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锋;王利明;肖鲁伟;童培建
目的:观察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脑、脊髓组织干扰素γ(IFN-γ)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免疫组化的表达,探讨滋阴补肾法(左归丸)与温阳补肾法(右归丸)治疗EAE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髓鞘碱性蛋白(MBP)免疫Lewis大鼠诱导EAE模型,1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左归丸组及右归丸组,每组24只.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mL/(只·d);激素组免疫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mL/(只·d),发病后改为醋酸泼尼松混悬液灌胃,5 mg·kg~(-1)·d~(-1);左归丸组免疫后给予左归丸混悬液,2mg·kg~(-1)·d~(-1);右归丸组免疫后给予右归丸混悬液.3mg·kg~(-1)·d~(-1).直至处死.分别于急性期(免疫后15d)和缓解期(免疫后27d)随机选取各组大鼠,取脑组织切片进行IFN-γ、MMP-9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造模后15d和27d,模型组大鼠脑和脊髓IFN-γ、MMP-9表达染色IOD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IFN-γ的IOD值在给药后减低,同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左归丸组MMP-9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造模后27d,左归丸组脑和脊髓组织MMP-9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且左归丸组脑组织中MMP-9表达染色IOD值较免疫后15d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归丸组MMP-9表达较免疫后15d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归丸和右归丸可下调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IFN-γ、MMP-9表达,其中左归丸可下调急性期MMP-9表达,右归丸可下调缓解期MMP-9表达来治疗EAE.
作者:樊永平;宋丽君;龚海洋;王蕾;叶明;周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潜在病机是指临床虽无相应的症状出现,但确实存在于病机中、且对主证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病理环节.潜在病机的提出是对传统病机理论的完善,对丰富中医证候病机理论和提高临床辨证论治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潜在病机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现实性和可证性.借助潜在病机理论可以更好地认识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与病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认识著名古方的制方原理和配伍技巧,揭露潜在病机也将促进临证对病证病机的深入探索.
作者:薛珂;谢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轻度椎-基底动脉狭窄性眩晕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7月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经DSA检查按NASCET标准诊断轻度椎-基底动脉狭窄(MVS)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参附组(SF组)34例和丹参对照组(DS组)32例.以眩晕障碍量表的筛查表(DHI-S)和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来评定患者在刚入院、治疗的第3d、第6d及出院时的眩晕程度,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2次检测其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阻力指数(RI)、血清红细胞比容(Hmc)和纤维蛋白原(Fbg)的水平.结果:入院时SF组和DS组的眩晕评分、TCD及血清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的第6d和出院时,SF组DHI-S和DARS评分均低于DS组(P<0.01及P<0.05);治疗后SF组左、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m均高于DS组(P<0.05)、RI均低于DS组(P<0.05),血清Hmc及Fbg均低于DS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和血液黏度缓解MVS的眩晕症状.
作者:田作军;张志敏;杨志华;刘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探讨金元四大家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施治观、治则及其处方用药.刘完素认为火热是导致人体疾病的重要因素,首倡以热辨带,清热利湿为其治法;张子和认为带下属湿热冤逸,遗热小肠,强调以吐下治带,降心火益肾水;李杲认为带下病和其他病一样是由脾胃之气所伤而形成的,遂以脾胃论带,健脾治带;朱震亨认为带下的产生是由脾湿生痰,痰湿下注而成,遂以痰湿辨带,治以燥湿为先,临机应变.
作者:叶知锋;施云福;蒋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窍汤治疗神经性耳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90耳)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44耳)与对照组30例(46耳).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与谷维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活血通窍汤辨证论治疗耳鸣.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0%,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3.83,P<0.01).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χ~2=12.89,P<0.01).结论:活血通窍中药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良好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临床治疗神经性耳鸣的较好方案.
作者:杨家蕾;樊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文章提出儿童哮喘按体质辨证分为虚寒质、痰湿质、痰热质、阴虚质、阳虚质5种类型,以发作期的寒热虚实辨证与缓解期肺脾肾三脏气虚、阳虚、阴虚的不同而辨证论治,同一种体质在发作期和缓解期的用药有区别,而在发作期和缓解期不同的体质用药也要有不同,体质和证的关系密切,在临床治疗中,准确而合理地分析辨别机体体质状况并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对儿童哮喘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桂华;郑贵珍;赵时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痢疾是消化系统传染病之一,发病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痢疾的发病规律,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选取陕西省22年痢疾各月份的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运气理论所揭示的发病规律,系统总结了痢疾发病与岁运、司天、在泉及六气的相关性,为痢疾发病提供参考.
作者:陈震霖;张景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肠粘连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管与肠管之间、肠管与腹膜之间、肠管与腹内脏器之间发生不正常黏附,形成膜状或索带状粘连.形成肠粘连的因素很多,从病因学角度来说除了先天原因之外,不外乎损伤和炎症两种因素.
作者:王秀红;徐云梅;张继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笔者现将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入住本科8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82例取得了比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基础证特征及其老年患者特征.方法:收集四所医院CAP患者资料,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及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1 059例CAP患者中,共出现16种基础证,其中火热证的频率和构成比高,分别为45.80%和17.14%,其次为痰热证(38.90%,14.57%);②与非老年人肺炎比较,老年人肺炎中肺气虚证、痰湿证、肾气虚证、血瘀证、肺阴虚证、脾气虚证、风寒证、肾阴虚证出现的频率高(P<0.05);风热证出现的频率低(P<0.05);而火热证、痰热证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③CAP常见基础证有风寒证、风热证、火热证、痰热证、痰湿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肺阴虚证,并对其主次症特征作了分析.结论:CAP常见基础证有8种,其中火热证、痰热证常见,而老年人肺炎常兼有气虚证或阴虚证.
