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丹
目的:研究颅脑手术发热患者采用血清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WB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颅脑手术后发热患者,根据患者有无感染情况分为两组.其中有感染的患者46例作为感染组,无感染的患者52例作为未感染组.另选取同期进行颅脑手术后未出现发热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PCT、CRP以及WBC水平进行检查,观察对颅脑手术发热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未感染组患者CRP、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感染组PCT水平无差异(P>0.05);感染组PCT水平均高于两组(P<0.05).PCT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RP和WBC,而ROC下曲线面积也更接近于1,均P<0.05.结论:PCT对颅脑手术后发热的病原学诊断效果明显高于CRP和WBC,尤其是对细菌感染性发热诊断价值更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的常用指标.
作者:李滨;陈建;谭勇;宋建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因子及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12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黄芪多糖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肺功能、BALF炎症因子和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1.94%,对照组7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显著上升,白介素-6、8(IL-6、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显著下降,白介素-10(IL-10)水平显著上升,且治疗组下降或上升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且治疗组CD3+、CD4+和CD4+/CD8+上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率1.61%,对照组11.2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肺功能,降低支气管炎症反应和增强免疫力,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张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神经妥乐平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0.25g/q8h静脉滴注联合腺苷钴胺针1.0mg/qd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妥乐平3.6IUqd静脉滴注再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2mg/qd口服,疗程10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用睡眠质量评分法(QS)法评估患者睡眠质量,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及QS评分变化以观察神经痛改善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VAS评分均下降显著,QS评分均上升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Q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应用神经妥乐平联合脾氨肽口服冻干粉治疗带状疱疹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疼痛的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莉;何磊;齐海花;刘利君;陆海涛;于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就治急性胰腺炎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实验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普通开腹手术;而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ym、CD3+和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Lym、CD3+和CD4+水平;另外,在CD8+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Ang-Ⅱ、Ang-Ⅲ、AL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IL-6、PCT、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明显,具有伤口小、操作简单、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朱宇飞;吴涛;徐健;姚豪杰;吴国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尿蛋白量分为N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68,24h尿白蛋白≤30mg)、MAU组(微量白蛋白尿组,n=135,24h尿白蛋白30~300mg)和CAU组(大量白蛋白尿组,n=117,24h尿白蛋白≥300mg).测定各患者的24h尿白蛋白量,并对患者行眼底检查,对比分析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NA组患者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10.1%,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5.2%;MAU组单患者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42.9%,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15.8%;CAU组患者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43.3%,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为35.4%;各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和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量与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显著相关,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作者:孙冠媛;王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肠内喷洒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粘膜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U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口服柳氮磺吡碇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肠内喷洒溃结灵干预.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肠镜下溃疡、糜烂及出血点改善情况,行血清免疫、炎症因子指标检测,包括免疫球蛋白(IgG、IgM、IgA)、T细胞亚群CD4+、CD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结果:两组治疗前肠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肠镜下溃疡、糜烂及出血点发生率均降低(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肠镜下溃疡、糜烂及出血点发生率4.44%、11.11%、8.88%低于对照组17.78%、28.89%、24.44%(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CD4+、CD8+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IgG、IgM、IgA、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4+低于对照组(P<0.05),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喷洒溃结灵可显著增强临床UC治疗效果,改善肠镜下溃疡、糜烂状况,增强肠道粘膜免疫功能及调控炎症因子水平.
作者:徐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 年12月间,对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临床资料.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关注患者的心理护理、情绪调控,注重健康教育,76例患者痊愈34例(44.74%)、显效19例(25.0%)、有效18例(23.68 %)、无效5例(6.58%),总有效率达93.42%,满意度达92.4%,治疗依从性93.42%,明显高于传统护理模式.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中,责任制整体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情绪,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学红;梁小微;王鸿梅;毕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匹多莫德,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炎性因子(IL-10、IL-6、TNF-α)水平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IL-10、IL-6、TNF-α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5.731,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t=5.538,P<0.05),CD8+则较对照组降低(t=5.6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匹多莫德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改善患儿机体炎性状态及免疫功能.
