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ynch综合征诊治进展

杨继清;刘新良;邵永孚

关键词:Lynch综合征, 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
摘要:Lynch综合征是常见的遗传性大肠癌,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早在1913年美国学者Warthin首先报道了一个Lynch综合症家系,特征为家族多发的非息肉性结肠癌,同时伴有高发的胃癌和子宫癌.1966年,Lynch等[1]报道了2个大家系的Lynch综合征病例.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对上述家族和成百个类似家系病例的分析发现了Lynch综合征的典型临床特征.早期研究由于对其认识不足,1991年阿姆斯特丹会议将其定名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随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2004年Bethesda标准提出继续使用Lynch综合征的命名,多数医学专家认为这一命名较为确切[2-4].Lynch综合征大肠癌患者多在45岁以前发病,发病部位多在右半结肠,组织学上多为低分化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肿瘤组织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

    目前临床常规凝血四项: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已成为临床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筛查、药物治疗监测等常规检测项目,也是我院术前必检项目之一.为保证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实验室应制定和遵守各项实验SOP文件,还应去除或避免凝血四项分析前标本影响因素,确保检验结果质量.国外专家对急诊检验误差发生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现,60%以上的误差在检验还没有开始前就发生了,涉及从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到实验室检测前的一系列处理过程,检验结果的失误和不准确不应简单归责于检验科[1].根据多年血凝检测工作体会,将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标本采集处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如下经验交流.

    作者:王秀明;李志武;孙冀兵;张辉;韩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乌司他丁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发展成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达7.5%~30%[1].AP的发病机制复杂、多因素参与,目前有胰酶自身消化、白细胞过度激活、微循环障碍、细菌感染等学说.在AP的治疗过程中,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尤为重要.为进一步探寻临床治愈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案,我院采用乌司他丁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AP,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银德滨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骨科医院医疗风险调查与干预的研究

    我院是一所三级骨专科医院,开放床位800张,年门诊(含急诊)量达159 965万人次,住院患者超过15 447万人次,手术超过16 719万台次.骨专科的诊疗特点决定了我院面临着较高程度的医疗风险压力.有报道指出,即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骨科也属于医疗风险高发科室[1],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易发生医疗纠纷.为此,我院于2009年实施了医疗风险体系化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石荣光;李冬梅;王琳;李翠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单孔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比研究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革新及发展,腹腔镜技术逐渐普及于外科各领域,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而获得外科医生的普遍认同和患儿家长的认可.小儿腹股沟斜疝128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128例,男98例,女30例;年龄6个月~11岁;其中单侧腹股沟斜疝91例,双侧腹股沟斜疝37例,双侧腹股沟斜疝中有18例在术前诊断是单侧疝,术中发现对侧存在隐匿性疝.按家属的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其中单孔腹腔镜治疗60例,传统开放手术治疗68例.

    作者:王海刚;李莉蕊;李燕书;张立献;黎辉;马顺茂;孟繁杰;曹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女性患者不同部位临床标本生殖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由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和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所致,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及围生期感染等多种疾病.Mg不仅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关系密切,而且在女性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作为一个病原微生物在性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1,2].应用PCR法检测女性患者的尿液、阴道、宫颈和直肠标本中的Mg,选择检测Mg的佳标本类型,为进一步了解其在女性患者中的流行趋势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奠定基础.

    作者:张卫;刘华;赵文艳;马延;田艳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2008至2011年河北省死因监测主要死因分析

    死亡原因分析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在总死亡中的比重,定量地揭示影响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卫生状况、居民健康水平和疾病危害程度,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1].为科学分析河北省居民病死率水平、病死原因、死因构成及顺位,本文将河北省2008至2011年死因监测点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柳建强;董辉;张敬一;曾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围手术期患者不同时点血糖水平研究

    当前人们广泛关注手术后患者的血糖变化,认为在术后应激状态下患者血糖升高,会给预后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对于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改变,尤其是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变化,很少有相关报道.整个围手术期,患者经历了术前的紧张、焦虑,麻醉抑制,手术刺激和术后疼痛等不同刺激,为了了解各阶段患者血糖的变化,对我院择期手术的40例全麻患者,在各个时点进行血糖检测,加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琳;吴振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并发胆管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腹腔镜胆囊切除(LC)已被县级医院的外科医生所掌握,广大患者普遍接受,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金标准,但术后并发胆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的病例屡有发生,如不能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将产生严重后果,乃至影响患者的生命.本文对我科487例LC中发生的4例胆管损伤进行研究,对其产生原因、早期诊断、正确处理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宋春法;张志学;宋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北京市海淀区青壮年农民超重与肥胖调查分析

    肥胖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是由于能量摄人大于消耗所致.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关节病、某些肿瘤等慢性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各国财政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由于超重和肥胖与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等众多慢性疾病有因果关系,其潜在的健康问题难以估量[2].因此,减少肥胖与超重的人群,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患有肥胖的人群不断增大,且年龄趋于年轻化[3].本次调查以北京市海淀区部分青壮年农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和控制中青年人群中超重、肥胖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刘新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对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是临床中治疗肾脏等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患者的康复效果除与手术有较大的相关性外,围术期的护理干预对其也有较大的干预,其不仅可对患者的治疗进行配合性处理,也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达到全面改善患者状态的目的[1].而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干预过程中对患者干预效果较为明显的一个方面,其模式的选取非常重要[2].本文中我们就全方位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朱国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作用在儿科的应用研究进展

