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再造胶囊应用概述

姜晓媛;孙振高

关键词:妇科再造胶囊, 辅助生殖技术, 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摘要:妇科再造胶囊具有养血调经、补益肝肾、暖宫止痛的作用.近年来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用于辅助调整月经周期、抑制子宫肌瘤生长、缓解痛经、治疗淋漓出血、带下异常等疾病疗效较好.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痰瘀阻络为主,治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采用的方法有中药方剂、中成药、针灸等,临床上常用中医药方法联合甲钴胺治疗DPN,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孙心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天钩降压胶囊中黄芩素对黄芩苷药动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钩降压胶囊复方中黄芩素对黄芩苷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A(天钩降压胶囊)组、B(黄苓苷)组、C(黄苓素)组,每组各6只.3组大鼠分别灌胃给予天钩降压胶囊(相当于黄芩苷38 mg·kg-1)、黄芩苷单体(38 mg·kg-1)和黄芩素(5.77 mg·kg-1),给药后于不同时间采集大鼠血浆,血浆样品经甲醇-乙腈(1:3)沉淀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天钩降压胶囊、黄芩苷和黄芩素单体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呈双峰现象,通过整合药代动力学得知黄芩素权重系数是黄芩苷的1/2倍,在复方天钩降压胶囊药动学整合浓度中有很大贡献.结论:天钩降压胶囊中黄芩素对黄芩苷的药动学产生影响,为以后研究含有苷及苷元的复方药动学提供参考.

    作者:李顺;李凌军;闫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小金丸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金丸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391%,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上,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药源性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甲亢甲减发生率分别为5.88%、3.92%、5.88%、23.53%、17.65%、11.77%、5.88%;观察组相对应发生率分别为1.85%、0、0、7.41%、9.26%、5.56%、1.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在甲状腺激素指标T3、T4、TSH、TBG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丸结合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现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伤寒论》大柴胡汤证解读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柴胡汤证进行解读:①大柴胡汤证为少阳之实证,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之重证;②大柴胡汤证为六经之郁证,大柴胡汤解郁作用强;③大柴胡汤为少阳邪热呕利只重证;④大柴胡汤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证.

    作者:陈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论述的养生理论丰富多彩,为人类健康、预防保健作出巨大的贡献.保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营养均衡,情志得调,气血流畅,就会内脏机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人们要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主动地适应自然界,劳逸适度避免劳心劳体,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保持身心健康人体阴阳平衡,方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顺其自然、养肾精调脾、不妄作劳等,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论.

    作者:李菊芳;董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温通法治疗虚寒型便秘验案举隅

    便秘的治疗,应当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绝不能一味的荡涤积滞,一并通下.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主凝滞收引,阴寒凝结肠道则糟粕不行,肠道传导失常则发为虚寒型便秘.温通法在虚寒型便秘的治疗中病证相参,方从法出,药证相对,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独活寄生汤加皂角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体会

    独活寄生汤具有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散风寒的作用,而皂角刺有通经活络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且止痛效果迅捷,合用治疗坐骨神经痛其疗效可靠,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桂彩;应森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祛风宣肺方治疗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祛风宣肺方辨证治疗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组应用祛风宣肺方辨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咳嗽缓解与消失时间、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缓解时间为(3.39±1.33)d,咳嗽消失时间为(7.41±1.58)d;对照组分别为(5.22±1.40)d、(8.89±0.95)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宣肺方可有效治疗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有效缩短咳嗽缓解及消失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古今文献中针灸治疗痛经的用穴处方研究

    唐代以前针灸治疗痛经取穴数量非常少,常常仅用单穴处方治疗,而且穴位都是属于局部取穴,均位于腹部,从腧穴分布的经脉来看,大多属于足阳经和任脉.唐宋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已逐渐发展为多穴处方,单穴处方已少见,常用的选穴处方是关元、三阴交、气海等,穴位多属于任脉和足太阴脾经,配穴方法多为局部穴和远端穴相配.到了现代,处方数量以多穴处方为主,常用的选穴处方是三阴交、关元、地机、中极、次髎,穴位分布在胸腹腰背,多属于膀胱经、任脉、脾经、肾经,而且配穴方法上除了局部穴配合远端穴外,还有辨证配穴、俞募配穴、交会穴配穴等.

