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廖映烨
目的:观察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9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推拿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同时检测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指标均显著改善,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够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确切.
作者:牟新;蒋金鹏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不足型心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血不足型心悸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归脾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联合西药治疗气血不足型心悸疗效满意.
作者:白明;康斐;王红玲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肺祛痰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另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健脾益肺祛痰方治疗.结果:试验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道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益肺祛痰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刘波 刊期: 2014年第10期
胃与肝生理联系密切,病理上相互影响,临床上,多见肝胃不和,胃气壅滞,失于和降,致胃脘疼痛,法当肝胃同治.以疏肝理气为常法,然肝胃不和的病因病理有异,故辨证施治或疏肝和胃止痛,或疏肝清热、和胃通降,或柔肝滋阴、益胃生津,或疏肝解郁、活血化瘀等法.
作者:张增瑞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筋骨并重”理念在骨伤疾患中所具有的指导作用.方法:总结历代医家对“筋骨并重”理念的理解,结合当代医师在“筋骨并重”理念下的临床实践,对医术典籍、临床资料加以整理、概括.结果:“筋骨并重”在骨伤疾患的治疗中,能减少损伤与再损伤的发生,保护软组织.结论:“筋骨并重”理念在骨伤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各个阶段都有确切的指导作用.
作者:薛少驰;张德林;王辉;李小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不少医家常以《伤寒论》中第97条为据,认为小柴胡汤是为虚实夹杂的病证而设.笔者从小柴胡汤证病因病机、证候及立方思想三方面进行讨论,认为小柴胡汤证并非虚实夹杂证,当归属为气机升降出入逆乱,三焦失畅,枢机不利之实证更为合理.
作者:刘旭辉;吴承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灼烙方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扣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灼烙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灼烙方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
作者:何苗;刘洋;李敏清;文曦娜;李淑娟;伍友琼;许建综;耿家斌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清浊固肾合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个性化方案控制血压,至血压达标(130/80mmHg),并停服一切有肾损害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浊固肾合剂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浊固肾合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刘仁斌;陈玉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安肠止痛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安肠止痛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肠止痛方联合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振伟;牛立军;苏强;牛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39例和中西医结合组37例.常规治疗组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治疗.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糖化血红蛋白和收缩压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生理及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闻慧娟;王沛;高向丽;王灵聪;李蔚;顾勤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养精日本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维酶素片、法莫替丁治疗,治疗组采用当归芍药养精固本膏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症状评分、病理组织积分、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芍药养精固本膏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改善胃黏膜的病理形态、增强胃黏膜的修复能力,减轻胃黏膜的损伤,防止炎症侵袭、腺体萎缩.
作者:谢胜;周晓玲;韦金秀;侯秋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分析2010-2012年3 a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穴规律.方法:对3 a间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录入,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468篇,使用腧穴159个,总频次3 275次,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腧穴为风池、颈夹脊、百会、天柱、大椎、风府、足三里、肩井、内关、太阳;腧穴配伍前5位的为风池→百会、风池、颈夹脊→百会、风池→天柱、风池→风府、风池→颈夹脊;所选用的腧穴遍布十四经脉,其中以阳经腧穴为主;腧穴分部规律主要以头面颈项部和上肢部为主;特定穴的使用频次占总频次的57.59%,其中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结论:用穴主要以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辩证取穴.
作者:贾红玲;何二帆;张永臣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电针、牵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给予电针、牵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疗效、JOA评分、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电针、牵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刘铭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肺通颗粒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肺通颗粒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通颗粒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霍会爱;沈新联;连玮;刘侠北;陈遹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猪苓汤加味治疗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术后排尿困难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猪苓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物理方法治疗.结果:两组显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猪苓汤加味治疗术后排尿困难效果显著.
作者:董惠贤;李春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配合护理干预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变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曹月香;高健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柔肝养血方治疗的更年期失眠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更年期失眠患者30例,均给予疏肝益肾柔肝养血方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临床痊愈12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疏肝益肾柔肝养血方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库保庆;王月;陈立;马聪;梁俊燕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郁骨康丸配合火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130例,均给予丹郁骨康丸配合火针针刺治疗.结果:治愈15例,显效39例,有效53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82.3%.结论:丹郁骨康丸配合火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作者:张鑫杰;王俊发;皮书高;孟刚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行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对照组予以膀胱内灌注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显著.
作者:郭浩;王凡;张忠民 刊期: 2014年第10期
痤疮的治疗应从发病的各相关因素和调整体质入手,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放松情绪,避免接触各种化学品等,治疗时应制定适合患者体质的食疗方案,从而达到未病养生,重在预防的目的.
作者:王亭;齐晓磊;唐志坤 刊期: 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