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瑞霞;孙亚平;齐亚新
目的 观察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牙龈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正常黏膜及牙龈癌中β-hCG蛋白的表达.结果 β-hCG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与牙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hCG在口腔牙龈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勇;李浩渤;闫威;马超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超声声像图和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CT、X射线钼靶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彩色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和CDFI表现及CT、X射线钼靶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各项指标做出统计学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 彩色超声和CT、X射线钼靶共同诊断为乳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病变形态、边界、密度、增强前后CT值变化、内部回声、导管形态、走形、内径的变化、异常血管、微小钙化、衰减均有一定特征,CDFI血流分级≥Ⅱ级,收缩期高流速(Vmax)≥17 cm/s,阻力指数(RI)>0.74是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结论 综合分析超声声像图和CDFI表现及CT、X射线钼靶表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宿文斗;王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8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用药6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作者:苏立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肺栓塞症(P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1例PE患者为PE组,并选择年龄、性别比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Triage BNP测试仪测定正常对照组及PE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值.结果 PE组血浆BNP为(231±42)pg/ml,对照组为(35±12)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BNP下降为(102±20)p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 PE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有效治疗后其水平下降,这对PE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刘素云;张瑞宁;祖秀光;郝玉明;刘金明;李拥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IBD易感人群往往存在消化道黏膜免疫耐受系统的改变,并在某一环境因素下启动,发生不恰当、严重、长时间的炎症反应[1].各种膳食和营养因素可能是CD和UC发生的基础病因[2],目前营养疗法已经被作为儿童CD患者的基础疗法,而且营养治疗的应用范围虽广受争议,却还在不断扩大[3, 4].
作者:何文英;张晓斌;魏喜玲;高荣花;李秀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经高频超声检查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析淋巴结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6例,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下腹38例,位于脐周26例,混合出现或位于其他部位10例,均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在2.6 cm×1.8 cm;12例在右下腹或脐周出现2~5个不明显增大的淋巴结,大在1.2~1.6 cm.48例有不同程度的肠间隙和盆腔积液.抗炎及抗病毒治疗1~2周后,病变处肠系膜淋巴结有明显缩小和消失,肠间隙及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也是儿童腹痛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杜宇;常玉英;杜平;张利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上升与近年来阴道超声在早孕诊断中的应用和剖宫产数量增加有关[1].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内异症患者40例(内异症组,Ⅰ期12例,Ⅱ期15例,Ⅲ期9例,Ⅳ期4例)、非内异症患者10例(对照组)腹腔液中白介素-6(IL-6)、IL-2的含量;并对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浓度与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分期(AFSr)及痛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 IL-6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IL-6与R-AFS评分呈正相关(r=0.643,P<0.05).2个细胞因子与痛经评分均无相关性(r=0.241,P>0.05).结论 内异症组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6及IL-2是腹腔免疫动态环境失衡的部分原因.
作者:冯利霞;徐韶杰;孔翠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锁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肩部创伤,治疗不当,常可引起肩部活动受限及肩部外形的改变.河北省万全县医院自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采用自制带圈克氏针配合钢丝加压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5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乔春阳;孙义忠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和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和护理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掌握基础技能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备的条件[1].为了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技能,我们引进了多媒体临床技能综合培训系统,以学习心脏听诊为例,在心脏解剖、基础听诊、鉴别听诊三部分学习中与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仿真模拟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心脏听诊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学生对仿真模拟培训的学习方法满意度高[2].
作者:贾胜欣;吴景梅;李丽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在STEMI早期(12 h内)给予尿激素酶(UK)溶栓治疗,能有效缩小梗死面积,降低病死率,我院近几年对36例STEMI患者采用中等剂量的UK进行溶栓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李彦文;刘立新;赵艳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和P-选择素(P-Selectin)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2例卵巢癌患者根据病情分为根治性手术组和姑息性手术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手术前后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卵巢癌组治疗前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和卵巢癌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行根治性手术组术后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均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姑息性手术组血清sICAM-1和P-Selectin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水平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病程有关,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sICAM-1和P-Selectin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旭平;郭丽娜;杨海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β-catenin蛋白在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骨样骨瘤11例,骨母细胞瘤7例及反应性新生骨8例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β-catenin蛋白在大部分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病例中胞膜正常表达,而在骨肉瘤病例中胞浆(核)异常表达. 新辅助化疗前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在骨肉瘤肺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组(P< 0.05). 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较化疗前降低或消失(P<0.01),其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β-catenin蛋白可能成为良、恶性成骨肿瘤鉴别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高异常表达率与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关系密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作者:杨建柱;孙丽霞;丁洋;刘俊茹;王冬;高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法对免疫性习惯性流产自身抗体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6例免疫性习惯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醋酸泼尼松片,10 mg/d,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给予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由熟地、杜仲、山茱英、蛇草等味组成,用自动煎药机煎取中药液300 ml,分装2袋,分早晚2次温服)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采用EILSA法检测外周血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的水平,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外周血EMAb、ACA转阴情况等方面进行前后对比治疗研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有率)为86.79%;对照组总有效率43.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抗体转阴率均在第2疗程出现高峰,治疗组1~2个疗程的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疗程的转阴率,治疗组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补肾健脾活血解毒方可以多环节、多靶点的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消除并抑制EWAb、ACA,从而使EMAb、ACA转阴,恢复正常生殖功能.
作者:程聚玲;马淑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胎盘植入系子宫内膜缺陷导致妊娠后子宫蛻膜全部或部分缺乏所致.近年来这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多[1],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及妊娠的结局,因此能及早发现或检出此类病变对这些孕妇的管理和预后将会有莫大的益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作者都在探讨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也有了一定的收获,其中应用为普遍的就是超声检查.现报告我们超声诊断的3例胎盘植入并作文献复习.
作者:杜秀英;周荣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4例脑梗死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5)岁;神经功能评分为(22±8)分.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5)岁;神经功能评分为(21±7)分.2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志远;王冬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异甘草酸镁结合强肝消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异甘草酸镁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组40例(A组),异甘草酸镁对照组30例(B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30例(C组).3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ALT、AST)、血脂(CHOL、TG)、空腹血糖及胰岛素、肝脏B型超声,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在治疗结束时,A组ALT、AST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比较有明显疗效优势(P<0.01);A组CHOL及TG亦呈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效亦优于B组(P<0.05).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发现,异甘草酸镁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可显著改善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状态(P<0.05),其改善作用明显优于2个对照组(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肝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调节血脂代谢,达到治疗NAFLD的作用.
作者:周晓玲;谢胜;赵正孝;殷小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有1/2为非计划妊娠,有1/4为非意愿妊娠[1],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发生于妊娠期的严重程度不同的糖类不耐受[2].本调查以产前孕妇资料为基础,对非计划妊娠与GDM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制定控制非计划妊娠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晓东;解德成;王玉荣 刊期: 2010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Tile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TileB型骨盆骨折的患者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1.5年.复查未见耻骨联合分离,骨折端愈合良好.取出内固定及外固定后,骨盆环位置保持满意,耻骨联合分离<1 cm.结论 对TileB型骨盆骨折行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术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段永刚;李治国;丁英奇;孙岩 刊期: 2010年第13期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选特效药.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86例,在应用阿托品解毒过程中,有40例患者在应用阿托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数天出现昼夜阿托品用量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淑艳;周英莲;宋文英;田少静 刊期: 2010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