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酚妥拉明联合川芎嗪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师素芳;牛立军

关键词:酚妥拉明, 川芎嗪, 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平均患病率为0.40%~0.47%,患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该病在气候严寒的北方占住院心脏病的首位[1].我院自2003年以来使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和活血化瘀中药川芎嗪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人工流产是育龄期妇女避孕失败后,怀孕早期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方法,也是妇产科常见的计划生育手术[1].本研究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967例人工流产孕妇的临床情况,将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人工流产术的术中、术后情况做了比较研究,旨在探讨超导可视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优势和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桂芝;范文玲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我们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4例脑梗死患者均经CT或MRI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2±5)岁;神经功能评分为(22±8)分.对照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5)岁;神经功能评分为(21±7)分.2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志远;王冬菊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股骨近端锁定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现多主张行手术内固定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固定,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严重并发症.手术固定方法较多,自2007年8月以来,我科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老年人该部位骨折31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冯世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昼夜阿托品用量特点分析及护理

    阿托品是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首选特效药.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我科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86例,在应用阿托品解毒过程中,有40例患者在应用阿托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数天出现昼夜阿托品用量不同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张淑艳;周英莲;宋文英;田少静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人工诱发刺激心房或心室对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刺激诱发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时,分别刺激高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刺激周长从500 ms直至不应期,步长为50 ms.分别计算高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结果 与室性早搏的TO与TS相比,房性早搏的TS值明显减小(P<0.01),TO值明显增大(P<0.01);房性早搏的TS与室性早搏的TS有明显的相关性(r=0.65,P<0.01),而房性早搏的TO与室性早搏的TO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16,P>0.05).结论 与室性早搏相比,房性早搏的心率震荡现象减弱,两者的心率震荡参数TS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先天性食管狭窄2例

    例1,男,4岁.患儿生后即经常在吃奶后发生呕吐,时轻时重,发作严重时饮水亦困难,曾去各地大小医院求治,均遭拒绝.检查,患儿营养状况尚可,食管造影显示食管胸中段与胸下段交界处管腔狭窄长约3~4 cm (图1),其上食管管腔明显扩张,未查胃镜.

    作者:王珩;王永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内皮素-1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胃黏膜是否有内皮素-1(ET-1)的异常表达,探讨ET-1在PHG血流动力学调节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取PHG、门脉高压症(PHT)无PHG、正常对照患者胃黏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ET-1在胃黏膜中的表达.同时测定3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PVF)和脾静脉血流量(SVF).结果 PHG积分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相关性(HC=4.782, P>0.05).PHG积分与Child-Pugh积分无相关性(HC=3.956,P>0.05).PHG组患者PV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T无PHG组PVF与PH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G组患者SVF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PHT无PHG组SVF与PH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G组患者胃黏膜中ET-1的阳性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T无PHG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ET-1与PHG积分呈正相关(H=10.592, P<0.05).结论 ET-1在PHG患者中过度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树娟;邵石祥;耿国钰;蔡莉芬;卢建华;何朝霞;叶立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足月出生的正常体重儿348例,分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3组,纳入婴儿分别于1、3、6月龄进行丹佛智能筛查表(DDST)发育测试,同时记录6个月内患呼吸道感染、肺炎、腹泻、佝偻病等疾病的情况.结果 婴儿常见病患病率以母乳喂养组低、混合喂养组次之,人工喂养组高,且3组中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婴儿在1、3、6月龄的DDST压线项目通过率中,大多数项目通过率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月龄中62.5%的项目,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月龄中38.46%的项目,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母乳是4个月内婴儿的佳食物,其营养素齐全,能够减少患病率、全面满足婴儿体格生长,同时适时添加高质量的辅食对婴儿智能发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谢志才;丘惠娴;周曙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会阴部急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会阴部急症病变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会阴部急症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并以手术、病理、回访等方式予以对照.结果 105例会阴部急症性病变中彩色多普勒结合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99例,诊断符合率94.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会阴部急症中具有重要价值,具有早期、准确、简便、无创等特点,应作为会阴部急症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胜利;李秀芬;葛英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新辅助化疗对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β-catenin蛋白在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新辅助化疗前、后骨肉瘤组织,骨样骨瘤11例,骨母细胞瘤7例及反应性新生骨8例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β-catenin蛋白在大部分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病例中胞膜正常表达,而在骨肉瘤病例中胞浆(核)异常表达. 新辅助化疗前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骨样骨瘤、骨母细胞瘤及反应性新生骨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在骨肉瘤肺转移组明显高于无肺转移组(P< 0.05). 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较化疗前降低或消失(P<0.01),其表达与肿瘤坏死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β-catenin蛋白可能成为良、恶性成骨肿瘤鉴别诊断有益的辅助指标.新辅助化疗前β-catenin蛋白高异常表达率与骨肉瘤患者肺转移关系密切.新辅助化疗可降低骨肉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新辅助化疗的疗效.

