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

杨鹏;王彦晖

关键词:温胆汤, 调畅气机, 利胆, 化痰, 理气
摘要: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相关病症.单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众人多直观地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条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文章从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入手,在胆腑的功能基础之上,分别从温胆汤通过化痰以利胆及调理脾胃气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制,并与常用的小柴胡汤、逍遥散在组方机制及所治疾病的病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温胆汤在调畅气机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热郁肺证大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金畅肺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痰热郁肺证大鼠气道炎症因子及气道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罗红霉素组及清金畅肺饮低、中、高剂量组,烟叶、硫磺烟熏合肺炎双球菌滴鼻法造模,观察各组治疗后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中IL-8、MCP-1的含量和气道病理形态的变化.结果:清金畅肺饮高、中、低剂量组及罗红霉素组均可使模型大鼠BALF中IL-8、MCP-1下降(P<0.05),气道病理形态学改变较轻.结论:清金畅肺饮具有一定的抑制COPD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金朝晖;彭芝配;滕久祥;伍参荣;范伏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榆总皂苷对鸡胚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榆总皂苷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皿法,观察地榆总皂苷对鸡胚卵黄囊膜( YSM)和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的作用.结果:给药48h后,空白对照组对鸡胚卵黄囊血管网未见有明显抑制作用,地榆总皂苷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鸡胚卵黄囊血管网的发育,使血管走形发生改变,抑制率分别为90%、80%,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CAM新生微血管数目为(56.7±8.6)条,地榆总皂苷高、中剂量组新生微血管数目分别为(13.5±3.7)、(21.7±5.3)条,血管生成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抑制率分别为76.2%、61.7%,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榆总皂苷能显著抑制鸡胚血管的新生,具有一定的抗血管生成活性,且其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秦三海;李军;周玲;郑瑞;张培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平性药配伍理论探讨

    笔者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通过对药性及配伍理论的文献研究,并结合数据库对1 307首古今方剂药性组方规律的分析,归纳阐述了平性药的配伍应用规律:①气味配伍,调整阴阳:气味配伍是历代组方的基本方法,平性药本身兼具寒、热之性,在临床配伍应用中,亦同寒热药性一样,也常以气味配伍的形式,以达调整阴阳的目的.②伍用寒热,调和辅助:平性药配伍寒、热药,一者表现为寒、热的“趋从性”,可用于治疗热证或寒证;二者,既可防止寒、热药同性配伍使方剂过寒或过热,又因平性药“和合调平”之性而不易致矫枉过正;第三,平性药在配伍中还可起到佐助、佐制作用.③补剂入平,缓复虚损:平性药之“补”较为和缓,适合于虚性疾病的全程,更利于善后调理,不易致偏.

    作者:孙冰;邓家刚;张作记;韩海荣;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聚类分析法研究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卢焯明;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重楼克感滴丸中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克感滴丸中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2:58),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重楼皂苷Ⅰ在0.465-4.18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楼皂苷Ⅱ在0.236-2.1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楼皂苷Ⅰ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 RSD=1.93%),重楼皂苷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4%(RSD=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重楼克感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培民;倪健;曹广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抑制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的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压力超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血流动力学及心肌肥厚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心肌肥厚模型.造模4周后,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依那普利组(E组)及补阳还五汤高、低剂量组(H组与L组),分别观察4、12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输出量( CO/BW)、心脏指数(HMI)、左心室指数(LVMI)等.结果:与S组相比,M组血压(BP),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HMI及LVMI明显升高,心输出量下降显著(P<0.05),LVEDP随时间变化明显.与M组相比,L组具有降低LVEDP的作用,H组仅在12周时表现明显(P<0.05);此两组还具有减低HMI、LVMI,加大心输出量的作用(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降低心衰病死率,改善血流动力学,延缓心肌肥厚的作用,但量效关系不明显.

