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张苗苗;刘丽
目的:探讨人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TaqMan-PCR法测定两组Ghrelin基因多态性,并分析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患者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患者CC、CA、AA型基因频率分布为68.75%、17.50%、13.75%,等位基因C、A频率分别为0.185、0.875,对照组分别为18.75%、35.00%、46.25%,等位基因C、A频率分别为0.125、0.815.Ghrelin基因CC型高血压患者血清甘油三脂(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腰臀比(WHR)、体质量(BMI)水平显著高于CA型及AA型(P<0.05),而HDL-C低于CA型及AA型(P<0.05).经卡方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Ghrelin基因CC型与TC异常、LDL-C异常、SBP异常、DBP异常、BMI异常有关.结论: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导致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如TC异常、LDL-C异常、SBP异常、DBP异常、BMI异常等有关,因此,Ghrelin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作者:刘斌;周志安;刘丽丽;姜敏;高磊;金明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降钙素原(PCI)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8例,分为病毒感染组43例与细菌感染组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PCI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A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P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PA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PCT>5ng/mL、CRP>50mg/L、PA<180mg/L为标准统计阳性率,细菌感染组患者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CRP与PA指标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可以作为感染病原菌的区分,但联合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更高.
作者:官永海;陈福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体检人群中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观察其对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员生活质量的影响,以促进健康锻炼,延伸医疗服务.方法:收集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的空腹血糖受损体检人群310例,其中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体检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为140例为对照组,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体检空腹血糖受损的体检人群为170例为观察组.观察组于体检后第2天,开始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和积极干预,回访时间长度为6个月,对照组未实施干预.6个月后对2组体检人群的血糖的控制指标,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得分以及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体检人群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能缩短护患间的距离,满足了体检人群出院后的健康需求,使体检人群更好地进行自我保健,提高其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体检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琦;吕婕;孟宪静;屈海宏;雨露;付翠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HP LC法马尾连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DAD检测器,以乙腈-0.05%磷酸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65nm,进样量10μl.结果:5组多叶唐松草的盐酸小檗碱含量为0.51%、0.81%、1.14%、0.61%、0.54%.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马尾连(多叶唐松草)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更好地控制河北马尾连的质量并评价其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长明;张磊;杨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ET、IGF-Ⅱ、CNP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及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型组(GCS 13~15分)、中型组(GCS 9~12分)、重型组(GCS 3~8分),入院时采集血清并测定ET(内皮素)、IGF-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CNP(C-型利钠多肽)含量,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评价全身情况;外伤后6个月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预后情况.结果:不同严重程度颅脑外伤患者的APACHE I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低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的APACHE II评分低于中型组.不同严重程度脑外伤患者的血清ET、IGF-Ⅱ、C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型组和重型组患者的血清ET水平高于轻型组,IGF-Ⅱ、CNP水平低于轻型组;重型组患者的血清ET水平高于中型组,IGF-Ⅱ、CNP低于中型组.预后良好的脑外伤患者的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IGF-Ⅱ、CNP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APACHE II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的脑外伤患者.结论:血清ET、IGF-Ⅱ、CNP评分与脑外伤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相关性,能够用于近期及远期预后的评估.
作者:王安帮;宋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在儿科下腹及下肢手术中麻醉诱导期的应用优势.方法:收集我院儿科拟在全麻下行下腹及下肢择期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患儿于术前30min右美托咪定1ug/kg滴鼻,对照组患儿等容积生理盐水滴鼻,30min后不能顺利转入手术室的患儿以及诱导时不能耐受面罩吸氧的患儿每次给予丙泊酚1mg/kg.①记录患儿的一般资料;②离开父母时的镇静评分,诱导期给予丙泊酚的剂量,面罩吸氧的耐受评分;③记录患儿滴鼻前(T0),入室时(T1),插入喉罩即刻(T2),插入喉罩后5min(T3),手术开始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④记录手术时间,诱导时间,拔喉罩时间,苏醒时间;⑤记录诱导时是否出现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呛咳反射,置入喉罩时出现喉痉挛及心动过速的现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应用右美托咪定滴鼻,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离开父母时镇静情绪评分,后期应用丙泊酚的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MAP、HR和SPO2等在麻醉过程中,比较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对照组麻醉过程中,进手术室之前(T0)比较,T1点在MAP明显降低,T2明显升高(P<0.05),T1、T4点HR明显升高(P<0.05),T1在SPO2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诱导期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插管过程中发生呛咳反应和心动过速的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滴鼻给药应用于儿科下腹及下肢手术,患儿可以安静合作的进入手术室并快速平稳完成诱导过程,减少了丙泊酚的用量,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曹雪峰;姜亚男;赵亮;刘旭东;刘玉伶;董天鑫;李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科进行诊治的112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叶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Hcy、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Hcy、baPWV及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各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叶酸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浆Hcy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状态,有效降低血压,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丹;孙明袆;汲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口腔门诊儿童牙病治疗中应用全程心理干预法和局麻药物法,对DF的影响.方法:对确诊中度或深度龋齿的患儿120名,采用随机方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女64例,男56例.A组(心理干预):六手配合医生工作的同时,由巡回护士将心理干预实施于患儿治疗前、中、后的全过程;B组(局部麻醉):六手配合医生工作的同时,治疗前由医生为患儿进行龋齿处的局部麻醉;C组(空白对照):六手配合医生日常工作,不做针对DF的干预.3组均接受常规的充填治疗.观察各组临床效果和DF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医生备洞时间与C组有差异(F﹦170.94,P<0.05);A组患儿配合好(F﹦88.07,P<0.05);A组和B组医生满意度与C组有差异(H﹦83.17,P<0.05);A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H=95.45,P<0.05);术后1个月补物损坏率A组为5%低;A组患儿发生DF低(H﹦82.57,P<0.05).结论:全程心理干预法在儿童牙病治疗中预防DF较明显,社会效益较佳.
