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

董秀英;杨秋英;刘亚辉;陈小英;宋雪飞

关键词:瘢痕子宫, 再次足月妊娠, 两种分娩方式, 临床效果, 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两种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产妇,排除阴道试产禁忌症,采取①+②+③+④方法,必要时采取方法⑤行阴道试产成功者中随机选100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同期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直接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产时、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疾患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无伤口感染、裂开发生,无手术时因粘连严重而发生的膀胱、肠管等副损伤. 结论:对于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者,采取联合干预①+②+③+④,必要时加用⑤方法,大大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了手术时的副损伤,并具有产时、产后出血量少,新生儿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排除阴道试产禁忌症,较为理想的分娩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出血后忧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后忧郁患者80例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和治疗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以及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的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被试情绪SAS、SDS得分比较,观察组负性情绪和心理症状干预后优于干预前,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 P<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除精神病性外其它八项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脑出血忧郁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因此值得临床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徐春霞;任桂荣;梅彤林;李媛媛;张虹;杨丽;张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供借鉴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并经CT检查证实为脑出血患者102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收取痰标本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观察意识障碍程度、年龄、吸烟、出血部位、出血量、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对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关系. 结果:本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例( 23.5%)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呕吐、误吸是与导致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痰液标本培养结果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70.8%,阳性球菌为25.0%,真菌感染占4.2%. 结论: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其中年龄、吸烟、意识障碍程度、出血量,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呕吐、误吸是导致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于风英;池英习;魏素粉;陈彦格;安淑霞;李丽霞;王红霞;张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相关临床护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APECHEⅡ评分,测定胆碱酯酶浓度. 实验组急性有机磷中毒为中度、重度患者采取纳洛酮预防呼吸衰竭. 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衰竭发生人数、住院天数、治愈率. 结果: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APACHEⅡ评分高于未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 两组中、重度患者比例相似(χ2=0.11;P=0.74). 实验组护理干预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比例较对照组降低(χ2=6.59;P=0. 01). 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χ2=4.05;P=0.04) ,且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 结论:本研究护理方式能够降低呼吸衰竭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有机磷治疗的治愈率.

    作者:杨颖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甲亢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水平联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在甲状腺功能出现亢进时,临床上将此症状简称为甲亢. 具体而言,甲亢是由于许多因素致使甲状腺的正常作用出现异常亢进现象,或者在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所引发的一种临床十分多见的内分泌类病症[1]. 邹玉婷等人[2]报道称,甲亢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代谢增加和甲状腺肥肿,以及眼球突出或神经以及心血管正常作用发生混乱.在常规的病理状态中,人体的甲状腺腺体会呈现出弥漫性,结节性或者是混合性的肿胀状态. 张爱玲等人[ 3]报道指出,甲状腺激素作为人体中能够对其正常发育功能进行有效维持以及对正常代谢进行调节的必需型内分泌性激素,若甲状腺功能一旦紊乱,就会致使患者体内的血脂与所含蛋白质以及正常糖代谢功能产生紊乱. 为了能对甲亢患者进行较好地针对性治疗以及使此病获得更好的预后作用,本文对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和血脂水平联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孙羽;邱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随访结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5.4±2.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临床总有效率、腰椎整体复位率、术后融合率分别为92.9%、94.1%、96.5%;术后1月和6月的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0.05). 结论:脊椎钉棒固定系统联合椎体间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椎体滑脱复位满意、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植骨融合率高,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钟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s-CRP/PAB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效果

    目的:探索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hs-CRP/P AB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确诊的心肌梗死者200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分为心衰组( 122例);非心衰组( 78例).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个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hs-CRP、PAB)的差别. 采用Spearman相关、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hs-CRP 水平升高,而PAB水平下降,ln(hs-CRP/PAB)值升高,(P<0.05). Spearnnan相关分析提示心力衰竭患者hs-CRP/PAB与Killip 分级正相关(rhs-CRP/PAB=-0.392,P=0.003). ROC 曲线分析提示,ln(hs-CRP/PAB)预测A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CI(0.675~0.831). 结论:血清hs-CRP/P AB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水平越高发生心衰的风险越大、症状越重.

    作者:周兵;赵湛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综合比较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动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40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74±12.6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6.45±21.75)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第1天主动直腿抬高的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完全负重所需周数与骨折愈合周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1周与6周,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不显著( P>0.05). 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法,临床实践中,应坚持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邢少华;邢永军;刘增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 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MoCA子项目评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非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注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正常血压曲线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血压曲线组,MCI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oCA评分低于非杓型血压组,且MCI的发生率较高,超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杓型血压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具有异常动态血压曲线形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超杓型血压曲线患者为明显.

    作者:程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 MMP-9 EGF 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表达水平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以及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的可行性. 方法:分别选取62例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和58例同龄健康女性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 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MMP-9和EGF含量. 结果:病例组MMP-9及EGF血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 P<0.01). 粘膜下肌瘤组MMP-9及EGF血清水平高于非粘膜下肌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MMP-9及EGF血清水平与子宫肌瘤的大直径无关( P>0.05). 结论:MMP-9和EGF与子宫肌瘤发病相关,MMP-9和EGF血清学水平可以作为子宫肌瘤临床检测指标之一,并对鉴别子宫肌瘤生长位置有一定意义.

