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鹏;陈海洋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入组患者给予下呼吸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研究周期为14 d,治疗7 d及14 d时比较2组患者SAS量表评分、HAD量表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与干预前比较,治疗后7 d及14 d时观察组HAD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仅在治疗14 d时HAD评分及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7 d及14 d时观察组HAD评分、SAS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比较,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参考的护理干预手段.
作者:孙静;肖金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线粒体单链DNA结合蛋白(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组织标本80例,采用Real time-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SSBP1 mRNA和蛋白表达状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并检测SSBP1在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H、SMMC7721、Huh7及正常人肝细胞L-02的表达状况.结果 SSBP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87±0.23、0.36±0.05和80.00%(64/80)、15.00%(12/80),SSBP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中SSBP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HCC97H、SMMC7721、Huh7及L-02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SBP1表达与肿瘤大小、AFP、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 肝癌组织和细胞系高表达SSBP1,与临床病理参数有关,且SSBP1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马荣芬;陈秋英;刘艳芬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献血人群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新形势下献血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至2015年在江门市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信息如性别、年龄、血型、献血地点、献血者类型等进行描述性研究分析.结果 5年来献血人群中男性多于女性.捐全血者中男性是女性的2.48倍,18~24岁年龄组女性献血者比例(40.41%)高于男性(30.52%),25~34岁年龄组男性献血者比例(35.54%)高于女性(28.93%);5年比较18~24岁年龄组献血比例有下降趋势.捐单采血小板者中男性是女性的4.46倍,献血年龄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5年比较献血小板比例有增长趋势.城区献血点和县级市献血点均以25~34岁年龄组献血比例高(35.45%、35.53%),团体单位献血以18~24岁年龄组献血比例高(37.42%);县级市献血点献血比例有增长趋势,城区献血点、团体单位献血比例有下降趋势.初次献血者、重复献血者献血比例有所增长,固定献血者献血比例有所下降.结论 近五年来在江门市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在发生变化,动员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献血、稳定固定献血者队伍、发动团体单位组织献血,应是今后一段时期无偿献血动员招募的工作重点.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连续性护理方式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采用家庭访视、电话随访和护理门诊随访的方式施以连续性护理;对照组无特殊处置,干预12个月后,以功能独立性量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ASIA标准)及并发症调查表评价出院12个月后2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的功能独立性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组AISA感觉评分及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便秘、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压疮及肌萎缩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方式明显提升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的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对患者的影响.
作者:罗筱玮;郭乃铭;徐海涛;李裕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在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COPD出院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2组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出院时,2组体重指数(BMI)、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全部患者BMI指数明显高于出院时,GHQ-12与SGRQ评分明显低于出院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BM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GHQ-12与SGR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再住院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延续护理干预通过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患者营养状况与心理健康状况,减少再住院次数,节省住院费用,减轻经济压力,终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微信预约挂号在门诊就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间在门诊就诊的14 109例病例.分析自微信预约挂号功能启用以来,各月间微信挂号在总门诊量的比例,同时也比较了不同年龄段患者使用微信挂号的比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挂号方式,分为常规组(n=12 533)和微信组(n=1 576),比较2组的就医候诊时间和就医满意度.结果 自2015年10月起,使用微信预约挂号的患者比例呈持续上升状态.18~30岁组的患者与31~40岁组患者使用微信预约挂号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41~50岁组和>50岁组患者(P<0.05).微信组患者的就诊等候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而就诊总满意率则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 微信预约门诊挂号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率.随着推广力度的加大,微信预约门诊挂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特别是在青年人中.
作者:周珊汕;马秀苗;黄长容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心外膜脂肪组织(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的厚度,探讨EAT厚度对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5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其中冠脉狭窄≤50%者70例为对照组,>50%者86例为试验组,其中狭窄在50%~75%者54例,狭窄75%~90%者18例,狭窄90%~100%者14例.所有受试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EAT厚度.回顾性分析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试验组患者EAT的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OVA分析显示,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之间的EAT厚度差异及Gensini 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Gensini积分与EAT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780,P=0.000).结论 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可能是一个评价冠心病的辅助指标.
作者:朱铭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总结国内外多种雾化吸入器的使用要求,与临床使用现状比对,为规范临床雾化吸入器开启后使用期限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收集某省5所三甲医院自 2016年1~12月使用的13种雾化吸入器包装及使用说明书信息,并发放500份患者调查问卷,对雾化器开启后的使用要求与临床使用现状进行总结、比对、分析.结果 30.77%临床用雾化吸入器对开启后使用期限的要求标注信息模糊,与500份调查问卷中89%的患者将开启后雾化吸入器重复使用密切相关.结论 临床雾化吸入器使用期限与产品使用要求差异极大,使用要求标注明确对临床规范使用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翠芝;吕丽格;李尚聪;苏梅艳;许英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与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统计2013至2015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数据,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麻醉药品消耗金额逐年上升,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居前两位的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用药频度(DDDS)居首位的是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临床医师能够掌握相应麻醉药品的适应症,符合麻醉药品的用药原则.
