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艳;杨悦;陈刚
目的:探讨妊娠期孕妇甲状腺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及糖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常规体检的53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年龄、孕前体重指数、甲状腺功能、糖代谢相关指标及妊娠糖尿病发生情况,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与患者糖代谢指标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亚临床甲减和甲减组GDM的风险是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患者的3.45和2.67倍,亚临床甲减和甲减组GLU和2h PG分别为5.17±0.78,8.67±0.79和5.36±0.83,8.87±1.79,HOMA-IR、HA1C(%)分别为2.54±0.75,4.86±0.69和2.79±0.63,6.53±0.73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患者,FT4下降0.2ng/mL(P=0.013)、BMI指数>26.7kg/m2(P=0.09)、TSH上升0.1ng/mL(P=0.019)是妊娠期糖尿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功能与妊娠期糖尿病及糖代谢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沈艳;杨悦;陈刚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Stoppa入路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以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为诊断而收入院的患者5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予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实验组27例,予Stoppa入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两种方法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其数据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加以处理.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两种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髋臼骨折术后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toppa入路相对于传统手术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凯;晏美俊;李聪;谭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d和术后5d检测静脉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水平.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血清IgA、IgM、IgG,外周血CD3+、CD4+,以及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较手术前均降低,外周血CD8+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观察组IgA、IgM、IgG、CD3+、CD4+、CD8+、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手术前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IgA、IgM、IgG、CD3+、CD4+、CD8+、hs-CRP、IL-6和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5d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均具有一定创伤,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但是前者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作者:唐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采用双源CT(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测痛风患者关节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状况,探讨DSCT技术在痛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临床确诊的痛风患者48例作为试验组,其他关节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1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例骨关节炎患者及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采用双源CT对两组患者行双腕关节、双膝关节、双足踝关节扫描,利用仪器配置的痛风识别软件处理原始图像,由两名临床经验丰富的影像医师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患者检查部位是否有尿酸盐结晶沉积.结果:在48例痛风患者DSCT检查中有46例发现关节内有尿酸盐沉积,痛风诊断的敏感性为46/48(95.8%);在30例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伪信号影,诊断特异性为28/30(93.3%);有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与无骨质破坏的痛风患者之间的尿酸盐结晶阳性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血尿酸水平增高和血尿酸水平正常的痛风患者,其DSCT尿酸盐结晶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诊断痛风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可以直观无创地显示患者检测部位尿酸盐结晶的沉积情况,提示DSCT可应用于痛风病情的监测,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晓清;梁汉欢;朱万寿;彭可雨;张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7例,按照病情分为COPD缓解组(缓解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组(加重组),其中COPD急性加重组按照患者有无感染的情况再分为COPD急性加重并发感染(感染组)以及COPD急性加重未并发感染(无感染组),感染组再根据患者的肺功能进行分级.比较各分组以及分级之间的血清PCT以及CRP的水平以及变化.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CT及CRP的水平均较COPD稳定期显著升高(P<0.05).COPD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较非感染组的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加重期并发感染患者血清PCT及CRP水平在肺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患者中,呈逐渐上升趋势,且不同分级之间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感染患者的血清PCT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随着肺功能的恶化,血清PCT及CRP水平升高更显著.
作者:王利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脉管内癌栓与EGFR、c-Met和Ki-67表达的关系及其对疾病预后影响.方法:检测EGFR、c-Met和Ki-67在88例胃癌组织,其中包括脉管内癌栓阳性者39例中的表达情况,分析脉管内癌栓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脉管内癌栓阳性组中EG-FR、c-Met和Ki-67的强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脉管内癌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管内癌栓阴性患者1年、3年生存率高于同期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c-Met和Ki-67的表达与脉管内癌栓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脉管内癌栓是胃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
作者:王爱民;焦海涛;吴建龙;张诗彤;花海洋;王学文;王利民;李建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五种成像系统对荧光和化学发光的敏感度及其图像质量.方法:运用标准板及绿色荧光鼠的图像采集比较五种成像系统对荧光的敏感度及图像质量.结果:ECL化学发光灵敏度测试及绿色荧光敏感性检测均发现Azure和GE较其他三种成像系统的检测时间短,图像质量优.结论:五种成像仪中,GE的光敏感性高,图像质量好.Azure的光敏感性次之,图像质量较好,但性价比较高.
作者:赵爽;杨雪峰;丁晓青;申道福;罗俊生;郑华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因脑血管病来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226例,根据患者是否伴有睡眠障碍分为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组(研究组)和脑血管病未合并睡眠障碍组(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和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GQOL-74)得分在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上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血管病合并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日间嗜睡和夜间失眠,同时此类患者认知、运动功能丧失较多,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质量较同类型疾病患者下降明显,临床治疗和护理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王雪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6月入院的240例行急性颅脑损伤术患者按是否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计量与计数资料,讨论影响因素.结果:手术时机、血肿量、空腹血糖、GCS评分、Fbg、APTT、TT、持续昏迷、Babinski征阳性、脑挫伤、颅骨骨折、脑疝、基底节受压、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ORmin>1.000,均为迟发性颅内血肿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入院时间较短、血肿量、空腹血糖、GCS评分与Fbg水平高、APTT与TT延长、并发生持续昏迷、Babinski征阳性、脑挫伤、颅骨骨折、脑疝、基底节受压、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的的患者,临床上应更为注意迟发型颅内血肿的发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双跃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沙丁胺醇、孟鲁斯特钠联合运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咳嗽变异性哮喘合并感染的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罗红霉素、沙丁胺醇、孟鲁斯特钠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罗红霉素、沙丁胺醇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有效率95%,FVC、FEV1、FEV1/FVC(%)水平分别为2.89±0.54、2.41±0.32、89.82±8.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AOPP、TNF-a、IL-6水平分别为16.25±1.97、42.32±5.52、25.75±18.75、6.24±1.2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钠有助于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控制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反应程度.
