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形体和轮廓美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尤其是青年女性患者,不愿接受畸形愈合的外观,而愿冒不愈合的风险要求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骨折不愈合率0.8%,切开复位内固定不愈合率为3.7%[1].
作者:唐军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 ml.临术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癫痫等症状,常有头部轻伤或被忽略的受伤史,症状常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因起病隐袭,病程长,病初往往误诊,经头颅CT多可明确诊断.及时有效地清除血肿有助于病情恢复.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在CT引导下微创治疗120例(共计131个部位),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治愈率高,价格低廉,报道如下.
作者:陈嘉江;郭昌忠;肖凤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患者男,56岁,主因凌晨阵发性大汗二十余天于2011年10月25日入院.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颤病史,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凝血酶原时间INR 2~3,20 d前无明显诱因每于凌晨3点全身阵发性冷汗,浸湿衣被,无心慌胸闷胸痛症状,无饥饿感,醒后约30 min出汗逐渐缓解,1个月来每天发作,曾口服谷维素,刺五加等药物症状无好转.
作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放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的重要手段,合理、有效的放疗虽有一定疗效,但放疗期间多数患者会出现口腔咽痛、黏膜溃疡、张口困难、味觉功能减退等诸多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因此,减轻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毒副反应,对改善其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减轻鼻咽癌化疗患者化疗副作用、改善其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1,2].我科近年来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给予了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为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本文对48例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给予常规护理的4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鼻咽癌放疗患者提供一种更为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案,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学科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单元[1].医学信息学的定义虽有许多专家和大家的不同阐述,但其核心内容是明确的,即信息学的理论和技术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学科建设内容与时代发展和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时代特征无不渗透至学科的方方面面.本文结合本所学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对医学信息学学科建设时代内涵进行探讨.
作者:丁会峰;魏津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滋养细胞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但是预后比较差,分为两种,一种为良性滋养细胞疾患,包括水泡状胎块(妊娠后胎盘的绒毛均为水泡状,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很像一串串未成熟的葡萄)[1].另一种为恶性滋养细胞疾患,包括恶性水泡状胎块和绒癌,水泡状胎块的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异[2].在其诊断中,主要包括创伤性及非创伤性技术.创伤性的产前诊断方法主要有羊膜腔穿刺法及胎儿绒毛取样法,这两种方法都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流产[3].而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超声诊断滋养细胞疾病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者:赵锦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6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30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1年内对2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5.4 %,而对照组高达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年腋下均未见复发.结论 对于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中保留肋问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且不影响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志超;王宇;赵亚婷;胡继卫;马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士普遍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1,2].有人研究表明,精神科护士与综合医院护士焦虑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3].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进而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本研究就精神专科与综合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张国强;舒民;张东坡;张卫青;尹屹岩;郄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心脏疾病中常见的急危重症.它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易损斑块破裂出血,导致病变冠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闭塞,即冠状动脉急性缺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所以ACS患者在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愈来愈多的研究结果均能证实B型钠尿肽(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ACS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危险预测以及预后判断方面均有重要价值[1].但二者的联合检测在ACS方面的应用还很少报道.本文旨在探讨联合检测BNP、hs-CRP对ACS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所提供的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杨艳;都伟;王云英;张晓蕾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妊娠和分娩时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此过程中引起的女性显著的生理变化必然导致孕妇产生复杂的心理变化,其对社会的认知行为、角色转变过程中心里也有一定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围术期常见心理问题[1],严重影响孕妇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2],因此对围生期孕妇进行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重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院对2008年5月到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围生期孕产妇150例中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霞;徐淑稳;张红真;房桂英;刘俊霞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婴儿严重肌阵挛性癫痫(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in infancy,SMEI)是一种与婴儿期发病的癫痫性脑病,2001年国际组织命名为Dravet综合征(dravet syndrome,DS).DS是一种发生率1/40 000~1/20 000的癫痫性脑病[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为2:1,DS占3岁以下小儿癫痫7%[2].DS是一种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疾病,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目前为止,SCN1A,PCDH19,GABRG2,SCN1B基因等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类型DS.本文将对DS研究进展进行大致介绍.
