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使用间苯三酚与缩宫素促宫颈成熟效果分析

王志红;董美如;黄书芳;闫秀珍

关键词:间苯三酚, 缩宫素, 宫颈成熟度评分, 阴道分娩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缩宫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作用.方法 140例足月妊娠需引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孕妇引产前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缩宫素组(A组),单独使用间苯三酚组(B组)和单独使用缩宫素组(C组).孕妇A组给予缩宫素2.5 U加入到5%的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C组给予缩宫素2.5 U加入到5%的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记录3组宫颈成熟度的变化、宫颈水肿发生率、疼痛程度、剖宫产率、胎心情况及用药过程中产妇母儿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子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明显改善时间明显短于B、C组(P<0.01)、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B、C组(P<0.01),3组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用药后母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缩宫素能加速孕妇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河北省风疹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基因型分析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成人也可感染,表现为发热,全身性皮疹,枕下、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感染,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1],造成发育迟滞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目前发现有多种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症候群与风疹相似,风疹亦可产生非典型的临床表现或亚临床感染[2].

    作者:杜慧;郭玉;赵娜;朱贞;王晶辉;刘岩;张振国;许文波;李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社区中老年维生素D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由食物摄入和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仅对维持骨骼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维生素D缺乏还可引起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 [1].目前,维生素D缺乏在全球较为普遍.维生素D受饮食、活动、药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维生素D的相关因素.

    作者:佟来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

    脉络膜裂囊肿为神经上皮样囊肿,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例数的增多和多种影像学方法的使用,本病的发现率有明显提高,影像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也较前提高.现总结2006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经CT、MRI诊断的脉络膜裂囊肿38例进行分析,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韩翠萍;高正义;孙宏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动脉结扎治疗产后出血的对比研究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也有可能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故紧急止血非常重要.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方法优于子宫动脉结扎的治疗方法.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由于其栓塞后止血效果迅速、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已得到广泛肯定和认同[2].本研究通过对58例产后大出血经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及结扎治疗方法的对比.

    作者:文秀芬;孟祥志;李江红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丹参对口腔厌氧菌的体外抑菌实验

    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口腔厌氧菌的耐药性呈增加趋势[1].因此天然物质将作为治疗口腔疾病的新方法,目前有超过25%的处方及非处方药来源于植物[2].中草药也将为抗厌氧菌药物的研制提供广阔的前景.丹参作为祖国传统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丹参的有效成分为水溶性(如:丹参素)及脂溶性(丹参酮ⅡA等[3])两大部分.不同的提取方法获得的丹参主要成分不同[4].丹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5,6],但对厌氧菌的抑菌性研究较少.实验应用丹参不同的提取液对口腔厌氧菌进行抑菌实验,研究其抑菌性,为其在口腔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作者:杨文静;邓婧;曲红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放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的放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放疗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口腔咽痛、黏膜溃疡、张口困难、味觉功能减退等诸多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毒副反应,对改善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减轻鼻咽癌化疗患者化疗副作用、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1,2].我科近年来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给予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为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本文对4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给予常规护理的4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鼻咽癌放疗患者提供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股静脉置管术在婴幼儿抢救中的应用

    静脉留置针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危重病人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1],故临床上广泛应用.股静脉穿刺术特别适用于失血性休克,输液时间长且输液量多的患儿.静脉穿刺是护理人员必须过硬的基本功之一,特别是对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技术要求更高[2],我们采用股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用于婴幼儿抢救时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人性化护理在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目前我国严重的溃疡病及并发症之一,该病起病比较急且变化快,短时间内便可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一般需要紧急处理,如果诊治不及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目前本病主要的治疗方式是采用外科手术,但是单纯的外科手术治疗仅能使病人短期内治愈,如果采用不恰当的护理方案极可能导致患者复发及伤口感染[1].我院采用先进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对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范艳玲;孙均芳;阚景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髓内针与钛板固定青年锁骨骨折疗效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形体和轮廓美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不愿接受畸形愈合的外观,而愿冒不愈合的风险要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骨折不愈合率0.8%,切开复位内固定不愈合率为3.7%[1].

    作者:唐军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Dravet综合征研究新进展

    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SMEI)是一种与婴儿期发病的癫痫性脑病,2001年国际组织命名为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DS是一种发生率1/40 000~1/20 000的癫痫性脑病[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为2:1,DS占3岁以下小儿癫痫7%[2].DS是一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目前为止,SCN1A,PCDH19,GABRG2,SCN1B基因等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类型DS.本文将对DS研究进展进行大致介绍.

