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周学敏;王鹤;刘杰;高娟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 口腔崩解片,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摘要:目的 研究受试药物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和参比药物沐舒坦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 19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受试药物或参比药物90 mg后,采用HPLC紫外法测定血浆中盐酸氨溴索浓度,用BAPP 2.0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参比药物沐舒坦和受试药物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的ρmax分别为(168.60±46.40)和(168.34±41.16)μg·L-1,tmax分别为(2.2±0.7)和(1.6±0.5)h,t1/2ke分别为(6.31±1.99)和(6.21±1.75)h,AUC0→24分别为(1115.81.±342.11)和(1171.65±372.37)μg·h·L-1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2±19.6)%.结论 ρmax和AUC0→24经自然对数转换后的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检验表明,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和沐舒坦吸收程度等效.tmax经非参数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表明,两者tmax有显著性差异,盐酸氨溴索口腔崩解片吸收速度明显快于沐舒坦.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的浓度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定量方法.方法 以甲磺酸罗哌卡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处理后,在0.2 mL·min-1的流速下梯度洗脱,采用CAPCELL PAK C18柱(50 mm×2.0 mm,5μm)分离.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化后,通过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离子检测方式测定西替利嗪(m/z 389.2/201.1)、伪麻黄碱(m/z 166.2/148.1)和内标甲磺酸罗哌卡因(m/z 275.3/126.1)的浓度.结果 西替利嗪和伪麻黄碱分别在2.5~1 000和5~2000μg·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低检测浓度分别为2.5和5μg·L-1.方法的相对回收率在85%~115%之间,批内、批间RSD均<15%.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适用于临床药动学研究.

    作者:徐珊珊;郑静;徐红蓉;储楠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三价铬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及其机制

    三价铬是一种参与人体糖和脂质代谢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三价铬在人体内可形成葡萄糖耐量因子(glueose tolerance factor,GTF),协同胰岛素一起参与人体糖和脂质代谢[1].许多研究发现,人体缺铬会导致糖代谢紊乱,胰岛素靶细胞的敏感性减弱、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降低,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而补充三价铬后会改善这些相关表现[2].1989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会把三价铬定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作者:王毅群;姚明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比较米安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目的 比较米安色林与阿米替林治疗门诊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门诊59例抑郁症患者依就诊顺序分为2组,一组服用米安色林,另一组服用阿米替林,治疗8 wk.在治疗前后用HAMD、HAMA、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米安色林抗抑郁疗效与阿米替林相似,而抗焦虑疗效优于阿米替林,并且米安色林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小于阿米替林.结论 米安色林抗抑郁、抗焦虑疗效确切,起效快,不良反应小.

    作者:骆菊英;骆红;杜凌阳;虞洪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靶向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的临床研究进展

    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对恶性肿瘤的疗效可靠,但由于存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作用等严重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找新的抗癌药物,来替代或补充传统化疗药物是当前开发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研究方向.

    作者:王春敏;李炜;仇缀百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奈替米星对豚鼠耳蜗毛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目的 研究奈替米星对于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 将豚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奈替米星组,连续给药14 d,利用TUNEL法原位检测动物耳蜗毛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生理盐水对照组豚鼠耳蜗未见凋亡毛细胞,而奈替米星组豚鼠耳蜗基底回中第1、2排外毛细胞丢失,第3排外毛细胞呈阳性表达,第3回中第1排外毛细胞丢失,第2排外毛细胞呈阳性表达.第2回毛细胞中仅见第1排外毛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 奈替米星作用于豚鼠耳蜗时可引起外毛细胞凋亡;奈替米星耳毒性的产生可能与其引起耳蜗毛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陆文铨;刘皋林;陈文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盐酸伐昔洛韦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

    目的 研究2种盐酸伐昔洛韦片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500和600 mg 2种规格的盐酸伐昔洛韦片,采用HPLC-UV检测法测定血药浓度.数据经DAS软件处理.结果 盐酸伐昔洛韦供试制剂600 mg片与参比制剂500 mg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AUC0→n分别是(11.15±2.05)、(9.82±2.09)mg·h·L-1;AUC0→∞分别为(11.80 ±2.24)、(10.51±2.20)mg·h·L-1;ρmax分别是(2.85±0.62)、(2.404-O.51)mg·L-1;Tmax分别是(2.19 ±0.30)、(2.19±0.25)h;t1/2分别是(2.51±O.45)、(2.80±0.35)h.将两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n 、AUC0→∞、ρmax经剂量校正后对数转化,作生物等效性分析,按AUC0→Tn计算,受试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4.30±8.62)%.tmax经非参数秩和检验,两制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种规格的盐酸伐昔洛韦生物等效.

