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伏格列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孙红疆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伏格列波糖, 二甲双胍, 血糖
摘要:目的:比较伏格列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饮食及运动疗法或加用磺脲类药物治疗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人65例,随机分为伏格列波糖组33例和二甲双胍组32例,治疗3月.结果和结论:二甲双胍降空腹血糖效优于伏格列波糖,伏格列波糖降餐后2h血糖效优于二甲双胍,两药均能明显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且均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对肝肾功能和血脂无不良影响,伏格歹波糖尤适于以餐后2h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更适于以空腹血糖升高为主的2型糖尿病.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洗胃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7年4月至2000年4月,共收治了33例重度有机磷中毒伴意识障碍患者,笔者根据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病例,认为目前在本病救治中的洗胃操作仍存在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姜莉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上颌窦纵切口经唇龈沟填塞术腔止血研究

    目的:减轻柯-陆上颌窦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减少手术步骤.方法:采用唇龈粘膜纵切口,术腔止血纱条填塞经唇龈沟径路行上颌窦根治术.结果:纵切口手术后出现上唇麻木、牙齿酸痛2例(5%).切口处轻度肿胀17例(45%),面颊前部局限性肿胀5例(13%),波及眼脸或整个面颊部1例(2%).无肿胀15例(39.5%)抽去填塞物后有0.5ml~2ml渗血,无出血不止现象,切口均一期愈合.与传统术式38例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后,两者有明显差别,P值<0.05.结论:经该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疾病,术后并发症出现较少、程度较轻、持续时间较短、消失亦快,手术步骤减少,更符合鼻窦生理,减轻病人的痛苦.

    作者:张宏杰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化疗药物致周围静脉炎疗效观察

    1993年以来,我科采用如意金黄散凉茶调之外敷的方法治疗白血病患者由化疗引起的周围静脉炎40例次,取得良好效果.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34例次,女6例次,年龄16~52岁.其中由静注柔红霉素引起者23例次,静注阿霉素引起者9例次,其余化疗药物导致者8例次.

    作者:贺立明;李红霞;景凤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注射MTX治疗未破型输卵管妊娠临床分析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①强烈要求保留输卵管者;②年龄在20~36岁;③确诊为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妊娠肿块直径小于4cm[1];β-HCG小于2000mIU/ml;④肝肾功能正常;⑤内出血小于200ml或无内出血.

    作者:邹心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与CT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特点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证实的高血压性脑出血835例中符合务件的32例资料,同时与28例早期CT复查而未见血肿扩大病例进行比较.结果:32例血肿扩大患者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增高,收缩压均高于180mmHg,高达240mmHg;舒张压均高于105mmHg,高达135mmHg;头颅CT示基底节区出血30例,左侧17例、右侧13例,血肿形态不规则形18例,椭圆形或圆形14例;死亡19例,治愈及好转13例.结论: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以及血肿处于基底节区是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主要原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预后差;要积极管理好血压.

    作者:黄晓新;陈洁容;许建生;姚沛旭;黄伟鹏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DCG监测分析

    动态心电图(DCG)不仅可监测心绞痛发作时的ST段的变化,亦可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ST段的变化.临床上,SMI为冠心病(CHD)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本文对59例CHD患者进行DCG监测,以进一步认识SMI的发作规律.

    作者:许宏兵;徐国军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纤维肌痛综合征26例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临床常见的表现为慢性弥漫性疼痛、睡眠障碍、疲劳及晨僵、多点疼痛.现将我们遇见的26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忠和;齐保龙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8例临床分析

    现将我们从1994年7月至1999年7月间收治的8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4年7月至1999年7月我们共行剖宫产3080例,因晚期产后出血住院治疗56例,而其中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8例,占剖宫产术的0.26%,占晚期产后出血的1.2%,患者年龄在22~36岁,平均年龄28.5岁,6例曾行阴道试产,因产程停滞或胎儿宫内窘迫改行剖宫产术.2例直接行剖宫产术.手术方式均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在40~70min之间.

