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

刘刚

关键词: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钙,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摘要:目的:研究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接受治疗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102例进行研究。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1例)及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及其他常规措施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予以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NDS评分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8.04%(5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27%(4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及NDS评分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分别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寻找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监护室120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生VAP 与否分组,先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行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确定VAP 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VAP 与未发生VAP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插管方式、抑酸剂、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镇静评分、昏迷评分、使用激素和应用呼吸机前48h使用抗菌药物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只有抑酸剂、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评分及应用呼吸机前48h使用抗菌药物是重症监护室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值分别为4.674、2.681、7.542和3.690)。结论:通过对重症监护室VAP 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有利于制定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VAP的发生率奠定基础。

    作者:朱英;夏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住院分娩的2562例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符合阴道试产的1676例中,随机选400例做为观察组,进行产前健康宣教及全程导乐陪伴分娩,随机选200例作为对照组,除常规的产前检查、监护及交待分娩评估情况外,不进行产前健康宣教及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对象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400例孕妇,85.5%接受阴道试产并同意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的成功率为44.7%;对照组的200例,只有25.5%要求行阴道试产,阴道试产成功率11.8%。结论:产前健康宣教使大部分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者,走出“一次剖宫产,次次剖宫产”的误区,自愿接受阴道试产,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同时予以“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明显改善母婴预后,提高了出生人口质量。

    作者:刘亚辉;董秀英;杨秋英;陈小英;宋雪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Gs 蛋白227位氨基酸 Gln/Leu基因变异对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Gs蛋白基因变异对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4例心功能为Ⅱ~Ⅳ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以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分级)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后采取美托洛尔以12.5mg/d开始,每1~2周递增6.25mg共计一年,大剂量为50mg/d。以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变化为指标,分析Gln/Leu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美托洛尔治疗12月后,患者心功能分级与LVEF均明显改善( P<0.05)。美托洛尔治疗6月和12月后,变异型患者LVEF的改善程度( P<0.05)和心功能分级变化( P<0.05)更为显著。结论:Gs蛋白α亚基第227位遗传多态性与美托洛尔疗效相关,基因变异携带者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魏朝晖;李宝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眼外伤致眼球摘除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入院时、手术前1d和出院前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 HAMA-14)评价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项(HAMD-21)评价抑郁、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问卷(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 评分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前1d,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评分较入院时均增加,但观察组增加幅度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HAMA-14、HAMD-21及PSQI评分较入院时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眼外伤眼球摘除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为患者术后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朱群仙;蔡方荣;王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气管镜介入局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合并气道不完全阻塞中央型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气管镜介入局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合并气道不完全阻塞的中央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合并气道不完全阻塞的中央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气管镜下局部化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毒副反应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次患者均完成全程治疗,未出现Ⅳ级毒副反应。结论:经气管镜介入局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合并气道不完全阻塞的中央型肺癌,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在基本不增加治疗风险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所需设施较为常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全忠;崔健;曾洁嫦;杨权;李时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劈冠并牙钻法拔除下颌Ⅱ类阻生牙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劈冠并牙钻法拔除下颌Ⅱ类阻生牙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下颌阻生智齿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照组选择传统的拔牙方法,而观察组选用劈冠并牙钻法拔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拔除过程中的不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60例下颌Ⅱ类阻生牙均成功拔除。操作时间相比,对照组时间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不良情况包括邻牙松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后并发症干槽症、张口受限、术后疼痛,两组患者术中不良情况、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前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劈冠并牙钻法拔除下颌Ⅱ类阻生牙效果良好,术中、术后不良情况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呈森;王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妇产后出血并发症临床用药方法选择与分析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并发症的临床用药方法选择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中期妊娠产后出血患者116例,根据患者用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药治疗相同疗程后按照疗效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一例治疗失败者,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者40例(占68%),有效者19例(占31.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数据统计结果(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联合治疗对中期妊娠产后出血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铁燕;李红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在疲劳性跖骨骨折早期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在疲劳性跖骨骨折诊断及随访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09年8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00例跖骨疲劳性骨折患者的X线、CT及超声检查资料,200例患者均经辅助检查或随访证实为疲劳性跖骨骨折;本研究通过统计分析比较超声在诊断跖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声像表现。结果:首次超声检查确诊191例跖骨骨折患者,其中第二跖骨干骨折118例、第3跖骨干骨折73例,首次检出率为95.50%;X线首次检查确诊第二跖骨干骨折78例、第3跖骨干骨折49例,首次检出率为63.50%;CT首次检查确诊第二跖骨干骨折96例、第3跖骨干骨折61例,首次检出率为78.50%;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超声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和CT(P<0.05),CT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片(P<0.05)。随访中骨皮质由“菜花样”或“蘑菇样”突起改变转变为第12周的“环形”或“丘状”突起改变处回声增强,骨表面光滑、边缘锐利,患足周围软组织及血流信号0级。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较为隐匿的跖骨骨折进行较为准确的早期诊断,并能够对骨折愈合过程的骨痂动态变化进行观察。

