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涂晋文教授辨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学术经验

牟艳杰;周小莉;董梦久;涂晋文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 暑热毒, 卫气营血辨证, 中医药疗法
摘要:涂晋文教授对脑病、老年病、热病、血证、疑难病等疾病,特别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等急危重症的诊治有较深造诣,临床经验丰富.他提出乙脑的病因主要是具有传染性的暑热毒,主张卫气营血辨证是其主要辨证方法,并指出乙脑的治疗原则是截断扭转,治疗法则是清热解毒.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论清浊脉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意义

    清浊二脉出自《太素脉秘诀》,历代医家对其是非多有评议,部分医家如吴昆、张景岳、李中梓、冯兆张、张璐、沈镜、董西园等认为其中已有可取之处.根据文献记载,清脉的脉形是浮脉和滑脉的兼脉,而浊脉的脉形是散脉和涩脉的兼脉,其形成与气血密切相关.清脉是正常脉型的一种,说明人体禀赋清轻,气血平调,流动正常.清脉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多是健康人的脉象形式,其实就是“平脉”,可作为“平脉”的标准.而浊脉是特异脉象,说明人体禀赋昏浊,气血运行失调,流动缓慢,血管硬化,易患冠心病与脑卒中.以清浊二脉来辨别人体禀赋的轻清与重浊之不同,应用于中医体质的辨识上有一定参考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严余明;竹剑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

    温胆汤是一首古代名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的相关病症.单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众人多直观地认为温胆汤是一首化痰方,而对其条畅气机作用认识不甚清晰.文章从胆腑调畅气机的作用入手,在胆腑的功能基础之上,分别从温胆汤通过化痰以利胆及调理脾胃气机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温胆汤调畅气机的作用机制,并与常用的小柴胡汤、逍遥散在组方机制及所治疾病的病机等方面进行了对比,揭示温胆汤在调畅气机方面的特点与优势.

    作者:杨鹏;王彦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益气活血法诊疗中风经验

    颜正华教授治验甚众,尤擅长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他论治中风一病,辨证严谨,认为本病多以气虚血瘀为本.临证中,颜教授针对中风证属气虚血瘀者,常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灵活加减,收效甚佳.

    作者:吴嘉瑞;张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傅淑清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傅淑清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西医对照组,连续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3组病例年龄、病情,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另两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方剂疗效确切,综合治疗效益有明显优势.

    作者:高晓静;涂爱国;滕艺萍;项豪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痹祺胶囊与钙尔奇D治疗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和钙尔奇D对于老年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26例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施行后路切开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手术前后均予以痹祺胶囊口服,术后再予以钙尔奇D口服,测量术后病椎骨密度.结果:应用痹祺胶囊后,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疼痛、下肢麻木等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术后12周骨密度较术后早期明显提高(P<0.05),提示骨折愈合.结论:痹祺胶囊联合钙尔奇D对胸腰椎骨折患者疗效明显.

    作者:平少华;张立才;朱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

    目的:应用双向电泳和质谱技术研究姜黄素对HepG2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方法:双向电泳分离HepG2细胞和经过30μmol/L姜黄素处理的HepG2细胞蛋白质,经银染后扫描得到蛋白质组图谱,用Image Master2D 6.0软件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筛选差异在2倍以上的蛋白质作为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并用RT-PCR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经姜黄素处理后,HepG2细胞中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复制蛋白A2、肉碱缺乏症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表达量增加,而增殖细胞核抗原、内质网60蛋白酶、Ran结合蛋白1、Stathmin l/oncoprotein 18、Nm2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干扰细胞周期变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与转移及促进细胞损伤修复而起到抗肿瘤作用,此外,姜黄素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能与促进脂肪酸跨膜转运、维护细胞膜稳定性相关.