作者:李建生;王至婉;余学庆;李素云;郑四平;孙子凯;张伟;贾新华;王明航;王海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报告频复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验案3例,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健脾补肾为基本治法,而针对个体差异的特殊临床表现,分别重用益气同表、养血疏肝、温肾壮阳、填精泄浊等方药,并患者坚持耐心配合治疗,是获痊愈的关键.
作者:李恩慧;薛峰;朱智;薛昌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踝关节扭伤在关节损伤中发病率高,约占骨科急诊的6%-12%~([1]).运动时,自身用力不当或其他外力作用.就会使踝关节运动幅度超出解剖学限制的活动范围,造成该关节急性损伤~([2]),交通意外伤也可引起踝关节损伤.
作者:张跃;魏敏民;李兵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从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研究补肾化痰中药对香烟烟雾吸入小鼠慢支模型的预防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小鼠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慢支模型组、桂龙咳喘宁组、补肾化痰中药大剂量组和补肾化痰中药小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香烟烟雾吸入法建立小鼠慢支模型,补肾化痰中药和桂龙咳喘宁均采用预防给药.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气管和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补肾化痰中药大、小剂量组和桂龙咳喘宁组小鼠气管和肺组织的病变程度均显著减轻(P<0.01或P<0.001),尤以补肾化痰中药大剂量组小鼠的效果显著.结论:补肾化痰中药对烟熏慢支模型小鼠有显著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王淑玲;蒋士卿;詹向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更年乐水丸对抗围绝经期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去双侧卵巢大鼠模型模拟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状态,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观察各组雌激素(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激素(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更年乐高剂量组可使去双侧卵巢大鼠血清中E_2、T_4升高,FSH、LH、TSH降低(P<0.05).结论:更年乐水丸能有效改善去双侧卵巢大鼠血清中紊乱的激素水平,达到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
作者:张丽霞;李翠萍;黄霞;朱颖飞;李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对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研究的加强,不仅可以进一步发掘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内容,利于临床指导和生命科学的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推进与其他现代交叉学科的发展.笔者在阅读近10年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阴阳五行方面的论文后.从中选择了20余位代表性作者,分为6类进行综述.
作者:文理;刘巍;顾植山;陶先刚;闫志安;黄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与脑血流变化关系,以及高血压病不同分层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对高血压病程的影响.方法:对312例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TCD)结果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证侯要素提炼,并运用相关性分析探讨证候要素、高血压危险分层与颅内血流变化情况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低危组与中、高危组患者的颅内血流速有统计学差异(P<0.01).高血压病低危组患者,证候要素分布以瘀为多见(50%),其次为火或热(49%);高血压病中、高危组患者,证候要素分布以瘀为多见(63%),其次为火或热(50%).在高血压低危组中,证候要素与颅内血流对称性无相关性;高血压中、高危组中,证候要素中火或热(r 0.219]、气郁(r 0.141)、气虚(r0.170)与颅内血流对称性具有相关性.结论:证候要素中的风、痰、瘀、气郁、血虚在高血压低危组与中、高危组中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存在动态变化.气与血的变化贯穿高血压病自然病程.高血压病不同危险分层,颅内血流变化存在显著差异.高血压病患者颅内血流变化,与证候要素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志辰;张允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的一张名方,文章通过痛经、绝经前后诸症、产后缺乳及脏躁病案举例,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并阐释其机制.分析了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辨证要点及加减变化.以及对该方的病机认识.
作者:张立山;戴雁彦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二鳖汤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建立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将48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干预治疗组[二鳖汤高、中、低剂量组及复方鳖甲软肝片组(阳性对照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猪血清,每只每次注射0.5ml,每周2次.从造模第1周开始,除正常组、模型组不给药,其他各组每天灌胃1次.干预治疗9周后,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Fas/Fas-L的表达.结果:模型组TGF-β_1及凋亡相关因子Fas/Fas-L较正常组表达明显升高(P<0.05),各干预治疗组TGF-β_1、Fas/Fas-L的表达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下调(P<0.05).结论:二鳖汤抗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促细胞凋亡因子TGF-β_1的水平,进而下调Fas/Fas-L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的过度凋亡.
作者:张素养;李荣亨;王淑美;熊盛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规范化病名.方法:通过分析既往文献,并结合现代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消渴肾病作为糖尿病肾病的规范化中医病名为恰当.结论:糖尿病肾病的规范化中医病名为消渴肾病.
作者:田风胜;苏秀海;王元松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痛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上皮细胞HLA-DR抗原表达以及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7例脾胃湿热证、24例肝气犯胃证和19例脾胃虚寒证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胃窦上皮细胞HLA-DR抗原的表达,用改良Giemsa染色法确定Hp感染程度.结果:HLA-DR抗原表达在Hp~-组与Hp~+组中差异显著(P=0.00;P<0.01);脾胃湿热和肝气犯胃证组Hp定植密度与HLA-DR抗原表达呈正相关性(r=0.33,P=0.01;r=0.45,P=0.03;P均<0.05),但脾胃虚寒证组两者未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0.46,P=0.05).Hp定植密度和HLA-DR抗原的表达在3种中医证候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p感染增加了HLA-DR抗原的表达,Hp感染程度和HLA-DR抗原表达与中医证候的形成相关性不大.
作者:姜成;林瑜;刘芬;严晓丹;鄢春锦;王晓宁;张学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