    作者:顾燕频;袁宝萍;廖月玲;章忱;郭炜;卫洪昌;吕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痹肿消汤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ERK1/2、ERK5表达及其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检测痹肿消汤按湿、热、毒、瘀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的影响,从湿、热、毒、瘀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并设立正常组.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清热解毒组(拆方Ⅰ组)、祛湿组(拆方Ⅱ组)、活血组(拆方Ⅲ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ERK1/2、ERK5的磷酸化水平,运用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4d后,模型组滑膜ERK1/2、ERK5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延长,模型组ERK1/2、ERK5表达于21、28d呈递增趋势(P<0.05),28d达到高.4用药组治疗后,ERK1/2、ERK5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在21、28d水平,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痹肿消汤组的ERK1/2、ERK5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比拆方3组更低,拆方Ⅱ组的ERK1/2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Ⅰ组、拆方Ⅲ组更明显(P<0.05).而拆方Ⅰ组的ERK5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Ⅱ组、拆方Ⅲ组更显著(P<0.05).结论:拆方各组可有效地抑制ERK1/2、ERK5转导通路的活化,达到阻抑关节滑膜增殖、骨质侵蚀的作用.但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祛瘀各治法对上述通路调节作用优势有不同.

    作者:徐则林;熊新贵;陈疆;梁清华;郭亚静;肖玉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汪受传教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经验

    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发病率明显升高,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同时可以减少副作用.汪受传教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多年,对本病的中医诊疗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总结认为热、痰、郁、瘀是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因病机,辨证多属邪热犯肺,集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宣肃,提出相应的治法当以清热肃肺、化痰止咳、开郁活血为主,临证常用的主方为炙麻黄、桑白皮、杏仁、黄芩、前胡、浙贝母、紫菀、丹参、鱼腥草、虎杖等,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艳明;汪受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湿证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痰湿证组、COPD稳定期组(稳定组)、AECOPD组(急性组)、AECOPD痰湿证组(模型组)、AECOPD痰湿证方证对应组(对应组)、AECOPD痰湿证方证非对应组(非对应组).稳定组、急性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经鼻注入浓度为6x108CFU/m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同时被动香烟吸入,共12周,建立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13周的第4天,急性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经鼻滴入高浓度( 18×1016CFU/m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4d造成AECOPD大鼠模型.痰湿证与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痰湿证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均分别从第12周开始寒冷环境刺激9d持续造成痰湿证证候;其余各组在室温下饲养.中医经典方剂反证:对应组和非对应组从第14周开始分别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葶贝胶囊灌胃7d.观察大鼠体温(T)、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痰湿证组、急性组、模型组、非对应组体温(T)、呼吸频率(f)、吸气阻力( Rin)、每分通气量(MV)、潮气量(Vt)和呼气峰流值(PEF)、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 P<0.05,P<O.01).结论:AECOPD痰湿证病证结合模型符合中医痰湿证要求,是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素云;乔翠霞;李建生;张艳霞;周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扶正抗病毒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理变化与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观察扶正抗病毒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病理变化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鼻腔接种法建立A型流感病毒小鼠肺部感染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和扶正抗病毒方组,经灌胃给药或给0.9%氯化钠溶液7d后,处理动物,常规检测肺重量指数;光学显微镜技术观察肺病理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明显升高(P<0.01),扶正抗病毒方组肺指数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肺脏充血、水胀,呈现暗褐色外观,肺泡、细支气管等正常组织结构消失,肺泡内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扶正抗病毒方组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改善.③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受到破坏,核膜与质膜模糊不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嵴减少或消失,内质网出现空泡样病变,胞浆内有大量病毒颗粒.扶正抗病毒方组肺组织细胞结构较完整,细胞器丰富,线粒体和内质网的改变程度低于模型组.结论:扶正抗病毒方对A型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病理变化与超微结构有改善作用.

    作者:卢芳国;李玲;何清湖;何迎春;张波;朱应武;向琴;潘坤;谭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评价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 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 60°/s)、AP( 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 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作者: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图像处理的大学生亚健康状态面色特征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亚健康状态大学生面色特征.方法:应用《健康状态评估简表》对207名大学生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应用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进行面色特征分析,分别取额头、左颊、右颊、鼻头、下颌、口唇6个部位进行分析;分析不同健康状态、亚健康不同中医证型的面色RGB色度、HIS色度、L*a*b*色度颜色特征.结果:亚健康组与健康组在整体面色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别,在局部面色上存在一定显著性差异;亚健康各中医证型组之间存在较多显著性差异;对亚健康进行面色观察分析时,局部面色的分析比整体分析更具诊断价值.结论:将面色图像分析方法应用于亚健康评价是完全可行的,为亚健康状态的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许家佗;屠立平;张利;李蕾;费兆馥;张志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论清浊脉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意义