    作者:王跃龙;钱林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俯卧位分娩对会阴裂伤的影响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俯卧位分娩对降低会阴裂伤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从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的820例俯卧位分娩产妇作为研究组,与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834例仰卧位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结果:研究组820例组俯卧位分娩产妇,发生会阴I度裂伤98例,Ⅱ度裂伤2例,对照组834例仰卧位分娩产妇会阴I度裂伤132例,Ⅱ度裂伤6例,结论:俯卧位分娩可以减少会阴裂伤发生。

    作者:赵巧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术中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导致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患者,女,36岁,体重56 kg ,主因右颈部肿物收入院。入院时T:36.8c,P:108次/min,R:20次/min,BP:140/90mmHg。血常规:BC:5.78×109L-1,Hb:17g/L, WBC:7.26×109L-1,PLt:3.24×109L-1,血糖6.21mmoL/L,X线检查胸肺未见异常,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电解质大致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自述对抗生素头孢类过敏。于2015年1月21日在全麻下行右颈部甲状腺肿物切除术。

    作者:王玉杰;亓振国;王锋;贾瑞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床时间的临床研究进展

    腰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它主要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导致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好发年龄为20~50岁,其中20%左右的病人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高的发生率催生了手术技术不断地革新改进,从有创到微创,从单纯的髓核摘除到脊柱融合术,人们对手术效果要求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早日回归社会恢复社会职能的渴望,合理地把握下床时机是增强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及早日恢复健康的促进剂。查阅相关文献,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下床的时间及下床的方法也是众说纷纭,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为临床提供指导。

    作者:杨冬蕊;李淑英;徐英华;任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奥沙利铂联合地塞米松对肺腺癌 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研究奥沙利铂联合地塞米松对肺腺癌A549/DDP 细胞及肺腺癌患者外周纯化Th17细胞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的奥沙利铂(0.3125μg/mL、0.625μg/mL、1.25μg/mL、2.5μg/mL、5μg/mL、10μg/mL )及地塞米松(1nmoL/L、10nmoL/L、100nmoL/L、200nmoL/L、500nmoL/L、1000nmoL/L)在不同时间点(24h、48h、72h)干预人肺腺癌A49/DDP 细胞及Th17细胞,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细胞凋亡实验检测肺腺癌细胞生长抑制率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1nmoL/L~200nmoL/L时地塞米松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500~1000 nmoL/L的浓度范围内,地塞米松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并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 r=0.282, P<0.05);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率逐渐增加,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0.3125~1.25μg/mL奥沙利铂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2.5~10μg/mL奥沙利铂以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当5μg/mL及10μg/mL奥沙利铂作用于肺腺癌A549细胞细胞72h后,抑制率分别为61.12±0.98%、63.67±0.18%,抑制作用相当( P>0.05)。连续给药24h、48h、72h后发现干预24h后即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联合用药组OD值明显低于单用组,即联合用药其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单用组,且趋势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明显。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奥沙利铂联合用药能产生协同作用,抑制A549细胞增殖。

