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郭现辉;李伟彪;潘富伟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 推拿治疗, 综述, 发展趋势
摘要: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中医学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尤其是推拿治疗.通过收集推拿治疗该病的不同方案,发现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肯定,对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以后优化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消痛膏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骨转移瘤中度疼痛30例

    目的:观察复方消痛膏联合氨酚羟考酮片治疗骨转移瘤中度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度疼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氨酚羟考酮片,每6h服用1片,根据疼痛程度和给药反应来调整剂量,连服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消痛膏(蟾酥、草乌、细辛、肉桂、茜草、血竭、黄柏、青黛、生大黄、三棱、泽兰、姜黄、白芷、冰片)外用治疗.使用前清洁痛处皮肤,每日取1贴膏药贴在1个部位,多处疼痛可贴多个部位,每贴4~8h后取下,6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d继续下个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3例,明显缓解22例,轻度缓解3例,未缓解2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完全缓解2例,明显缓解15例,轻度缓解9例,未缓解4例,有效率为86.7%.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改善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5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爆发痛次数对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骨转移瘤中度疼痛患者,外用复方消痛膏联合氨酚羟考酮片较单用氨酚羟考酮片在减少爆发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桐;唐建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活血消肿汤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KOA及对骨折愈合、关节液蛋白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汤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KOA)的疗效及对骨折愈合、关节液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清理术.患者取仰卧位,给予硬膜外麻醉,在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使其扩张.在膝前内、外关节处入路,仔细探查关节情况,清除增生的滑膜组织,并切除病变严重部位的骨赘,修复关节面及撕裂的半月板,取出游离体;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腔,缝合切口,再用弹力绷带包扎2d,2d后做适当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消肿汤(薏苡仁、苍术、知母、茯苓、萆薢、猪苓、川芎、丹参、牛膝、泽泻、独活、黄柏、甘草片),1d1剂,水煎取汁300 mL,早晚温服.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17例,有效42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4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和MMP-13降低,HSS评分升高,且治疗组术后VAS评分和MMP-13低于对照组(P<0.01),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1.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消肿汤联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KOA有显著疗效,能改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降低关节液蛋白酶水平,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甄延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肺经风热证在中医皮肤病中的辨证思考

    中医皮肤病肺经风热证虽历代文献均有提及,但并未以该证型正式出现,且现行教科书以肺经风热证命名的疾病仅在粉刺病中提及.通过对该证型进行研究,发现肺经风热证在皮肤病中广泛存在并得到实际运用,分散见于其他相关证型中.皆在通过对该证型的考察,替肺经风热证正名,提出深入研究并规范肺经风热证之命名.

    作者:伍景平;程宏斌;严晓萍;冯今虹;刘俊豪;罗伊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和解分消汤联合基础治疗对急性肾损伤近期、远期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解分消汤联合基础治疗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近期、远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9例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即①病因治疗,②对症处理,③降压,④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及时采用肾脏替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和解分消汤(党参、黄岑、厚朴、柴胡、生大黄、姜半夏、车前草、泽泻、丹参、藿梗、茯苓)治疗,水煎,1剂/d,200 mL/次,2次/d.两组均治疗14 d后判定疗效.结果:①组内对比,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GFR、SCr、BUN、UA、湿热证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对比,治疗组UA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其余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②在治疗后第14天,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第30天、第90天、第180天3个时间点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完全恢复”的患者比例显著较高,而“进入临床终点”的患者比例明显较低,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③单因素分析显示:运用和解分消汤、基础疾病情况(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患者年龄、入组积分与肾功能转归结局相关,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是否运用和解分消汤、慢性肾脏病、患者年龄、入组积分是影响患者肾功能转归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或P<0.01).④全组患者随访12 ~ 180 d,中位随访时间132 d,治疗组39例,死亡4例;对照组40例,死亡14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运用和解分消汤,能更有效地改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近期肾功能及远期临床转归结局,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军;,谢华;马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基于“气机升降”理论探析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作为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予以促动力药,虽然疗效确切,但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且副作用较大.中医学依据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表现及其脾胃功能失调的病机,基于“气机升降”理论,以调畅气机、辛开苦降为法则,以恢复脾胃升降之机,临床收效良好.

