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庆;李建生;陈相新
高度近视属眼科常见病,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包括变性近视眼、恶性近视眼、进行性近视眼,目前没有能较好控制其发展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国琴;李荣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张磊主任医师学验俱丰,临证重视辨证论治,几十年的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临证思维模式: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
作者:张登峰;孙玉信;宋红湘;韦大文;朱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2003-02-2006-02,笔者采用自拟羌柴石膏汤治疗各种头痛40例,并与正天丸治疗的30例作对照,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王争胜;马小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慢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2003-09-2005-12,我们采用小陷胸汤加味治疗痰热蕴胃型慢性胃炎68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来;周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发病率正在逐渐攀升,它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乃至生命本身均构成极大威胁.
作者:徐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测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HPLC,C18柱,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5:10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线性范围为0.202~1.01 μg,平均回收率99.24%,RSD为2.16%(n=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可行、重现性好.
作者:姚静;张志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莪芪抗瘤方剂在体外对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作用,并探讨凋亡发生与细胞内Ca2+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血清药理学方法,选择10%浓度的含药血清与白血病HL-60细胞共同培育24,48,72,96 h后,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亚二倍体峰),用Fura-2/AM荧光负载方法测定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10%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组,细胞体积缩小,细胞核固缩,膜起泡,核断裂及形成凋亡小体等,以72 h为明显;可见DNA含量低于G1期的凋亡细胞群,其凋亡百分率随时间的递增而增加;10%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组的细胞内Ca2+浓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莪芪抗瘤方剂含药血清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a2+水平上调有关.
作者:郝军;陈彻;陈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病证方论》[1],由半夏、茯苓、竹茹、枳实、橘皮、生姜、甘草组成,功效燥湿化痰,清热除烦.用于胆郁化热,胆胃失和,痰浊中阻之证.
作者:刘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牛德兴主任医师1964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行医50余年.对病毒性疱疹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经验,现对其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经验整理如下.
作者:牛瀚医;薛淑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对曲张性不育证的治疗目前尚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为了进一步探讨该病的佳治疗方案,我们对中药联合手术治疗本病进行了系统观察,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孙自学;门波;曹永贺;王春霞;王瑞;孙宝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障碍、疼痛以及运动障碍和神经病变性溃疡,严重者可因感染和坏疽导致截肢.
作者:张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出糖尿病证候分布及证候组合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检索相结合方法,对1981-2004年糖尿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运用统计描述和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合格文献233篇,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60.5%)、阴阳俱虚(59.7%)、阴虚热盛(38.0%)、气虚血瘀(34.1%)、燥热伤津(25.6%)、肺胃燥热(19.9%)、湿热中阻(19.4%)、肾阴亏虚(16.3%).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糖尿病常见证型及各证型构成要素,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余学庆;李建生;陈相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临床上小剂量用药,常有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同时又可防止药量过大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节约药物.而较为系统的小剂量用药经验,可谓先见于仲景.现将其略加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黄贤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素食药膳是药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低脂、低能量密度、高膳食纤维、高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特点,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要,是药膳发展的趋势.笔者结合现代饮食特点,用膳人群个体状况,对素食药膳的配膳思路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蒋俊和;秦伟夫;李勇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所致,HIV进人人体后,破坏免疫系统,使其功能极度低下,容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根据中医典籍及近年来相关文献对艾滋病并发症的研究报道,从西医和中医两方面对艾滋病常见并发症加以总结,为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谢世平;张淼;李素香;程五中;祝应俊 刊期: 2007年第03期
1999-2005年,笔者运用经方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156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雷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测定三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中地黄苷D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分析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96),流速为1 mL/min,室温,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是六味地黄丸98.6%,RSD为2.6%;麦味地黄丸97.4%,RSD为2.1%;杞菊地黄丸98.0%,2.1%.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该三种成药中地黄苷D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更生;王慧森;刘明;石任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纯中药久泻灵冲剂口服和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两组均以2 w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IgA,IgG,IgM,补体C3变化情况,3个疗程后复查肠镜.结果:久泻灵冲剂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病灶,稳定性较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强抗疲劳能力,并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能够降低IgA,IgG,IgM,补体C3值.治疗组总有效率占90.04%,对照组占76%.结论:久泻灵冲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副作用小,耐受力好,稳定性强,能较好地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应激能力,同时调节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杨世勤;殷银霞;张玉花;吴玉泓;梁永林;张延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症状之一,直接与肿瘤有关的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西医多选用消炎痛之类的解热镇痛剂,但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大多体质较差,使用解热镇痛剂,不但容易汗出太过,造成虚脱,而且易致消化道出血.
作者:刘怀民;杨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过量脂肪、酒、糖、淀粉等食物的摄入导致脂肪肝有日趋增多的倾向.2005-02-2006-06,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朱树英;聂兰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