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治疗用于手部带蒂皮瓣修复的效果研究

唐贺玲;王金艳

关键词:带蒂皮瓣, 微波照射, 修复
摘要:目的 探讨微波照射治疗带蒂皮瓣的效果.方法 对326例手外伤行带蒂皮瓣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使用微波照射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对治疗后2组患者皮瓣感染率、平均断蒂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感染率、平均断蒂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照射治疗带蒂皮瓣,有利于预防感染、促进皮瓣成活、缩短断蒂时间及住院时间.
河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鲍曼不动杆菌30株基因同源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常见机会致病菌.目前世界上已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爆发流行[1],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了解河北省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我们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8月从河北省3家医院分离的3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谱进行了测定,并检测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采用ERIC-PCR方法对不同医院的分离株进行基因同源性分析,为及时控制多重耐药菌株的进一步传播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秦洁;宋艳荣;王玉平;李继红;张丽洁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动力髋螺钉系统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部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常见于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该骨折的发病率渐增.老年人骨质多疏松,而其常伴有内科疾病,若处理治疗不当轻者遗留款内翻、下肢短缩等畸形,髋关节功能障碍,重者可导致死亡.2006至2008年我们采用动力髋螺钉系统(DHS)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19例,并进行了近期及远期随访,报道如下.

    作者:焦健;李刚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人工诱发刺激心房或心室对窦性心率震荡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人工刺激诱发房性早搏与室性早搏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 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电生理检查时,分别刺激高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刺激周长从500 ms直至不应期,步长为50 ms.分别计算高右心房和右心室心尖部的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值.结果 与室性早搏的TO与TS相比,房性早搏的TS值明显减小(P<0.01),TO值明显增大(P<0.01);房性早搏的TS与室性早搏的TS有明显的相关性(r=0.65,P<0.01),而房性早搏的TO与室性早搏的TO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16,P>0.05).结论 与室性早搏相比,房性早搏的心率震荡现象减弱,两者的心率震荡参数TS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39例,分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检查3组患者血浆FIB水平.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FIB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P<0.05)和非冠心病组(P<0.01), 稳定性冠心病组FIB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FIB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 血浆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估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也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

    作者:郭奎志;张慧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依诺肝素与普通肝素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与普通肝素(UFH)对比的疗效差别.方法 对拟行PCI的患者,试验组术前即刻随机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0.75mg/kg(A亚组,96例)或1.0 mg/kg(B亚组,97例)术中均不追加任何抗凝药物,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术前即刻、术中10 min、术后即刻监测血清抗Xa因子活性并定义有效达标范围;对照组术前经动脉鞘管注射UFH 8 000~10 000 U,术中每超过1 h追加1 000 U,PCI术后4 h拔除鞘管,测定10、60、120、240 min时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并定义有效达标范围,监测指标包括抗凝效果的达标率、7 d内的严重出血事件以及轻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30 d内的全因病死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各阶段(10,60,120,240 min)ACT分别为(352±34)s、(312±32)s、(258±39)s、(175±24)s术中有效抗凝达标率为19例(20.4%),其中未达标的74例(79.6%)中73例为抗凝不足(78.5%),ACT平均为(270±27)s,A亚组与B亚组分别有92例(95.8%)和97例(100%)的患者抗Xa因子峰值>0.5 kU/L;分别有12例(12.5%)和16例(16.5%)的患者抗Χa因子峰值>1.5 kU/L.试验组均于术后即刻拔除鞘管,无1例迷走反应发生,穿刺局部发生血肿A亚组8例,B亚组18例,UFH对照组于PCI术后4 h左右拔除鞘管,7例出现迷走反应,穿刺局部发生血肿20例,试验组术后即刻拔管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压迫止血时间明显延长的情况,而对照组出现迷走反应率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与A亚组也明显增加(P<0.05).7 d的在安全性评价上试验组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下降,轻度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30 d的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联合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择期PCI术中经动脉鞘管注射依诺肝素作为抗凝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术中不需要监测抗Χa因子活性.

    作者:秦淑辉;肖文良;苏瑞瑛;吕秀华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儿童外伤性前房出血46例临床分析

    儿童外伤性前房出血在临床上很常见,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是恢复视力的关键.本文对我院2000至2009年收治的46例儿童眼顿挫伤前房出血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46只眼,均为单眼伤,其中男39例女7例;右眼32眼,左眼14眼;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34岁.入院时患眼视力低为光感,高1.0,其中8例因患儿不合作未查视力.

    作者:曾远宏;张小薇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HGF、ALK5 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促肝细胞生长素因子(pHGF)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中肝细胞生长(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活化素受体样激酶5(ALK5)及胶原Ⅲ的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促肝细胞生成素对肾间质纤维化的药物保护机制.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侧输尿管结扎(UUO)组及pHGF治疗组.每组于术后第3、7、14天分批处死,分别经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小管间质中HGF、TGF-β1、ALK5、胶原Ⅲ的表达的情况,HE、MASSON染色评定3组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结果 UUO组TGF-β1、ALK5、胶原Ⅲ的表达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pHGF治疗组明显低于UUO组(P<0.05);UUO组HGF于第3天表达高,第7天稍有回落,第14天表达弱;pHGF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H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同时期UUO组(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肾间质相对面积显著减小(P<0.05).结论 pHGF能有效抑制肾间质中TGF-β1,从而进一步抑制ALK5的过度表达、使胶原Ⅲ合成减少;同时促进肾间质中HGF表达,从而能够改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程度.

