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解欣然;张蕾;尚菊菊;林燕;张璐;刘红旭

关键词:心肌细胞, 自噬, 缺氧复氧, 参元丹
摘要:目的:观察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参元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心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和磷酸肌醇-3-激酶( PI3K)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法测定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LC3和PI3K荧光表达增强,参元丹含药血清组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细胞LC3和PI3K荧光表达强度减弱,其中参元丹含药血清10%组PI3K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复氧组细胞Beclin-1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参元丹含药血清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参元丹含药血清5%组Caspase-3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细胞自噬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下调Beclin-1和Caspase-3基因有关.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作者:孙冰;邓家刚;张作记;韩海荣;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虚燥更平颗粒对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中医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96例(病房59例、门诊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西药基础上,分别给予虚燥更平颗粒及模拟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各进行1次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生理状态、躯体化症状、性功能失调、睡眠状态、生气或活力、焦虑、压抑等状态积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强迫状态积分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头昏、口干舌燥、失眠心悸、健忘、手或足心热、忧郁寡欢、腰膝酸痛、手或足麻木等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耳鸣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林雪;任玉汝;马丽;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脾解毒方介导JNK/SAPK信号通路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 JPJD)介导JNK/SAPK信号通路对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调节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多药耐药细胞HCT8/V常规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对p-糖蛋白( P-gp)以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中c-Jun63/73磷酸化水平;RFQ-PCR检测MDRl mRNA的表达;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检测细胞内奥沙利铂(L-OHP)药物浓度的改变.结果: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P-gp和c-Jun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HCT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h后HCT8/V细胞的c-Jun的Ser63/73磷酸化、P-gp、MDR1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组内L-OHP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降低c-Jun的Ser63/73磷酸化,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P-gp的表达,逆转HCT8/V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李琦;隋华;刘宣;秦建民;殷佩浩;范忠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策略与实践

    文章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主要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就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病机研究的“衰老积损、热毒损肺”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中的文献评价和疗效的实证研究,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内毒素损伤模型与应用和细菌性肺炎模型与应用及痰热壅肺CAP的病证结合模型建立与应用等.有关中医治疗老年CAP研究应着重4点:病机研究、证候学研究是突出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应着眼于基于疾病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学内容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注重老年患者的特点;疗效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为获取高质量证据的保障,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法又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诊疗指南制定与应用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指导,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或基于指南而制定适宜的临床诊疗路径;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有关药理学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将为探讨作用机制、研究开发新药、优化治疗方法/方案提供依据,应结合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作者:李建生;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王至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兔髓核组织PGE2、PLA2和IL-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L1DP)家兔髓核炎性分子的影响,探讨电针环跳对LIDP家兔的损伤修复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自制的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建立家兔LIDP病理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家兔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和磷脂酶A2( PLA2)活性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家兔髓核白介素-1α(IL-1 α)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髓核PGE2、PLA2和IL-1 α含量或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环跳组髓核PGE2、PLA2和IL-1α含量或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非穴组(P<0.05,P<0.01);而非穴组髓核PGE2、PLA2和IL-1α含量或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环跳穴可降低LIDP家兔髓核PGE2、PLA2和IL-1 α的含量或活性.

    作者:杨宗保;易受乡;封迎帅;吴璇;吴海霞;熊云;曹婧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汪受传教授论治病毒性肺炎学术思想研究

    目的: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究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学术思想.方法:对汪教授主持完成的病毒性肺炎临床研究数据源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开展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病毒性肺炎中普遍存在热、郁、痰、瘀病机病理.并且,四者相互转化,互相影响,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的概率,治疗前后相互关联的频繁项集及其相互作用的概率也不相同.结论:汪教授论治病毒性肺炎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热郁痰瘀相关病机理论,这也是病毒性肺炎急性期中医基本病机病理的概括.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深入挖掘和系统提炼的裨益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作者:艾军;杨燕;李瑞丽;陈梅;魏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聚类分析法研究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卢焯明;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参元丹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心肌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和磷酸肌醇-3-激酶( PI3K)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Real-time PCR)法测定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复氧组LC3和PI3K荧光表达增强,参元丹含药血清组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细胞LC3和PI3K荧光表达强度减弱,其中参元丹含药血清10%组PI3K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复氧组细胞Beclin-1和Caspase-3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相应浓度空白血清组相比,参元丹含药血清组Beclin-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参元丹含药血清5%组Caspase-3 mRNA表达量降低.结论:参元丹含药血清对缺氧复氧细胞自噬具有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下调Beclin-1和Caspase-3基因有关.

    作者:解欣然;张蕾;尚菊菊;林燕;张璐;刘红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参总皂苷对DC2.4细胞增殖、抗原吞噬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树突状细胞系DC2.4细胞增殖、抗原吞噬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DC2.4细胞,加入不同剂量人参总皂苷后,MTT法检测不同时点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 D40、CD86和MHCⅡ的表达,以及对卵清蛋白抗原的吞噬作用.结果:单纯加入脂多糖(LPS)经培养48h后DC2.4细胞增殖明显(P<0.05),人参总皂苷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DC2.4细胞增殖(P<0.05);此外,人参总皂苷可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的能力,并协同LPS上调CD40、CD86和MHCⅡ分子表达.结论:人参总皂苷可以维持DC2.4细胞数量的稳态,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并与LPS协同促进DC2.4细胞成熟,并具有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

    作者:殷胜骏;彭桂英;顾立刚;周英武;韩涛;万巧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TG、ALT及BMI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TG、ALT及BMI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优效性研究,从4个分中心共收集NASH患者202例,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在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基础上,治疗组使用中药饮片颗粒剂1剂/d;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6mg/次,3次/d;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随访后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G、AL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I均比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NASH患者的TG、ALT和BMI.