    作者:高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中的改变

    急性肺栓塞是指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所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和心前区疼痛、咳嗽、咳血等临床表现多样.有时隐匿,缺乏特异性,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病死率极高且临床表现易于急性心肌梗死相混淆的疾病[1-3].由于急性肺栓塞的发病过程较为隐匿,症状亦无特异性,确诊需特殊的检查技术,尤其在医疗条件不太发达的农村,检查条件有限,经验不丰富等条件限制,使得急性肺栓塞的检出率偏低.本文回顾分析在我院确诊急性肺栓塞患28例,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田俊芝;吴玲玲;尹凤娥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Surgimesh Prolase补片在老年女性前盆腔器官膨出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妇科补片(Surgimesh Prolase 补片)在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膨出患者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对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收住的POP患者56例患者进行分期,以美国妇产科会会指定的POP-Q定量检查(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ulitive examination)为诊断标准,选择Ⅱ期以上或(和)阴道壁脱垂患者15例,应用前盆腔修复补片,并进行1~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该手术,无1例发生术中术后出血或脏器损伤;发生手术局部血肿1例,局部压迫后吸收;发生术后尿频不适1例,给予局部理疗2 d后症状消失;术后恢复好15例,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的外阴异物感、腹部下坠感均消失,术后尿失禁得到纠正,术后无1例复发.结论 对老年盆腔器官膨出患者或(和)尿失禁患者应用妇科补片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刘新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成功抢救产科RhD(-)患者大量输注RhD(+)血液1例

    患者,女,35岁,因孕足月三胎、发现胎儿畸形,胎死宫中入院,产科行引产后,出血性休克急症入室,拟在全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既往体健,未有手术输血史.三点入室:BP 110/70 mm Hg,HR 135~140次/min,RhD(-)O型,贫血貌,昏迷.自带RhD(-)O型血浆400 ml.

    作者:兰基山;刘恒;刘亚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80例肺癌患者医院外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加替沙量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10.00%)发生不良反应,2例表现为失眠,2例表现为血糖异常,对照组3例(7.50%)发生不良反应,均在停药后症状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肺癌患者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可用于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肺癌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治疗.

    作者:方翼;陈新;娄宁;吕家海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小儿睾丸附件扭转保守治疗选择

    睾丸附件扭转及睾丸扭转是引起儿童急性阴囊疼痛的常见原因,两者的鉴别诊断较困难,而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可采取保守治疗[1].有学者主张对所有病例均做急症手术探查,以挽救己扭转的睾丸或切除扭转的附件[2].本文总结69例阴囊急症患儿,探讨鉴别诊断的临床依据,提出睾丸附件扭转保守治疗依据.

    作者:谷守义;郑飙;王刚;王春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精神专科与综合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对照分析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普遍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1,2].有人研究表明,精神科护士与综合医院护士焦虑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3].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本研究就精神专科与综合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强;舒民;张东坡;张卫青;尹屹岩;郄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盐酸托莫西汀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认知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盐酸托莫西汀能否改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认知功能.方法 用Stroop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威斯康辛卡片测验等神经心理学测量工具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56例ADHD患儿应用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治疗后ADHD患儿威斯康辛卡片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Stroop任务中读彩色文字的错误数、读文字颜色的错误数和读彩色文字的时间,词汇流畅性测验中错误数和重复数以及工作记忆评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 盐酸托莫西汀治疗剂量可以有效改善ADHD患儿执行功能、抑制功能、工作记忆以及语言功能.

    作者:徐春;张涛;龚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与对策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它关系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繁荣和农民的健康,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1].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城镇及其农村的医疗改革,因此,了解农村医疗卫生现状,为明确医疗改革发展方向,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对农村居民的身心健康及对国家农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建芳;付丽;陈长香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B型钠尿肽、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心脏疾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它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损斑块破裂出血,导致病变冠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所以ACS患者在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均能证实B型钠尿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ACS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危险预测以及预后判断方面均有重要价值[1].但二者的联合检测在ACS方面的应用还很少报道.本文旨在探讨联合检测BNP、hs-CRP对ACS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所提供的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艳;都伟;王云英;张晓蕾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3例,椎体骨折部位T5~L4,单一椎体压缩骨折者22例,多发骨折41例,共116个椎体骨折,85个椎体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随访3~6个月,对本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骨水泥外渗率和术后止痛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14±0.42)mm,骨水泥外渗率5.88%.根据WHO疼痛分级评价,本组术后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8.4%.结论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小剂量骨水泥注入减轻患者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且具有创伤小,骨水泥外渗率低等特点.

    作者:张立元;左金增;邢文钊;董昭良;张志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