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琴;曲艺;张丽艳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具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情险恶、并发症多、预后差.虽然临床上采用常规的综合疗法,但SAP的病死率也在50%左右.SAP患者通常合并有全身炎性反应,此时机体的炎性细胞释放各种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进入血液中,这些因子可进一步激活其他炎性细胞,释放更多的炎性介质,造成炎症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了SAP患者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为一种清除机体过多炎性介质的治疗方法,研究表明CBP对治疗SAP有较好的效果[1].对SAP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BP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谢逢春;黄彬;刘凤鸣;易文枫;李振华;陈远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量自动化检验设备用于临床,血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广泛应用.血常规中的多项参数都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时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门诊患者抗凝末梢全血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细胞的检测,探讨标本放置时间的长短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96例门诊患者,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14~ 80岁.
作者:赵琪彦;王培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为了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以便针对所存在问题加强管理,本研究对唐海县医院2009年1至12月377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377份病例中,男270例,女107例;年龄4~79岁;住院时间2~68 d;颅外30例,合并四肢骨折1例,甲状腺手术10例,胸外5例,胆道13例,腹外疝23例,胃十二指肠19例,肝脾外伤7例,合并四肢骨折1例,阑尾96例,结、直肠、肛肠19例,泌尿外21例,骨外117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1例,四肢外伤清创缝合6例,大隐静脉曲张7例,乳腺癌2例,乳房纤维瘤1例,脂肪瘤手术1例.
作者:智利霞;段冬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微生物侵入羊膜腔的途径由阴道、宫颈上行性感染为常见,因为孕期孕妇易发生生殖系统感染:如细菌性阴道病、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等[1],可引起胎膜早破,继发感染、早产等不良后果,威胁母婴健康.故应避免妊娠期生殖系统感染的发生.在产科病房住院的自然分娩后产妇的羊膜腔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及不同菌群的耐药率进行统计,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清;张琳;林玮;赵松;朱晓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主要由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和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所致,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非特异性生殖道感染及围生期感染等多种疾病.Mg不仅与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关系密切,而且在女性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作为一个病原微生物在性传播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1,2].应用PCR法检测女性患者的尿液、阴道、宫颈和直肠标本中的Mg,选择检测Mg的佳标本类型,为进一步了解其在女性患者中的流行趋势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奠定基础.
作者:张卫;刘华;赵文艳;马延;田艳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输尿管镜是当今泌尿外科不可或缺的腔内微创技术设备,但操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保持一定压力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持续灌注,及时将手术区血块、脱落组织冲走,给手术者充足的操作空间和清晰的手术视野.我院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应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病例共82例,术中发现采用腔镜灌注泵注水的方式能够保持术野清晰,报告如下.
作者:王冰;高成业;翟菊敏;徐飞;郭明涛;肖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成为所有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内容,加上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深入,增加护理人才的数量、提高护理人才的质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我国的部分护生存在盲目择业,对护士缺乏职业认同等问题[1],因此如何提高护理本科学生对工作的识别能力,引导其进入护士角色,引起了当前护理教育者的高度重要,也是我国20多年的护理教育方式的挑战.对我院160例实习护生分别进行职业相关实践活动教育和常规职业教育活动,以构建与现代教育形式相协调的护生职业认同的自我教育模式,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和自我效能感,从而为拓展护生的职业认同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红霞;张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口服降糖药短期强化治疗对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32例新诊断T2DM患者接受4周NPH联合二甲双胍、瑞格列奈强化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各时点胰岛素(INS)、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HOMA-β)、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30/△G30)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 血糖达标时间为3~9d,平均(6.4±2.6)d.治疗4周后,FBG、2hPBG、HOMA-IR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释放各时点均增高,且高峰时间前移到1h;△I30/△G30、HOMA-β明显升高(P<0.01).停药后即时缓解率为90.6%,随访6~27个月,缓解率分别为3个月81.3%、6个月68.8%、9个月59.38%、12个月56.25%、24个月53.13%.年龄≥60岁患者的12个月病情缓解率明显低于20 ~39岁和40 ~59岁(14.3%vs 75%、61.5%,P<0.05),体重指数24~27.9 kg/m2和≥28 kg/m2患者病情12个月缓解率明显高于≤23.9 kg/m2患者(66.7%、71.4%vs 14.3%,P<0.05).结论 短期NPH联合口服降糖药强化治疗可迅速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使部分患者进入长期血糖良好控制而不须服用任何药物的“蜜月期”,且年龄较轻、超重或肥胖者“蜜月期”持续时间较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心血管病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为凶险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它的主要发病机制为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冠脉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和附壁血栓为其特征,其中10%可以发生急性闭塞性血栓,抗血小板和抗凝血酶药物可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几率和病死率.替罗非班是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它阻断了血小板聚集的终环节,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使其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替罗非班的研究广泛,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患者应用替罗非班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替罗非班对缺血心肌的改善及支架后慢血流的影响,评价替罗非班对此类患者的益处.