    作者:赵文霞;刘君颖;孟祥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相关病症.单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众人多直观地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条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文章从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入手,在胆腑的功能基础之上,分别从温胆汤通过化痰以利胆及调理脾胃气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制,并与常用的小柴胡汤、逍遥散在组方机制及所治疾病的病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温胆汤在调畅气机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杨鹏;王彦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银花合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血浆IL-1β含量与海马CA2-3区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银花合剂对急性肺损伤( ALI)大鼠干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油酸加内毒素“二次打击”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用银花合剂进行干预,实验结束后测定动脉血氧分压、肺湿/干质量比值、肺病理形态学积分、血浆IL-1β的含量及大鼠海马CA2-3区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IL-1 β含量显著升高(P<0.01),海马FOS阳性细胞灰度值迅速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银花合剂组和地塞米松组氧分压上升,肺湿/干质量比值、病理形态学积分、IL-1 β含量显著下降(P<0.01),FOS蛋白阳性细胞灰度值明显增高(P<0.01).结论:银花合剂能够减轻肺损伤,其可能机制是银花合剂通过拮抗IL-1 β,抑制海马c-fos表达实现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的防治作用.

    作者:姚丽君;师晶丽;吕明庄;贺志光;覃仁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痹肿消汤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ERK1/2、ERK5表达及其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检测痹肿消汤按湿、热、毒、瘀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的影响,从湿、热、毒、瘀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并设立正常组.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清热解毒组(拆方Ⅰ组)、祛湿组(拆方Ⅱ组)、活血组(拆方Ⅲ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ERK1/2、ERK5的磷酸化水平,运用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4d后,模型组滑膜ERK1/2、ERK5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延长,模型组ERK1/2、ERK5表达于21、28d呈递增趋势(P<0.05),28d达到高.4用药组治疗后,ERK1/2、ERK5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在21、28d水平,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痹肿消汤组的ERK1/2、ERK5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比拆方3组更低,拆方Ⅱ组的ERK1/2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Ⅰ组、拆方Ⅲ组更明显(P<0.05).而拆方Ⅰ组的ERK5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Ⅱ组、拆方Ⅲ组更显著(P<0.05).结论:拆方各组可有效地抑制ERK1/2、ERK5转导通路的活化,达到阻抑关节滑膜增殖、骨质侵蚀的作用.但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祛瘀各治法对上述通路调节作用优势有不同.

    作者:徐则林;熊新贵;陈疆;梁清华;郭亚静;肖玉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固本防惊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疗效,评价该方防治小儿FC复发的综合临床效应及应用前景.方法:将易发高热惊厥患儿2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8例,对照组134例.治疗组给予固本防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短期间歇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各项检测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体质量、脑电图、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防惊汤能有效降低小儿FC复发率(1年复发率降至20.3%)、改善患儿体质,是防治小儿FC复发的有效汤剂.

    作者:董幼祺;董继业;郑含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从中医体质学角度论壮族男性不育症

    壮族人群主要聚居于广西,不育症是常见的男科疾病,给予简、廉、效的治疗是首先要考虑的.中医体质学对体质分型,根据体质因人施治,实现个体化治疗.文章基于中医体质学视角,探讨对壮族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以期起到指导作用.

    作者:唐汉庆;黄岑汉;黄秀峰;梁楚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多个文献数据库,并追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和相关文献.纳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对临床同质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反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10篇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随机对照试验,共552例患者.因各研究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故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7个研究报道了有效率,大多研究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未能明显提高股骨头坏死的优良率.7个研究报道了优良率,少数研究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可提高股骨头坏死的有效率.2个研究报道了影像学改善,提示联合应用中医药疗法亦未能提高股骨头坏死影像学改善.2个研究报道了功能评分,提示部分中医药疗法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2个研究报告了安全性监测,较少出现不良反应,且多可自行缓解.结论:由于普遍低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目前尚无充分证据.潜在的疗效亟待设计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予以证实.

    作者:陈雷雷;何伟;张庆文;庞智晖;张铭杰;欧志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活血及利水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脑水肿及PAR-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表达的影响.方法:1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组和利水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尾状核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1、3、5d 3个时间点取材,组织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脑组织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多(P<0.01),PAR-1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活血组和利水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PAR-1的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且活血方优于利水方(P<0.05).结论:活血、利水中药均能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AR-1表达有关.

    作者:李妍;崔向宁;陈泽涛;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柴青消痛颗粒对乳腺增生病中雌激素的作用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柴青消痛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柴青消痛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颗粒口服.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PRL和E2水平均显示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对PRL、E2的降低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采用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的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杨育同;冯玉华;焦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提取及测定新疆石榴皮中的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酚,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糖;通过测定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含量为1.05%,总多糖含量为50.40%;石榴皮多酚和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体外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作者: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罗兰;米仁沙·牙库甫;努尔哈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重视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普遍从养生学角度或从扶正的角度人手治未病,往往忽视驱除邪气在治未病中的作用.针对治未病理论注重正气而忽视邪气的不足,探讨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提出在伏邪理论指导下:①直捣募原巢穴;②畅通病邪出路;③分消孤邪;④伏邪缓攻;⑤痰瘀毒并治;⑥以物治气;⑦开达募原;⑧邪正两顾;⑨和解表里;⑩外治逐邪等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作者:江顺奎;李雷;刘明;魏丹霞;侯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