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恩彦
目的:研究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采用开放式治疗前后对照,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不同阶段评定.结果:全部完成治疗的46例(男20例,女26例)治疗有效率82.6%,显效率60.9%,有效剂量(3.1±0.7)mg·d-1.药物不良反应以头晕、困倦、口干、失眠、便秘、恶心、呕吐、细震颤、静坐不能等为多见.结论: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较轻,依从性良好.延长治疗时间对改善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症状有益.
作者:于恩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日趋增多,使人们认识到要做到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就必须加强对药物在体内作用规律的认识,治疗药物监测(TDM)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作者:吴丽花;申屠建中;史美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和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符合CCMD-2-R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文拉法辛和氯米帕明治疗,疗程为8wk.应用Ycale-Brown,HAMD量表评定疗效,TESS量表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前后Ycale-Brown及HAMD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组之间相比,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文拉法辛(55%)明显低于氮米帕明(87.3%)(P<0.05).结论:文拉法辛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但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作者:安翠霞;杜义敏;孙瑞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例]女,36 a,因发烧、咳嗽5 d,院外用药(药物不详),效果欠佳前来本院就诊.既往无过敏史.查体: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精神好,t38℃,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心脏正常,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刘桂兰;杨秀云;刘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含量,研究注射用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HPLC测定配伍后0-6 h内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的含量,同时观察不同温度下配伍液的外观、pH值.结果:配伍液中舒巴坦钠和头孢他啶的含量6 h内均无明显变化,配伍液外观澄明,pH值基本稳定.结论:注射用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配伍后6 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作者:王燕;俞佳;马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drugs,NSAIDs)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和镇痛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免疫功能紊乱的炎症性疾病及各种疼痛(如牙痛、头痛、痛经及肌肉痛)症状的缓解和肿瘤止痛的阶段治疗.
作者:仲珑瑾;程能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环孢素(ciclosporin,CsA)为含11个氨基酸的多肽,是一种作用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CsA口服吸收不完全,个体差异大,其治疗窗较窄,血药浓度过高对肝、肾均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其血药浓度,优化治疗方案.
作者:丁俊杰;施孝金;钟明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3种市售伊曲康唑胶囊的生物等效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3制剂、3周期的拉丁方设计,单剂量口服200 mg伊曲康唑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cmax,tmax采用实测值,AUC用梯形法计算,并用双单侧t检验评价3种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制剂A,B和参比制剂后的cmax分别为(197±92),(216±76),(272±109)μg·L-1;tmax分别为(4.17±1.25),(4.27±1.16),(4.00±1.07)h;T1/2为(25.2±4.9),(24.6±5.5),(24.9±3.9)h;AUC0→72h分别为(3 231±1 195),(3 038±980),(4 297±1 299)μg·h·L-1.制剂A,B相对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5.21±9.18)%和(71.72±14.21)%.结论:制剂A,B与参比制剂的AUC,cmax,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A,B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不等效.
作者:陈钧;江文明;高小玲;蒋新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病例]女,22 a.因急性盆腔炎在门诊给予NS500 mL+阿米卡星(浙江永宁制药厂,批号20020701,每支0.2 g)0.2 g,iv gtt,滴速40-45gtt·min- 1 .
作者:江碧薇;吴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肌注和鼻甲注射对家兔阿米卡星(AMK)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8只家兔予AMK 4 mg·kg-1,im,2 wk后再以鼻甲注射同等剂量的AMK,分别于给药后不同的时间点取血.通过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AMK的血药浓度,获得不同的药动学参数.结果:肌注和鼻甲注射AMK后,Ke,cmax和AUC均无显著性差异,而Ka,T1/2(Ka),tmax均有显著差异(P<0.001);但鼻甲注射方法的达峰浓度较肌注高.结论:鼻甲注射AMK后吸收较肌注迅速,两者的消除相似.
作者:陆文铨;刘皋林;朱才娟;罗新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考察雷尼替丁注射液与奈替米星注射液在5%GS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参考临床常用剂量,配制含雷尼替丁和奈替米星的配伍液,间隔不同时间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配伍液中雷尼替丁和奈替米星的浓度,并计算各自的含量变化.同期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和测定配伍液的pH值.结果:20℃时,雷尼替丁注射液与奈替米星注射液配伍后6 h内配伍液外观未见变化,pH值、雷尼替丁及奈替米星含量稳定.结论:雷尼替丁注射液与奈替米星注射液无理化配伍禁忌,可供临床用药参考.