作者:刘锐;任运辉;李乐;张艳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下肢骨关节术后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8例)分别给予传统术后康复训练和传统康复训练结合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结果: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关节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均出现大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改善的情况,步行距离增加,步行时间缩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6min的步行距离和10米的步行时间均出现大于或者短于对照组,P<0.05.较之本组治疗前,两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均出现提高的情况,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平衡能力评分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术后患者实施坐位和卧位持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提高其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等,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张文君;张韬;潘福根;宋文奇;张世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 研究表明,抗EGFR单抗的治疗疗效与C-erbB-2和KRAS、NRAS基因型密切相关.
作者:潘理会;张志勇;李春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测定120例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GLU)、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肌酐(CREA)、血尿素氮(BUN)、总胆固醇(CHOL)、C反应蛋白(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尿蛋白量(24hUpr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分析微炎症状态指标与营养状况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指标与营养状况指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病情加重,微炎症状态及营养不良状况更加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5),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清白蛋白(ALB)与前白蛋白(preALB)、肌酐水平(CREA)、年龄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存在相关关系,微炎症状态会加重营养不良,同时又受营养不良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作者:黄梅;俸桃;周桃梅;万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为了提高药品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性,探讨已上市眼部注射制剂在质控指标上的差异.方法与结果: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检测方法,对两种上市后的眼部注射制剂进行实验室再检测,结果发现在非还原性SDS-P AGE和不溶性颗粒两个指标上,两种药物存在显示差异.非还原性SDS-PAGE检测显示,A药主条带含量86.5%,B药63.6%;不溶性颗粒≥10μm的颗粒数,A药为0个/mL,B药平均450个/mL;不溶性颗粒≥2μm,但小于≤10μm的,B药平均值25680个/mL,A药2170.8个/mL.结论:两种药物在质控指标上存在差异,需要关注的是检测结果是否对临床疗效存在潜在影响,是否影响药品质量及用药的安全性,有待继续研究.
作者:吴超君;徐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研究镇痛镇静对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55例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以及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痛镇静的治疗.测定患者在镇痛镇静前、镇痛镇静中以及镇痛镇静后患者颈动脉、颈静脉以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结果:在镇痛镇静前,患者颈动脉、颈静脉以及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为(0.86±0.19)、(0.46±0.07)、(0.48±0.05).镇痛镇静后2h,患者颈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性下降(t=4.63,P<0.05);而颈静脉(t=7.62,P<0.05)与中心静脉(t=7.53,P<0.05)血氧饱和度显著性升高;在镇痛镇静结束后,患者颈动脉血氧饱和度呈现下降的趋势,颈静脉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呈现上升的趋势,三者接近镇痛镇静前的水平(P>0.05).结论:使用镇痛镇静剂对SAH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全身代谢,对患者脑氧代谢也有降低的作用.镇痛镇静能否改善患者的预后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李深誉;阳永东;严峻;韦开亮;黄蕃俊;陈前;罗朗昭;吴修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9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是否合并出血分为两组,查阅病历报告与医疗文书,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因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的ORmin>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使用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与术后未使用肝素的患者,临床上应更为注意出血的发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出血发生.
作者:易小萍;蔡耀婷;邓学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双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对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双钢板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均有不良事件发生,但是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为优者占58.33%(35/60)优良率为96.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00%(21/60)以及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过治疗之后,SAS和SDS评分均得到有效调整,但是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式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效果更佳,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
作者:谢逸波;曾波;李培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钙结合蛋白S100A12的表达意义及机制.方法:随机选择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CHF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另选同期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未发生心力衰竭的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检测指标、不同心功能情况的患者S100A12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患者S100A12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临床检测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Hs-CRP、HR、LVEDD、LVESD及LVMI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患者心衰程度的加剧,其LVEDD、LVESD、LVMI及S100A12水平均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Spearman法评价相关性可知,患者S100A12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及LVEDD、LVESD、LVMI、HR、Hs-CRP、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CHF患者S100A12的表达与其心功能指标和炎症指标等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临床可将其作为监测指标,从而更好地辅助治疗.
作者:邓秋菊;蒋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介素(IMD)的水平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的ACS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IMD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合Gensini积分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估,以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评价IMD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IMD与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MD水平与Gensini积分以及hs-CRP水平均保持正相关(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IM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与冠脉病变病情进展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作为ACS诊断以及预后评价的有效标志物.
作者:吕绍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BLU)水平,研究其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是否相关,以及与脑出血的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转归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4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检测发病24h,72h(3d),120h(5d)ABLU含量,计算入院时及发病3~5dCT显示的脑内血肿体积,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患者的入院时情况进行评分,以发病30d患者的生存或死亡作为患者的短期转归;对照组为40例体检中心单纯高血压患者,检测ABLU;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血压脑出血组ABLU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发病1个月死亡组(14/40)与生存组(26/40)患者之间的ABLU、血肿量和入院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动态监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ABLU的浓度是对早期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短期转归等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闫昕;马仁政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并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差异.方法:将95例骨科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7)行全身麻醉术,观察组(n=48)行硬膜外麻醉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前后的动脉血压与心率,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对比麻醉前、麻醉后6h、12h、24h、72h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评分,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术前、手术30min及手术完毕时的动脉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的睁眼、拔管及应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后6h、12h的术后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术相比,硬膜外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加轻微.
作者:孙瑜;王清秀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PO)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切开解剖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MIP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骨折愈合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出血总量、住院时间和愈合时间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12例、良15例、中2例和差1例,对照组临床疗效优8例、良14例、中6例和差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PO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疗效好,促进骨折愈合,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余华伟;贾叙锋;张戈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