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定
目的:观察改良推拿手法防治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Ⅰ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后的推拿手法Ⅱ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随访1 a患者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6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 a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推拿手法防治髌骨软化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复发.
作者:周红军;孟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臀部四穴”治疗腰腿痛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腿疼痛患者30例,以“臀部四穴”(环跳、秩边、梨状肌投影点、居醪)为主穴,配以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腰阳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进行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1例,显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臀部四穴”治疗腰腿痛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许秀;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陶弘景(452年或456年至536年),南朝齐国、梁国间丹阳秣陵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初仕齐,拜右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县东南,本名句曲山,汉茅盈与其弟固衷,得道成仙于此,世称三茅真君,因名其山为茅山,亦称三茅山,陶弘景亦隐于此).撰真诰二十卷,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赐以鹿皮巾,号贞白先生.国家每有大事,无不咨询,时号山中宰相.其思想实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佛教的思想观点.工书法善草书、隶书、行书,而行书尤佳,对历算、地理、医药等亦有所长.曾整理《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间名医所用的新药辑成《本草经集注》七卷.自序神农本草云:轩皇以前,文字未传,识识相因,至桐雷乃著编简,末预秦火,亡糜献怀,核今书郡县多系后汉,疑仲景元化等所记,恐医家不能备见,因区轸物类,兼注时用土地所出,仙经所需,以神农三品三百六十五味为主,名医三百六十五味为副,并序录合为七卷,其法度周详,自唐以后累代校修,为本草家之祖.
作者:相鲁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升麻黄连汤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3年4月选取口腔溃疡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升麻黄连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黄芪漱口液和左旋咪唑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溃疡大直径和数目相当,治疗后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溃疡大直径和数目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麻黄连汤治疗口腔溃疡起效迅速,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小溃疡面和减少溃疡数目,抑制复发.
作者:柳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结果:60例患者中近期临床治愈4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陈彩红;李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透表祛邪、清里热、定喘之功,主治“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和“下后,若汗出而喘,无大热”之症.麻杏石甘汤证病机的关键是外有风寒,内有郁热.麻杏石甘汤治疗咳嗽、喘证、外感发热等常见肺系疾病疗效甚佳.
作者:高佩芳;来益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刘金星教授认为经行乳房胀痛的发生与肝、胃、肾密切相关,治宜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故采用自拟方通络饮加减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疗效显著.
作者:金洁;刘金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周学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总结,凭借自己的理解撰写出《三指禅》,本书以缓脉定平人脉象,又立浮、沉、迟、数四大纲,将26病脉对比来记忆,易于理解记忆.在脉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卢丽萍;滕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李堪印教授通过辨病、辨证与辨位相结合,将膝骨性关节炎分为气血不足证、痰瘀互结证、寒湿痹阻证、湿热流注证型,分别治以益气养血、化痰祛瘀、散寒除湿、清热利湿法,疗效显著.
作者:董博;李永志;袁普卫;杨利学;谭龙旺;吕正茂;孙智平;张快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清肝利湿解毒法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地塞米松静点,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肝利湿解毒中药.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面神经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利湿解毒法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四物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KM小鼠60只,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生理盐水组、泼尼松组与加味四物汤组各15只,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建立免疫性ITP模型,并用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含量及胸脾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泼尼松组与加味四物汤组外周血WBC、PLT计数均显著升(P<0.01),血小板相关抗体(IgG)含量较显著下降(P<0.01),泼尼松组与加味四物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加味四物汤组脾脏指数明显下降优于泼尼松组(P<0.01).结论:加味四物汤可能是通过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相关抗体的生成来实现治疗作用的.
作者:冯晓燕;顾鸿;杨长福;施建南;宋青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阿法迪三)、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密盖息)三联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结果:两组组治疗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值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宋颜;王凡;孙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吉西他滨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参麦注射液,于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疲乏、恶心呕吐、食欲丧失和腹泻等均较治疗前加重,但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不良反应,同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
作者:汤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王秀娟教授认为脾胃病总的病机是虚实夹杂,“虚”以气虚、阴虚多见,“实”以血瘀、痰阻多见.治宜益气养阴,涤痰化瘀.其辨证治疗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等脾胃病疗效显著.
作者:许亚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郑钦安认为膝肿痛多属本虚标实,素禀不足,阴阳失调,感受寒湿或内湿热毒邪,闭塞经络,关节屈仲受阻,发为肿痛,治疗当从阴阳出发,以阴阳为纲辨证论治,实则祛湿除寒或消热利湿,虚则调补阴阳、使气血有常,经络通利,则膝肿痛便可痊愈.
作者:潘乐;杨利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半夏泻心汤为治痞良方,但痞证作为一种症状却可见于多种疾病,常见于胃肠道疾病与肝胆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脂肪肝、胆囊炎等.临床时如果结合辨病治疗,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如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除反复发作的痞满外,多有焦虑抑郁倾向,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心理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陈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2年7月选取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给予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引流,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术引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换药疼痛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疗效甚佳,且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
作者:钟鸣;钟柠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鼓室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治疗组采用通窍活血汤与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对照组21例,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治疗组21例,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鼓室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
作者:孙宏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加双侧风椎穴针灸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取穴针灸治疗,结果:两组NPQ评分、McGill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显著.
作者:陈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Ⅰ-Ⅲ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22例(36髋)和联合治疗组28例(44髋).单纯介入治疗组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注入罂粟碱30 mg、尿激酶6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10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介入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行DSA、CT和MRI检查,并对患髋进行Harris评分及股骨头静脉造影评级,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第6个月、第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P<0.05).两组间股骨头静脉造影评级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提高更明显.结论:介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可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修复、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俊宇;舒勋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