    作者:李力;邓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干预对拔牙焦虑患者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拔牙焦虑患者影响的研究。方法:由102名患拔牙焦虑症的患者组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对49名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拔牙护理的同时再给予综合干预,包括穴位按压止痛法、深吸静息放松训练、信息疗法和音乐疗法;对照组,将53名患者只给予常规拔牙护理。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中的脉搏,调查两组患者术中焦虑程度及术后满意率、VA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脉搏、焦虑程度及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结论:综合干预可减轻拔牙病人焦虑、恐惧心理,减轻疼痛、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作者:于光磊;马清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生化汤加减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生化汤加减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的情况。方法:将我院行剖宫产140例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均予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生化汤加减口服,观察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5d内治疗组平均宫底下降值大于对照组,术后2月复查B超,治疗组产妇宫腔无积血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汤加减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敖健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疼痛及胃食管反流的影响,促进患者康复。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选择符合标准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食管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加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及胃食管反流症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h、24h、48h及72h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h间歇性应用止痛药物(5.87±0.32)次,少于对照组的(11.25±0.63)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胃烧灼感、反酸和上腹部饱胀症状严重程度及发作次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中,可以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预防胃食管反流的发生。

    作者:唐冰洁;龙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康颈粉联合微波治疗未育女性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康颈粉阴道上药联合微波治疗未育女性轻、中度宫颈上皮内瘤病变( CIN )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的疾病转归及孕后生产宫颈情况。方法:治疗组80例采用中药“康颈粉”宫颈局部上药联合微波理疗,月经干净3d开始治疗,10d一个疗程,3个疗程为全程治疗。对照组80例宫颈癌栓阴道上药治疗,疗程同治疗组,疗程结束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宫颈CINⅠ、Ⅱ疗效显著,治愈率达到82.5%,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18.75%。有效率69%。结论:中药“康颈粉”联合微波治疗未育女性的宫颈内瘤变的疗效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娟;孙艳秋;佟建敏;雷桂英;刘亚凤;吴子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应用 Bioz.com 系统评价全麻中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目的:评价全麻过程中右美托咪定和丙泊酚在同等麻醉深度下无创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择期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64例,ASA分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成两组( n=32):右美托咪定组( D组)和丙泊酚组( C组)。 D组入手术室后给以阿托品0.5mg,咪唑4mg,右美托咪定1.0μg/kg负荷量10min内注完,芬太尼0.25mg,罗库溴铵50mg诱导插管,后右美托咪定0.5μg· kg-1· h-1麻醉维持。 C组给予丙泊酚100mg,其它相同诱导插管,后丙泊酚以靶质量浓度设定为4~5mg/L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均用顺阿曲库铵,瑞芬太尼麻醉维持,用Bioz.com 系统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 BIS40~50。于入室( T1),插管前( T2)、后( T3),手术开始( T4),10min( T5)、拔管前( T6)、后( T7)记录患者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 )、心脏指数( CI )、每搏指数( SI )、外周循环阻力( SVR )。结果:在同等BIS水平,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的剂量D组低于C组。 HR、MAP、SI、SVR不同麻醉方法不同麻醉时相变化趋势不同,除HR外,D组均比C组稳定( P<0.05),CI不同麻醉时相变化趋势相同。结论: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μg/kg,0.5μg· kg-1· h-1用于全麻诱导和维持,具有镇静镇痛作用,抑制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作者:张敬敏;周国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上颌前牙区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对患者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上颌前牙区不翻瓣即刻牙种植术对患者口腔内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前牙或者前磨牙修复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翻瓣的即刻牙种植手术,观察组则实施不翻瓣的即刻牙种植手术,统计并对比两组术后整体情况,术后软硬组织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PES评分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d的肿胀和疼痛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2个月的牙龈乳头指数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术后12个月的骨愈合及牙龈沟出血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12个月后的嵴顶吸收值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7d的牙槽嵴顶和植体距离及手术12个月后的牙龈沟深度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PES评分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上升,但观察组的上升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区实施不翻瓣的即刻牙种植手术,疗效更佳,更具美感,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肝成熟性畸胎瘤1例

    生殖细胞肿瘤常见的是畸胎瘤,多发生在女性卵巢。因胚胎发育时期生殖细胞沿胚胎中线移行,所以也可见于沿身体中轴线分布的器官脏器,如头颅、纵膈、颈部、后腹膜、骶尾部等处。而肝内畸胎瘤尚属罕见。我院发现1例肝脏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病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雅洁;王树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口腔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比较分析口腔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的60例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被给予常规棉球擦洗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口腔冲洗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和护理后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阳性比(16.67%)低于对照组的阳性比(50.00%),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的细菌种类(2种)低于对照组的细菌种类(4种),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0.00%)高于试验组(23.33%),均P<0.05,两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口腔冲洗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消灭菌群,护理后不良反应少,临床护理可考虑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娜;吴永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