作者:黄灿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院前与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后存活率.方法 146例心脏骤停患者根据发生地点分为院前组(n=87)和院内组(n=59).2组均给予心肺复苏治疗,包括胸外心脏按压、畅通呼吸道、电除颤等,比较2组复苏总有效率、自助循环恢复情况、血压、心肺复苏各项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院前组、院内组复苏总有效率分别为11.49%、74.58%,院内组复苏总有效率较院前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组、院内组自助循环恢复概率分别为13.79%、79.66%,自助循环恢复时间分别为(8.60±1.03)min、(4.26±0.58)min,院内组自助循环恢复概率较院前组显著提高,自助循环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院前组比较,院内组SBP、DBP、存活率显著升高,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开始除颤时间显著缩短,乳酸浓度、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院前心脏骤停患者,与第一旁观者的救治尤其相关,心肺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心肺复苏术必须向普通群众普及,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红;张重阳;徐俊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促胃动力药对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的影响和护理效果.方法 120位由于重症疾病需要进行肠内营养供给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一组、观察二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均以DH11复尔恺鼻肠管进行置入,在置管前和置管后,对照组患者不使用促胃动力药,观察一组加用潘立酮,观察二组加用甲氧氯普胺.将3组患者置管操作时间和成功率,24 h鼻肠管位置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置管操作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置管操作时间和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24 h后,观察一组和观察二组鼻肠管推进速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一组和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一组和二组均出现1例不良反应,未予处理,自行缓解,对照组有2例患者置管失败,更换新的鼻肠管后,置管成功.3组均出现置管所致的鼻黏膜出血并发症,但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 将促胃动力药用到重症患者螺旋型鼻肠管营养支持中,可以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效果显著,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申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心内科住院部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比较2组心率变异性及预后状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SDNN、SDANN、RMSSD、LF、HF、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与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IMI危险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TIMI危险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TIMI危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改善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复方四黄膏在肛瘘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其安全性.方法 将112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治疗组采用复方四黄膏肛裂术后外用治疗,对照组术后使用雷夫诺尔纱条外用治疗.结果 复方四黄膏在肛瘘术后疼痛治疗中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减轻疼痛强度(P<0.05),缩短疼痛时间(P<0.05).结论 复方四黄膏能够有效缓解术后伤口疼痛,为患者减轻了痛苦,疗效满意.
作者:肖永刚;刘振生;胡春娜;赵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部病损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患者的护理特点对比.方法 收集2015年1~12月择期行肺部病损切除术患者140例,其中开胸手术方式70例(对照组),胸腔镜手术方式70例(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的放置时间和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快,下床活动时间早,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疼痛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行肺部病损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减轻了术后护理难度以及患者的痛苦.
作者:高慧军;甘建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不同类型头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沙井医院收治的131例头晕患者,均对所有患者行TCD检查.结果 共有25例血流速度为正常状态.血流速度增高和血流速度减低和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男性血流速度减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83.78%(31/37)比5.80%(4/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正常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显著低于血流动力学改变者[(27.43±0.32)cm/s比(52.12±5.98)cm/s],平均搏动指数显著高于血流动力学改变者[(1.59±0.35)比(1.43±0.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其它易导致颈部疲劳受损的从业人群以及伏案工作者作为头晕的高发人群,其中男性的发病率低于女性,TCD属于价廉、安全无创、灵敏的检查手段,在头晕患者的诊断及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作者:江旭;麦晓雯;张鞠蕾;张详钦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局部小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及病理分化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在医院得到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癌患者70例.比较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造影剂开始增强、达峰及消退时间.比较不同分化程度和不同病理类型小肝癌造影剂动脉相、门脉相及延迟相增强模式.结果 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造影剂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的造影剂消退时间长于中分化、低分化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高分化和低分化造影剂消退时间,两两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同分化程度小肝癌造影剂动脉相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高分化和低分化小肝癌造影剂的门脉相和延迟相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小肝癌造影剂动脉相增强模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硬化型和实体型、纤维硬化型和假腺管型、纤维硬化型梁索型、实体型和腺管型、实体型和梁索型、假腺管型和梁索型小肝癌造影剂门脉相、延迟相增强模式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 结论 对小肝癌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做出全面分析,有利于对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做出初步判断,在临床中制定治疗方案及做出预后判断时,也提供了影像学参考依据.
作者:石颖秋;董瑾;胡洋扬;李咏梅;徐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五水头孢唑林钠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老年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且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122例老年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单独应用五水头孢唑林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予以治疗,对比2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8.36%;对照组有效率为88.5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水肿消失时间、渗出物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水头孢唑林钠配合中药熏蒸应用于老年肛肠疾病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中,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缩短恢复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在龙;孙海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潮气量)机械通气在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患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对比.方法 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院前急救收治的128例AHRF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应用小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4 d、7 d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RR)、肺静态顺应性(Cs)、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乳酸(Lac)水平均得到有效的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4 d、7 d血清 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4 d、7 d血清IL-6、IL-8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组气压损伤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潮气量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AHRF患儿血氧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对机体的损伤,可降低患儿并发发生率,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儿预后,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蔡克俭;蔡艳芳;刘端;丁文博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奈达铂联合黄芪多糖序贯性胸腔内给药对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确诊的肺癌胸腔积液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给予奈达铂+黄芪多糖序贯性胸腔给药,对照组给予奈达铂胸腔灌注.疗程结束3周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检测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PKM2的水平.结果 2组患者均按疗程完成治疗及检测.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以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价;2组治疗前HAMA、Barthel指数、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A、VAS评分均明显下降,而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KM2下降,其他各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仅IgG高于治疗前(P<0.05),CD+3、CD+4均明显降低(P<0.05),而CD+4/CD+8、IgM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8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奈达铂联合黄芪多糖序贯性胸腔内给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奈达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应激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鹏;陈海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目的 以健康行为过程理论(HAPA理论)和建构主义学说为基础,探讨计划干预对护理学生技能学习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2个实验室护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改革后计划干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 干预组学习参与度、自我效能、期末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划干预有助于提高护生技能学习的参与度、自我效能、期末技能考试成绩.
作者:杜慧姣;白硕;陈格;陈梦尧;杜建荷;宋园园;胡小冬;谷岩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