    作者:杨建柱;孙丽霞;丁洋;刘俊茹;王冬;高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应用仿真模拟教学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培训基础技能的效果观察

    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对医学和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和护理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掌握基础技能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必备的条件[1].为了将理论和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技能,我们引进了多媒体临床技能综合培训系统,以学习心脏听诊为例,在心脏解剖、基础听诊、鉴别听诊三部分学习中与传统培训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应用仿真模拟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掌握心脏听诊技能,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信心.学生对仿真模拟培训的学习方法满意度高[2].

    作者:贾胜欣;吴景梅;李丽茹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腺样体鼻内镜下切除术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比较

    目的 探讨鼻内镜用于经口鼻联合径路腺样体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将资料完整的11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分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62例(鼻内镜组),传统腺样体刮除术50例(传统组);随访1~24个月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复查鼻咽部CT及纤维鼻咽镜.结果 术后1个月时,鼻内镜组和传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39%和94.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鼻内镜组和传统组治疗有效率为93.55%(58/62)和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个月时,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94%(57/62)和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下电动吸引切割器切除腺样体直观、清晰,其远期疗效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

    作者:李红英;安英杰;孙克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中IL-2、IL-6的变化

    目的 探讨腹腔液中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内异症患者40例(内异症组,Ⅰ期12例,Ⅱ期15例,Ⅲ期9例,Ⅳ期4例)、非内异症患者10例(对照组)腹腔液中白介素-6(IL-6)、IL-2的含量;并对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细胞因子浓度与美国生育协会修正标准分期(AFSr)及痛经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 IL-6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含量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 IL-6与R-AFS评分呈正相关(r=0.643,P<0.05).2个细胞因子与痛经评分均无相关性(r=0.241,P>0.05).结论 内异症组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6及IL-2是腹腔免疫动态环境失衡的部分原因.

    作者:冯利霞;徐韶杰;孔翠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诊断胎盘植入3例报告

    胎盘植入系子宫内膜缺陷导致妊娠后子宫蛻膜全部或部分缺乏所致.近年来这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明显增多[1],严重威胁着孕妇的生命安全及妊娠的结局,因此能及早发现或检出此类病变对这些孕妇的管理和预后将会有莫大的益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作者都在探讨胎盘植入的早期诊断,也有了一定的收获,其中应用为普遍的就是超声检查.现报告我们超声诊断的3例胎盘植入并作文献复习.

    作者:杜秀英;周荣庆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2组进行血流变、经颅多普勒(TCD)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血流变、TCD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国辉;曹冬梅;王春艳;杨建春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微波治疗用于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微波照射治疗带蒂皮瓣的效果.方法 对326例手外伤行带蒂皮瓣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微波照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后2组患者皮瓣感染率、平均断蒂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平均断蒂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照射治疗带蒂皮瓣,有利于预防感染、促进皮瓣成活、缩短断蒂时间及住院时间.

    作者:唐贺玲;王金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彩色超声与CT扫描和X射线钼靶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评价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超声声像图和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及CT、X射线钼靶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49例彩色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和CDFI表现及CT、X射线钼靶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各项指标做出统计学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 彩色超声和CT、X射线钼靶共同诊断为乳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9例,病变形态、边界、密度、增强前后CT值变化、内部回声、导管形态、走形、内径的变化、异常血管、微小钙化、衰减均有一定特征,CDFI血流分级≥Ⅱ级,收缩期高流速(Vmax)≥17 cm/s,阻力指数(RI)>0.74是诊断乳腺癌的可靠依据.结论 综合分析超声声像图和CDFI表现及CT、X射线钼靶表现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宿文斗;王彤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原因分析

    绝经后阴道出血是指绝经1年后出现阴道流血,也是老年妇女妇科病的主诉之一,临床检查和盆腔B型超声很难发现宫腔内的小型病变,为探索其病因及其有关因素,共收集绝经后阴道出血230例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王翠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阴式子宫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阴式子宫切除术由于具有不开腹、腹壁无瘢痕、术后恢复快、损伤小的特点而日益受到重视.腹式子宫切除术是临床常见的手术术式,有手术视野广,易处理伴有附件病变、有盆、腹腔手术史及盆腔黏连病例等特点.为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本文对我科接受阴式子宫切除术、腹式子宫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分析比较.

    作者:杨金平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健康教育路径是借鉴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实施于临床[1].临床路径又称临床程序是指为已确诊为某种疾病的一组患者制定的、以患者为中心的、从入院到出院的一整套医疗护理整体工作计划[2,3].我们将健康教育路径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中,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郭莉;范章云;王春燕;包素婷;刘丽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