作者:陈彦伶;吴善姬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孕期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孕期6~20周且空腹血糖≥5.3mmoL/L的孕妇97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孕妇均给予常规孕期健康教育,观察组4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于孕12周进行饮食及动运干预(干预从孕12周开始干预,纳入时怀孕已超12周的孕妇,则立即开始干预).于孕24周到28周对比两组妊娠期糖尿病的的发病率并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8.4%,显著低于对照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感染和妊高症的发生率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新生儿发生早产、巨大儿、畸形、窒息和死胎的比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孕期饮食和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围产期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菊;苏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甲状腺功能FT3、FT4、TSH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而探讨妊娠各期妇女甲状腺功能疾病的患病率情况.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孕前体检及住院分娩的不同妊娠期孕妇753例和114例正常体检者进行研究,应用发光检测有孕妇和体检者血清样本中FT3、FT4和TSH水平.根据检测水平和相应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判断.结果:孕妇妊娠期间,随着妊娠周期的延长FT4水平逐渐下降,且正常体检者、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9.534,P<0.05);女性FT3水平对照组高,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4.968,P<0.05);孕妇妊娠期间,TSH水平逐渐升高,且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F=12.398,P<0.05).妊娠妇女甲状腺疾病患病率高于正常体检者(P<0.05);妊娠早期、中期孕妇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孕妇甲状腺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妊娠早期和妊娠中期孕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高于甲状腺功能亢进(27.74%vs3.2% P<0.05).结论:①妊娠期甲状腺功能紊乱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②妊娠中晚期发生率高于妊娠早期,③妊娠中晚期甲状腺减低的发生率高于见状现功能亢进.因此,临床上应该在孕检项目中增加甲状腺功能的检测,尽早诊断甲状腺功能紊乱,并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崔风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SOM)患者干耳率等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5例(112只耳)SO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观察组(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术)51例(56耳)及对照组(鼓室常规灌洗术)54例(56耳).随访1年,对比两组的近远期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耳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21%,较对照组的76.79%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6、12个月的干耳率分别为94.64%、96.43%及96.43%,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5.00%、80.36%及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耳鸣、耳聋、听力下降及耳闷塞感的比例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耳鸣、听力下降及耳闷塞感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膜穿刺鼓室加压吸引术治疗SOM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且可明显提升患者的干耳率,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玲;罗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肺癌骨转移患者体内血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及放疗对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的影响分析.方法:纳入我院就诊的36例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作为肺癌骨转移组(肺癌骨转移组),同时选取40例未发生转移患者作为肺癌无骨转移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体内血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另外检测肺癌骨转移组患者放疗前后血清PINP和β-CTX水平.结果:肺癌骨转移组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无效者放疗前血清PINP水平(87.08±69.71)ng/mL高于放疗后(32.19±13.58)ng/mL,且有统计学差异(t=5.233,P<0.05),放疗前血清β-CTX水平(0.56±0.41)ng/mL略高于放疗后(0.41±0.13)ng/mL,无统计学差异(t=1.266,P>0.05).放疗前血清PINP水平和血清β-CTX水平均明显高于放疗后,差异均有有统计学差异(t=6.029,P<0.05;t=4.609,P<0.05).放疗前肺癌骨转移患者PINP水平(102.47±78.75)ng/mL,明显高于放疗后(43.29±18.28)ng/mL,且有统计学差异(t=7.023,P<0.05);放疗后肺癌骨转移患者β-CTX水平(0.52±0.34)ng/mL明显高于放疗后(0.34±0.18)ng/mL,具有统计学差异(t=4.601,P<0.05).36例肺癌骨转移化疗患者中有11例NR,12例PR,13例CR,有效率为69.44%.结论:患者体内BALP、CA125、NSE、CEA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对早期发现肺癌骨转移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血清PINP和β-CTX有助于判断骨转移的病情进展,肺癌骨转移放疗效评估中这两者也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对延长肺癌骨转移患者生存期和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作者:朱礼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7例,根据尿白蛋白/肌酐(ACR)分为正常尿蛋白组39例、微量蛋白尿组38例,临床蛋白尿组30例.检测三组受检者的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水平.结果:三组受检者UA及CRP、TNF-α、ICAM-1水平比较,差异均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尿蛋白组UA及CRP、TNF-α、ICAM-1水平均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三组受检者UA与CRP、TNF-α、ICAM-1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0.949,0.846,0.934,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通过炎症反应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何建秋;张蕊;孙志新;王英南;王丽红;刘畅;韩桂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分析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住院患者200例记为观察组,并采用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对所有患者进行管理.另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采用传统医疗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的住院患者200例,记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医院死亡病历、输血病历、终末甲级病案的检测覆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历书写、病例修改、住院医嘱、抗菌药物使用、手术治疗的质量监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率、病死率分别为5.50%(11/200)、1.50%(3/2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50%(37/200)、7.00%(14/200);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电子病历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有效提高病历质量、临床工作效率,并为医疗质量提供积极作用.
作者:李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VPA)联合紫杉醇对肺癌A54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肺癌细胞血管新生及对其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紫杉醇组、丙戊酸钠组、紫杉醇与丙戊酸钠的联合用药组,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各组A549细胞VEGF、Ang-2基因的mRNA及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VPA组、紫杉醇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下调VEGF、Ang-2 mRNA及蛋白表达,其中联合用药组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DAC抑制剂丙戊酸钠可能通过其组蛋白脱乙酰化酶的作用协同紫杉醇调节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表达,阻碍肺癌的血管新生,从而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增殖、促进其凋亡,阻碍肺癌的进展.
