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晓静;卢达新;谷小虎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 CT 冠脉成像( DSCTCA)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MPI)对冠心病( CAD)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115例临床确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一周内分别行DSCTCA和MPI检查,并在一个月内完成冠脉造影( CAG). 以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DSCTCA、MPI及两者联合运用诊断CAD、检出病变血管的效能. 结果:115例患者中,CAG有一支及一支以上冠脉管腔狭窄≥50%的患者68例,其中单支病变17例,双支病变35例,三支病变16例;共计204支,管腔狭窄率≥50%的冠脉累计135支. DSCTCA、MPI及二者联合运用诊断CAD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2.4%(56/68)、80.9%(38/47)、81.7%(94/115);76.5%(52/68)、78.7%(37/47)、77.4%(89/115)和92.6%(63/68)、76.6%(36/47)、54.8%(63/115);DSCTCA、MPI和两者联合使用检出病变血管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77.8%(105/135)、90.5%(190/210)、85.5%(295/345);73.3%(99/135)89.0%(187/210)、82.9%(286/345)和85.2%(115/135)、82.9%(174/210)、33.3%(115/345). 结论:DSCT-CA和MPI均是临床诊断CAD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检查方法,两者结合既能灵敏诊断心肌缺血,又能较好反映冠脉血管病变,为冠心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程建和;王胜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大面积烧伤患者伤后6~8h发生广泛小气道阻塞及支气管痉挛,两肺满布哮鸣音、干鸣,气道阻塞症状明显,气管内可见气道黏膜脱落及大量粉红色液体涌出,呼吸困难加重和低氧血症,即可诊断为重度吸入性损伤[1].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 inju-ry)患者死亡率可高达45%~75 %,属特重烧伤,亦是影响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患者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其死亡率可高达90%[2]. 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吸入性损伤患者换气及通气功能同时受损,由此引发的全身性病理变化,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作者:王来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为导向的临床带教法对医学生儿科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择80名儿科实习医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 42名)与对照组( 38名) ,实验组采取以PBL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法,对照组实施带教老师选定病例,现场讲解、分析病例、指导查房、系统归纳等传统临床带教方法. 结果:PBL临床带教方案实施前,两组比较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比较,PBL带教方案实施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而求知欲除外. 结论:运用PBL为导向的临床带教模式,能较好地促进临床医学生儿科评判性思维能力,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空间,值得临床教学推广.
作者:王丽君;魏剑辉;于海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联性,并检测其基因位点936C/T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遗传易感性. 方法:运用ELISA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VEGF的表达水平,对其基因位点936C/T多态分型进行检测,并分析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 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基因型频率(χ2=0.960,0.7500.05)和等位基因频率(χ2=0.968,0.2500. 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的相关性分析( PTC=0.554,PTT=0.670,P>0.05)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呈过表达状态,且VEGF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但VEGF基因位点936C/T多态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杨桂香;胡卫盟;齐迎松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减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评价. 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5例(>65岁)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3年1月~2013年12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2例(>65岁)为实验组,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并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进行评比. 结果: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明显得到缓解, SAS和SDS量表评分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改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而促进其躯体及心理的早日康复;同时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周伟娜;谷锐;王金铸;翟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PPH 联合脏连汤加减在混合痔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40例实验组和40例参照组,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实验组联合脏连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5%)比对照组(85%)高(P<0.05);实验组95%患者治疗方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为(3.6±0.7)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为(2.5±0.3)分,拆线后疼痛评分为(1.8±0.5)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χ2=4.03,P<0.05). 结论:混合痔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PPH联合脏连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肝癌患者低体温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液体输入量、术中输血量和手术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过程中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PT、TT、APTT和FIB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PT、TT、APTT和FIB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肝癌手术过程中采用保温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保护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琼;兰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排除阴道试产禁忌症,采取①+②+③+④方法,必要时采取方法⑤行阴道试产成功者中随机选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同期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疾患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无伤口感染、裂开发生,无手术时因粘连严重而发生的膀胱、肠管等副损伤. 结论:对于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者,采取联合干预①+②+③+④,必要时加用⑤方法,大大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了手术时的副损伤,并具有产时、产后出血量少,新生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排除阴道试产禁忌症,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秀英;杨秋英;刘亚辉;陈小英;宋雪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在我院同意手术治疗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104例进行研究. 根据数字法随机对104例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则实施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对比不同术式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pitzer 评分和QOL评分均增加,但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壁切口长度和消化道重建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在癌症转移、复发及死亡等方面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对于患有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实施保留胃窦的空肠间置双通道术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预后状态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国宏;邓先锐;岳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乳酸水平变化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50例脓毒症患者,于入院第1日及第3日分别统计血小板计数( PLT)、动脉血气中乳酸( LAC)水平、降钙素原( PCT)及APACHE Ⅱ(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同时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分析组间P LT与LAC的变化. 结果:死亡组的第1日、3日LAC、PCT、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而PLT低于生存组(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与血乳酸水平均与PCT及APACHE Ⅱ评分具有相关性. 严重脓毒症组和感染性休克组,与第1日比较,第3日LAC明显升高( P<0.01) ,而PLT降低( P<0.05). 结论: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乳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指导临床,二者是判断脓毒症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许守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8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药物治疗,观察组( 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凝血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 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APECHEⅡ评分,测定胆碱酯酶浓度. 实验组急性有机磷中毒为中度、重度患者采取纳洛酮预防呼吸衰竭.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人数、住院天数、治愈率. 结果: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 两组中、重度患者比例相似(χ2=0.11;P=0.74).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χ2=6.59;P=0. 01).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05;P=0.04) ,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有机磷治疗的治愈率.
