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验穴“风椎穴”治疗颈椎病颈痛46例

陈琳

关键词:颈椎病, 针灸疗法, 风椎穴
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取穴的基础上加双侧风椎穴针灸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取穴针灸治疗,结果:两组NPQ评分、McGill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取穴配合“风椎穴”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疗效显著.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祛湿法治疗炎症性白带异常84例

    目的:观察健脾祛湿法治疗炎症性白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选取炎症性白带异常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健脾祛湿法治疗.结果:治愈47例,显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健脾祛湿法治疗炎症性白带异常效果显著.

    作者:方文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小建中汤方证临床文献研究

    目的:通过筛选小建中汤方证的临床文献,采用循证医学原则,整理总结该方涉及的临床症状,用药加减等,探求其方证运用规律.方法: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1979年6月-2012年6月收录于三个数据库的小建中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小建中汤”的关键词,匹配“精确”查找,进行检索.结果:小建中汤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腹部自觉症状,加减药物主要为补气药.结论:小建中汤治疗疾病具有一定分散性,但主治病位在中焦,主治病症是腹痛,因小建中汤药味较少,故临床多合用相关方剂以加强疗效.

    作者:周登威;宋俊生;张佩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26例

    目的:观察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2年7月选取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给予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引流,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术引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换药疼痛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疗效甚佳,且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

    作者:钟鸣;钟柠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古代寒凝心脉证方剂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古代胸痹心痛寒凝心脉证方剂配伍规律.方法:建立古代胸痹心痛寒凝心脉证方剂数据库,涉及方剂的方名、来源、组成、剂型、用法、主治或功效等,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古代胸痹心痛寒凝心脉证方剂共计54首,累计用药达242次.,温里药的使用频率高,占所有用药的50%,其次是补益药.结论:温里药为基本配伍构架,补益药为重要的增效配伍,药物组合间存在关联性.

    作者:杨胜超;王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刘金星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经验

    刘金星教授认为经行乳房胀痛的发生与肝、胃、肾密切相关,治宜疏肝解郁,理气通络,故采用自拟方通络饮加减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疗效显著.

    作者:金洁;刘金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王不留行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的影响

    目的:观察王不留行(Vaccaria segetalis Garcke,VSG)水煎剂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离体肌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恒温灌流浴槽,记录子宫平滑肌离体肌条收缩波的振幅、持续时间、收缩面积和频率,给予VSG(2 mg· L-1,4mg·L-1,8mg· L-1,16 mg·L-1,32 mg·L-1)并观察其量效关系(r);将标本分为正常组(NS)、VSG、VSG+异搏定、VSG+酚妥拉明、VSG+苯海拉明、VSG+消炎痛和VSG+阿托品7组,探讨VSG收缩离体肌条的作用机制.结果:VSG能增强肌条收缩波的振幅、持续时间、面积和频率,并有量效依赖性(持续时间:r=0.94,t=5.41,P<0.01;收缩面积:r=0.86,t=3.41,P<0.05;频率r=0.96,t=7.18,P<0.05),而振幅的量效关系不明显(r=0.06,t =0.12,P>0.05).异搏定和阿托品能抑制VSG收缩子宫肌条的作用,而苯海拉明、消炎痛和酚妥拉明无影响.结论:VSG可能是通过L-钙通道和M型受体,升高胞浆内Ca2+而增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作者:牛彩琴;敬华娥;张团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参芪化瘀散加味治疗产后出血43例

    目的:观察参芪化瘀散加味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化瘀散加味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510.25±23.72) mL,宫缩乏力发生率为6.98%,胎膜残留发生率为6.98%,产褥期感染发生率为2.33%;对照组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765.88±58.05) mL,宫缩乏力发生率29.27%,胎膜残留发生率19.51%,产褥期感染发生率21.95%,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且观察组产后各时间段恶露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化瘀散加味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马翠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辨治膝肿痛应重视扶阳

    郑钦安认为膝肿痛多属本虚标实,素禀不足,阴阳失调,感受寒湿或内湿热毒邪,闭塞经络,关节屈仲受阻,发为肿痛,治疗当从阴阳出发,以阴阳为纲辨证论治,实则祛湿除寒或消热利湿,虚则调补阴阳、使气血有常,经络通利,则膝肿痛便可痊愈.

    作者:潘乐;杨利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手术后出血患者80例根据入选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加用祛瘀中药口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2.5%,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出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麻痹、产褥病与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产后出血能缩短出血时间,安全性好,疗效显著.

    作者:宋荣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溪穴临床应用浅析

    后溪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腧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督脉,能调节督脉气血运行,调诸阳经,使清阳之气得以舒展,主要用于治疗落枕、汗症、头痛等.

    作者:边宁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标准不统一,缺少量化标准和统一的疗效标准,不利于客观的疗效总结,也影响了其总结推广和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国内学者临床的疗效标准均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治疗标准》,部分疗效评定标准则是参照相关单位以及学科自拟定的标准,另外引用国外评分量表较多的是JOA、VAS、ODI等.近年来,生化免疫成为LDH新的疗效评价指标.

    作者:赵红义;王金贵;周翔;高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针药配合治疗男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30例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活血降浊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男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3年6月选取本院2型糖尿病男性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患者;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活血降浊类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70.00%,对照组显效率为50.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膀胱尿残留量和排尿次数分别为(52.89±20.74) mL和每日(6.43±1.96)次,对照组为(145.27±30.68) mL和每日(9.81±2.45)次,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ALT、Scr和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降浊类中药配合针刺治疗男性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福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对中风中经络证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中风中经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肠溶阿斯匹林、维脑路通、脑复康、维生素E等,配合降压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与Fugl-Meyer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中经络证疗效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游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黄帝内经》看“心包络”与“心包”

    通过对《黄帝内经》有关篇章中的记载考证,认为心包络是经典中固有的全称概念,心包络即包心之络脉,不是包心之外膜.心包是心包络的省称或简称.现代却以心包取代心包络使用,并误解中医“心包”为现代医学的心包.中医的心包已经演变为现代医学心包膜的简称,两个心包含义不同.

    作者:柴瑞震;陈业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地榆炭烘法炮制工艺研究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炭药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炭药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笔者从选材、烘法炮制、成分测定和药理研究四个方面对地榆炭的烘法炮制工艺进行探讨,从而为地榆炭制备工艺统一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张向阳;魏红;韩建国;平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60例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各60例,对照组予尼莫地平30 mg口服,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治疗,每次19.2mg,日3次,两组均8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合MoCA评分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作者:冯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安络化纤丸联合代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56例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代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予代丁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观察24周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代丁联合安络化纤丸具有较好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植物神经系统与脉象的发生

    植物神经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协同作用下调节人体的平衡状态,并通过对心脏平滑肌、心管内皮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对脉象的发生产生相应的影响.如脉象的产生要有充足的血液,且依赖于心气的推动作用,以及要有通畅的脉管等.

    作者:刘文强;滕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82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钙尔奇D)、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阿法迪三)、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密盖息)三联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结果:两组组治疗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值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作者:宋颜;王凡;孙大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长短针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60例

    目的:观察长短针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患者60例,均给予长短针配合治疗.结果:治愈20例,好转3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结论:长短针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李美玲;高其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