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定喘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13例

李运峰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定喘膏, 宣泻肺气, 止咳定喘, 小儿
摘要: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小儿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主要特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笔者自1989年应用定喘膏治疗本病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1994~1999年治疗并能长期随访之113例总结如下.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定喘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13例

    小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小儿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病之一,以阵发性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主要特征,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笔者自1989年应用定喘膏治疗本病至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1994~1999年治疗并能长期随访之113例总结如下.

    作者:李运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治胃小识

    愚从医二十载,学岐黄之术,遵师教而临床施治胃病中,虽常能在取得疗效中得到欣慰,但当遇效微或无效的病例时,常翻阅古籍、圣贤、经验丰富者的论著,以便丰富知识而解惑.值此之时,有缘跟随著名脾胃病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马贵同教授临证,从而熏陶了马老对脾胃病理论和临床思路的独到见解,并在运用到临床中取得确切的疗效.在此欲把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试笔与同道.

    作者:潘钦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加味大承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96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大于男性.我们2000年3月~2002年3月使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于下.

    作者:王中生;穆绪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药分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临床观察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细胞炎性浸润、变形坏死或间质水肿,伴有明显的心肌代谢障碍和心功能改变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以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为主要特征.自1994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分期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6例,并设西药治疗对照组2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浅谈营卫不和与老人不寐的关系

    老人不寐,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失眠为主的疾病.营卫之气行于阳则阳分之气充盛,阳主动故白天清醒;气行于阴则阴分之气充盛,阴主静故夜间睡眠安寝.年老体衰,营卫之气衰少,运行失常,气血阴阳相对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老年人不寐的基本病机.调和营卫,使营卫之气充足,运行正常对治疗老年人不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调和营卫包括心理调节、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

    作者:张士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针灸促进骨折愈合研究概况

    针灸在促进骨折愈合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但针灸治疗骨折还属起步阶段.以往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疗效的证实方面,而对针灸治疗骨折的一些重要因素,如配穴规律、治疗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还缺乏专门研究;已对针灸调节激素水平、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但针刺对垂体-甲状腺轴,垂体、性腺、肾上腺皮质作用的具体途径有待进一步探讨.进一步探讨针灸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对各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也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作者:周建宏;耿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亚健康状态的辨治及用药体会

    亚健康作为一个名词在近年来频繁出现,新版汉语词典对其作了解释,称其为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尚没有明确的诊治标准问世.笔者刻意留意过那些自觉症状明显,但实验室检查指标却都呈阴性的所谓亚健康患者,发现他们的表现除有其共性之外,尚存在个体的差异,而临床治疗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灵活用药,方能产生良好的效果.笔者尝试分析过一些门诊病人,并与心理疾病甄别,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对此略有感悟.现分述如下.

    作者:郭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骨折后诱发癫痫大发作护理体会

    1 病例张某,男,25岁,农民,因摔伤右上肢1 h而就诊.诊断为右肱骨干闭合性骨折而入院.入院后复查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20.0/10.7 kPa.患者神志清,精神紧张,呼吸平稳,右上肢功能障碍,局部肿胀、疼痛、肢端血运及感觉正常.4 h后突然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口中如作猪羊叫声.查体:测P 82次/min,有力均匀,BP 21.3/10.7 kPa,瞳孔正常,对光反射存在,确认为癫痫大发作.

    作者:李正寅;曹凤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46例

    过敏性紫癜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它是影响HSP预后的关键,近半数患儿临床有肾脏受累,因受累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也各有不同.血尿、程度不同的蛋白尿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本病有迁延倾向,单纯用西药治疗疗程长.临床中,我们采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祛瘀中药配合西药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活血祛瘀药治疗消化系统病症的体会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活血祛瘀药.活血祛瘀药善于走散,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及定痛等功效,适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之证.笔者近年来用活血祛瘀药治疗消化系统病症,疗效显著,现分述如下.

    作者:王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偏头痛64例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疾病.病因尚不明了,多与遗传、内分泌障碍有关.其发病机理复杂,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功能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有血管源、神经源两大学说,可先有颅内动脉收缩,继而颅外动脉扩张,动脉管壁痛阈降低引起头痛.临床治疗多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疗法配以药物治疗.笔者采用低能量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偏头痛64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泻下宣肺健脾法治疗肾炎68例

    肾炎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发病率较高,且治愈较困难.笔者于1995年以来,采用泻下宣肺健脾法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127例

    髌骨软骨软化症是临床常见病,自1998年以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127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建华;田富江;李宗武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120例疗效观察

    缺血性中风属于西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范畴,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80%左右.中医药对本病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医辨证,运用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史丽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冠心病

    小柴胡汤是<伤寒杂病论>中重要而常用的方剂,仲景设小柴胡汤主治少阳胆热气郁证、热入血室证、少阳胆郁黄疸证等.但在临床中小柴胡汤不仅是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也是治疗内伤杂病的重要方.笔者1995~2002年间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冠心病68例,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杨爱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通淋涤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通淋涤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桂湘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51例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1993年9月~2000年9月共收治外伤性前房积血101例,其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51例,疗效显著,现予以报道.

    作者:申德昂;刘晓峰;李旭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健脾益气固肾法治疗先兆流产60例

    先兆流产是妊娠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属祖国医学的胎动不安、胎漏、滑胎的范畴.1996年2月~2002年6月,根据中医理论,采用健脾益气固肾法治疗本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延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加味温胆冲剂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影响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以气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加味温胆冲剂功能益气活血、通络化痰,能使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显著降低;患者心功能中的SV、CO、CI显著提高,并使患者的TPR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叶志龙;汪朝晖;潘洁玲;唐煜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综合疗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合并直肠内脱所致便秘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合并直肠内脱所致便秘是个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近年来,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也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肛肠外科学者的重视.若单纯采取保守疗法,靠服用缓泻药物,往往疗效欠佳;而采用手术治疗,目前多数学者仍用常规的经尾骶下切口作耻骨直肠肌松解术,手术复杂,创伤面大,易感染且复发率高.笔者自1995年10月起,采取耻骨直肠肌挂线勒开松解术和直肠内脱消痔灵阶梯式注射上提固定术,共治疗本病6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生先;孙宏普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