    清浊二脉出自《太素脉秘诀》,历代医家对其是非多有评议,部分医家如吴昆、张景岳、李中梓、冯兆张、张璐、沈镜、董西园等认为其中已有可取之处.根据文献记载,清脉的脉形是浮脉和滑脉的兼脉,而浊脉的脉形是散脉和涩脉的兼脉,其形成与气血密切相关.清脉是正常脉型的一种,说明人体禀赋清轻,气血平调,流动正常.清脉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多是健康人的脉象形式,其实就是“平脉”,可作为“平脉”的标准.而浊脉是特异脉象,说明人体禀赋昏浊,气血运行失调,流动缓慢,血管硬化,易患冠心病与脑卒中.以清浊二脉来辨别人体禀赋的轻清与重浊之不同,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严余明;竹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 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ECV-304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TGF- β1组(10μg/L),TGF-β 1+毛蕊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1、1、10mg/L).各组细胞培养72h后,采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 1组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TGF- β1明显促进α-SMA蛋白的表达(P<0.01);毛蕊异黄酮与TGF- β1共培养后可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及α-SMA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有更强的抑制效应,低剂量组抑制效应弱.结论: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可以抑制TGF- β1诱导的内皮细胞(ECV-304)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舒红;王俭勤;王雅;王雪婷;宁雅娴;唐柏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虚燥更平颗粒对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中医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96例(病房59例、门诊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西药基础上,分别给予虚燥更平颗粒及模拟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各进行1次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生理状态、躯体化症状、性功能失调、睡眠状态、生气或活力、焦虑、压抑等状态积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强迫状态积分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头昏、口干舌燥、失眠心悸、健忘、手或足心热、忧郁寡欢、腰膝酸痛、手或足麻木等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耳鸣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林雪;任玉汝;马丽;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候的脉象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对心血管疾病临床中医辨证有意义的脉象客观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客观化依据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Z-BOX型中医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检测330例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脉象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心血管疾病不同中医证候患者的脉象特征.结果:在3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脉象参数中,以弦脉、细脉、结代脉为多见,h5、h3/h1、h4、w、tl、tl/t等参数在心系疾病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脉象参数可为心血管疾病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徐璡;王忆勤;郭睿;许朝霞;洪毓键;郝一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的疗效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气营两燔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组(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例,观察疗程7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无差异,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同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均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同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提高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有抑制脓毒症患者过度免疫应答、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自身的损害方面的作用.

    作者:冷建春;罗燕;郭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对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与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能否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式造模,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灌胃,金匮肾气丸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金匮肾气丸灌胃,给药4周后空腹测血糖、睾酮(T)、一氧化氮(NO).结果:金匮肾气丸组及阳性对照组治疗后T及NO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

    作者:汪悦;黄瑜;周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相关病症.单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众人多直观地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条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文章从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入手,在胆腑的功能基础之上,分别从温胆汤通过化痰以利胆及调理脾胃气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制,并与常用的小柴胡汤、逍遥散在组方机制及所治疾病的病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温胆汤在调畅气机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杨鹏;王彦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参总皂苷对DC2.4细胞增殖、抗原吞噬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对树突状细胞系DC2.4细胞增殖、抗原吞噬和表面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DC2.4细胞,加入不同剂量人参总皂苷后,MTT法检测不同时点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C D40、CD86和MHCⅡ的表达,以及对卵清蛋白抗原的吞噬作用.结果:单纯加入脂多糖(LPS)经培养48h后DC2.4细胞增殖明显(P<0.05),人参总皂苷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DC2.4细胞增殖(P<0.05);此外,人参总皂苷可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的能力,并协同LPS上调CD40、CD86和MHCⅡ分子表达.结论:人参总皂苷可以维持DC2.4细胞数量的稳态,促进DC2.4细胞吞噬抗原,并与LPS协同促进DC2.4细胞成熟,并具有促进抗原提呈的作用.

    作者:殷胜骏;彭桂英;顾立刚;周英武;韩涛;万巧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