作者:杨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80例严重感染患者,其中43例根据ACCP/SCCM共识的确诊标准确诊为重症细菌感染,作为试验组,37例为非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试验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与其他两个指标敏感性分别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明显较高,P<0.05. 结论:重症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的检测值会明显升高,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的患者,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敏感性也较高,临床诊断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闫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 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MoCA子项目评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非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注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正常血压曲线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血压曲线组,MCI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oCA评分低于非杓型血压组,且MCI的发生率较高,超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杓型血压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具有异常动态血压曲线形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超杓型血压曲线患者为明显.
作者:程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 , IBS 发病率为15%~22%,每年约有500万人因此病而就诊,年消耗医疗费80亿美元. 迄今为止,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见效迅速,但易反复,远期效果不理想. 而中医在该方面发挥了很大优势,副作用小,远期效果好.
作者:付聪敏;王烨;董丽萍;王迎寒;刘玉玲;张晓峰;东岫岩;郭洪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供借鉴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并经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患者102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收取痰标本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年龄、吸烟、出血部位、出血量、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 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例( 23.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呕吐、误吸是与导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痰液标本培养结果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70.8%,阳性球菌为25.0%,真菌感染占4.2%. 结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其中年龄、吸烟、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呕吐、误吸是导致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风英;池英习;魏素粉;陈彦格;安淑霞;李丽霞;王红霞;张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低通量透析,观察组予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开始时透析前血清β2-MG、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开始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观察组透析后血清β2-MG、PTH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血清β2-MG、PTH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观察组血清β2-MG、PT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血清β2-MG、P TH水平,可能对减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性骨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作者:张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CHD5和WWOX的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5 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CHD5 和WWOX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CHD5和WWO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2%(24/65)和41.54%(27/65),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的(P<0.05). 在胃癌组织中,CHD5 和WWOX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 P<0.05). 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显示,CHD5和WWOX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HD5和WWOX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胃癌的病变程度、侵袭转移及预后不良关系密切,提示CHD5和WWOX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胃黏膜恶性转变等过程.
作者:邢晓静;卢达新;谷小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采取相同的诱导方法,此外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μg/kg 右美托咪定泵注15min,麻醉诱导后继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 kg-1 · h-1 ,同时持续吸入1%~3.0%七氟烷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前约30min. 而对照组采取TCI泵入丙泊酚0.1mg· kg-1 · h-1. 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术中麻醉剂的用量、术后苏醒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的浓度的测定. 结果:术中麻醉剂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用量(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h血清S-100β蛋白、细胞因子IL-6及 TNF-α含量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术中及恢复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POCD的发生,但该组合可能具有降低血压及致心动过缓的副作用,使用时需谨慎.
作者:徐丹;金亮;张明敏;鲁恒;庞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胃神经内分泌癌(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ainoma,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20例G-NEC患者.并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 采用Log-rank对其进行单因素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有280例患者伴有贲门、胃窦粘膜溃疡和胃体糜烂,其中包括8例胃体巨大溃疡、8例胃窦溃疡伴幽门梗阻、8例多发溃疡、40例全胃粘膜隆起型病灶,术前胃镜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胃恶性肿瘤. 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1年的生存率为82%. 死亡57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死亡,45例患者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对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G-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CgA和Syn是诊断G-NEC的重要标志物. 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Ki-67计数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的患者预后差,男性较女性预后差.
作者:吕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