    作者:邬雅萍;张鸿飞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1992年1月至12月149例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64例术后放疗85例,放疗剂量40~60Gy.结果:术后随访5年以上,术后放疗组局部复发率29.4%,低于手术组42.2%.1,3,5年生存率单纯手术组65.6%,34.8%,9.4%,术后放疗组67.1%,42.4%,22.4%,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术后放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作者:柏会明;何凤池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恩丹西酮预防高剂量顺铂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们应用国产5-HT3受体阻断剂盐酸恩丹西酮预防高剂量顺铂联合化疗所致呕吐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一斌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癌性发热的中医研究新进展

    1 中医治疗1.1 辨证论治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与肿瘤坏死、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肿瘤使白浆中游离原胆烷醇增高等因素有关[1].中医认为其属祖国医学中的内伤发热,多由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偏虚、虚瘀湿毒内聚,蕴久化火所致,是正虚邪实亦即本虚标实的一种病理现象[2].

    作者:曹爱琴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新生儿围手术期静脉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

    我科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对32例新生儿在围手术期应用全营养混合液(Total.nutrient admixture,TNA)经围静脉营养支持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习战榕;潘俊蓉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有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的护理

    机磷中毒并发脑水肿,在临床较常见,病死率较高.我院近四年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126例,其中6例发生脑水肿.为了降低死亡率,我们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加强了对病人的护理,除1例因严重脑水肿并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朱玉英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术后残石76例体会

    纤维胆道镜以其外径纤细、可以弯曲、创伤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术后残石的治疗的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李玖荣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食管支架放置术的护理

    食管支架放置术是采用机械方法在食管狭窄段放置支架从而改善吞咽困难的一种方法.我科自1998年1月至今,治疗患者9例次,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群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失血性休克诱发胎盘早剥1例的抢救与护理

    患者,王某,女,25岁,因停经28周,腹痛、腹胀2d,头晕、大便失禁2h急症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孕早期无异常,孕5个月感胎动.于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入院查体,P测不到,BP为0,呼吸26次/min,面色苍白,处于昏迷状态,全身皮肤可见少量瘀斑、口唇紫绀、四肢厥冷、生理反射迟钝,听诊,心率100次/min,律整、心音低钝、双肺呼吸音减低,腹隆起如孕足月大、肝脾未触及,产科查:宫高u-If,宫壁张力高,胎位、胎心不清,内诊:宫颈上移触不清,阴道无血性分泌物.

    作者:郝秀珍;周芹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腹腔化疗对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作用

    腹腔化疗是一种根据腹腔解剖特点的设计的区域性辅助化疗方法,它能有效减少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腹腔内复发及肝转移[1],与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静脉化疗及肝动脉插管化疗相比具有明显优势,1995至1999年间,我们共对32例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施行了这种化疗方法,现结合文献总结如下:

    作者:魏晰;刘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预后营养指数在胃肠道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状况与病人手术耐受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应用onodera提出的预后营养指数(PNI)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PNI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魏琳;张片红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临床护理

    风心病是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尤为单纯二尖瓣狭窄(MS)占风心病的30~40%.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BMV)对治疗MS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由于PBMV安全系数高、疗效肯定,对患者损伤小等特点,完全可取代开胸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作者:万长征 刊期: 2000年第12期

  •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胆总管外引流术92例,死亡10例(10.9%);胆总管外引流附加胆囊造瘘或胆囊切除或肝脓肿引流术共32例,死亡6例(18.8%);胆道内引流术30例(胆肠吻合24例,奥狄括约肌切开成形术6例),死亡8例(26.7%).全组治愈130例,死亡24例,总病死率为15.6%.结论:ACST诊断明确后及早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手术方式的选择以简单、有效为原则,积极防治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表竭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王振杰;王子岩;纪忠;郑士友 刊期: 2000年第12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