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107例

石战军

关键词:尺骨骨折, 桡骨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儿童,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7例前臂骨折患儿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在骨科治疗过程中给予院内制剂接骨颗粒(骨碎补、刘寄奴、杜仲、续断、忍冬藤、泽兰、荆芥、细辛、玄明粉、黄芩、酒大黄),加入40~45℃温水2 000 mL中,外洗患侧肢体,每次29 min,每日1次,共外洗3~4周.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12个月,了解患儿骨折愈合情况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在末次随访时,按照Anderson前臂骨折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功能恢复达到优91例,良11例,可5例.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骨折愈合优良,有助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健脾法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三阴性乳腺癌由于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对大部分内分泌治疗,以及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量表达和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的乳腺癌靶向治疗不敏感.目前,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尚缺少明显靶向药物和化疗耐药治疗的情况下,免疫疗法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益气健脾中药具有调节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理论和临床实践表明:益气健脾中药不仅能够扶正益气、健脾固本,并且通过主药的免疫调节作用与所含药物的免疫活性,发挥疗效.因此,在三阴性乳腺癌早期运用益气健脾法配合现代医学免疫疗法,一定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李朵璐;柴玉娜;王松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李发枝教授运用三仙胶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李发枝教授为河南省著名中医临床专家,原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专家组专家及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医堂坐诊专家.重症肌无力中医学属“痿证”的范畴,李发枝教授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肾俱损、督任失和,临床治疗本病时,以健脾补肾,调和督任为原则,运用三仙胶配合补中益气汤辨证加减治疗重症肌无力,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杨俊红;刘芬芬;张国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从痰、虚论治艾滋病机会性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艾滋病机会感染中为常见的感染,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在治疗方面以抗感染为主,而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多为本不致病的微生物感染致病,故对相应的抗生素缺乏敏感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发挥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机会性肺部感染至关重要.痰、虚是致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本着治病求因的原则,从痰、虚着手论治艾滋病机会性肺部感染.

    作者:朱柯颖;郭会军;李鹏宇;王丹妮;贾皇超;武悦;姜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西医学的甲状腺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瘿病”范畴.通过总结各类中医典籍和文献的记载,甲亢的主要病因是情志内伤、饮食不节、水土失宜、禀赋不足及劳欲过度.现临床上治疗甲亢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但西医治疗不良反应多.笔者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着手,总结近5年的中医治疗甲亢的文献,以便今后在中医治疗甲亢方面提供思路.

    作者:李玲玉;蔡岩岩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非药物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进展

    卒中后抑郁亦称为中风后抑郁,是指发生在脑卒中后,以持续心境低落,兴趣减退为主的情绪障碍,临床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的症状和相应躯体化症状的综合征,是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针对其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西药抗抑郁药的治疗.近些年非药物疗法以一种“绿色疗法”的身份出现,其关注热度逐年增加,成为临床新的治疗方向,逐渐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收到很好的疗效.本文将对近些年关于非药物疗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分为针灸治疗、五行音乐治疗、经颅磁刺激、高压氧治疗、足疗及八段锦.其中针灸治疗分为体针治疗、头针治疗、子午流注法、耳穴治疗及灸法治疗.

    作者:赵轩竹;李书宁;崔俊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康复干预研究进展

    腰椎退行性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的发病率高,危害性也为严重的,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此病除了药物消炎消肿、解除脊髓水肿压迫之外就是手术治疗,但对于众多患者的适应症来讲手术并不是佳的选择.而传统中医学中小针刀的治疗是近年来被广泛采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全过程且疗效较好并被患者和医生所认可的治疗方法.本文通过小针刀加以现代理疗、心理干预、外治锻炼、个体化干预护理等各种治疗手段进行文献综述,说明其可以在发病的初期、治疗期、康复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消除患者痛苦,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治疗的新思路.

    作者:张素杰;张小娟;李鼎鹏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刺风池穴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50例

    目的:观察针刺风池穴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经耳石手法复位成功后有残余症状的1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风池穴,1d治疗1次,1周5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周后判定疗效.结果:在DHI评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风池穴联合常规治疗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余症状疗效确切.

    作者:万芳;魏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针刺列缺联合循经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23例

    目的:观察针刺列缺联合循经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23例,给予针刺列缺穴联合循经推拿治疗.1d1次,3d为1疗程,1~2个疗程内判定疗效.结果:痊愈1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1.30%.结论:针刺列缺联合循经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孟书德;付雪鸽;董永书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参芪地黄汤加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9例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加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医院糖尿病肾病科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地黄汤(山药、丹参、党参、茯苓、黄芪、熟地黄、五味子、麦冬、牡丹皮、泽泻各、山萸肉)加穴位敷贴(黄精、黄芪、穿山甲、大黄、土鳖虫贴敷神阙、双涌泉、双肾俞).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9.74%;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1.5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指标变化、机体炎症反应指标变化方面,治疗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芪地黄汤加穴位敷贴联合西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作者:王立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散结镇痛汤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症55例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汤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信阳市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症女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孕三烯酮胶囊,2.5 mg/次,2次/周,第1次于月经周期第1天服用,3d后服用第2次,后每周以相同时间服用.治疗组给予坤泰胶囊,4粒/次,3次/d,口服.另加用散结镇痛汤(丹参、赤芍、莪术、三棱、海藻、三七粉、龙血蝎、浙贝母、川芎、薏苡仁)加减治疗,1剂/d,水煎服.两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判定疗效,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1.8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均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结镇痛汤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不孕症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提高妊娠率,且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易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复元通络液熏洗联合西药口服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48例