    作者:卢德赵;王萍儿;杨贞;林韬琦;唐利华;李毅;沃兴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策略与实践

    文章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主要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就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病机研究的“衰老积损、热毒损肺”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中的文献评价和疗效的实证研究,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内毒素损伤模型与应用和细菌性肺炎模型与应用及痰热壅肺CAP的病证结合模型建立与应用等.有关中医治疗老年CAP研究应着重4点:病机研究、证候学研究是突出个体化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应着眼于基于疾病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学内容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注重老年患者的特点;疗效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为获取高质量证据的保障,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法又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诊疗指南制定与应用为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提供了指导,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或基于指南而制定适宜的临床诊疗路径;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有关药理学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将为探讨作用机制、研究开发新药、优化治疗方法/方案提供依据,应结合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作者:李建生;余学庆;王明航;李素云;王至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地榆总皂苷对鸡胚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榆总皂苷对鸡胚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皿法,观察地榆总皂苷对鸡胚卵黄囊膜( YSM)和绒毛尿囊膜(CAM)血管的作用.结果:给药48h后,空白对照组对鸡胚卵黄囊血管网未见有明显抑制作用,地榆总皂苷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鸡胚卵黄囊血管网的发育,使血管走形发生改变,抑制率分别为90%、80%,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空白对照组CAM新生微血管数目为(56.7±8.6)条,地榆总皂苷高、中剂量组新生微血管数目分别为(13.5±3.7)、(21.7±5.3)条,血管生成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抑制率分别为76.2%、61.7%,与空白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地榆总皂苷能显著抑制鸡胚血管的新生,具有一定的抗血管生成活性,且其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秦三海;李军;周玲;郑瑞;张培元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产后缺乳的特色分型与治疗经验

    缺乳是产后的常见病,多数医者将其分型为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但仅此两型尚未展现中医学对该病认识的全貌,临床疗效也不甚理想.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将缺乳分为先天无乳型,定时存储型和即时治疗型,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分别予以治疗.

    作者:苏慧森;袁媛;张晓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TG、ALT及BMI的影响

    目的:探讨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TG、ALT及BMI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优效性研究,从4个分中心共收集NASH患者202例,分为治疗组(101例)和对照组(101例),两组在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基础上,治疗组使用中药饮片颗粒剂1剂/d;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6mg/次,3次/d;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随访后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G、ALT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MI均比治疗前下降,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化痰泻浊方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NASH患者的TG、ALT和BMI.

    作者:赵文霞;刘君颖;孟祥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对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干预的研究探讨药浴疗法“洁净府”机制

    目的:观察药浴疗法对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对免疫性炎症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医“洁净府”的机制.方法: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药浴组40例在现代医学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药浴治疗,对照组为40例单纯一体化治疗,30d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D-二聚体(D-dimer).结果:药浴组治疗后患者的Scr、hs-CRP、IL-6、TNF-α、AngⅡ、D-dimer水平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浴对慢性肾脏病免疫性炎症有调节作用,此为其“洁净府”的机制之一.

    作者:马俊杰;周春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金匮肾气丸对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与一氧化氮的影响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能否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匮肾气丸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式造模,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灌胃,金匮肾气丸组每日给予二甲双胍及金匮肾气丸灌胃,给药4周后空腹测血糖、睾酮(T)、一氧化氮(NO).结果:金匮肾气丸组及阳性对照组治疗后T及NO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金匮肾气丸能有效改善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的雄激素水平和提高性功能.

    作者:汪悦;黄瑜;周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提取及测定新疆石榴皮中的总多酚和总多糖含量,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酚,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皮中的总多糖;通过测定其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石榴皮多酚和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石榴皮总多酚含量为1.05%,总多糖含量为50.40%;石榴皮多酚和多糖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结论:新疆石榴皮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稳定、可靠,且体外有明显抗氧化活性.

    作者:丛媛媛;帕丽达·阿不力孜;罗兰;米仁沙·牙库甫;努尔哈尼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 β 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以阐明黄芪毛蕊异黄酮对肾脏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为研究对象,体外培养ECV-304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TGF- β1组(10μg/L),TGF-β 1+毛蕊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0.1、1、10mg/L).各组细胞培养72h后,采用荧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 -SMA)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GF-β 1组细胞从原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转变为长梭形肌成纤维细胞形态,TGF- β1明显促进α-SMA蛋白的表达(P<0.01);毛蕊异黄酮与TGF- β1共培养后可明显抑制TGF- β1诱导的细胞形态学改变及α-SMA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比低、中剂量组有更强的抑制效应,低剂量组抑制效应弱.结论:黄芪单体毛蕊异黄酮可以抑制TGF- β1诱导的内皮细胞(ECV-304)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从而为防治慢性肾脏病提供了依据.