作者:朱翠敏;高菲菲;梁云微;连相尧;胡潺潺;李青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非显性因素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82例非显性因素导致AECOPD患者,按照患者肺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肺栓塞组(60例)和无肺栓塞组(122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临床症状、COPD严重程度、检查结果,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非显性因素导致AECOPD危险因素.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既往病史、COPD分级和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栓塞组25.0%患者持续卧床超过1周,28.33%患者出现血二氧化碳分压小于等于基线值(36mmHg),36.67%患者出现双下肢周径差值大于等于1cm,98.33%患者出现D-二聚体大于等于500μg/L以及38.33%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与无肺栓塞组相比,无肺栓塞组患者相关指标均优于肺栓塞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回归分析发现,卧床时间超过1周、深静脉血栓和双下肢周径相差1cm以上三个因素是非显性因素导致AECOPD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非显性因素导致AECOPD住院老年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卧床时间超过1周、深静脉血栓和双下肢周径相差1cm,临床上应重视肺栓塞的可能,避免发生漏诊.
作者:李军华;张仕国;陈志勇;刘春燕;喻小菊;牟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人文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24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次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心理状态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为(6.53±1.33)mmoL/L、(7.87±1.39)mmoL/L、(6.76±1.03)%显著低于对照组(9.47±1.49)mmoL/L、(10.14±1.25)mmoL/L和(7.84±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1.24±6.0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6.22±7.23)分,而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9.56±4.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3.92±5.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消除或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艳丽;梁春利;王爱红;王佳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腔隙性脑梗死伴脑白质疏松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利用MRI对患者脑白质疏松情况进行检测判定,根据脑白质疏松情况分为对照组(无脑白质疏松)和观察组(有脑白质疏松),对照组患者34例,观察组58例.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之后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ips量表)和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对患者的脑白质疏松情况进行判定;之后分析研究患者脑白质疏松情况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MoCA量表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视空间与执行评分、注意与集中评分以及记忆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3.21,4.59,9.37;P<0.05);观察组患者MoCA量表总评分情况也优于对照组(t=4.24,P<0.05).观察组患者中有认知功能障碍和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Chips量表评分和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相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1,6.68;P<0.05).腔隙性脑梗死伴脑白质疏松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患者脑白质疏松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注意与集中、定向力以及MoCA总评分情况与患者的Chip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性(P<0.01);注意与集中、定向力以及MoCA总评分与患者的改良Scheltens量表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腔隙性脑梗死伴脑白质疏松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关,且患者的脑白质疏松程度与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相关.
作者:朱力勤;王翔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皮下注射干扰素α,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方法:选择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干扰素皮下注射组30只,分别给予低、中、高三个梯度剂量干扰素α.对干扰素α皮下注射中剂量组,分别在用药第4周、8周和12周和24周进行行为学测试.正常对照组10只,皮下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CUMS模型组10只,交替给予各种不可预测的低强度刺激(CUMS)12周.通过体重测量、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以及新环境抑制进食时间等手段进行行为学测试,鉴定皮下注射干扰素α导致大鼠抑郁症的可行性以及适宜时间和剂量.结果:干扰素α治疗组8周时体重测量、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以及新环境抑制进食时间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在行为学实验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但与CUMS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皮下注射干扰素4周、8周、12周和24周各不同时间点比较第12周抑郁明显,与24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体重、糖水偏爱性、旷场实验评分和新环境抑制进食时间等指标在低剂量干扰素皮下注射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高等剂量干扰素皮下注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UMS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干扰素皮下注射与中剂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皮下注射干扰素能够诱发抑郁症,在12周即可出现明显抑郁行为,且抑郁症发生存在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增加,抑郁症状加重.
作者:刘金霞;苗光新;李建团;高杨;郭亚春;刘立新;王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动态变化与结核性脑膜炎疾病转归关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1例进行抗结核治疗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脑脊液动态检测,统计对比不同转归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点脑脊液ADA水平.结果:51例患者治愈44例(86.27%),未愈5例(9.80%),死亡2例(3.92%).治愈组从治疗1周开始,脑脊液ADA水平逐渐下降,至治疗6周时降至4.1U/L,不良转归组脑脊液ADA水平治疗后稍有下降,治疗4周时升高至23.6U/L,治疗6周时仍维持在较高的25.1U/L水平.从治疗4周起,治愈组患者ADA水平明显低于不良转归组(P<0.05).结论:脑脊液ADA检测有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脑脊液ADA水平的动态变化对提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转归,指导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裴双;李国晖;苏建荣;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