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匮肾气丸对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与一氧化氮的影响

汪悦;黄瑜;周欣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糖尿病, 睾酮, 一氧化氮
摘要: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能否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式造模,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灌胃,金匮肾气丸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金匮肾气丸灌胃,给药4周后空腹测血糖、睾酮(T)、一氧化氮(NO).结果:金匮肾气丸组及阳性对照组治疗后T及NO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论清浊脉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意义

    清浊二脉出自《太素脉秘诀》,历代医家对其是非多有评议,部分医家如吴昆、张景岳、李中梓、冯兆张、张璐、沈镜、董西园等认为其中已有可取之处.根据文献记载,清脉的脉形是浮脉和滑脉的兼脉,而浊脉的脉形是散脉和涩脉的兼脉,其形成与气血密切相关.清脉是正常脉型的一种,说明人体禀赋清轻,气血平调,流动正常.清脉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多是健康人的脉象形式,其实就是“平脉”,可作为“平脉”的标准.而浊脉是特异脉象,说明人体禀赋昏浊,气血运行失调,流动缓慢,血管硬化,易患冠心病与脑卒中.以清浊二脉来辨别人体禀赋的轻清与重浊之不同,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严余明;竹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虚燥更平颗粒对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虚燥更平颗粒对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中医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高血压科就诊的阴虚内燥证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96例(病房59例、门诊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西药基础上,分别给予虚燥更平颗粒及模拟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4、8周各进行1次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做统计分析.结果:①治疗组生理状态、躯体化症状、性功能失调、睡眠状态、生气或活力、焦虑、压抑等状态积分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而强迫状态积分无统计学差异.②治疗组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眩晕头昏、口干舌燥、失眠心悸、健忘、手或足心热、忧郁寡欢、腰膝酸痛、手或足麻木等症候积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耳鸣症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虚燥更平颗粒治疗女性高血压病(围绝经期)患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林雪;任玉汝;马丽;周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证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目的:建立并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湿证大鼠模型.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痰湿证组、COPD稳定期组(稳定组)、AECOPD组(急性组)、AECOPD痰湿证组(模型组)、AECOPD痰湿证方证对应组(对应组)、AECOPD痰湿证方证非对应组(非对应组).稳定组、急性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经鼻注入浓度为6x108CFU/m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同时被动香烟吸入,共12周,建立COPD稳定期大鼠模型;于13周的第4天,急性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经鼻滴入高浓度( 18×1016CFU/mL)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4d造成AECOPD大鼠模型.痰湿证与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痰湿证组、模型组、对应组和非对应组均分别从第12周开始寒冷环境刺激9d持续造成痰湿证证候;其余各组在室温下饲养.中医经典方剂反证:对应组和非对应组从第14周开始分别采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葶贝胶囊灌胃7d.观察大鼠体温(T)、肺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痰湿证组、急性组、模型组、非对应组体温(T)、呼吸频率(f)、吸气阻力( Rin)、每分通气量(MV)、潮气量(Vt)和呼气峰流值(PEF)、肺组织病理变化显著( P<0.05,P<O.01).结论:AECOPD痰湿证病证结合模型符合中医痰湿证要求,是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李素云;乔翠霞;李建生;张艳霞;周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提取及测定新疆石榴皮中的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酚,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糖;通过测定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含量为1.05%,总多糖含量为50.40%;石榴皮多酚和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体外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作者: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罗兰;米仁沙·牙库甫;努尔哈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临床依据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近20年来发表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上的运用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利用Revman 4.2.10软件对多个研究结果的总体效应进行Meta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94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但其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分析降压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2( Random)为2.27及95%CI:[1.60,3.23];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合并效应量R2为3.16及95%CI:[1.72,5.76];纳入文献中安全性评价合并效应量R2为0.32及95%CI:[0.14,0.72].结论:平肝潜阳法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徐文娟;李运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相关病症.单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众人多直观地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条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文章从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入手,在胆腑的功能基础之上,分别从温胆汤通过化痰以利胆及调理脾胃气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制,并与常用的小柴胡汤、逍遥散在组方机制及所治疾病的病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温胆汤在调畅气机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杨鹏;王彦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

    形神一体的形神观是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的要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作为思维对象客体的人是形神相偕相依的统一体,具体表现在形神构成、形神体用、形神存亡3个方面,共同构成形神一体的形神观,反映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对中医学的诊断、治疗、预后、养生康复以及对心身医学的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现代价值.