    作者:舒红;王俭勤;王雅;王雪婷;宁雅娴;唐柏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固本防惊汤防治小儿高热惊厥(FC)复发的疗效,评价该方防治小儿FC复发的综合临床效应及应用前景.方法:将易发高热惊厥患儿2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38例,对照组134例.治疗组给予固本防惊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地西泮短期间歇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各项检测指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的总疗效和中医症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体质量、脑电图、免疫功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防惊汤能有效降低小儿FC复发率(1年复发率降至20.3%)、改善患儿体质,是防治小儿FC复发的有效汤剂.

    作者:董幼祺;董继业;郑含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评价研究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探讨手法治疗腰突症的干预机制问题.方法: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腰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推拿手法组)与对照组(牵引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脱落5例.应用美国Biodex system-Ⅲ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和TeleMyo 2400 T表面肌电图仪测试两组治疗前后腰背伸肌群生物力学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腰部肌群力学性能:两组治疗前峰力矩(PT)、平均功率(AP)、腰背屈/伸比值( F/E)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PT( 60°/s)、AP( 120°/s)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F/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肌电:治疗前组内左右两侧平均功率频率(MPF)、积分肌电(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组内左右两侧MPF、IE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右侧MPF、IEMG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右侧MPF、IEMG( 60°/s)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收缩力量、做功效率,改善腰部屈、伸肌的协调性,提高腰背伸肌群的放电频率,缓解腰部肌群的疲劳程度,改善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群失衡状态,从而有利于恢复腰突症患者腰背伸肌的生物力学特性,可能是手法治疗腰突症干预机制之一.

    作者:周楠;房敏;朱清广;沈国权;姜淑云;程英武;刘鲲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电针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记忆功能减退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肾俞、风府、足三里、三阴交穴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行为学和脑组织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其中模型组、电针组采用β淀粉样蛋白1-40( 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区建立AD模型,假手术组在相同位置注射同等剂量标准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予以治疗,电针组治疗2个疗程后测试各组大鼠Y型电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检测脑组织及血清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肾俞、风府、足三里、三阴交穴可以减少迷宫测试达标所需训练次数从而改善学习记忆功能,提高脑组织和血清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其机制可能是电针提高了SOD、CAT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增强了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而发挥了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晓琳;刘智艳;刘娟;郭慧;曲红岩;彭伟;鲍毅梅;殷丽莉;宋昳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以聚类分析法研究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目的:探讨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制定“中医证候临床观察表”,对106例儿童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并检测相关血液学指标,建立SPSS 13.0统计数据库,运用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确定其证候分布特点.结果:聚类分析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气血两虚证(42.5%)、肝肾阴虚证(36.8%)、脾肾阳虚证(15.1%)、阴阳两虚证(5.7%).肝肾阴虚证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的中间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气血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为进一步规范化辨证论治提供了一定依据.

    作者:卢焯明;钱新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健脾解毒方介导JNK/SAPK信号通路调控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

    目的:探讨健脾解毒方( JPJD)介导JNK/SAPK信号通路对人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的调节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HCT8和多药耐药细胞HCT8/V常规培养,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对p-糖蛋白( P-gp)以及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中c-Jun63/73磷酸化水平;RFQ-PCR检测MDRl mRNA的表达;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检测细胞内奥沙利铂(L-OHP)药物浓度的改变.结果:人结肠癌多药耐药细胞HCT8/V的P-gp和c-Jun的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HCT8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健脾解毒方药物血清作用48h后HCT8/V细胞的c-Jun的Ser63/73磷酸化、P-gp、MDR1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组内L-OHP浓度明显增高(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通过降低c-Jun的Ser63/73磷酸化,抑制JNK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P-gp的表达,逆转HCT8/V细胞的多药耐药.

    作者:李琦;隋华;刘宣;秦建民;殷佩浩;范忠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叶薛二氏论治湿温之异同

    湿温是临床常见的较为特殊的一种湿热类温病,通过对叶天士、薛雪论治湿温病的思想和方法作比较,分析病因病机、辨证思路、用药方法等异同之处,提出重视湿与热合邪侵犯人体,重视患者体质差异对疾病传变和转归的影响,侧重舌诊,在三焦分治的基础上结合脏腑、表里辨治,提倡分治湿热平衡阴阳,选用质轻灵动的药物治疗湿温病,意在为湿温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谨守病机,随机策应,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钟燕春;杨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