    作者:魏昭晖;王晓丽;万生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循经取五腧穴为主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足部痛风性关节炎70例

    目的:观察以循经取五腧穴为主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足部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足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4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以循经取五腧穴为主针刺治疗(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冲、阿是穴),1d1次.两组均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26例,有效2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2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81.4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循经取五腧穴为主针刺联合西药治疗足部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作者:王焱平;张钦昌;王振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刘佃温教授从肝论治慢传输型便秘经验

    刘佃温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主任,河南省第七批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便秘联谊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肛肠专业专家委员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医外科学会会长,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等称号,擅长治疗各种痔疮、肛裂、肛瘘、肛周脓肿、慢性结直肠炎、肛管直肠癌、结肠癌、顽固性便秘等.中医情志因素均可影响大肠排便功能,临床上尤以肝失疏泄、郁怒化火,气机不畅、肠道失润,忧思过度、脾不运化、大肠传送无力常见;且肝脾相克,忧怒相侮,恶性循环,较为难治.笔者通过跟师坐诊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记录患者病情及方药进行分析总结刘师治疗便秘经验.刘师从“肝主疏泄”出发,以疏肝理气、健脾运气治法加减用方,改善气机,气机得通,推动肠道运送,则便通矣.

    作者:高莉莉;刘廷富;仝若平;杨会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张子和《儒门事亲》与永富独啸庵《吐方考》中吐法比较研究

    以张子和《儒门事亲》和日本江户时期医者永富独啸庵《吐方考》为研究对象,从吐法的理论来源与吐法的使用指征、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吐法运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以探究中医吐法集大成者张子和与日本吐法重要医家永富独啸庵的吐法思想异同,以及《儒门事亲》和《吐方考》的传承发展关系,填补中日两国吐法比较研究不足,为进一步研究《吐方考》提供帮助,为临床更好使用吐法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侯耀阳;刘春晖;朱雪莹;管津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独活寄生健骨汤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1例

    观察独活寄生健骨汤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1次/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独活寄生健骨汤(独活、桑寄生、杜仲、怀牛膝、细辛、肉桂、甘草片、川芎、秦艽、防风、当归、茯苓、干地黄、白芍、党参、白术、黄芪、薏苡仁).中药外敷方法:将上面经2次煎煮后的药渣趁热装入布袋中,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度外敷患膝,外面用塑料布包裹保温,也可适当揉按膝关节,加速血液循环.两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19例,显效3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5.08%;对照组临床痊愈7例,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5.41%.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活寄生健骨汤联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液关节腔注射标本兼治,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谈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颈源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工作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中医学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尤其是推拿治疗.通过收集推拿治疗该病的不同方案,发现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肯定,对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为以后优化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作者:郭现辉;李伟彪;潘富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润肠通便汤治疗实热型便秘30例

    目的:观察润肠通便汤治疗实热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实热型便秘患者给予润肠通便汤治疗(大黄、芒硝、槟榔、厚朴、枳实、火麻仁、生白术、肉苁蓉、炙甘草),1剂/d,水煎,早、晚分服,治疗1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在疗效评分方面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润肠通便汤治疗实热型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王朝阳;郑文郁;周鹏飞;刘佃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便秘50例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汤阴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慢性便秘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10 mL/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埋线治疗(足三里、天枢、大肠俞).两组均治疗1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基本痊愈20例,明显改善1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痊愈8例,基本痊愈13例,明显改善20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2.0%.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气机郁滞型慢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韩丙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从脾虚湿热论治糖尿病前期病变经验

    糖尿病前期属中医学“脾瘴”范畴,此期通过干预治疗具有可逆性,是中医学“治未病”领域的优势病种.研究中医药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病变具有广阔的前景.从脾虚湿热致脾瘴的新视角探讨治疗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药疗法,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前期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以期延缓糖尿病前期病程的进展,有效改善其转归,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蔚然;彭宝虹;李朝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九味消疡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湿热证42例

    目的:观察九味消疡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湿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尼扎替丁片治疗,150 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给予九味消疡汤(蒲公英、竹茹、茯苓、法半夏、黄芩、陈皮、枳实、生姜、甘草片)治疗,由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煎药室统一煎制,1剂中药煎制成2份,每份约100 mL,餐后口服,2次/d.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2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胃镜下溃疡愈合对比,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64.29%,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7例,治愈率为61.90%,有效率为83.33%.两组治愈和有效例数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电话回访,两组复发率分别为30.95%和7.14%,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九味消疡汤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脾胃湿热较尼扎替丁片治疗方法效果更优,疾病复发率更低.