    作者:王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的疗效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瘟败毒饮对脓毒症(气营两燔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部分血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9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西医常规治疗加清瘟败毒饮组(治疗组)25例、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4例,观察疗程7d,分别比较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APACHEⅡ评分以及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无差异,但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中医症状积分和APACHEⅡ评分分值均明显下降(P<0.05,P<0.01),但同期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IgG、IgA、IgM、C3、CRP、TNF-α水平(值)均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同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能提高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有抑制脓毒症患者过度免疫应答、减少过度免疫应答对机体自身的损害方面的作用.

    作者:冷建春;罗燕;郭小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汪受传教授论治病毒性肺炎学术思想研究

    目的: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究全国名老中医汪受传教授学术思想.方法:对汪教授主持完成的病毒性肺炎临床研究数据源进行关联规则运算,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开展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在病毒性肺炎中普遍存在热、郁、痰、瘀病机病理.并且,四者相互转化,互相影响,其中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的概率,治疗前后相互关联的频繁项集及其相互作用的概率也不相同.结论:汪教授论治病毒性肺炎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热郁痰瘀相关病机理论,这也是病毒性肺炎急性期中医基本病机病理的概括.运用中医传统研究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具有深入挖掘和系统提炼的裨益作用,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作者:艾军;杨燕;李瑞丽;陈梅;魏长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高脂血症4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蒙药达日布八味丸治疗;对照组采用血脂康治疗,疗程60d.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6例.观察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对照组为6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检测血脂指标:治疗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总有效率84.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蒙药达日布八味丸对高脂血症具有确切疗效.

    作者:孟根杜希;徐风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对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干预的研究探讨药浴疗法“洁净府”机制

    目的:观察药浴疗法对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洁净府”的机制.方法: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药浴组40例在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浴治疗,对照组为40例单纯一体化治疗,3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药浴组治疗后患者的Scr、hs-CRP、IL-6、TNF-α、AngⅡ、D-dime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浴对慢性肾脏病免疫性炎症有调节作用,此为其“洁净府”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俊杰;周春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双向电泳分离HepG2细胞和经过30μmol/L姜黄素处理的HepG2细胞蛋白质,经银染后扫描得到蛋白质组图谱,用Image Master2D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作为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并用RT-PCR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经姜黄素处理后,HepG2细胞中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复制蛋白A2、肉碱缺乏症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量增加,而增殖细胞核抗原、内质网60蛋白酶、Ran结合蛋白1、Stathmin l/oncoprotein 18、Nm2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变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及促进细胞损伤修复而起到抗肿瘤作用,此外,姜黄素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维护细胞膜稳定性相关.

    作者:卢德赵;王萍儿;杨贞;林韬琦;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聚类分析法研究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卢焯明;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重楼克感滴丸中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楼克感滴丸中重楼皂苷Ⅰ和重楼皂苷Ⅱ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2:58),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1.0mL/min,柱温40℃.结果:重楼皂苷Ⅰ在0.465-4.18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楼皂苷Ⅱ在0.236-2.1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重楼皂苷Ⅰ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 RSD=1.93%),重楼皂苷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4%(RSD=1.9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重楼克感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培民;倪健;曹广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真一气汤对肾不纳气证COPD模型大鼠IgM及CystatinC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真一气汤对肾不纳气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M(IgM)及光抑素C( Cystatin C)水平的影响.方法:SO2熏吸+腺嘌呤饲料饲养复制肾不纳气证COPD大鼠模型.中药组用全真一气汤进行治疗,西药组给予氨茶碱治疗,60d后测定大鼠IgM、Cystatin C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大鼠IgM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Cystatin C含量4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全真一气汤能够调节肾不纳气证COPD大鼠免疫功能,这是该方剂对COPD治疗机制的一方面.