    头孢克肟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交叉耐药性小,用药剂量小,适应证广泛等特点,也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之一.有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应用极其普遍,给药途径多以静脉给药或联合给药为主,这既增加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增加了患儿的痛苦[1].由于家长更愿意让患儿接受口服治疗,有研究表明,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是儿科应用的安全而有效的抗菌药物[2],头孢克肟颗粒剂已用来治疗多种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作者:娄志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感染是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在抗生素未应用于手术抗感染之前,大部分患者即使手术成功也常死于术后严重的感染[1].现在术后感染虽然可以应用抗生素进行有效的治疗,但它大大地增加了患者术后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因此许多学者将研究的方向转为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围手术期一般是指从患者开始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手术结束、患者基本恢复健康的一个围绕手术的全过程.目前,临床上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预防感染的方法.我院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重要作用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松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白内障术后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药物源性角膜病变指在眼局部或全身用药后,引发了角膜组织病理性的改变.由于在临床表现较复杂,常发生在原发病治疗过程之中,因此临床易漏诊或误诊.白内障患者术后常采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进行抗菌、消炎,临床疗效良好,但也增加了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发生风险[1].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来白内障术后药物源性角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马蓝;黄宇;陈健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低频超声诊断外伤性肝脾损伤分析

    肝脾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脏器,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易因外部撞击造成损伤乃至出血[1].李萍[2]报道指出,近些年来我国肝脾外伤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一旦出血往往是外科急症.超声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肝脾损伤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便于指导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本文探讨了高低频超声应用于外伤性肝脾损伤的诊断价值,希望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相应资料.

    作者:张宝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社区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当前我国在不到20年的时间就从<3%的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迅速跨升为世界中等患病率国家,大规模慢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0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4.15%,已接近于国内水平[1-3].多年来大量的糖尿病防治实践表明,防治糖尿病经济而有效的措施不是加强临床专科治疗技术,而是广泛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促进和群体预防[4,5].本研究以本社区健康服务站糖尿病管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社区水平进行以糖尿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以探讨社区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与管理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管淑琴;曲艺;张丽艳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Ⅱ、Ⅲ期压疮换药方法的改进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它在不同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消耗医疗护理资源,影响疾病康复,增加了患者痛苦.为寻求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三七粉联合红霉素软膏治疗压疮,报道如下.

    作者:潘秋景;侯卫学;冀梅竹;刘立国;杨秋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短期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蜜月期”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短期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32例新诊断T2DM患者接受4周NPH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各时点胰岛素(INS)、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 血糖达标时间为3~9d,平均(6.4±2.6)d.治疗4周后,FBG、2hPBG、HOMA-IR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释放各时点均增高,且高峰时间前移到1h;△I30/△G30、HOMA-β明显升高(P<0.01).停药后即时缓解率为90.6%,随访6~27个月,缓解率分别为3个月81.3%、6个月68.8%、9个月59.38%、12个月56.25%、24个月53.13%.年龄≥60岁患者的12个月病情缓解率明显低于20 ~39岁和40 ~59岁(14.3%vs 75%、61.5%,P<0.05),体重指数24~27.9 kg/m2和≥28 kg/m2患者病情12个月缓解率明显高于≤23.9 kg/m2患者(66.7%、71.4%vs 14.3%,P<0.05).结论 短期NPH联合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使部分患者进入长期血糖良好控制而不须服用任何药物的“蜜月期”,且年龄较轻、超重或肥胖者“蜜月期”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原发性冠状动脉瘤1例MSCT表现分析

    患者,男,48岁.胸闷、胸痛1周,于2010年6月30日来我院门诊检查.既往体健.查体:心界无扩大,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冠状动脉MSCT(GE公司64排)显示:冠状动脉为右优势型,各冠状动脉及其分支未见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右冠状动脉远端、后降支分叉处一局限性球形膨胀,直径约0.6 cm,呈带蒂状与载瘤血管相连(图1~3),诊断为右冠状动脉动脉瘤.

    作者:董立英;周玲;赵庆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健康体检人群中高血压与肾脏早期损伤的关系

    近年来,肾脏早期损害相关研究备受重视.在疾病早期,进行常规肾功能检查很难发现,使得漏诊病例增加,一旦临床上反应肾功能的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超出生理范围,肾脏损伤往往已到中晚期,病变很难逆转.因此,对肾损伤做到早发现,进行早期干预,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血压不同组间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g/gCr)、尿β2-微球蛋白肌酐比值(BCR,g/gCr)以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比较研究,旨在为临床筛查高血压带来的肾脏早期损伤进行预警.

    作者:李贵连;李宝全;安翠平;杨燕;周琰;邢文晓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哮喘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哮喘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按其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9例,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阴转率为100.0%,对照组细菌阴转率为76.1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支气管哮喘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较理想的治疗哮喘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抗菌药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士荣;毕正强;崔立慧;李素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