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贤樟
汪昂所著《医方集解》因惟恐使观者易累,而简约实用;又恐一家之言或未彻尽,而荟萃众家.故其为后世所欣赏,得以广为刊刻,对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书主要特点有由博返约、创新分类;以方为纲、知常达变;理法方药、贯穿全文;倡导归经、以明方义;融汇众言、间附己见;朴素直观、易于理解;继承发扬、提出质疑等.
作者:郭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方证相关理论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命题,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该理论研究的应用可行性及研究思路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喜悦;张文生;王永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所致,HIV进人人体后,破坏免疫系统,使其功能极度低下,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中医典籍及近年来相关文献对艾滋病并发症的研究报道,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对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加以总结,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世平;张淼;李素香;程五中;祝应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甘草与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肝脏酶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以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及乳酸脱氢酶(LDH)为观察指标.结果:甘草与甘遂不同比例配伍对小鼠血清GPT、GOT、LDH均有明显的影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甘草与甘遂各配伍组对小鼠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以甘草甘遂1:1组对肝脏损伤严重.
作者:邓毅;宁艳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对曲张性不育证的治疗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佳治疗方案,我们对中药联合手术治疗本病进行了系统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自学;门波;曹永贺;王春霞;王瑞;孙宝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探讨了伏气的实质与发病机制,并试用伏气学说探讨肺癌的病因病机的相关特点.
作者:张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3-02-2006-02,笔者采用自拟羌柴石膏汤治疗各种头痛40例,并与正天丸治疗的3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争胜;马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莪芪抗瘤方剂在体外对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10%浓度的含药血清与白血病HL-60细胞共同培育24,48,72,96 h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亚二倍体峰),用Fura-2/AM荧光负载方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10%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组,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膜起泡,核断裂及形成凋亡小体等,以72 h为明显;可见DNA含量低于G1期的凋亡细胞群,其凋亡百分率随时间的递增而增加;10%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组的细胞内Ca2+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莪芪抗瘤方剂含药血清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有关.
作者:郝军;陈彻;陈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HPLC,C18柱,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2~1.01 μg,平均回收率99.24%,RSD为2.16%(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姚静;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上小剂量用药,常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又可防止药量过大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节约药物.而较为系统的小剂量用药经验,可谓先见于仲景.现将其略加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贤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1],由半夏、茯苓、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功效燥湿化痰,清热除烦.用于胆郁化热,胆胃失和,痰浊中阻之证.
作者:刘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容易出现肠道功能紊乱而至非机械性肠麻痹,肛门排气、排便延迟,增加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甚至出现肠瘘等,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
作者:何雄文;牛美兰;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高度近视属眼科常见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包括变性近视眼、恶性近视眼、进行性近视眼,目前没有能较好控制其发展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国琴;李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长期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引起肝脏纤维化、肝硬化并终导致肝脏衰竭.
作者:杨静波;赵长普;李学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牛德兴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行医50余年.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对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牛瀚医;薛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疼痛以及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严重者可因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2003-09-2005-12,我们采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蕴胃型慢性胃炎6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来;周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及证候组合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2004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233篇,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60.5%)、阴阳俱虚(59.7%)、阴虚热盛(38.0%)、气虚血瘀(34.1%)、燥热伤津(25.6%)、肺胃燥热(19.9%)、湿热中阻(19.4%)、肾阴亏虚(16.3%).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糖尿病常见证型及各证型构成要素,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余学庆;李建生;陈相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999-2005年,笔者运用经方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15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致使剖宫产率明显升高[1].由于手术创伤、子宫瘢痕、肠管运动功能障碍及术后禁食等诸多因素,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尽快康复.
作者:李翠萍;胡晓华;孙红;马丽亚;李宾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