    作者:吴琼;申英;曹丽娟;李秀梅;李莹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脊柱侧凸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进展

    脊柱侧凸是发生在三维空间上的结构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凸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脊柱侧凸的70%,是指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伴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出现的脊柱侧凸及旋转畸形[ 1].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遵循着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过程,运用适度原则和优化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使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又有了创新,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燕;周开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在我院同意手术治疗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104例进行研究. 根据数字法随机对104例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则实施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对比不同术式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pitzer 评分和QOL评分均增加,但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壁切口长度和消化道重建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在癌症转移、复发及死亡等方面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对于患有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实施保留胃窦的空肠间置双通道术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预后状态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国宏;邓先锐;岳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在集中式供水单位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分析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模式在集中式供水单位中的应用. 方法:以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内部管理为研究对象,阐述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概念以及将量化分级管理应用到集中式供水单位中的必要性. 结果:在承德市建立集中式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机制. 结论:集中式供水单位量化分级管理机制是保障城市居民水质质量的需要、是提高监管效率、建立供水企业诚信体系的需要.

    作者:郭丽;张沈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PPH 联合脏连汤加减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PPH 联合脏连汤加减在混合痔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混合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40例实验组和40例参照组,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实验组联合脏连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7.5%)比对照组(85%)高(P<0.05);实验组95%患者治疗方案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65%)(P<0.05);实验组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为(3.6±0.7)分,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为(2.5±0.3)分,拆线后疼痛评分为(1.8±0.5)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17.5%)(χ2=4.03,P<0.05). 结论:混合痔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PPH联合脏连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梁县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研究

    目的:研究胃神经内分泌癌(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ainoma,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20例G-NEC患者.并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 采用Log-rank对其进行单因素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有280例患者伴有贲门、胃窦粘膜溃疡和胃体糜烂,其中包括8例胃体巨大溃疡、8例胃窦溃疡伴幽门梗阻、8例多发溃疡、40例全胃粘膜隆起型病灶,术前胃镜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胃恶性肿瘤. 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1年的生存率为82%. 死亡57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死亡,45例患者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对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G-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CgA和Syn是诊断G-NEC的重要标志物. 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Ki-67计数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的患者预后差,男性较女性预后差.

    作者:吕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CHD5 和 WWOX 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CHD5和WWOX的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5 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 CHD5 和WWOX蛋白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CHD5和WWOX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92%(24/65)和41.54%(27/65),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的(P<0.05). 在胃癌组织中,CHD5 和WWOX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 P<0.05). 生存分析Kaplan-Meier法显示,CHD5和WWOX蛋白阳性表达的患者1、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CHD5和WWOX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与胃癌的病变程度、侵袭转移及预后不良关系密切,提示CHD5和WWOX蛋白低表达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胃黏膜恶性转变等过程.

    作者:邢晓静;卢达新;谷小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 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低通量透析,观察组予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开始时透析前血清β2-MG、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开始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观察组透析后血清β2-MG、PTH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血清β2-MG、PTH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观察组血清β2-MG、PT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血清β2-MG、P TH水平,可能对减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性骨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作者:张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对高龄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采取相同的诱导方法,此外实验组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μg/kg 右美托咪定泵注15min,麻醉诱导后继续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 kg-1 · h-1 ,同时持续吸入1%~3.0%七氟烷维持麻醉直至手术结束前约30min. 而对照组采取TCI泵入丙泊酚0.1mg· kg-1 · h-1. 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的生命体征指标、术中麻醉剂的用量、术后苏醒指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术后认知功能及相关的血清标志物的浓度的测定. 结果:术中麻醉剂用量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用量( P<0.05)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老年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h血清S-100β蛋白、细胞因子IL-6及 TNF-α含量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术中及恢复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七氟烷复合右美托咪定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POCD的发生,但该组合可能具有降低血压及致心动过缓的副作用,使用时需谨慎.

    作者:徐丹;金亮;张明敏;鲁恒;庞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沐舒坦气道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痰液稀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沐舒坦气道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痰液稀释效果. 方法:需行气管切开辅助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3组患者均采用24h持续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管理,A组患者采用沐舒坦气道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B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为气道湿化液,C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做为气道湿化液,观察3组湿化前及湿化后1、3、5d痰液标本PH值及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 结果:3组患者湿化前痰液标本PH值、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湿化后各时间点PH值均较湿化前提高,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均较湿化前降低( P<0.05);A组患者湿化后各时间点PH值、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改善显著优于另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沐舒坦气道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刺激小,稀释痰液效果显著,是较为理想的湿化液.

    作者: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对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11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58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药物治疗,观察组( 5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脉血康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凝血指标的差异.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增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 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C、TG、LDL-C、HDL-C)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结论:波立维与脉血康药物联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

    作者: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综合干预措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上机时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患儿上机时间及其预后,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重症肺炎患儿50例,均即使用呼吸机治疗,为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未采用综合干预措施的5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对照组. 主要观察两组患儿VAP 发生率、死亡率、排痰效果评分、上机时间、发生VAP时间、快速手消夜的消耗量及手卫生状况. 结果:实验组患儿VAP 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00%(2/50)和2.00%(1/50),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发生VAP 时间为4.83±0.39d,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上机时间为4.25±0.13d,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排痰效果评分为1.19±0.18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手消夜消耗量为120.53±7.21mL/d.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菌落数为3.20±0.18cfu/cm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2.64±1.57d,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够降低重症肺炎患儿VAP 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排痰效果,缩短患者上机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提高了干预效果.

    作者:唐育鹏;莫武桂;谢友军;黄冠新;韦蓉;黄敏;傅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