    作者:李大治;阮诗玮;李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柴青消痛颗粒对乳腺增生病中雌激素的作用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柴青消痛颗粒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给予自拟方柴青消痛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乳癖消颗粒口服.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清PRL和E2水平均显示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但对PRL、E2的降低作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从肝论治乳腺增生病,采用疏肝理气,散结止痛的方法,疗效显著.

    作者:杨育同;冯玉华;焦艳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兔髓核组织PGE2、PLA2和IL-1α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环跳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L1DP)家兔髓核炎性分子的影响,探讨电针环跳对LIDP家兔的损伤修复机制.方法:将40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环跳组和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自制的LIDP动物病理模型造模器建立家兔LIDP病理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家兔髓核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和磷脂酶A2( PLA2)活性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家兔髓核白介素-1α(IL-1 α)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髓核PGE2、PLA2和IL-1 α含量或活性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环跳组髓核PGE2、PLA2和IL-1α含量或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非穴组(P<0.05,P<0.01);而非穴组髓核PGE2、PLA2和IL-1α含量或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环跳穴可降低LIDP家兔髓核PGE2、PLA2和IL-1 α的含量或活性.

    作者:杨宗保;易受乡;封迎帅;吴璇;吴海霞;熊云;曹婧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痹肿消汤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ERK1/2、ERK5表达及其转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检测痹肿消汤按湿、热、毒、瘀拆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表达的影响,从湿、热、毒、瘀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牛Ⅱ型胶原蛋白与完全弗氏佐剂诱导SD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并设立正常组.采用免疫印迹法( Western blot)同步检测正常组、模型组、痹肿消汤组、清热解毒组(拆方Ⅰ组)、祛湿组(拆方Ⅱ组)、活血组(拆方Ⅲ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滑膜ERK1/2、ERK5的磷酸化水平,运用灰度扫描软件对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造模14d后,模型组滑膜ERK1/2、ERK5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免疫时间延长,模型组ERK1/2、ERK5表达于21、28d呈递增趋势(P<0.05),28d达到高.4用药组治疗后,ERK1/2、ERK5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均低于同期模型组(P<0.05).在21、28d水平,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痹肿消汤组的ERK1/2、ERK5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比拆方3组更低,拆方Ⅱ组的ERK1/2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Ⅰ组、拆方Ⅲ组更明显(P<0.05).而拆方Ⅰ组的ERK5表达的下降幅度比拆方Ⅱ组、拆方Ⅲ组更显著(P<0.05).结论:拆方各组可有效地抑制ERK1/2、ERK5转导通路的活化,达到阻抑关节滑膜增殖、骨质侵蚀的作用.但清热解毒、祛湿通络、活血祛瘀各治法对上述通路调节作用优势有不同.

    作者:徐则林;熊新贵;陈疆;梁清华;郭亚静;肖玉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中医学既重视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也重视邪气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普遍从养生学角度或从扶正的角度人手治未病,往往忽视驱除邪气在治未病中的作用.针对治未病理论注重正气而忽视邪气的不足,探讨伏邪理论在治未病中的应用,提出在伏邪理论指导下:①直捣募原巢穴;②畅通病邪出路;③分消孤邪;④伏邪缓攻;⑤痰瘀毒并治;⑥以物治气;⑦开达募原;⑧邪正两顾;⑨和解表里;⑩外治逐邪等治未病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作者:江顺奎;李雷;刘明;魏丹霞;侯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涂晋文教授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学术经验

    涂晋文教授对脑病、老年病、热病、血证、疑难病等疾病,特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等急危重症的诊治有较深造诣,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乙脑的病因主要是具有传染性的暑热毒,主张卫气营血辨证是其主要辨证方法,并指出乙脑的治疗原则是截断扭转,治疗法则是清热解毒.

    作者: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涂晋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