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建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对缓解症状、逆转腺体萎缩、预防癌变的疗效.方法:本文对近10 a来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针灸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述进行概括总结.结果:中医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上有独特的优势.
作者:李菊芳;董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73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两组.A组患者为肝胃不和证,给予疏肝和胃法治疗;B组患者为脾胃湿热证,给予清热化湿法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B组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其中对脾胃湿热证的疗效明显优于肝胃不和证.
作者:魏红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代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予代丁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观察24周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非常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代丁联合安络化纤丸具有较好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春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月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100例中治愈48例,占48.0%;好转52例,占52.0%.治疗组100例中治愈62例,占62%;好转38例,占38%.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侯爱贞;王利平;杜鹃;方玉秀;徐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肾损伤炎症反应、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TNF-α、1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少尿持续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Scr及BUN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朱志刚;唐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研磨成粉,加入适量醋调和为泥状物,制备为类似扁豆的药丸并于曲池等特定穴穴位贴敷治疗,日1次,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6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可作为降压治疗的辅助手段.
作者:牛兰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提高中医临床课程教学质量,探索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医临床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针对中医临床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中医急诊学作为试验课程,引入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中医急诊课堂教学“十步教学法”对教案、课件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结合临床模拟教学、多媒体网络教学进行实践.经比较发现改革后,教学总体评分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在层次分明、结合实例、信息量大、启发性、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评分逐年升高,提示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医临床课程改革有利于从启发学生自学、思考,培养能力等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蔡桦杨;邓庆平;罗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并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统计近3 a治疗颈性眩晕的国内文献,从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和其他疗法4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单一疗法比较有效,但多数医师更倾向于两种或多种疗法相结合,效果也更加明显.结论:无论是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手术治疗还是其他疗法,都能够对病情的改善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者:王玉华;杨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定风汤治疗小儿原发性癫痫(痰热挟惊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6月选择原发性癫痫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40例,分别给予定风汤、熄风胶囊、抗痫胶囊治疗.观察并对比三组的癫痫发作频率、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脑电图表现、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作频率和脑电图比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定风汤治疗小儿原发性癫痫(痰热挟惊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孔凡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颜面痤疮的发生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于体表的一种外候,通过观察体表相对独立的局部色泽、形态等变化,可以测知体内脏腑、经络的失衡状态.运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抓住“定病位”,根据病位之所在,经络之所行,脏腑之所属,结合病因病机,全面进行辨证论治,对颜面痤疮的治疗有更佳疗效.
作者:张茜薇;吴林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对“风药”认识的深入,风药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方面的作用都得到肯定.笔者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的同时佐以风药,取得较好效果,以冀为血管性痴呆的证治拓展新思路,增添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易继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饮食厚味以及七情之变等化热化火,使营阴受损,伤及脾阴,故功能性消化不良脾阴虚者较常见,应从脾阴虚辨治,用甘淡滋补脾阴法,甘淡乃实脾之大法,甘能补脾,能缓中,甘剂为补脾阴之要药.
作者: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选取斑秃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击患处,5-7d治疗1次,并口服自拟中药生发汤;对照组给予5%米诺地尔酊剂外用涂抹,日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郭铁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改良推拿手法防治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髌骨软化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Ⅰ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后的推拿手法Ⅱ治疗,观察两组疗效,随访1 a患者复发率、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6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1 a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复发时间及平均复发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推拿手法防治髌骨软化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并减少复发.
作者:周红军;孟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痰法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均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G,TC,HDL,LDL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HDL均较治疗前有升高,TC,TG,LDL均有降低;治疗组疗效更为明显.结论:活血化痰法可有效治疗血脂异常综合征.
作者:邓正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风病急性期病情急,变化快,对其急性期的认识正确和治疗得当与否,是关系到如何扭转病机以及疾病向愈的关键.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病因是瘀水互结,主要临床症状是出现瘀水交阻现象,主要治疗方法是利水通络法.此外,应用西医脱水降颅压治疗,亦是中风病急性期抢救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俊锋;江若霞;赵洪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鼓室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通窍活血汤治疗,治疗组采用通窍活血汤与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结果:对照组21例,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9%,治疗组21例,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鼓室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显著.
作者:孙宏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炭药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炭药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笔者从选材、烘法炮制、成分测定和药理研究四个方面对地榆炭的烘法炮制工艺进行探讨,从而为地榆炭制备工艺统一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张向阳;魏红;韩建国;平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清肝利湿解毒法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地塞米松静点,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肝利湿解毒中药.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痊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及面神经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利湿解毒法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臀部四穴”治疗腰腿痛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腿疼痛患者30例,以“臀部四穴”(环跳、秩边、梨状肌投影点、居醪)为主穴,配以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腰阳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进行针刺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21例,显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臀部四穴”治疗腰腿痛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许秀;李世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