    作者:岳进;陈洁洁;苗芙蕊;范郁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世界性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表现为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 =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其中中度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60 ~179mmHg,或舒张压100 ~ 109 mrnHg.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针刺治疗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张某,女,64岁,身高164 cm,体质量65.5 kg,体质量指数(BMI):24 kg·m-2.该患者无吸烟、饮酒史,血糖及血尿酸正常,已婚,配偶体健.高血压病程40a,高为175/100mmHg,血压增高时偶有轻微眩晕症状,2009年起口服代文1片80 mg,日1次,平素血压维持在150/95 mmHg.

    作者:康华;郑健刚;王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哮喘缓解期辨证论治探析

    通过对哮喘缓解期的“实”与“虚”的认识,应抓住其病因病机,针对其病因病机,掌握其治则,即“先辨虚实,祛邪为主,慎用补虚、补泻同用”.特别是在补虚的思路上更值得深入体会,即补虚的前提是去除实邪,给实邪以出路.

    作者:刘凯;刘贵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通阳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

    目的:探讨通阳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阳活血方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阳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阳虚血瘀证疗效显著.

    作者:郭敏;王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按照月经周期给予分期论治,月经前期给予泻白散加减;经间期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行经期给予加味逍遥丸加减;月经后期给予二至丸加减.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1%.结论: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张阿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列英辨治骨痹经验

    黄列英运用中医针灸温扶阳气,创新和发展了骨痹治疗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风湿痹证的诊治,尤其对骨痹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黄列英中老年人脾气亏虚、气血失和,肝肾渐亏,筋骨失养是骨痹发生的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为发病的外在条件.临床治疗早期以风、寒、湿、热为纲,祛邪为标,后期以调补气血、补益肝肾为本.

    作者:代强;罗新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从“三因学说”探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

    《黄帝内经》奠定了“三因学说”的思想基础,其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审证查因不能孤立区分其一或其二,需整体观之.作为中医医疗学术思想的精华,将此学说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低血压变异性,无论是现代临床研究抑或动物实验,已证明其运用有显著临床意义.将人体血压的动态变化与人体内气血运行、阴阳消长相联系,为从因时、因地、因人探讨中医药改善老年人高血压异常变异提供了研究思路.

    作者:赵菁;方祝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缺血性中风证候分布与影响因素关系的调查研究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各种相关因素关系的调查,为缺血性中风病的早期诊治及长期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14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病患者,参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量表,按住院第1天、第10天,出院1个月、3个月,共4个时间点进行资料收集,结合病例的基线资料,观察各个证候分布与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缺血性中风的合并病中以高血压痛多,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次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短暂性脑缺血所占比例偏低;证候与血脂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临床对于缺血性中风要分期而且要针对不同的致病因素有目的的进行治疗,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作者:李岩;孙景波;闫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秦岭松花粉治疗小鼠前列腺增生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秦岭产松花粉治疗小鼠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验证中医“以脏补脏“的治疗理论.方法:取6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其中50只采用腹腔注射丙酸睾酮的方式诱发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各10只,另10只给予腹腔注射橄榄油为空白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以不同剂量松花粉水煎液灌胃;阳性对照组以前列康水混悬液灌胃;空白组、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阳性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的小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小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小鼠前列腺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秦岭松花粉对丙酸睾酮所致的小鼠前列腺增生有抑制作用.

    作者:彭修娟;杨志杰;刘半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味寿胎丸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2例

    目的:观察加味寿胎丸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寿胎丸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2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9例,未愈3例,有效率为90.6%,结论:加味寿胎丸治疗青春期功血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莹;朱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其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探讨糖尿病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与其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的住院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为第一诊断的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选取阴阳两虚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共132例,其中阴阳两虚证患者39例,气阴两虚证患者84例,仔细调查病史,筛查慢性并发症,分析2种证型中慢性并发症发病人数的差异.结果:气阴两虚证与阴阳两虚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在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及脑血管病变方面无明显差异,而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脏病变发病较多,而阴阳两虚证糖尿病心血管病变发病较多.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糖尿痛之间,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可针对性的对慢性并发症进行预防,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宝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2例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采用中药内服、手法按摩、牵引、针刺疗法及封闭疗法治疗.结果:治愈55例,显效45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9.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李金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