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萍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厌恶进食,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儿科常见病症.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是国内外广受关注的儿童摄食问题之一,而现代医学对此又没有特效疗法.笔者采用养胃增液汤加传统捏脊疗法治疗本病52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波;刘洪翠;宋明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2006年6月~2007年12月,笔者运用疏肝理气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5例,并与西药治疗32例进行随机对照,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静;刘小倩;白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据现有文献,早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半夏的使用记载,<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半夏为常用中药,性味辛温,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等功用.能化寒痰、清热痰、燥湿痰、化痰熄风、温肺化饮、和胃化浊,降逆止呕、散结除痞、行气解郁、散结开痹.临床可随证配伍,广泛运用于临床的寒痰宿肺、痰饮、胃寒呕吐、梅核气、痰热结胸、心下痞满等证.由此可见,半夏的功用颇多,本文在此重点阐述半夏在方剂中的功用主治及配伍意义.
作者:左志琴;沈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临床常见病症,常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2003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自拟的升阳熄风汤治疗患者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珂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原贵州省遵义市中医院汤宗明副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现任遵义市名老中医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随其学习期间,受益良多.现举其治验病例两则如下.
作者:余纪江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确诊病例90例,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81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77%.结论:ESWL配合排石通淋汤治疗结石副作用小,疗效高.
作者:崔洁颖;王爱萍;王全理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张仲景的学术渊源,来源于<素问>、<八十一难>、<九卷>、<胎胪药录>等.其认识疾病,除辨证论治外,还善用四诊搜集信息,熟练应用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临证思维脉络清晰,同时学术承传师古而不泥,堪称活用<内经>理论的大家.
作者:刘娜;位燕 刊期: 2008年第08期
慢性泄泻,证诸现代医学,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肠炎、非特异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既有器质性的,亦有功能性的,临床治疗大多侧重于调理肝脾肾三脏,但有时效果欠佳,故通过复习文献、调整思路、谨守病机,使其药证相应,以期提高疗效.
作者:张玉波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3例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口服别嘌醇片,每次100~200 mg,日3次,1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及血塞通注射液,2周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健脾祛湿、温肾化瘀中药内服,日1剂,水煎服,1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87.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抑制尿酸产生和促进尿酸排泄,使血尿酸降低,控制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
作者:刘英华;伍德军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肱骨外上髁部局限性疼痛,影响伸腕和前臂旋前功能的慢性疾病.西医治疗使用消炎止痛剂或局部封闭,但疗效往往无法持久,多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笔者2004年1月~2007年4月,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本病9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刘元平;姜义飞;崔素芝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补宗活血汤是笔者自拟的用于治疗慢性心肺疾病的有效方剂.本文试简析宗气学说与慢性心肺疾病的关系、补宗活血汤方义,并列举病例,以就正于同道.
作者:吴积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疗程为10 d.主要观察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睦富 刊期: 2008年第08期
对月经病的调治:一是治病求本,分清经病与他病的关系;二要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带下病的治疗:一是治疗多法,祛湿为先;二是治带尤重脾肾;三是内外合治,祛邪除秽;四是经带同病,先治带下.关于妊娠病的治疗:一是治病与安胎并举;二要祛胎益母,急以下胎.对于产后病:一是勿拘于产后,勿忘于产后;二是用药慎戒;三是产后第一方,当推生化汤.
作者:褚玉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患者,给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每天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28例,占93.3%;显效2例,占6.7%;无有效及无效病例.其中服药1剂两次后体温下降2℃者25例,占83.3%,服药2~3剂后热退者5例,占16.4%.结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房劳外感发热也有较好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永海 刊期: 2008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8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换新 刊期: 2008年第08期
介绍了中药超微粉碎相关概念及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中药领域的主要优势,重点阐述了超微粉碎技术在单味中药、复方中药的应用研究进展,对中药超微粉碎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应解决的问题.
作者:楼丹飞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归脾汤对抗焦虑药有严重抗药性和依赖性的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症诊断标准的病人纳入治疗对象;药物组成:党参、白术、黄芪、茯苓、当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结果:所治200例中,痊愈144例,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6例.结论:归脾汤能够改善大脑血液循环,提高病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尤其对抗焦虑药有严重抗药性和依赖性的病人效果更显著,在缓解抗焦虑药戒断综合症方面有更广泛的前景.
作者:黄青松;王秋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又以椎动脉型比较常见,1999年以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本病225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勇;钱永刚;程远钊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通过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探讨针灸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进展.方法:将近年来针灸治疗失眠的文献资料按体针疗法、灸法治疗、特殊治疗、综合疗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结果:针灸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作者:黄欢;黄家诏 刊期: 200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小儿目劄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8例,给予针刺加中西药物外敷治疗;对照组34例,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8%,平均治愈时间(13.5±4.1) d,复发率13.5%;对照组有效率79.4%,平均治愈时间(25.3±5.4) d,复发率36.4%.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加中西药外敷治疗小儿目劄有效率高,治愈时间短,复发率低.
作者:林静兰 刊期: 200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