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修常;陈富君
刘学勤主任医师业医四十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长期致力于肝病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拜师继承学习,获益匪浅,兹将老师治疗乙型肝炎的经验整理如下: 1 治疗乙型肝炎的思路 刘师诊治乙型肝炎的思路、方法和内容是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在辨证与辨病相结的诊断方式,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和调整与专药(方)相结……
作者:刘静宇;庞国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7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200例慢性前列腺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200例,年龄大46岁,小16岁,平均24岁。病程长5年,短1月,平均1年。其中86例患者伴有性功能减退。对照组200例,年龄大51岁,小19岁,平均27岁。病程长4年,短3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94岁患者伴有性功能减退。……
作者:段予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近两年来我们应用乌枳口服液配合常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8例,疗效满意,兹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冠心病、心绞痛住院病人98例,其中干预性治疗52例,对照组46例。干预组年龄46~69……
作者:马振;吴晓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数脉是临床常见脉象,许多医家将其列为脉象的纲领之一。对数脉的定义有多种:有以一息六至以上为数脉,根据正常人呼吸约18次/分左右计算,数脉的脉率应为108次/分以上;有以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脉率约为90次/分以上);有以一息五至为略数脉,一息六至谓数脉,一息七至谓疾脉(126次/分左右),一息八至以上谓极脉(144次/分以上)等……
作者:徐厚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痛证范畴,治疗较为棘手,分型论治每能取得较好疗效,现略述如下: 1 风寒型 此型常见,疼痛较轻,病程较短,遇风寒后突然发作或加剧,疼痛常有冰冻感。或伴有恶风寒,周身不适,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等证。病机为风寒之邪袭表,颜面经络闭塞。法当祛风散寒,和营止痛。方用川芎茶调散加减。风寒甚者,酌加麻黄,桂……
作者:孙钧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医学的“胸痹心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袁海波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即从事于该课题的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人有幸从师于袁老师学习,受益非浅,现将袁老师辨治胸痹心痛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袁老师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寒湿邪侵袭、饮……
作者:朱立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笔者近年来在实际工作中曾遇到过数种黄芪伪品或混淆品种,采用调查鉴定、性状鉴别并结合简单的理化方法,对黄芪正品及其几种伪品进行鉴别,现报道如下。 1 黄芪正品 来源: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ge var monghlicus(Bge.)Hsiao或膜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h)BRc.的干燥根。……
作者:苗国乾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患者女性,72岁,病案号30886。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3天,加重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不利4小时,于2000年2月2日入院。体格检查T36℃,P94次/分,R18次/分,BP27/16Kpa,神志清,精神不振,查体合作。颈略硬,心肺无异常。记忆力、定向力、判断力均正常,左上肢肌力Ⅳ级,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降低,右侧肢体肌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
作者:孙丽凤;宋志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风后失语治疗较困难,多依赖自我恢复,病程在半年以上者自然恢复率极低。自1996~2000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并与药物治疗者进行比较,经120例临床观察,发现针刺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两组共120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3例,女性47例;年龄大74岁,小27岁;……
作者:温海;马艳枝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慢性多发性疾病,笔者应用自拟疏肝利胆和胃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10例,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例患者男52例,女58例;年龄35~65岁,平均42.5岁。患者均有右胁或胆囊区,或剑突下,胀满或疼痛不适,且均经B超证实有慢性胆囊炎。其中20例伴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健康携带),40……
作者:李长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自1995年9月~2000年10月,笔者重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中老年慢性结肠炎128例,取得较好疗效,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和对照组114例,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42例,随机分为芍药甘草汤组(治疗组)与补脾益肠丸(南方制药厂生产)组(对照组)。治疗组128例,男82例,女46例;年龄41~68岁,平……
作者:杨俊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神经系统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阵发性、反复发作的剧烈疼痛。本病属中医学“偏头痛”、“头风”、“面痛”、“首风”、“脑风”等病证范畴。现将十年来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脉均会于此,五脏六腑之气血精华皆上注……
作者:张国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眩为眩晕;冒者通帽,盖也,蒙也,首如蒙物而晕。眩冒并称,即头目眩晕如蒙物。《伤寒伤》中有关眩冒症者条文凡12条,内容涉及太阳、少阳、阳明诸经之病。证有虚实之辨,阴阳之分;治有补泻之异,塞温之别。下面就此作一探讨。 1 眩冒之辩证 1.1 因实之眩冒 1.1.1 风阳上扰之眩冒……
作者:赵勇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张子和与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齐名,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誉为攻邪派的宗师。倡言汗吐下三法赅尽治病诸法。 1 汗法的渊源与内涵 1.1 汗法内涵 仅汗法而言,与常说的发汗退热,发汗解表不同,其内涵非常广泛,他说“汗以泄其表”。表者,乃皮毛、肌肤、腠理、经隧、脉络、六腑,百窍之总称。统归于“玄府”,延伸了“表”的概念。……
作者:赵法新;蒋维英;赵晓东;赵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急性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成为中老年人重要的致残和死亡原因,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探讨大限度降低患者病死率和病残率的治疗方法,仍是目前神经病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表明,决定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颅内血肿的部位、出血量及脑水肿的程度。因此,在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针对血肿的具体情况所采……
作者:荆志伟;周志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8年6月~2001年6月,我们采用外治无名肿毒、乳癖、乳岩等肿块性疾病的有效古方,加减化裁,由我院药剂科熬制成膏,经临床应用治疗乳房肿块性疾病1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乳瘤消膏的来源、制配及功用 本方由《景岳全书》的阿魏化痞膏、《外科全生集》的阳和解凝膏和《药蔹启秘》的桂麝散三方化裁加减而成。由牛蒡子、川芎、附子、肉桂、生南星、麝……
作者:海志刚;曹建西;谷海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目的:采用HPLC测定乳安胶囊中丹参素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用ODS-C18分离丹参素,以N,N-二甲基甲酰胺-冰醋酸-水(5.5:0.35:9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9nm。结果:丹参素峰与其它分峰的分离度大于2;线性范围0.9-4.3μg(γ=0.9996),回收率99.5%,RSD=2.1%(n=10)。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准确,适用于该产品的分析检验。
作者:聂桂华;郭辉;杨国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999年10月~2001年12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肾病患者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84例患者其中门诊62例,住院22例,按治疗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3~69岁,平均51.3岁;糖尿病病程3~10年,平均6.2年;合并视网膜病变10例;中医辨证分型:气阴两虚证46例,兼血瘀证36例;……
作者:李梅荣;王春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1 顺势思维的概念 顺者,顺应,顺从也,循也,因也,有趁、乘之意;势者,势态,趋势也。顺势思维指尊重、顺应、利用客观之势态及规律,处理事物的思维方法。 顺势思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思维的具体体现。早在春秋之末,范蠡即明确提出:“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天因人,圣人因天”(《国语·越语下》)。道家……
作者:和红霞;王海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胃气是指胃腑的气机,以通降为顺,此为狭义的胃气。胃气又泛指脾胃的功能,此乃广义的胃气。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指机体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但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物质主要是脾胃共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因此,胃气不单指胃腑的功能,更主要是脾胃功能的合称。历代医家大都是从这一意义上来使用“胃气”这一概念……
作者:陈淑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