作者:陈玉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型根管填充介质治疗根管周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灶区CypA(亲环蛋白A)、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牙髓病及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牙胶尖及环氧树脂类糊剂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使用牙胶尖及氢氧化钙类糊剂进行填充;治疗结束8周后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治疗时及治疗后8周时,取患牙牙周组织进行做切片样本,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组织切片中的CypA及RANKL水平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重度疼痛人数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疼痛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CypA及RANK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理组织中CypA及RANK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根管填充介质治疗后可显著提高根管周病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可降低病灶区CypA、RANKL水平,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陈艳梅;徐杰;易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n=44)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n=4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观察组中途无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检查显示均无残余结石;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汪俊科;刘建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CK7、CK20、CA125及TTF-1在液基细胞学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病理科经组织学确诊为腺癌的浆膜腔积液标本137例,利用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组织来源腺癌细胞的CK7、CK20、CA125及TTF-1等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CK7在肺腺癌的阳性率100%,卵巢浆液性癌大部分表达,肠道腺癌个别阳性;CK20在肠道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8.89%(32/36),在肺腺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未见表达;CA125在卵巢浆液性癌中表达率为70.45%(31/44),在肺腺癌以及肠道腺癌中表达较少;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0.70%(46/57),在卵巢浆液性癌及肠道腺癌中未见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肺腺癌中TTF-1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中高分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分化卵巢浆液性癌中CA125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中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肠道腺癌中CK20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中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7、CK20、CA125及TTF-1在液基细胞学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有利于鉴别浆膜腔积液中来自肺、卵巢以及肠道的腺癌.
作者:齐长海;卢一艳;侯芳;刘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再孕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孕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孕妇分娩过程的应用及效果.结果:阴道分娩产妇,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阴道检查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其他几项指标中比较无差异(P>0.05);阴道分娩产妇及剖宫产妇护理后,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在产时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及住院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产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中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孕妇再孕分娩产妇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减少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情况,并且能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小群;韦凤莲;梁旭霞;薛焕清;兰惠英;韦春花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生后1年再入院的高危因素,进行病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96例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1年内再住院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设再入院组44例,未再入院组52例,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再入院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未再入院组低,有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者在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入院组患儿1年内再入院所患疾病中呼吸道疾病为主,占87.5%,喘息发生率较高,77.8%.再入院组VT、TPTEF/TE、VPTEF/VE降低,RR升高,TE、TI/TE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胎龄、极低出生时体重、出生后合并BP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年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再入院的原因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喘息为主.以小气道阻塞为主要表现.因此,预防早产及BPD的发生和控制感染是降低≤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1年再入院的关键.
作者:孙艳娜;张金凤;江少虎;陆桂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老年胸外伤临床救治措施,总结救治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接收老年胸外伤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临床救治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轻伤组、重伤组及危重组患者其血气指标PaCO2无明显差异,但是在血气指标SaO2、PaO2及OI等方面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三组患者痊愈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胸外伤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并发症较多,临床救治时应尽早且全面地诊断,并及时实施对应的救治措施.
作者:李陈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IL-4及IL-10水平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雷他定片,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两组患者均治疗28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同时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4水平与IL-10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IL-4水平较低(P<0.05),血清IL-10水平较低(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过敏性鼻炎安全有效,推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4与IL-10水平有关.
作者:陈可娃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开展乡镇卫生院产科标准化建设,提高产科质量,促进住院分娩,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方法:按照?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达标标准?,对全县37所乡镇卫生院产科进行达标评估.结果:所乡镇卫生院通过市级评估,成为达标合格乡镇卫生院,二所卫生院成为市级产科建设达标示范院.结论:乡镇卫生院产科标准化建设成效显著,软硬件得到有效配置,人员素质普遍提升,住院分娩率由75%提高到99%,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70%提高到90%,连续六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率持续下降.
作者:王晓东;金艳文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颅内感染率及穿刺出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组(硬通道组,n=40)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组(软通道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颅内感染率及穿刺出血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硬通道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软通道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软通道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5%(37/40)显著高于软通道组62.5%(25/40)(P<0.05),血肿完全清除比例显著高于软通道组(P<0.05),清除50%~99%显著低于软通道组(P<0.05),颅内感染率及穿刺出血率2.5%(1/40)、2.5%(1/40)均显著低于软通道组7.5%(3/40)、10.0%(4/40)(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较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更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颅内感染率及穿刺出血率.
作者:罗铸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二程CT再计划对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入我院的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放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确诊中老年头颈部肿瘤行,都行调强放疗,共搜集患者12例:8例鼻咽癌,2例扁桃体癌,1例喉癌,1例舌根癌,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例,比较一程和二程放疗如下指标:靶区、危及器官剂量、腮腺体积、腮腺质心与体中线距离.结果:一程和二程放疗后,左右两侧腮腺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左右两侧腮腺质心与体中线距离均缩小(P<0.05);二程中GTV/PTV的D2、D50、D95、D98、D100小于一程,二程中GTV D95、D98、D100、PTV的D50、D95、D98、D100、HI、CI较一程低(P<0.05);二程中中双侧腮腺的V26、平均剂量及右侧腮腺V26、平均剂量均增加(P均<0.05).结论:中老年头颈部肿瘤二程CT再计划放疗剂量、双侧腮腺V26、平均剂量、PTV和GTV的D95、D98和D100及P TV剂量均出现较大差异.临床上应特别重视解剖结构有较大差异的患者,应在适宜时机修正治疗计划,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汪谢嫒;张贵海;冯光勇;张莹莹;吴明娜;帅颐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