    目的:观察复元通络液熏洗联合西药口服治疗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片(每次10 mg,每日2次)和螺内酯片(每次20 mg,每日1次),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元通络液(当归、赤芍、川芎、桂枝、牛膝、鸡血藤、丹参、伸筋草、透骨草)熏洗,每日1剂,水煎,药汁温度严格控制在35~45℃,先熏后洗,每次熏洗20 min,每日2次,10 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之间需休息1d,连续治疗3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并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70.8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治疗相关的低钾、低钠血症6例,对照组出现治疗相关的低钾、低钠血症7例.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通络液熏洗联合西药口服治疗疗中风后偏瘫肢体肿胀有较好疗效,安全可靠,易操作.

    作者:魏衡;尹虹祥;黄敏;郭珍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辛龙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9例

    目的:观察辛龙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市中医院骨伤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1次5~10 mg,1d1次,1周1~2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辛龙方(穿山龙、制附子、黄芪、茯苓、细辛、白芍、桂枝、白术、炙甘草、生姜片)水煎服,1d1剂,分2次温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好转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痊愈34例,好转4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8.4.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龙方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

    作者:弓永顺;万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4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如降压、降脂、调控血糖、改善微循环等基本治疗.对照组给予自拟补气活血通络汤和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每次30 min,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可显著降低NIHSS评分和MRS评分,升高MBI评分和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焦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联合弱激光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陈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诊疗方案治疗肱骨干骨折65例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诊疗方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即实施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或者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诊疗方案:复位与固定,同时口服中药.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痊愈29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9.23%.两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切口感染、关节僵硬、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期论治肱骨干骨折能避免手术创伤及痛苦,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肢体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泽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解语丹方药分析及临床运用

    脑卒中后失语是临床治疗的难题,发病率高.失语症患者除了存在言语功能障碍外,还存在命名、复述、阅读和书写的障碍,给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带来了较大影响.重建患者的语言能力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及回归家庭、重返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医通常采用语言康复训练、电刺激及磁刺激等方法治疗该病,但疗效不太理想.中医学对此病早有认识,可将其归为“喑哑”范畴.解语丹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经典方,出自清代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对解语丹方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行了探析,对其方义和临床运用等进行浅析,以期为临床脑卒中后失语的诊治提供参考.

    作者:周义杰;胡启洋;王昭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滋阴通络解痉方联合常规疗法加物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40例

    目的:观察滋阴通络解痉方联合常规疗法合物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门峡市中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辅以物理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滋阴通络解痉汤(生地黄、熟地黄、白芍、甘草片、伸筋草、鸡血藤、地龙、丹参、蜈蚣、当归)1d1剂.两组均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通络解痉方联合常规疗法合物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疗效确切.

    作者:孟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从心肝论治不寐

    中医学认为:不寐的发生与心、肝、脾、胃、胆等均有一定关系,病理性质有虚有实.分别从心、肝与不寐的关系探讨该病的病因病机,指出肝藏魂,神魂无主则不寐;不寐的病位在心,病机关键在于心主神的功能发生紊乱;心、肝与不寐病关系为密切,临床可分为心肝气郁证、心肝血虚证、心肝火旺证、心肝血瘀证、心胆气虚证等五大常见证型,临床根据这些常见证型进行分型论治.

    作者:郑雯雯;刘华;王百娟;杨煜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对支气管扩张症从痰论治的研究探讨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病变不可逆转,由于反复感染,特别是广泛的支气管扩张可严重破坏患者的肺组织和功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直接或间接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咳痰几乎存在于所有支扩病例中,且痰长期存在导致支扩病情反复不愈,甚至加重病情.根据“肺为贮痰之器”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从痰论治支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从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及西医学认识等方面对支气管扩张症从痰论治作简单论述.

    作者:施丁莉;李素云;王至婉;蔡坤坤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加炮山甲治疗乳腺增生症50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炮山甲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的患者10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柴胡、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片)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炮山甲.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6.00%.两组对比,差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炮山甲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

    作者:潘金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从肝肾阴虚、风痰上扰辨治椎基底动脉共血不足性眩晕经验

    眩晕是脑病科门诊常见的病症,其中相当一部分与椎基底动脉硬化导致供血不足有关.此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以头晕为主诉,其辨证多数上实下虚,以肝肾阴虚为本,以风痰上扰为标.治疗以滋补肝肾、化痰息风为原则,采用自拟方平眩饮加减,多获良效.

    作者:杨克勤;张怀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