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48例手术治疗体会

曹恒谦

关键词: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患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有效措施之一.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48例,现就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专职康复护士对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现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是20世纪骨科的一次革命性进展[1].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人骨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2].其主要目的是解除病变关节造成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和使关节获得长期稳定[3],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广泛开展,术后康复训练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完美的术后康复治疗,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4],但是,目前的训练方法较为零散,尚未见到由专职康复护士进行系统的训练方法.

    作者:丁娓;丁爱玲;魏东;凌淑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更昔洛韦联合白介素-Ⅱ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白介素-II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静滴更昔洛韦250mg,1次/d,白介素-II 10万u,1次/d;对照组46例,单用更昔洛韦方法同治疗组.均连用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6.00%,78.26%,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白介素-II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用更昔洛韦.

    作者:陈清;李崇彬;陈翠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RNA病毒性脑膜炎的实验诊断研究

    目的:研究探索RNA病毒所致毒性脑膜炎(病脑)的临床实验诊断方法.方法: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病脑组)和非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对照组)为对象,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脑脊液标本中RNA病毒(包括肠道小RNA病毒组、柯萨奇病毒及风疹病毒),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ELISA)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中柯萨奇病毒-IgM和风疹病毒-IgM.结果:RT-PCR方法的特异性为100%,阳性率分别为肠道小RNA病毒组35.3%、柯萨奇病毒29.8%、风疹病毒9.7%;而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的特异性为93.7%(COX-IgM)和95.2% (RV-IgM),敏感性分别为38.2%和8.4%,检测脑脊液则无阳性发现.结论:RT-PCR是一种临床实验确证诊断病脑的有效而实用的方法,与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诊断资料的质量.

    作者:吕树文;曹星华;宋立刚;关慧臻;杨亚平;薛承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柴胡桂枝汤相合方剂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桂枝汤、小柴胡汤的免疫调节作用,以证实其合方中方与方间存在着功效的相加、协同或拮抗关系.方法:设柴胡桂枝汤、桂枝汤、小柴胡汤3个药物组和空白时照组,计算其对正常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率、迟发型变态反应的耳肿胀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结果: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增加正常小鼠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P<0.05),柴胡桂枝汤的免疫调节作用优于小柴胡汤、桂枝汤(P<0.05).结论:桂枝汤和小柴胡汤的免疫调节作用具有协同关系.

    作者:王文军;李静华;王莉;赵玉莹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二次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术治疗食道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探讨食道癌根治术胸导管损伤导致的术后乳糜胸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4年915例食道癌患者中,并发乳糜胸并进行了手术治疗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6名患者的术前的乳糜引流量平均为1916ml(1300ml~2700ml),术后的乳糜引流量平均为175ml(120ml~250ml),减少幅度平均为90.6%(87.5%~93.3%).结论:对于食道癌术后乳糜胸的患者,保守治疗仍未能改善的,果断实施手术治疗是较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许双塔;许建华;叶凯;郑正荣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脉泰颗粒择时给药对胰岛素抵抗高脂模型家兔的影响

    目的:观察脉泰颗粒择时给药对胰岛素抵抗(IR)高脂模型家兔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家兔诱导产生IR,对造模后有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TG、TC、LDL-C、ApoB明显升高(P<0.01),ApoAI显著降低(P<0.01),HDL-C无明显变化.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TG、TC、LDL-C、ApoB明显减少(P<0.01),ApoAI、HDL-C明显增加(P<0.01).结论:高脂高糖饮食可造成家兔脂代谢紊乱,脉泰颗粒可有效调节血脂,减轻胰岛素抵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张慧岭;张芬梅;李庆升;豆真珍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比较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效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Ⅰ受体(ATⅠ),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厄贝莎坦与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不良反应.

