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香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Nicorandil)超极化心脏停搏对未成熟兔心肌的保护作用,以提高婴幼儿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将32颗离体新西兰幼兔心脏随机分为4组:实验I组、实验Ⅱ组、实验Ⅲ组、实验Ⅳ组,每组8颗.建立Langendorff离体灌注心脏模型,以KHB液体灌注30 min后达平衡状态,转为工作模型.实验Ⅰ组间断灌注KHB液;实验Ⅱ组、实验Ⅲ组、实验Ⅳ组分别灌注ST.Thomas Ⅱ号停搏液、ST.Thomas Ⅱ号停搏液+Nicorandil 10 μmol/L、ST.Thomas Ⅱ号停搏液+Nicorandil 100 μmol/L;每15 min重复Ⅰ次,共灌注2次;然后用KHB液体再灌注30 min,实验时间总共90 min.实验开始、第60 min及结束时各收集一次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内压大变化率(rate of ris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dp/dt)及心肌酶指标: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实验标本做病理切片观察心肌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Ⅲ组、实验Ⅳ组与实验Ⅰ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酶指标明显改善(P<0.01),实验Ⅲ组、实验Ⅳ组与实验Ⅱ组相比,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酶指标明显改善(P<0,05),实验Ⅱ组与实验Ⅰ组相比各项指标改善(P<0.05),实验Ⅲ组的心功能恢复弱于实验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镜下实验Ⅰ组、实验Ⅱ组心肌损伤重,实验Ⅲ组、实验Ⅳ组损伤较轻.结论 单纯的高钾停跳液可以为未成熟兔心肌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Nicorandil超极化心脏停跳液可以为未成熟兔心肌提供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纯的高钾停跳液;但在实验范围内浓度的差别引起的保护作用差异不明显.
作者:王玺胜;汪发久;季强;蔡建志;孙益峰;梅运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株K562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增加对下游靶基因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氯化钴(CoCl2)做化学缺氧诱导荆,加入K562细胞培养基,分别培养0、4、8、16 h.Real-Time RT-PCR及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HIF-1α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Real-Time RT-PCR检测不同时间HIF-1α下游靶基因VEGF、MDR1/MDR3、survivin、Bcl-2、Caspase-3、Bax等的表达.分析HIF-1α表达的变化对下游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和意义.结果 随着CoCl2作用时间的增加,K562细胞HIF-1α mRNA水平表达略有增加,但变化不大(P>0.05),蛋白水平增加明显.下游VEGF、MDR1/MDR3、survivin、Bcl-2转录活性增加(P<0.05),而Bax、Caspase-3表达先增加后减少.结论 CoCl2主要增加K562细胞株HIF-1α蛋白的表达.HIF-1a蛋白使VEGF、MDR1/MDR3、survivin、Bcl-2等促肿瘤存活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加,而终减少了Caspase-3、Bax等促肿瘤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因此,HIF-1α可能是调控白血病进展的关键调节因子.
作者:黄滨滨;修冰;陆惠娜;秦伟;熊红;梁爱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尿多酸肽(CDA-Ⅱ)对NB4、NB4-R1细胞的凋亡效应.方法 应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DNA ladder实验、RT-PCR观察CDA-Ⅱ处理前后NB4、NB4-R1细胞生长增殖状况、凋亡情况及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NB4、NB4-R1细胞生长、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倍增时间延长.Annexin V联合PI法细胞早期凋亡实验检测结果显示.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活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加药24 h后细胞即明显凋亡,随后凋亡细胞进入死亡阶段,死亡细胞比例增加.DNA Ladder实验显示,加药96 h后DNA断裂片断明显增多.RT-PCR实验证明,随着加药时间的延长,survivin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渐弱.结论 CDA-Ⅱ可以通过降低survivin基因表达的途径达到促进NB4、NB4-R1细胞凋亡的目的 .
作者:蔡安民;万海英;周宏;李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霍姆溶液(高渗羟乙基淀粉40溶液)对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s,TURP)中老年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和血电解质(Na+、K+)的影响.方法 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TURP术的老年男性患者45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高渗组(H组,n=15),羟乙基淀粉溶液组(HS组,n=15).林格氏液组(R组,n=15).于硬膜外麻醉开始用药同时分别给予高渗液、羟乙基淀粉溶液、林格氏液,按4 ml/min输注1 h,记录术前(T1)、输注完毕即刻(T2)、术毕即刻(T3)血浆胶体渗透压,血Na+、K+值及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SpO2,CVP).结果 H纽与HS组间血浆COP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与R组相比,血浆COP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血K+值变化均无明显差异,H组与HS组、R组相比,血Na+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组、HS组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较R组平稳.结论 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中应用高渗羟乙基淀粉40溶液有利于维持血浆COP和机体内环境稳定,减少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syndrome,TURS)的发生.
