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

贾晨光;王明福;刘丽杰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六味地黄丸, 部气丸, 麦味地黄丸, 左慈丸, 济生肾气丸
摘要: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辩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为王明福老中医应用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有效率为53.12%,观察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散结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30例

    目的:观察补肾散结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给予补肾散结解毒汤.结果:30例患者有14例妊娠,妊娠率为46.67%,痛经症状缓解25例,未受孕中基础体温改善12例.结论:补肾散结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疗效显著.

    作者:韩志平;夏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黄帝内经》的养生观

    《黄帝内经》论述的养生理论丰富多彩,为人类健康、预防保健作出巨大的贡献.保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营养均衡,情志得调,气血流畅,就会内脏机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人们要掌握自然界的规律,主动地适应自然界,劳逸适度避免劳心劳体,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保持身心健康人体阴阳平衡,方能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黄帝内经》的养生理论重视顺其自然、养肾精调脾、不妄作劳等,体现了自然而然的养生理论.

    作者:李菊芳;董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辨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辩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为王明福老中医应用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有效率为53.12%,观察组有效率为82.8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及其类方加减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贾晨光;王明福;刘丽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90例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甘草泻心汤.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疗效显著.

    作者:郝宇;赵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肾藏精”生理与病理研究概述

    肾藏精主生殖、生长发育,此功能的健全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其功能失调可引起人从幼年至老年,可以说是人生全阶段都可因其引起病变,因此总结和研究肾藏精的生理和相关疾病对于保证人体的健康尤为重要.进一步深入的系统研究肾藏精的内涵和外延可使此方面临床的养护和治疗日趋完善,更大的意义在于使理论应用化.

    作者:董野;鞠宝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哮喘缓解期辨证论治探析

    通过对哮喘缓解期的“实”与“虚”的认识,应抓住其病因病机,针对其病因病机,掌握其治则,即“先辨虚实,祛邪为主,慎用补虚、补泻同用”.特别是在补虚的思路上更值得深入体会,即补虚的前提是去除实邪,给实邪以出路.

    作者:刘凯;刘贵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柴胡温胆汤治疗胃肠肿瘤患者顽固性腹泻40例

    目的:观察柴胡温胆汤治疗胃肠肿瘤患者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服用柴胡温胆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温胆汤能消胀除满、改善脾胃、疏肝理气,对顽固性腹泻有显著疗效.

    作者:付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23例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疗法.从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arris评分为(54.45±6.51)分,术后为(81.25±6.32)分,术后比术前得分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配合死骨清除髓芯减压植骨异体腓骨支撑术能有效治疗股骨头坏死.

    作者:张竞亮;夏建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益气通腹方促进阑尾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50例

    目的:观察益气通腹方促进阑尾炎术后对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阑尾炎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腹方,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配合益气通腹方中药治疗,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进食时间早,减少静脉补液,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王连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筋膜中ERK1/2的影响

    目的:探讨热敏灸对骨质疏松症大鼠筋膜中ERKl/2的影响.方法:选取8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及热敏灸组,每组各20只.对后三组进行造模使其处于骨质疏松症病理状态下,然后对艾灸组及热敏灸组取“肾俞”穴进行常规艾灸及热敏灸治疗,通过Western-blot检测各组ERK1/2的表达水平以观察其改变情况.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中ERK1/2都有少量表达,艾灸与热敏灸组中ERK1/2表达情况都有不同程度改变,尤其热敏灸组改变情况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热敏灸时,灸信号可能通过使热敏态穴区筋膜结缔组织中ERK1/2信号通路蛋白发生变化,进而对人体生理病理状态起调节作用.

    作者:欧阳厚淦;赵志东;卢文静;周平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降血压、脱水、抗生素、营养支持、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治疗组有效率为86.5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钟秀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干燥综合征辨证分型与抑郁焦虑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辨证分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虚内热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津亏血虚证、阴虚湿热证,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抑郁和焦虑情况,同时对各型患者发生抑郁和焦虑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70例患者中评估为抑郁者26例,评估为焦虑者37例.②70例患者中阴虚内热证30例、阴虚络滞证6例、气阴两虚证19例、津亏血虚证14例、阴虚湿热证1例.③本组5种证型干燥综合征患者发生抑郁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焦虑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阴虚内热证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其他证型患者,其余各证型患者发生焦虑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伴有抑郁和焦虑的比例较高,各证型患者发生抑郁的比例差异较小,阴虚内热证患者发生焦虑的比例高于其他证型患者.

    作者:袁雅琪;汪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30例.中医组给予健脾活血法辨证治疗,西医组给予消炎痛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为96.7%,西医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法能够显著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平利峰;于笑霞;章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按照月经周期给予分期论治,月经前期给予泻白散加减;经间期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行经期给予加味逍遥丸加减;月经后期给予二至丸加减.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1%.结论: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张阿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65例

    目的:观察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试验组65例.对照组口服双黄连口服液,试验组口服复方芩兰口服液.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解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张文青;刘新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日夜百服宁口服治疗,B组采用病毒唑静脉注射治疗,C组采用银翘散汤剂治疗,D组采用荆防败毒散治疗,E组采用羌银解热汤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00%,B组总有效率为60.00%,C组总有效率为65.00%,D组总有效率为55.00%,E组总有效率为85.00%.五组临床疗效比较,E组明显优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以羌银解热汤效果为明显.

    作者:施崇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黄列英辨治骨痹经验

    黄列英运用中医针灸温扶阳气,创新和发展了骨痹治疗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风湿痹证的诊治,尤其对骨痹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黄列英中老年人脾气亏虚、气血失和,肝肾渐亏,筋骨失养是骨痹发生的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为发病的外在条件.临床治疗早期以风、寒、湿、热为纲,祛邪为标,后期以调补气血、补益肝肾为本.

    作者:代强;罗新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1例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以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且局限于乳腺小叶为特征的乳腺肉芽肿性炎症病变,病变内无微生物病原菌.既往文献报道认为其发病病因与哺乳史、乳房外伤、口服避孕药物史、乳头内陷,乳腺分泌物过敏,或分支杆菌、棒状杆菌感染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病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疼痛或乳房脓肿溃破、流脓.其发病率近几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易误诊,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治疗颇为困难.

    作者:徐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服普济消毒饮加外用大青膏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33例

    目的:观察普济消毒饮加减口服加大青膏外用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普济消毒饮,另外用大青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2.5%,治疗组有效率为88.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济消毒饮加外用大青膏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杰;高兆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2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1患者给予单纯放腹水输白蛋白治疗,;对照组2患者给予放腹水后腹腔注射药物(多巴胺针20 ~ 40 mg,速尿针40~60 mg,每周3次)同时静脉输白蛋白;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放腹水输白蛋白、腹腔药物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利水中药颗粒内服治疗.结果:对照组1有效率55%,对照组2有效率为75%,观察组有效率为9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腹大胀急、心烦、口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牙龈出血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体质量、腹围均有所下降,排尿量明显增多,肝功能有所改善,腹水有所消退,但以观察组的变化程度更加明显,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陈郁梅;黄明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