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成
目的:通过对本院高龄骨科手术者的实例考察统计,确定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性与其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高龄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分类统计,治疗组患者使用腰麻-硬外联合麻醉,对照组患例采用常规麻醉方法(持续硬膜外麻醉),通过对手术接受者低温寒战、血压等指标的统计,来确定椎管麻醉术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性;通过对术后患例的恢复情况(有效率),来确定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效果.结果:腰麻-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时,术中寒战,躁动的发生率1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脂肪栓塞发生率8%,低血压发生率21%,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椎管麻醉用于高龄骨科手术的安全较高,临床有效作用明显.
作者:石先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集菌涂片方法检菌的效果,提高脓性标本细菌的检出率.为临床快速诊断和治疗细菌感染提供证据.方法:临床送检的脓性穿刺液标本,直接涂片进行相应染色后显微镜下找菌.未找到细菌的标本通过集菌方法处理后再次涂片检菌.结果:65例直接涂片没有找到细菌的脓性标本集菌后47例找到了细菌.其中G+球菌3例;G-杆菌38例;G+球菌和G-杆菌5例;抗酸杆菌1例.48例只有G-杆菌生长的培养结果中集菌涂片检菌找到G-杆菌40例;找到+球菌和G-杆菌5例.结论:集菌检菌方法能明显提高脓性标本中细菌的检出.
作者:齐桂娟;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旧诊断标准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新诊断标准在GDM中的适宜性.方法:选择我院采用旧标准漏诊GDM而采用新标准确诊的GDM孕妇共200例,随机分入研究组1(GDM管理组)和研究组2(GDM不管理组),每组各100例;另外,把采用旧标准糖耐量试验(OGTT)第3h血糖异常,但采用新标准血糖正常的孕妇100例纳入研究组3,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按照新标准血糖值正常的孕妇100例纳入对照组,对各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1与研究组2相比,在胎儿发育异常、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孕妇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产道损伤、羊水过多、早产等的发生率显著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3与对照组相比,各妊娠结局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诊断标准将旧标准漏诊的更多孕妇纳入诊断并给予管理,能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对我国人群GDM诊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新标准中省略OGTT第3小时血糖检测对于中国人群GDM诊断的影响不大.
作者:邹清如;黄利兰;宋薇;蔡芬兰;张妍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危重患者血乳酸水平以及波动情况与死亡率的相关性,指导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及时准确地判断危重患者的预后.方法:对202例EICU的危重患者行血乳酸水平测定,分别在入住30min内、12h、48h和72h后分别进行血乳酸测定,比较血乳酸水平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危重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与血乳酸浓度有密切相关.危重病组患者血乳酸浓度升高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血乳酸浓度增高,死亡率从12.67%增加至55.22%(P<0.05),而死亡组患者APACHE II评分分值、血乳酸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乳酸浓度与危重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危重病预后的敏感的量化指标.
作者:高新海;徐仲卿;赵文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纱垫填塞法治疗腹部手术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腹部手术大出血采用纱垫填塞法止血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破裂合并肝后大血管出血4例,肝破裂合并门脉、胆管破裂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大出血1例,肝硬化脾切除术后大出血1例,直肠癌骶前大出血2例.结果:7例患者止血成功,均在3-7d拔除填塞纱条,患者无术后再出血及腹腔脓肿形成.2例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纱垫填塞法治疗腹部手术大出血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
作者:纪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59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病例,回顾分析其骶髂关节CR、CT及MRI表现.结果:X线发现42例骶髂关节可疑异常,CT发现53例表现异常,59例患者MRI表现均有异常,检出病例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X线和CT的主要表现为:局部骨质硬化、侵蚀或囊性变、关节面欠光滑和毛刺感.MRI主要表现为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增强扫描可显示滑膜、关节软骨及关节韧带呈现不同程度强化.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影像学诊断,X线检查为基本,但诊断意义有限;CT对分级较为客观,且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病变情况;MRI具有明显优势,结合临床,可做出早期诊断.
