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庆东;王雪梅;李立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120例发热待查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并进行病原学检查确诊.评价PCT和hs-CRP对急性发热疾病病因学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 PCT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5%、82.4%、92.8%和75.7%,hs-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9%、58.8%、83.9%和60.0%.结论: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发热患者血清PCT和hs-CRP水平显著升高,二者检测可用于急性发热患者的病因学诊断,PCT敏感性及特异性更好.
作者:徐志锋;余梅娟;李志全;陈荣健;李国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对社区人群预防和有效治疗高血压的作用,为更好的控制高血压的发病率和控制率提供有效途径.方法:在双桥区范围内随机选取两个社区,对三十岁以上人群通过问卷调查,健康教育,体检,建档,回访,再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控制率,总结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的防治中的作用.结果: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干预前24.0%,干预后为9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相关危险因素也得到控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社区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是控制高血压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和有效控制高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姜瑞华;陈红楠;朱松岩;唐小兵;付淑华;崔志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置管加注入尿激酶对多房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多房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CT引导下微创置管加注入尿激酶,对照组患者直接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胸腔积液平均治疗时间.结果:治疗组多房性胸腔积液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胸腔积液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微创置管加局部用药治疗多房性胸腔积液疗效高,时间短,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作者:潘德超;孙亚林;赵金英;贾瑞申;丁树宇;袁卫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端粒酶活性(TA)、癌胚抗原mRNA(CEA mRNA)、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 mRNA(CK19 mRNA)在判断NSCLC癌细胞血液播散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为对象,比较对象外周静脉血液标本中TA、CEA mRNA、CEA、CK19 mRNA检测结果的差别.结果:NSCLC组TA、CEA mRNA、CEA、CK19 mRNA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别都非常显著(P<0.01),TA和CEA mRNA的阳性率都显著高于CEA(P<0.05)和CK19 mRNA(P<0.05),TA和CEA mRNA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都优于CEA和CK19 mRNA.结论:TA、CEA mRNA、CEA、CK19 mRNA可以作为实验室检查NSCLC癌细胞血液播散的项目,其中,TA和CEA mRNA的应用价值高于CEA和CK19 mRNA.
作者:孟广伟;任连峰;邸志强;侯继申;薛承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分析短暂性脑缺血采用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到我院进行治疗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60例,用TCD和颈动脉彩超联合检查为A组,单独使用TCD检查的为B组,单独使用颈动脉彩超检查的为C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采用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的范围比单独使用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查范围广,能清楚检查出患者的情况.结论: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测为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影像依据,可将TCD和颈动脉彩超检测广泛应用于对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诊断.
作者:牛庆东;王雪梅;李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19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本院早期同等病情的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25例呼吸衰竭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是(34.1±18.7)h,有2例患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的肺炎,抢救成功有17例;对照组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是(48.2±21.3)h,有9例患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的肺炎,抢救成功有14例.两组患儿观察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无创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湖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10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GOS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差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损伤预后良好率为67.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钠血症、合并伤和术后感染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康复训练到位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同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应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魏德胜;莫祖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小型实验室近年来对丙型肝炎病毒流行情况的动态监测.方法:采用BHC-1300IIA/B3二级生物安全柜,可调式微量移液器,37±1℃电热恒温水温箱,KaytoRT-3900全自动洗板机,Multiskan Mk3全自动双波长酶标仪及酶联免疫法检测抗-HCV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抗-HCV.结果:各组抗-HCV阳性率分布差别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型肝炎病毒在我区流行基本稳定.
