泻发病率为16.55%;对照组感冒发病率为75.69%,腹泻发病率为34.40%.两组感冒发病率及腹泻发病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感冒保护率为59.60%,腹泻保护率为51.89%.感冒效果指数为2.48,腹泻效果指数为2.08.结论:中药汤剂防腹泻方和防感冒方可提高灾区灾民免疫力,降低感冒及腹泻的发病率,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免疫力的提高和血红蛋白的增加有关.
作者:刘立;冯蕾;陈国英;黄生辉;彭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要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则需要对古代名家学术思想进行挖掘.文章试从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位、病因病机及益气升阳法所达到的功效来论述李杲益气升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其辨证论治水平.
作者:张星平;刘敬标;邓宁;梁政亭;王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明确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重物锤击法制备SD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分组贴敷给药,每日换药1次,给药4d,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炎性介质的测定,观察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和基质对照组比较,三黄散瘀巴布剂低、中、高剂量组和青鹏膏对照组、扶他林对照组均可降低损伤局部组织的前列腺素E2( PGE2)、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的含量,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散瘀巴布剂对急性软组织损伤SD模型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修复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损伤局部组织中PGE2和IL-1β含量有关.
作者:章建华;尹华;刘云飞;许丛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文章重点探讨了《伤寒论》关于脾胃病的诊疗原则及其临床意义,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涉及脾胃病的诊疗原则主要有:以辛开苦降为主治原则,以甘补为辅助原则;以辛热为主治原则,以甘缓为辅助原则;以甘辛为主治原则,以酸收为辅助原则;以辛甘通阳为主治原则,以苦燥淡渗为辅助原则.
作者:赵哲伟;王新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中药煅硼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为煅硼砂质量评价提供新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煅硼砂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并对各样品共有峰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获得了8个煅硼砂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其中7个样品衍射图谱几何拓扑特征基本一致;利用该7批煅硼砂样品X衍射图谱得到煅硼砂的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并以指纹图谱为对照,根据煅硼砂X射线衍射图谱中各特征峰峰高强度,以夹角余弦法和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样品X射线衍射图谱的相似度,发现不同样品X射线衍射图谱共有峰相似度均较高,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可实现对煅硼砂的鉴别和质量评价.
作者:赵翠;张倩;周平;王伯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医原创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医学认识自然生命现象,解决医疗实践问题的开拓性的、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是古人对生命、健康与疾病的概括性的反映,是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晶,具有哲学和科学层面的双重内涵.研究中医原创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阐明中医理论认知特点,明确医疗实践活动的思维模式,实现理论飞跃;可以回应文化责疑,建立文化认同,并为当代思维科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对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病机.方法:以中重度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平时、痛经及证型分布情况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63例被调查者中,有69.94%平时较怕冷,57.06%易手脚冰冷,77.30%喜热饮热食,83.44%每周运动少于3次.78.53%、64.42%的患者因吃冰品冷饮或用冷水洗衣服引起或加重腹痛,66.26%、74.23%因吃热食热饮或热敷腹部缓解腹痛.腹痛时69.33%的患者排便次数增加且大便变稀软;61.35%、56.44%左侧或右侧尺脉沉.68.10%的患者被诊断为寒湿凝滞证.结论:调查发现中重度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病因为寒邪,病机以外感寒邪而致寒湿凝滞胞宫为主.
作者:刘玉祁;佘延芬;朱江;宋佳杉;陈寅萤;郑媛媛;马增斌;陈旭;杨欢;解秸萍;苑鸿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黄药子味苦、平,具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凉血止痛、止咳平喘的功效.以往临床医家常用此药治疗甲状腺疾病且每收奇效,王新陆教授临证灵活配伍,用于治疗肿瘤、颈腰椎病、扁平苔癣等,也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兴臣;王栋先;王斌胜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方法:取第3代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生理盐水血清组加入生理盐水血清;含药血清组加入佳浓度的健骨颗粒颗粒含药血清;MTT法检测佳含药血清浓度;运用采用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OCN的表达,采用比色法测羟脯氨酸(HYP)、碱性磷酸酶(AKP),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核心结合因子(Cbfα1)、Ⅰ型胶原(Col Ⅰ)、成骨转录因子(OSX)mRNA的表达.取第4代细胞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染色矿化结节.结果:MTT法检测显示含药血清佳浓度为20%;钙化结节观察显示含药20%组先出现矿化结节,结节数量增多;含药血清组细胞液内OCN、AKP和HYP含量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含药血清组Cbfα1、Col Ⅰ、OSX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结论:健骨颗粒含药血清能提高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中矿化结节的数量、AKP、HYP、OCN的含量、Col Ⅰ、Cbfα1、OSX mRNA的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分化.