作者:马亚宁;朱亚男;李小民;周和平;王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及效果.方法:6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接诊的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患者,进行病情的判定与处理,并选择相应的临床术式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研究的治愈率为91.67%,死亡率8.33%,与董介芍组和闫学晶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愈率明显高于李文灿组,死亡率低于李文灿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应于患者入院时即迅速作出病情判定与抢救,但进一步制定相应手术方案实施治疗,从而赢得救治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翀;李秋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索CHF患者血浆B型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血清肌红蛋白(Mb)、心力衰竭的分级(NYHA分级)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来我院社区门诊就诊的以冠心病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273 例,临床诊断为CHF,观察患者年龄、心功能、BNP、Mb、肾功能等多项指标.采用我国eGFR协作组于2006年发表了适合我国人群的简化MDRD公式来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FR,eGFR).结果:血清BNP浓度随着肾功能越差呈现逐级升高,表明BNP检测在临床上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血清Mb浓度随着肾功能下降而升高,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eGFR分级与NYHA分级、BNP和Mb存在相关性,且eGFR相关性顺序依次为NYHA﹥Mb﹥BNP.eGFR与NYHA、Mb和BNP有显性回归关系.eGFR与NYHA、Mb和BNP呈明显的负相关性.结论:肾功能与血清BNP、Mb水平之间存在有相关性,血清BNP浓度随着肾功能越差呈现逐级升高,血清Mb浓度随着肾功能下降而升高,CHF合并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十分常见,在临床上判断CHF患者的血清BNP、Mb对于心力衰竭的价值时应关注肾功能的状况,有助于减少误诊、漏诊和病情估测的准确性.
作者:王琦;徐文;王敏;刘立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超选择性肺内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并发症、疗效及死亡率等指标,探究该方法的利弊.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今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大咯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各30例,分别采用超选择性肺内动脉栓塞术、药物止血术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并发症率53.3%,无远期复发,患者满意度96.7%;对照组A总有效率80.0%,并发症率73.3%,3例远期复发,患者满意度76.7%;对照组B总有效率76.7%,并发症率80.0%,2例远期复发,患者满意度70.0%.治疗组患者在疗效、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组.结论:超选择性肺内动脉栓塞术疗效好、并发症率低,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和痛苦均较小,能在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能力,可作为大咯血的首选治疗方法推广.
作者:何良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梗阻不孕症患者,在腹腔镜下,对患者腹、盆腔内各部位情况进行探查,然后根据患者不同的患病情况,选择采取不同手术,包括输卵管造口术、输卵管伞部扩张术、输卵管周围粘连松解术等.观察患者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并通过电话随访跟踪患者术后宫内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率71.11%显著高于手术前输卵管的通畅率41.11,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的宫内妊娠率有显著改善,并在18个月时达到了54.44%;虽然继发性不孕9-12个月的宫内妊娠率31.25%和45.83%分别大于原发性不孕的26.19% 和40.48%,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梗阻不孕症,具有切口小、视野良好、手术精度高、恢复快、并发症少且能显著提高宫内妊娠率的优点,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韩焕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辅助锁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62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置入后,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配合机械式锁钉定位支架锁定远端锁钉.结果:62例股骨干骨折配合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直接压杆锁钉成功38例,占61.3%;直接压杆失败24例,再通过打开定位杆远端旋转块压杆锁钉成功23例,成功率95.8%.结论:应用可调式交锁髓内钉定位杆配合机械式锁钉支架用于髓内钉的远端锁钉,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定位准确、接触有害射线少等优点.
作者:金宝城;王友;王建祥;王青松;孙彦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典必殊与新泪然联合应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n=47)给予常规处理后使用托百士进行治疗;观察组(n=53)给予常规处理后使用典必殊联合新泪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ST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BUT时间延长,ST分泌量增加,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9.36%的比例.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实施典必殊联合新泪然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中作为常规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卢亚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了2007年9月以来我院100例小儿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要点,有效的提升了小儿断肢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对100例小儿断指再植患儿进行有效积极的护理和观察.结果:完全离断成活率达到75%,不完全离断成活率达到95%.结论:术后的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断肢再植成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姜涌;王占忠;倪娇;赵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游离股薄肌移植在臂丛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7例臂丛根性损伤患者行71次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重建上肢主要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32例患者,26例恢复屈肘、伸指、伸拇功能,肌力M3-M4级;18例恢复屈指、屈拇功能,肌力M3-M4级;2例恢复伸肘功能,肌力M3级;4例屈指、屈拇肌力M1级.结论:吻合血管、神经的游离股薄肌移植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林晓岗;顾立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检查用于梗阻性黄疸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行超声检查的梗阻性黄疸患者80例,将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诊断肝内梗阻性黄疸28例,肝外阻塞性黄疸52例,超声检查结果诊断肝内梗阻性黄疸直接诊断21例,间接诊断6例,诊断不明1例,诊断准确率96.43%,肝外梗阻性黄疸直接诊断44例,间接诊断5例,诊断不明3例,诊断准确率94.23%.超声诊断准确76例,诊断不明4例,准确率95.00%,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梗阻性黄疸诊断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可重复性强、检查费用低等优点,对黄疸性质、部位、鉴别等判断具有较高特异性和准确性.