    作者:蔡文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患者的作用.方法:对502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术后进行病情监测、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及术后电切综合征、膀胱痉挛、尿路感染、尿管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无1例患者出现炎症并发症.结论:整体护理能较好的使患者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巫丽珍;邱丽霞;张淑宜;戴咏梅;袁小玲;邬斐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多种诱发电位检查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研究

    目的:探讨多种诱发电位检查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肝炎肝硬化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测,观察其异常率.结果:50例肝硬化病人中,BAEP异常27例(54%),VEP异常11例(22%),SEP异常18例(36%),且随child- pugh分级增加,诱发电位的异常率也随之增加.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行多种诱发电位联合检查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画伟;胡雪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福辛普利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观察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各半),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干预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给予福辛普利(1mg/kg/d).上述动物于第12周取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NO水平以及SOD活性,并在光镜和电镜下对胸、腹主动脉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给药组动物血清TC、MDA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而NO水平以及SOD活性则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到给药组动物主动脉损伤轻于模型组.结论:福辛普利可降低胆固醇,缓解自由基损伤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钬激光治疗膀胱肿瘤35例护理体会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常见的肿瘤.高发年龄45~75岁.钬激光治疗肿瘤是目前新的一种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适应证广等优点.同时这项新技术的开展对手术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回顾我院2005年以来开展的35例钬激光膀胱肿瘤治疗术,探讨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小燕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经皮肝穿针辅助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的体会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肝穿针辅助行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的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3月以来开展的24例腹腔镜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的治疗结果.结果:手术时间48~105min,平均65min.一般术后当日即可下床活动,14例病人未用止痛药物,2~3d拔除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开始进流食.1例穿孔直径8mm,适应症选择不当,粘补失败,术后3d再次开腹修补,2例出现膈下残余感染,加服中药治疗.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11d,平均7d.结论:纤维蛋白胶消化性溃疡穿孔粘补术与腹腔镜下行穿孔缝合术比较,操作方法简单,不需要掌握腹腔镜下缝合技术,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设备及经验者,均可以顺利完成手术,应用方便,更容易推广.

    作者:张学军;李巍;杨云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医院实施病人休闲港湾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疾病保健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健康教育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1].为满足病人健康教育的需求,我院自2003年4月实施病人休闲港湾,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要,以扩大健康教育的途径.现将其特点介绍如下:

    作者:徐锡春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高血压幕上脑出血48例手术治疗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患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的手术治疗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有效措施之一.我院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48例,现就手术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曹恒谦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多普勒动脉超声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科技的进步,人们更趋向于借助仪器反映动脉的情况.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反复检查,费用昂贵等.动脉多普勒超声作为无创性血管检测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62例(89条肢体)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多普勒检测与同期动脉造影对比分析,探讨多普勒动脉超声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作者:张琳娜;高畅;贺宇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影响病区健康教育效果的不良因素及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改变,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思想逐渐提到日程上来,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帮助病人倡导正确的理念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然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多种因素影响着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笔者结合临床实践,对影响病区健康教育效果的不良因素及对策加以阐述,从而帮助护士树立正确健康教育的理念,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

    作者:卢思英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慢性肾衰神经系统并发症病因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的一组精神、神经并发症称为尿毒症脑病,它是尿毒症患者晚期危险的致死病因,死亡率高,透析前后均可发生.慢性肾衰当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时几乎100%的患者均有神经系统的异常,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人的10%时,则脑功能障碍明显.

    作者:姜晓凤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IL-18研究进展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 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主要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全世界大约有1.5亿人患哮喘.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病机制是由Th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不平衡所导致的.

    作者:余汉光;肖玲;吴洁文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2000年5月至2006年5月我院采用135°角钢板,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每组患者术后优良率、并发症及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等进行比较.结果:所有病例:优38例,良15例,可7例,优良率89%,平均愈合时间16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结论:应用Gamma钉及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出血少,能早期活动,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作者:袁伟;赵强;高晓亮;高建秋 刊期: 2007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24例临床观察

    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减少出血发生率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我们采用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200~400ug,通过增强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效果明显.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梁卫星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