    作者:陈洮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郁通便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30例

    目的:观察化郁通便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葫芦岛都市医院中医科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六味能消胶囊联合逍遥丸口服;治疗组给予化郁通便汤(柴胡、白芍、枳实、枳壳、白术、杏仁、薏苡仁、豆蔻、当归、青皮、甘草片).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及SAS、SDS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结论:化郁通便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吕恩基;李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清痰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型62例

    目的:观察清痰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和必要的对症处理如预防感染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痰瘀汤(生大黄、全瓜萎、红花、川芎、胆南星、石菖蒲、牛膝、水蛭、地龙、法半夏、生地黄、玄参、炙甘草),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两组均以21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著进步24例,进步2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显著进步15例,进步25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69.8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清半胱氨酸(Hey)水平、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痰瘀汤可明显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互阻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脂和Hcy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干预效果,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作者:朱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艾滋病咳嗽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咳嗽是艾滋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发病率很高.中医学认为咳嗽的主要病变在肺,与肝、心、脾、肾也有很大的关系;病理因素有风邪、燥邪、湿邪、瘀等多种,病机错综复杂.艾滋病咳嗽病因病机较单纯的艾滋病和单纯的咳嗽都更为复杂.虽然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但多数医家都认同艾滋病咳嗽是患者在被艾滋病疫毒侵入机体损伤元气的同时又受到咳嗽病因的影响,使得艾滋病咳嗽病程较长,难以治愈.中医药在扶正祛邪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对于艾滋病本身及其咳嗽的治疗都有着显著的效果,且安全性好,尤其是在早期防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贾皇超;李鹏宇;武悦;姜琦;朱柯颖;郭会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艾灸联合综合弱视疗法治疗小儿弱视52例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综合弱视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眼科收治的104例(156只眼)弱视患儿,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1滴/次,3次/d.对照组给予综合弱视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睛明、攒竹、四白、丝竹空等).两组均连续治疗20d,休息7d后进入下1个疗程的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61眼,有效15眼,无效3眼,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痊愈46眼,有效20眼,无效11眼,有效率为85.71%.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视力、P-VEP方面对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联合综合弱视疗法治疗小儿弱视疗效确切.

    作者:杭丹丹;张达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味少腹逐瘀汤合隔姜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气虚血瘀型腹腔积液33例

    目的:观察加味少腹逐瘀汤合隔姜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气虚血瘀型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阑尾切除术后气虚血瘀型腹腔积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改变体位、充分引流,给予抗感染、营养及水电解质支持,必要时开腹探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加味少腹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肉桂、小茴香、干姜、五灵脂、蒲黄、没药、延胡索、黄芪、党参、厚朴、炒白术、茯苓、薏苡仁、猪苓、甘草片)及隔姜灸(神阙、阴交、水分、中脘),1次/d.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2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控制1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积液均得到有效控制,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术后第3,4,5天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P <0.05或P<0.01);腹腔引流管拔出时间明显提前.结论:加味少腹逐瘀汤合隔姜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后气虚血瘀型腹腔积液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曹金罡;夏长军;王宙;安秋冬;陈剑;吴峰;邢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刺联合颈椎牵引及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31例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颈椎牵引及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锦州市第二医院软伤康复骨科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6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及中药(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成灵仙、川芎、白芷、羌活、桑枝、红花、桂枝、丁香、葛根粉)熏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剌疗法(颈椎夹脊穴、风池、完骨、天柱、风府、供血、百会、四神聪、肩井、天牖、天窗、肩中俞、肩外俞).两组均治疗15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4.5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剌联合颈椎牵引及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作者:张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