    作者:陈丽平;叶凡;王保兴;刘保良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经高频超声检查的8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分析淋巴结形态、大小、数量及分布情况.结果 本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6例,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下腹38例,位于脐周26例,混合出现或位于其他部位10例,均为多发淋巴结肿大,大在2.6 cm×1.8 cm;12例在右下腹或脐周出现2~5个不明显增大的淋巴结,大在1.2~1.6 cm.48例有不同程度的肠间隙和盆腔积液.抗炎及抗病毒治疗1~2周后,病变处肠系膜淋巴结有明显缩小和消失,肠间隙及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结论 高频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也是儿童腹痛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

    作者:杜宇;常玉英;杜平;张利英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肺栓塞症患者血浆脑钠肽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肺栓塞症(PE)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31例PE患者为PE组,并选择年龄、性别比相匹配的健康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美国Triage BNP测试仪测定正常对照组及PE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值.结果 PE组血浆BNP为(231±42)pg/ml,对照组为(35±12)pg/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浆BNP下降为(102±20)p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结论 PE患者血浆BNP浓度升高,有效治疗后其水平下降,这对PE的诊断和疗效评估有实际临床意义.

    作者:刘素云;张瑞宁;祖秀光;郝玉明;刘金明;李拥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会阴部急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超声对会阴部急症病变进行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会阴部急症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并以手术、病理、回访等方式予以对照.结果 105例会阴部急症性病变中彩色多普勒结合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符合99例,诊断符合率94.2%.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在会阴部急症中具有重要价值,具有早期、准确、简便、无创等特点,应作为会阴部急症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赵胜利;李秀芬;葛英霖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内皮素-1在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胃黏膜是否有内皮素-1(ET-1)的异常表达,探讨ET-1在PHG血流动力学调节中的意义.方法 分别取PHG、门脉高压症(PHT)无PHG、正常对照患者胃黏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ET-1在胃黏膜中的表达.同时测定3组患者的门静脉血流量(PVF)和脾静脉血流量(SVF).结果 PHG积分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无相关性(HC=4.782, P>0.05).PHG积分与Child-Pugh积分无相关性(HC=3.956,P>0.05).PHG组患者PV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T无PHG组PVF与PH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G组患者SVF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P<0.05).PHT无PHG组SVF与PH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G组患者胃黏膜中ET-1的阳性面积显著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T无PHG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ET-1与PHG积分呈正相关(H=10.592, P<0.05).结论 ET-1在PHG患者中过度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树娟;邵石祥;耿国钰;蔡莉芬;卢建华;何朝霞;叶立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的护理

    急诊介入心脏病学,越来越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方案中,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具备心脏介入治疗条件的医院救治患者的首选方案.其血管再通率明显优于溶栓治疗,尤其对溶栓有禁忌者.然而在直接PCI中,冠脉造影、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的再灌注损伤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需严密的监护护理.本文就我中心导管室50例急诊PCI患者的急诊介入护理策略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威;李晓明;路敏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4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36例,另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中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DM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EDN组hs-CRP与D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是诊断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损伤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其发生DN的风险.

    作者:康剑云;刘宝生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急性腹痛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24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1年1月至2008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科收治初诊误诊为急性胰腺炎(AP)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性腹痛非胰源性淀粉酶升高的原因,提高急性腹痛病因早期诊断率,同时减少AP误诊.

    作者:李林;姚金锋;郭昱;姚冬梅;王娜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16例临床分析

    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CSP)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它的发生率上升与近年来阴道超声在早孕诊断中的应用和剖宫产数量增加有关[1].再次妊娠时胚胎着床在前次剖宫产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导致子宫切除,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分析了我院近十年来收治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王会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倾斜10~15度心包积液穿刺术临床应用

    心包积液为心包或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或并发症.心包积液穿刺抽液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而心包积液穿刺属危险操作,易引起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选择佳穿刺方法非常重要,特别对中等量以下的心包积液更有价值.2005年以来,我们对29例心包积液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了40次心包穿刺抽液,临床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胡义芹;赵爱君;张文君;尹淑新;杨海英;李学军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股骨近端锁定型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老年人的常见骨折之一,传统治疗方法患者多需要长期卧床,现多主张行手术内固定治疗,以获得稳定的固定,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减少长期卧床造成的严重并发症.手术固定方法较多,自2007年8月以来,我科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老年人该部位骨折31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冯世栋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金合金桩核冠修复青少年第一恒磨牙残冠疗效观察

    第一恒磨牙在口腔中萌出早,由于其解剖结构及儿童口腔清洁能力差造成其易龋蚀且发展速度极快,患者家长对替牙期儿童的口腔保健认识不够,往往就诊时患牙已经大面积缺损伴发牙髓炎或根尖炎.此时患牙缺损大已经不能用单纯充填的方法进行修复,为了保持牙列的完整,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在完善的根管治疗的基础上对患牙进行桩核冠修复.我们于2004至2008年对40颗第一恒磨牙残冠进行金和金桩核冠修复,并进行随访观察.

    作者:赵异;李英英;孙树宏;于波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腰麻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前列腺手术微创技术的普及,要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他们围术期的安全,是临床麻醉积极关注的课题.本文选择我院近3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实施腰麻的100例老年患者,回顾分析腰麻用于老年患者TURP的注意事项、可行性、安全性.

    作者:陈何伟;汤洪;刘志奇;陈晶;张梦云 刊期: 2010年第13期

  • 真菌性蝶窦炎26例诊治体会

    真菌性蝶窦炎多以头痛、回吸涕中带血、视物不清、复视及视力下降等症状为首发,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因蝶窦周围毗邻重要的解剖结构,误诊后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将我科1998至2007年共收治26例真菌性蝶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马志红;杨莉萍;李健;管华;郭永新 刊期: 2010年第13期

河北医药杂志

河北医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