    作者:陈束叶;李铜铃;张洁;张婷婷;孙健;杨岚;黄婷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环孢素血药浓度监测指标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环孢素(CsA)满意的血药浓度监测指标.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FPIA)法,对136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全血中CsA谷浓度(ρ0)及服药后2 h血药浓度(ρ2)监测,并对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肾移植术后2 a内ρ0均值为(221.54±100.41)μg·L-1,ρ2均值为(963.91±379.43)μg·L-1,ρ0+ρ2均值为(1185.44±433.14)μg·L-1,ρ2/p0均值为(4.80±2.29).结论 ρ0+ρ2和ρ2/ρ0作为CsA血药浓度监测指标,能更全面反映CsA体内药物暴露情况和监测CsA肝肾毒性,作为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指标是合理的.

    作者:裴云萍;谈恒山;方芸;王欣;陈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常用精神药物的HPLC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 建立对常用的8种精神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HPLC法.方法 血清样品经一步液一液萃取后,经Hypersil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14:32:54,V/V/V),内含三乙胺0.5%,冰醋酸1.9%;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采用校正保留时间和大、小吸收波长同时定性,在线扫描范围200~400 nm,扫描速度4 m·S~.结果 全部样品洗脱时间不超过25 min,药物之间达到完全分离.8种药物萃取回收率均在60%以上,样品在各自拟定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13%和6.99%.结论 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干扰小,适合急诊中毒药物检测和临床药动学研究.

    作者:熊建华;毛伟芹;李金龙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罗红霉素胶囊的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

    目的 研究2种罗红霉素胶囊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交叉、自身对照的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分成2组,分别单剂量151服受试胶囊和参比胶囊各300 mg,于规定时间点取血,以HPLC 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受试胶囊和参比胶囊的ρmax分别为:(8.71±3.07)和(8.74±3.66)mg·L-1;tmax为(1.68±0.59)和(1.75±0.34)h;t1/2为(14.46±3.55)和(14.30±2.82)h;AUC0→t为(101.91±38.34)和(100.52±36.91)mg·h·L-1;AUC0→∞为(111.60±40.16)和(109.79±37.85)mg·h·L-1.结论 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周玲洁;顾丽华;王以俭;梁建英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脑苷肌肽注射液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头部外伤引起的视神经损伤患者19例(21眼),给予脑苷肌肽注射液12 mL+5%GS 500 mL,iv gtt,qd,疗程为2 wk.治疗后1 mo复查视力和视觉电生理情况,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视力和视觉电生理的改变评判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结果 经脑苷肌肽治疗后,所有患者视力稳定,其中15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7眼视觉诱发电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 脑苷肌肽注射液在视神经受损早期治疗是有效的,好在外伤后1 mo内使用.

    作者:陈丹;刘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探讨罗格列酮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将233例服用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类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方法分为2组,分别在应用磺脲类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试验组(117例)加服罗格列酮片8mg·d-1,对照组(116例)加服安慰剂,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2 wk时FPG、2hPG、HbA1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12 wk后试验组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1.148±1.754)、(2.200±2.785)mmol·L-1和(0.502±0.955)%;对照组下降幅度分别为(-0.379 ±1.498)、(-0.145±2.843)mmol·L-1和(-0.103±0.774)%,2组相比,P均<0.01.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胰岛素下降,TC、HDL-C、LDL-C均增高,下降或增高幅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前后2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无变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罗格列酮片可以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在磺脲类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后的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且安全、耐受.

    作者:卞华;高鑫;姚君厘;李光伟;贾伟平;史虹莉;邹大进;赵耐青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丙戊酸钠对大鼠碳酸锂血清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对碳酸锂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 20只大鼠,♀♂各半,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0只.研究组灌喂碳酸锂15 mg·d-5 d后,于d 6开始灌喂丙戊酸钠10 mg·d-1,2种药物共同灌喂3 wk;对照组仅喂碳酸锂15 mg·d-1 .分别于d 5、12、19、26抽取尾血2 mL,用于测定碳酸锂血清水平.结果 2组4次的碳酸锂血清水平分别是:研究组,(0.198±0.051)、(0.215±0.062)、(0.137±0.042)、(0.177±0.122)mmol·L-1,F=1.949,P=0.139;组内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0.172±0.057)、(0.185±0.054)、(0.186±0.059)、(O.180±0.029)mmol·L-1,F=0.166,P=0.919;组内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锂水平比较,仅第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物实验表明,丙戊酸钠对碳酸锂的血清水平几乎没有影响,不会引起碳酸锂水平的增高.