作者:王丽娅;马立伟;宋春丽;董巍;王晓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常见原因.COPD简称“慢阻肺”,是指由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引起的慢性气道阻塞,其共同特征为管径小于2 mm的小气道阻塞和阻力增高[1].气胸是指当气体进入胸腔内造成的积气状态,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医源性三类.后者常发生与前者的基础上,严重时常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障碍.我院针对此类疾病,对比分析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粗硅胶闭式引流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而糖尿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的慢性病之一,需要终身治疗,并且对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多种要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若血糖控制不稳定,还会并发心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1].另外,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等特殊的生理原因容易发生骨折,加上伴有糖尿病,临床上进行手术的风险较大,并发症多且严重,术后恢复慢[2].因此,为了使患者尽快康复,除了手术治疗外,护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对94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旨在探索减轻患者痛苦、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护患沟通的的护理措施,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腾芳;陆孙芩;陆嘉丽;袁媛;马庆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肥胖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是由于能量摄人大于消耗所致.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关节病、某些肿瘤等慢性病和社会心理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和增加各国财政负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由于超重和肥胖与心血管病、糖尿病和癌症等众多慢性疾病有因果关系,其潜在的健康问题难以估量[2].因此,减少肥胖与超重的人群,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患有肥胖的人群不断增大,且年龄趋于年轻化[3].本次调查以北京市海淀区部分青壮年农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超重、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预防和控制中青年人群中超重、肥胖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作者:刘新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肝脾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脏器,质地较脆,且血运丰富,易因外部撞击造成损伤乃至出血[1].李萍[2]报道指出,近些年来我国肝脾外伤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一旦出血往往是外科急症.超声检测是目前临床诊断肝脾损伤情况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准确信息,便于指导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本文探讨了高低频超声应用于外伤性肝脾损伤的诊断价值,希望为临床影像学诊断提供相应资料.
作者:张宝珍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颈椎病之一,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颈性眩晕由机械压迫以及交感神经刺激造成[1].多数患者伴有椎动脉受累,发病年纪以50岁左右多见.椎动脉上通常存在三个弯曲,这些弯曲使椎动脉的血流系统变缓,极易造成脑干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微循环障碍以及自由基损伤等.颈性眩晕多数由于患者累患颈椎病诱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表征为眩晕、恶心呕吐、头痛、耳鸣耳聋、肩背痛、视觉障碍、出汗心悸及记忆力衰退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颈椎病发病率为3.8%~17.6%,多数椎动脉受累[2].临床上颈性眩晕与其他类型眩晕存在差异,要加以区分.研究也发现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长期伏案工作患者居多[3].目前关于颈性眩晕治疗方法较多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理疗器械、推拿、牵引以及针灸等,各有特点却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因此临床上应综合考虑颈性眩晕的治疗措施.本研究选择我科于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74例确诊为颈性眩晕患者,给予综合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郭庆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弥漫性肝病,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常合并肝癌、肝性脑病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正常人肝脏血液供给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1];肝硬化时,再生肝细胞小结压迫其周门静脉或肝静脉小支,及纤维组织的收缩,使血管扭曲、闭塞,进而造成肝内血液循环障碍,肝血液供应依赖肝动脉代偿[2].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为定量化评价血管血流变化提供了无创简便的方法,它可以观察肝硬化患者入肝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判断病情的进展情况[3].本研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肝硬化患者肝动脉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并与正常人作对照,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动脉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肝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杜进巧;张彦玲;赵勇军;焦荣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外伤性脑梗死是颅脑外伤的相对少见但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的加深,对外伤性脑梗死致的诊断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本文对既往78例外伤性脑梗死报告如下.
作者:崔红英;孙胜;贾洪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1].术后患者大多制动3~5d,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小板反应性改变,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容易在下肢形成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40% ~ 70% [2,3].由于下肢静脉血栓可引起相关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甚至继发肺栓塞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预防和护理骨创伤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收到临床广泛的重视.我科于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对66例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采取护理措施积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平;韩影;周丽圆;佘芬;付朝霞;马庆云;黎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近年来,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明显增加.HPV感染是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性传播,包括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papillomainfection,SPI)以及潜伏期感染,并以SPI多见,临床上,肉眼检查无法发现SPI感染病变.有研究证实,SPI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 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早期诊断SPI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54例电子阴道镜检查和HPV-DNA检测确诊为生殖道HPV亚临床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潘凤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头孢克肟具有抗菌谱广,半衰期长,交叉耐药性小,用药剂量小,适应证广泛等特点,也是我国重点开发的第三代口服头孢菌素之一.有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应用极其普遍,给药途径多以静脉给药或联合给药为主,这既增加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增加了患儿的痛苦[1].由于家长更愿意让患儿接受口服治疗,有研究表明,口服头孢克肟颗粒是儿科应用的安全而有效的抗菌药物[2],头孢克肟颗粒剂已用来治疗多种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作者:娄志宏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患者,男,31岁.因“腹痛伴黏液脓血便间作2年余”2009年10月首诊于我院.患者2007年因解黏液脓血便至南京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此后间断服用.至我院后查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图1),病理见黏膜组织中度慢性炎,活动性,局部腺体增生,杯状细胞减少,符合溃疡性结肠炎(图2).
作者:郑凯;沈洪;陈静;戴路明;姚宏凤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