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涛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nalis Sieb.Et 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具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之功效,为常用中药.由于山茱萸价格上涨,我们在山茱萸产地查出一种伪品,经询问制作壁上观者和采集正伪品比较鉴定;该伪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 Zucc)的干燥成熟外果皮经染色后的加工品.现将二者主要区别总结如下,以引起同行们注意.
作者:张军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小儿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主要特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笔者自1989年应用定喘膏治疗本病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1994~1999年治疗并能长期随访之113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运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玫瑰糠疹现病因不明,至今无确切疗法.笔者1999年10月~2002年10月,运用自拟解毒消斑汤治疗玫瑰糠疹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秀琴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胆石症发病率增高,我科临床上从痰瘀论治胆石症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履新;李义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自1988年以来,采用自拟鼻衄汤治疗鼻出血128例,并与西药对照组80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臣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重要而常用的方剂,仲景设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胆热气郁证、热入血室证、少阳胆郁黄疸证等.但在临床中小柴胡汤不仅是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也是治疗内伤杂病的重要方.笔者1995~2002年间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冠心病68例,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杨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中药是祖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各种中药的治疗作用,是与其所含的有关成分是不可分离的.含有苷类成分的药材,是仅次于含生物碱类成分的药材,为第二大类药材,其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含苷类成分的药材,常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药材中含量较高.苷是一种配糖体,是糖分中环状半缩醛衍生物.苷的种类较多,有蒽醌苷、强心苷、皂苷等.它们均多具有一定的特有的生理活性,临床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具抗菌消炎、健脾、泻下、祛瘀血、利胆、抗肿瘤等作用.
作者:马忠洁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老人不寐,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失眠为主的疾病.营卫之气行于阳则阳分之气充盛,阳主动故白天清醒;气行于阴则阴分之气充盛,阴主静故夜间睡眠安寝.年老体衰,营卫之气衰少,运行失常,气血阴阳相对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老年人不寐的基本病机.调和营卫,使营卫之气充足,运行正常对治疗老年人不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调和营卫包括心理调节、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
作者:张士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病因未明,现代医学至今尚未找到一种根治或能够保持较长疗效的药物.有鉴于此,笔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本病的中医证治研究,功至之处,确有收获.
作者:王星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肩关节周围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障碍.笔者从一病人家中--新郑民间得一治疗肩周炎验方,试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自1991年以来用该验方治疗肩周炎的病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瑞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近年来,笔者运有蓝芪虎杖丸治疗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金海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脑梗塞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由于它不但具有一定的死亡率,而且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因此,脑梗塞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都有严重的影响.如何进一步提高对脑梗塞局部的治疗效果,减少其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对脑血栓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作者:潘爱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 病例张某,男,25岁,农民,因摔伤右上肢1 h而就诊.诊断为右肱骨干闭合性骨折而入院.入院后复查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20.0/10.7 kPa.患者神志清,精神紧张,呼吸平稳,右上肢功能障碍,局部肿胀、疼痛、肢端血运及感觉正常.4 h后突然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查体:测P 82次/min,有力均匀,BP 21.3/10.7 kPa,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确认为癫痫大发作.
作者:李正寅;曹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干姜是姜科植物(Zingber Rosc)的干燥根茎,为常用温里药.传统炮制方法较为复杂.对干姜传统炮姜和烘法炮姜进行得率和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薄层层析和紫外线吸收光谱测定等实验研究.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干姜炮制工艺,为质量检测提供依据.
作者:李君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单兆伟老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学验俱丰.从事脾胃病的研究30余载,对胃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笔者有幸跟师随诊,兹选录验案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李锐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绞股兰,别名七叶胆、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据<中药大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5月第一版)记载,绞股兰味苦寒、无毒,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之功,主要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用绞股兰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无论是医院或是民间都较多,可见在这方面疗效是肯定的.此外,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又发现绞股兰在若干疾病领域中,都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笔者用得比较多的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李明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针灸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针灸治疗骨折还属起步阶段.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疗效的证实方面,而对针灸治疗骨折的一些重要因素,如配穴规律、治疗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还缺乏专门研究;已对针灸调节激素水平、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针刺对垂体-甲状腺轴,垂体、性腺、肾上腺皮质作用的具体途径有待进一步探讨.进一步探讨针灸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也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周建宏;耿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笔者自1995年以来,自拟通窍活血祛瘀汤治疗内伤头痛9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它既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又加速了病情恶化,临床治疗颇为困难.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应用全身或局部化疗,配合养阴温肾、健脾利水、抗肿瘤中药内服,治疗肺部肿瘤并发恶性胸腔积液1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惠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是危害患者生命的主要阶段,现代医学多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以缓解本病,但费用高,不适宜基层推广.本人采用单味甘遂液灌肠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取得明显疗效,现择例报道如下.).既往身
作者:胡为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