    作者:金卫东;王鹤秋;张江涛;马永春;卢伟明;陈炯;童振华;邢葆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格列吡嗪口崩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

    目的 研究格列吡嗪口崩片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20名,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格列吡嗪口崩片和格列吡嗪片,剂量均为10 mg.分别于服药后24 h内多点抽取静脉血;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格列吡嗪的浓度.用DAS药动学程序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2种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 单剂量口服试验和参比制剂后血浆中的格列吡嗪的ρmax分别为(930.16±171.63)和(915.12±126.11)μg·L-1;tmax分别为(3.05±O.94)和(3.85±1.39)h;AUC0→24分别为(8 220.93±1 162.94)和(7 927.13±1 158.82)μg·h·L-1;AUC0→∞分别为(8 821.76±1 323.28)和(8 303.96±1 239.24)μg·h·L-1.ρmax、AUC0→24和AUC的90%可信区间分别为94.82%-107.46%、99.76%~108.10%和101.93%-110.84%.结论 试验与参比制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5±12.0)%,两制剂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作者:邱相君;黄成坷;王建刚;胡国新;代宗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LC-MS/MS法测定克拉霉素血浓度及药动学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克拉霉素的LC-MS/MS法,研究市售克拉霉素胶囊在人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 以罗红霉素为内标,取血浆样品O.3mL经蛋白沉淀后,以甲醇-水(1%甲酸溶液)-乙腈=(80:10:10)为流动相,用C18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MRM).结果 克拉霉素线性范围为10~2500μg·L-1,日内、日间RSD均<3.5%.应用此法研究18名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250 mg克拉霉素市售胶囊的药动学参数tmax、ρmax、t1/2、AUC0→t和AUC0→∞,其值分别为(1.95±0.71)h、(949±399)μg·L-1、(4.79±0.84)h、(5600±1753)μg·h·L-1、(5766±l776)μg·h·L-1.结论 该法用于人体药动学的研究具有专属、快速、灵敏等特点.

    作者:曹师磊;黄平;陈钧;蒋新国;王小林;陈春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多潘立酮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病例] 患者男性,48 a.既往体健,无心血管疾病史,曾在2004年某日因反酸、暖气,自服多潘立酮片10mg,po,bid,d 2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立即停用此药物(共服用2 d).

    作者:肖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注射液变色的原因

    奥美拉唑(omeprazole)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H+.K+-ATP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常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与胃酸有关的疾病.临床上在配制奥美拉唑注射液时,曾多次发生变色混浊.本实验分析了可能使奥美拉唑注射液变色的不同环节,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作者:白学敏;陈红;叶俏;余玉木;张雪萍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低剂量短疗程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治疗肾移植耐激素排斥反应

    目的 探讨低剂量、短疗程的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肾移植后早期激素耐受性排斥反应的疗效.方法 15例肾移植后早期发生的激素耐受性排斥反应患者给予ATG 1mg·kg-1·d-1,qod,总疗程4~10 d,观察其排斥反应逆转率、术后6mo内排斥反应再次发生率和感染发生率.结果 ATG治疗(3.4±1.5)次后,15例患者中12例逆转(80%),肾功能良好;2例(13.3%)治疗有效,未行肾切除;1例(6.67%)无效,血透维持.术后6 mo内3例(20%)再次发生排斥反应,3例(20%)术后40d内发生肺部感染.随访期内受体存活率100%.结论 低剂量、短疗程的ATG治疗能有效地逆转肾移植后早期激素耐受性排斥反应,且减少了感染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作者:陈恕求;陈明;张古田;彭涛;孙则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左氧氟沙星片的血药浓度测定及相对生物利用度

    目的 建立左氧氟沙星血药浓度的HPLC-FLU测定法,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采用单剂量双交叉实验设计,用HPLC-FLU法测定2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2种左氧氟沙星片剂200 mg后的血药浓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t 1/2分别为(7.56±O.44)和(7.72±0.56)h,tmax为(0.8±0.2)和(0.8±0.3)h,ρmax为(2.69±0.56)和(2.71±0.57)mg·L-1,AUC0→36(18.37±3.43)和(17.66±3.24)mg·h·L-1,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4.6±10.3)%.结论 经统计学分析,左氧氟沙星2种国产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作者:马殷浩;朱余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复方氨酚烷胺片致口唇、阴茎皮肤黏膜糜烂1例

    [病例] 男,32 a.2006年1月10日因流涕、咽痛自服复方氨酚烷胺片(在药店购买,商品名:感康,吉林省吴太感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509093;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10 min左右出现口唇发麻,阴茎靠近龟头处发痒,症状逐渐加重,未作处理.次日,上述部位皮肤黏膜出现红肿,水疱,局部破溃流液,有剧痛,遂来本院门诊.

    作者:沈国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INNOWAX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以萘为内标物;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柱温120℃,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氮气,流速:4.0 mL·min-1,分流比:20:1.结果 樟脑、薄荷脑、水杨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400~3.999、0.398~3.982、0.252~2.516 g·L-1范围内,与各峰和内标峰面积之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99.6%、100.8%(n=6).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准确性高,适用于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樟脑、薄荷脑和水杨酸甲酯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赛贞;袁国平;梁文权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