作者:王焕侠;刘锐洪;何瑞琦;杨思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讨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对于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意义,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2例严重腹部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治疗,32例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积极的抢救,进行快速止血和腹部探查手术,经过ICU内复苏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确定性手术进行进一步治疗.结果:对32例严重腹部损伤的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后其症状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其中2例患者因为救治不利而死亡,其余32例患者均救治成功,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感染,经引流治疗均恢复.结论:对于严重腹部损伤并且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指征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积极进行抢救工作,根据患者腹部损伤特点,选择合适的确定性手术方式,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海南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科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使用左金溃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与克拉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20例对比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均为就诊我院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小15岁,大80岁,平均年龄61.2岁;病史长12年,短6个月,平均8.3年;伴肠化生者12例;HP阳性者15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小20岁,大71岁,平均53.6岁;病史长15年,短4个月,平均10.4年,伴肠化生者15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12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疗标准:①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②反复发作的周期性、节律性的上腹部不适,应用抗酸药或进食可缓解.③X线钡餐造影见充盈缺损及龛影.④胃镜检查可见溃疡创面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也可见线型.创面边缘整齐,底部见白色或黄色渗出物,四周粘膜有充血、水肿,有时可见皱襞向溃疡集中[1].
作者:刘方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律平在抗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组55例患者采用心律平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注意可能产生的副作用.结果:有28例(50%)患者显效、有22例(35.4%)患者好转、有5例(14.6%)患者无效;其中还有11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的副反应,停药之后好转;总的有效率为85.4%(50/55).结论:心律平属于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广谱的、作用快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甘树广;黄武;林绍华;薛丽樱;陈海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检测我院2009年至2010性病门诊病人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泌尿生殖道的感染率并检测其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药敏试剂盒对本院收集到的9857例标本进行培养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9857例患者标本中4521例支原体阳性( 45.9%),其中Uu阳性2450例(54.2%),Mh阳性615例(13.6%),Uu+ Mh阳性混合感染1456例( 32.2%).4521例Uu、Mh、混合感染阳性标本对9种抗菌药物耐药性结果为:交沙霉素6.9%,15.5%,12%;氧氟沙星84.8%,1.3%,94.8%;司巴沙星63.4%,46.1%,67%;罗红霉素49%,84.4%,98.7%;阿奇霉素58.7%,46%,73.1%;强力霉素16.5%,15.4%,16.8%;美满霉素15.8%,15.9%,11.7%;克林霉素83.1%,53.6%,44.4%;左氧氟沙星55.4%,61.5%,52.7%.结论:UU和Mh是泌尿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之一,通过对Uu和Mh的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可见对性病预防、保健及优生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指导临床治疗合理用药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国雄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级与输卵管通畅的关系,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同分期(I期-Ⅳ期)对输卵管功能的影响,探讨不同程度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与输卵管通畅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的1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疾病程度分为4组(分期按照RAFS法,分为I期组、II期组、Ⅲ期组和Ⅳ期组),对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观察输卵管形态及输卵管通畅程度,通过术后随访,探讨不孕患者与输卵管通畅与否的相关性.结果:Ⅰ、Ⅱ期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分别为94.64%和83.33%,与Ⅲ、Ⅳ期(分别为71.43%和53.12%)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术后妊娠率Ⅲ、Ⅳ期分别为52.4%和50.0%,与Ⅰ、Ⅱ期的21.4%和37.5%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高于Ⅲ、Ⅳ期患者,Ⅲ期及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和输卵管通畅与否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早期(Ⅰ期和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不孕与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卢玮;郑桂梅;刘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