作者:林煜;吴银生;卢天祥;黄云梅;林燕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是一套体系完整的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笔者学习并行发挥,总结认为该法主病针对以心胃同病为主的胸痹,围绕调中理气、治阳建中的调、治脾胃核心治法,在其基础上针对以气虚、血虚为主的本虚和以寒、痰、湿、瘀为主的邪实进行辨治,可以有效指导临床,达到迅速缓解胸痹及化纳失常症状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小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文章根据笔者临床跟随李克刚老师学习,介绍了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穴位埋线和刺血疗法两种特色针灸疗法治疗痢疾和头痛的经验,并从中医学以及现代医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该综合治疗方法奏效的原因,认为如果能将针灸特色疗法与中药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适时运用,则能收到独特的治疗效果,二法结合体现了临床综合治疗方法的创新.针灸特色疗法内容丰富,例如火针疗法、浮针疗法、穴位敷贴疗法、针刀疗法等.文章旨在启迪临床思路,希望通过共同的探讨,发掘更多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钱虹;李克刚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ax和Bcl-2蛋白在苦参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苦参碱对A54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对肺腺癌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与浓度呈正相关.苦参碱随时间进行性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相应地稳步提高Bax蛋白的表达,同时促进Bax从胞浆内向线粒体移位,紧接着降解Caspase-3蛋白.结论:苦参碱通过调节细胞内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经线粒体信号转导途径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
作者:范临夏;曲强;刘华;潘辉;闫立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基础实验研究是中医体质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生物化学、免疫遗传学、生物物理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实验方法被应用于中医体质学研究.但目前体质基础研究仍存在报道数量较少,实验数据缺乏深入分析等不足之处.今后中医体质实验研究在思路上仍然应以整体性和系统性为指导,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方法学上则应当充分借鉴表观遗传学、免疫组库等现代科学新的研究理念和实验技术.并且应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王济;王琦;张惠敏;李英帅;倪诚;李玲孺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镜)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镜)针耳背割治加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分别治疗1-2个疗程后,采用PASI评分表进行评分.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甥)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内服组.
作者:刘智艳;杨欢;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3、6、12、24h及3、7d共6个时间点B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以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缺血半暗带B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于缺血再灌注后3h开始明显上升,6h表达继续增强,12h达高峰,3d后表达开始减弱(P<0.05,P<0.01);神经细胞凋亡于缺血再灌注后3h开始明显上升,24h达高峰,3d后表达开始减弱( P<0.05,P<0.01).清热化瘀方治疗后可以上调BDNF的表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P<0.05,P<0.01).结论:清热化瘀方可促进脑缺血后BDNF的表达,保护神经元.
作者:胡跃强;唐农;刘泰;刘尊敬;祝美珍;胡玉英;范立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当归挥发油的经皮渗透性及对白藜芦醇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建立白藜芦醇及当归挥发油中主成分藁苯内酯的HPLC测定方法.以离体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Franz扩散池法考察当归挥发油经皮渗透性及对白藜芦醇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0.5%、1.0%、2.0%当归挥发油经皮渗透8h藁苯内酯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分别为( 84.88±8.70)、(129.00±8.14)、(157.80±24.52) μg·cm-2·h-1;无当归挥发油与0.5%、1.0%、2.0%的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透皮吸收的8h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5.08±4.08)、(16.93±3.11)、(48.11±15.93)、(16.74±1.30) μg·cm-2·h-1.结论:当归挥发油对大鼠皮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具有促透作用,其中以1.0%的当归挥发油对白藜芦醇的促透效果好.
作者:王公校;张华;耿智隆;王庆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MTT的方法观察不同浓度小檗碱对SGC7901细胞的24h和48h抑制率,并计算24h和48h的50%抑制浓度(IC50)值;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不同浓度小檗碱作用48h后胃癌细胞系SGC7901凋亡的发生率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小檗碱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h和48h IC50分别为74.16、36.84μmol/L.1μmol/L至120μmol/L浓度梯度的小檗碱干预48h后,SGC7901凋亡率发生率逐渐增加.其中5、10、25、50、75、120μmol/L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0μmol/L时凋亡发生率达到35.43%;5、25、75μmol/L浓度的小檗碱作用后,SGC7901胃癌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S期细胞比例则随浓度增加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25、75μ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G2/M期细胞,各组比例变化无明显差别.结论:小檗碱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与阻滞细胞周期于Go/G1期,抑制DNA合成和诱导凋亡有关.
作者:陈刚;胡少明;柯善栋;王清睿;向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为常见的胃脘痛发生原因.王灿晖教授作为当代著名温病学家和中医内科学家,根据胃脘痛的基本病机,遵循“异病同治”的原则,采用“理气和胃”法,取得显著疗效.笔者选取两则典型案例,将王灿晖教授运用理气和胃法治疗胃脘疼痛的经验介绍于下.
作者:王贾靖;刘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和实验指标检测探讨苍柏湿毒清作用机制,探求解脲支原体感染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01组(苍柏湿毒清颗粒)、02组(左氧氟沙星)、03组(苍柏湿毒清颗粒+左氧氟沙星),比较症候积分和检测实验指标.结果:①有效率:03组69.70%>01组33.33%>02组45.45%.02组耐药率54.55%,复发率33.33%.②血清白介素IL-2、IL-12变化:01组>03组>02组.结论:①中药合用抗生素复发率低,并且使耐药菌株有敏感化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为优化的治疗方案.②中药与IL-2、IL-12变化存在相关性.
作者:蔡玲玲;李元文;张丰川;孙占学;周志强;赵雅静;杨勇智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