作者:张淑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泵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策,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胰岛素泵的使用技能.方法:选取我院10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其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胰岛素泵使用相关知识的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结果:大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泵使用知识掌握不准确,小部分人对胰岛素使用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准确.结论:加强非专科护士对胰岛素泵的使用相关知识的培训,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作者:刘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系统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率.方法:对经过系统超声检查所发现的胎儿畸形96例的声像图进行研究,并将产前产后进行比较.96例胎儿畸形中共有92例诊断完全符合(仅4例漏诊),确诊率为95.83%,其中包括单发畸形有75例,复合畸形有13例,多器官畸形有5例.结果:96例胎儿畸形中共有92例诊断完全符合(仅4例漏诊),确诊率为95.83%.结论:系统超声可以有效观察到胎儿的发育情况,是诊断胎儿是否畸形的佳方法,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赖祝琴;杨振宇;黄芳;罗萍;汪玉丽;周杰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措施,早期发现并积极有效的处理液体外渗,减少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方法:根据外渗的部位、程度、外渗液体的性质,有针对性的采用局部清创和选用特效外敷药物并加强对外渗部位的护理.结果:33例液体外渗患儿经局部处理后,除一例钙剂渗漏留轻微黑点外,其余创面愈合均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早期发现液体外渗并积极有效的处理,对促进其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文静;宋相冬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早产儿电解质状态进行临床分析,及时指导临床正确补充电解质.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55例早产儿进行常规血生化分析,分别于生后3d内、4d-7d、8d-14d进行血钠、钾、氯、钙测定.结果:255例早产儿中,3d内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者99例,占38.82%,其中高钾、低钠、低氯、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4d-7d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者85例,占33.33%,其中低钾、低钠、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8d-14d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者27例,占10.59%,发生率以低钠、低钙血症居高.结论:新生的早产儿易发生低钙、低钠、低氯、高钾血症,而随着日龄的增加呈现低钙、低钠、低钾血症,并且胎龄及体重越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越高,同时合并疾病者更易发生水电解质失衡.监测早产儿血清电解质有利于指导临床对电解质紊乱的患儿进行及时治疗.
作者:陈新瑶;莫焕桐;郭佳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8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就小儿支气管异物的特点、高发年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异物的取出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小儿支气管异物吸入以1-3岁患儿居多,与其它年龄段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本组86例患儿中来自农村的患儿77例,占89.53%,其分布与年龄具有代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儿分别经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79例,直达喉镜取出异物6例,1例异物难以取出,转胸外科行开胸手术取出,异物所在部位分别位于左支气管38例,右支气管41例总气管7例,异物包括花生、碗豆、玉米、笔帽、动物性异物等,无1例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依据是病史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及时确诊完善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麻醉方式及熟练的技术是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水平 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步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食管癌发病率较高,是胸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恶性程度高,患者吞咽困难,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食管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有关,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方法,手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并发症较易发生.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患者2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瑞华;郭金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社区防治问题.方法:在徐州市泉山区泉山社区对其中35-75岁的居民作高血压普查,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二年的药物及健康教育指导的随防.结果:高血压管理率为75%,控制率为36.5%,服药率为70%.未治疗者中高血压控制率平均达23%,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高血压管理率增高,但控制率下降的趋势.结论:高血压从年轻时效果好,可提供药物干预.
作者:吴新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经侧裂入路方式实施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目的.方法:选取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经侧裂显微手术方法且作为试验组,同时再选取105例予以小骨窗开颅手术的高血压脑出患血者作对比研究(即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予以观察且对所统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恢复者107例、占99.07%,重残者1例、占0.93%;对照组恢复者68例、占64.76%,重残33例、占31.43%;恢复率、重残率分别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3.70%、对照组16.19%,二者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裂入路予以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韦廷求;韦树德;莫建华;蒙智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2年1月我院应用ERCP治疗75岁以上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70例,设为观察组,收集其病因、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同期行传统手术(对照组)治疗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观察者总体有效率为94.3%(66/70),对照组为95.7%(67/70);观察者较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并发症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应用ERCP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效果确切,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高龄不应作为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禁忌.
作者:何永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骨科手术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5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下肢肿痛1例,超声检查阳性1例,发生率为1.33%;对照组下肢肿痛8例,腓肠肌压痛6例,超声检查阳性9例,发生率为12.0%.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X2=12.43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荷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全口义齿修复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实施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实施修复前后的全程心理干预,并与仅进行常规修复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满意度调查和比较研究.结果: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在戴用3个月后,与戴用1个月相比在外观、语音、固位、舒适性等四个方面的临床效果均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咀嚼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干预组在戴用1个月和戴用3个月时与相同时期的对照组相比,在外观、语音、咀嚼、舒适性等四个方面的临床效果均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固定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程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全口义齿修复的满意度.
作者:郑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平板运动试验中,T波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运动后发生T波对称高尖,持续时间>4min的患者3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运动后T波低平或倒置,持续时间>4min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1-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冠脉造影阳性率.结果:冠脉造影阳性率研究组(90%)显著高于对照组(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板运动后T波对称高尖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对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初筛,从而早期发现冠心病,价格便宜,易于开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于清芝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