作者:梁震野;辛学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因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不良反应被迫停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因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不良反应及肾功能不全,不能用ACE抑制剂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予缬沙坦80mg,po,qd;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高血压患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吲达帕胺、美托洛尔.2组中心力衰竭患者用利尿剂、洋地黄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亦行相应的治疗.2组服药4 wk以上对比观察持续性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的出现情况.垂直对比观察肝、肾功能的变化.同时观察血压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未见持续性干咳、皮疹的患者,3例患者出现轻微咳嗽,未因此而停药;对照组有2例轻微咳嗽的患者.用缬沙坦前后BUN,Cr变化无显著性,肝功能损害未见加重,2例患者服缬沙坦后水肿加重.高血压患者用缬沙坦前和2 wk后的SBP分别是(158±17)mmHg(1 mmHg=0.133 kPa)和(139±14)mmHg,P<0.01;DBP分别是(101±14)mmHg和(86±13)mmHg,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因干咳等被迫停用ACE抑制剂的患者服用缬沙坦是安全的,严重水肿的患者用缬沙坦需谨慎.缬沙坦降血压疗效肯定.
作者:陈玉林;云冠峰;刘民杰;叶倩;丁燕程;王峰;马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薄荷止痒酊中薄荷脑的含量.方法:HP-50玻璃毛细管柱(530μm×30m,1μm)及FID检测器;载气为高纯氮,载气流速为3.3 mL·min-1;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均为250℃.结果:薄荷脑标准曲线为A=1.396 4c-3.172 2(r=0.999 2,n=6);本法日内、日间RSD均<3%;低(50mg·L-1),中(200mg·L-1),高(500mg·L-1)浓度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8%,103.81%,96.25%;低检测浓度为1 mg·L-1(rSN≥3).结论:本方法可以用于薄荷止痒酊中薄荷脑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振;潘诗海;段更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文章编号]1007-4406(2004)01-0047-01[病例]男,9 a.因腹股沟斜疝术后大量结缔组织增殖而形成瘢痕增长,超出原先瘢痕范围,呈红色隆起,坚实并有一定弹性,表面光滑,自觉症状局部瘙痒.
作者:邱建华;崔皓;张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聚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宫颈炎合并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门诊2000年8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宫颈炎患者96例,其中合并衣原体感染64例分成A组和C组,非衣原体感染32例为B组.A,B组予聚甲酚磺醛栓剂治疗;C组予聚维酮碘栓剂治疗.疗程结束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的治愈率31%,显效率56%,总有效率87%;B组的治愈率40%,显效率50%,总有效率90%,2组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但A组总有效率与C组比较,P<0.05.结论:聚甲酚磺醛栓剂治疗合并衣原体感染的宫颈炎效果良好.
作者:李国成;陈志辽;张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酸分泌抑制剂预防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将112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预防用药组(n=57)和对照组(n=55);预防用药组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再分成A组(奥美拉唑40 mg·d-1)和B组(西咪替丁20~30 mg·kg-1·d-1).以呕血、胃液或粪隐血试验和空腹胃液的pH值等为观察指标.结果:预防用药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7.54%)和死亡率(5.26%),与对照组(45.45%,18.18%)比较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P<0.05);A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6.90%)与B组(28.57%)比较明显减少(P<0.05),但2组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尽早使用酸分泌抑制剂能显著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奥美拉唑预防作用明显优于西咪替丁.
作者:章小敏;陈翔;叶爱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评价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方法:120例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60例,给予美洛昔康胶囊7.5mg,po,qd;对照组60例给予萘普生胶囊500 mg,po,bid.疗程均为4wk.结果:美洛昔康胶囊和萘普生胶囊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和26.7%,但程度均比较轻微.结论:美洛昔康是治疗骨关节炎有效和比较安全的药物.
作者:杨素平;陈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致病菌株不断改变,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本文对我院近3 a间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的615株细菌的种类和药敏结果进行总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张莉娟;黄仲义;谢元芳;顾清;冯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他克莫司(FK506)+泼尼松(Pred)二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对肝移植术后应用FK506+Pred二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25例患者(A组,术后24h即应用FK506+Pred方案的15例,以及因出现排斥反应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由CsA+MMF+Pred改为FK506+Pred方案的10例)和应用环孢素(CsA)+霉酚酸酯(MMF)+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的20例患者(B组)进行比较,临床观察12mo.结果:2组移植前后血Cr均无明显变化,但A组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1);由CsA+MMF+Pred改为FK506+Pred方案的10例患者,排斥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控制.A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有腹泻和神经系统毒性,仅有2例分别于术后mo 1,2发生血糖升高.结论:肝移植术后FK506+Pred二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作者:丁少波;陈树明;曾智杰;刘群;刘国辉;王金林;陈宇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吸入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成人慢性轻、中度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分为福莫特罗组(n=40),吸人福莫特罗4.5μg,bid;沙丁胺醇组(n=40),吸入沙丁胺醇200μg,bid.疗程均为12 wk.观察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福莫特罗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与沙丁胺醇比较,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吸入福莫特罗控制哮喘临床症状优于沙丁胺醇.
作者:张静;陈小东;余霞珍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