作者:高瑗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对比和总结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方法 患者根据肌电图检测,存在神经感觉减弱或运动传导速度减慢的患者列入DNP组,共128例;肌电图显示患者神经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无显著变化者列入对照组,共72例;分别对2组患者基本情况、常规指标、肾功能指标、生活史、合并症等进行数据统计和比较.结果 DNP组患者年龄和病程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FBG、HbA1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NP组合并DN、DR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病程、FBG、HbA1c、合并DN、合并DR属于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该类指标的变化及时辅助DNP的诊断.
作者:王磊;夏云峰;刘润梅;李良;殷亚欣 刊期: 2012年第21期
近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率有逐步增高的趋势,并且发病年龄也呈递减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胶原酶溶核术配合康复锻炼法具有创伤小、经济、简便等优点.笔者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采用此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随访和统计,疗效满意,汇报如下.
作者:祁玉军;李登科;阚正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们共手术治疗了156例法洛氏四联征心脏患者,无手术死亡,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男92例,女64例;年龄9个月~35岁;体重4.5~58 kg.均有不同程度的紫绀、活动受限及活动后蹲踞现象.X线检查心胸比率0.42~0.69,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期未容积指数(LVEDVI)23.6~52.5 ml/m2,其中73例LVEDVI小于30 ml/m2,红细胞压积在0.37~0.78,室间隔缺损嵴下型91例,嵴内型52例,干下型13例.单纯漏斗部狭窄34例,漏斗部合并肺动脉瓣狭窄69例,漏斗部合并肺动脉瓣、瓣环及肺动脉干狭窄53例,本组13例合并有卵圆孔未闭,7例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齐庆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青光眼是当今世界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它所造成的视力丧失、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是不可逆的.青光眼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到眼科就诊时多已对视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对青光眼的早期筛查和防治的公共卫生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在健康体检机构进行青光眼机会性筛查模式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茜;张一凡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风疹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传染病,成人也可感染,表现为发热,全身性皮疹,枕下、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可引起胎儿受感染,发生先天性风疹综合症(CRS)[1],造成发育迟滞和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目前发现有多种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症候群与风疹相似,风疹亦可产生非典型的临床表现或亚临床感染[2].
作者:杜慧;郭玉;赵娜;朱贞;王晶辉;刘岩;张振国;许文波;李琦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3例,椎体骨折部位T5~L4,单一椎体压缩骨折者22例,多发骨折41例,共116个椎体骨折,85个椎体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随访3~6个月,对本组术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骨水泥外渗率和术后止痛效果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14±0.42)mm,骨水泥外渗率5.88%.根据WHO疼痛分级评价,本组术后止痛效果总有效率为98.4%.结论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采用小剂量骨水泥注入减轻患者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且具有创伤小,骨水泥外渗率低等特点.
作者:张立元;左金增;邢文钊;董昭良;张志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门诊服务方式的改变、管理工作的创新既是适应现代快节奏、高效率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患者满意率的具体举措[1].我院实施门诊流程改造以来,已经有二年多的时间.随着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对妇产科门诊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调查,寻找切入点,不断满足患者需求.
作者:王晓华;孟玉翠;张国华;葛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F1D)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 et al.等报道的1型糖尿病的新的亚型,F1D是由于迅速以及完全的β细胞损害导致的结果[1,2].1型糖尿病可分为自身免疫性(1A)和特发性(1B)两种类型,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F1D归于1B型糖尿病.在日本1型糖尿病患者中F1D发病率大约占20%[2].F1D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伴有多种酶学改变,患者存在较高生命危险.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至2011年收治的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的1型糖尿病患者,对比F1D患者与经典1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旨在进一步认识F1D,并对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魏立民;马军;任路平;刘娜;王子婧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缩宫素应用于促宫颈成熟作用.方法 140例足月妊娠需引产初产妇随机分为孕妇引产前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缩宫素组(A组),单独使用间苯三酚组(B组)和单独使用缩宫素组(C组).孕妇A组给予缩宫素2.5 U加入到5%的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同时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B组给予间苯三酚80 mg静脉注射,C组给予缩宫素2.5 U加入到5%的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记录3组宫颈成熟度的变化、宫颈水肿发生率、疼痛程度、剖宫产率、胎心情况及用药过程中产妇母儿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子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明显改善时间明显短于B、C组(P<0.01)、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B、C组(P<0.01),3组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用药后母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联合使用间苯三酚、缩宫素能加速孕妇宫颈成熟、提高阴道分娩率,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王志红;董美如;黄书芳;闫秀珍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