作者:叶旻;夏芹;傅舒昆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恶性淋巴瘤是60岁以上老年人常见的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加剧,而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环境因素等使得老年恶性肿瘤,特别是老年恶性淋巴瘤的比例不断增高[1].老年淋巴瘤与年轻淋巴瘤患者在形态学和临床表现上并无明显区别,但是前者的远期预后更差.
作者:张燕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阳性及阴性之间是否存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差异.方法 RA患者43例,根据RF测定分为RF阳性组和RF阴性组,健康体检者18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 细胞及CD4+CD25+Foxp3+T细胞的表达.结果 RF阴性组CD4+CD25+Foxp3+/CD4+T细胞为(2.58±1.68),与对照组(4.23±2.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阳性组CD4+CD25+Foxp3+/CD4+T细胞为(1.25±1.1),与对照组(4.23±2.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F阴性组与RF阳性组之间CD4+CD25+Foxp3+/CD4+T细胞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RF阳性与阴性RA患者之间存在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差异,RF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存在免疫应答的不同,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有关.
作者:陈海燕;韩捷;周洁如;范璐;邓筠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Seldinger技术指导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心包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心包积液18例,在床边超声心动图定位指导,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并内置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心包腔内持续或间断引流心包积液.结果 18例患者均1次穿刺并留置导管引流成功,未出现因继发感染、出血、血气胸、严重心律失常、心脏穿破及与心包穿刺置管导致的死亡.留置时间7~21 d,平均(9.4±3.7)d;引流量为180~450ml,平均(190±50)ml.结论 采用Seldinger技术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并发心包积液,方法简单,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可替代传统穿刺方法.
作者:方快发;刘文兵;饶志荣;王宁生;杨友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肩关节不稳(shoulder instability,SI)指肩关节活动时,肱骨头相对于肩胛盂出现超出生理范围的异常活动[1].临床中,以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定(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为常见[2].通常在肩外展和外旋位运动中遭受外力时发生,这是肩关节生物力学薄弱的位置,被称作肩关节前不稳发生的经典体位[3].TASI可以导致疼痛、降低运动能力、引起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竞技运动员丧失竞技运动能力的常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集中在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两个方面.
作者:郝跃东;王予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12例胸腔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时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处理经验,分析上腔静脉及其分支人工血管置换手术的技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上腔静脉及其分支受到肿瘤侵犯患者的手术经验.受侵血管包括上腔静脉和(或)左右无名静脉.结果 12例患者接受了不同类型的上腔静脉置换手术,包括左及右无名静脉分别与右心房人工血管搭桥术6例、左无名静脉与右心房人工血管搭桥2例、右无名静脉与右心房搭桥1例、右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搭桥1例.单纯上腔静脉置换术2例.上腔静脉及其分支置换均应用Gore-Tex人工血管,共应用人工血管18支,直径8~16mm.所有手术均成功进行,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生存时间长者达5年.1例良性畸胎瘤患者.结论 人工血管置换上腔静脉及其分支手术,是根治性切除侵犯上腔静脉系统胸腔肿瘤的关键性技术,正确及时地应用可以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消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王明松;王良旭;张胜辉;崔世涛;吴新天;朱伟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钉治疗掌指骨骨折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 应用可吸收钉治疗掌指骨骨折15例,术后随访时间6~12月,平均8.2月.根据术后X线片及患者手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15例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愈合良好,根据TAM系统评定法,患者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优9例,良5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 可吸收钉是治疗掌指骨关节周围骨折或中段斜行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无需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优点.
作者:魏欣;孙贵新;陆晴友;刘建军;杨明杰;李增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有关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争论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到目前为止,MS的病因、定义、诊断标准、治疗仍然未达成共识.MS是人类物质不断丰富、运动逐渐减少、压力不断增加的结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MS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呈低龄化趋势,儿童中已经有MS的出现.MS在不同国家和人群中发病率及性别差异很大.
作者:曲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伦磷酸钠(福善美)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骨折的预防作用.方法 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10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2组均应用碳酸钙(钙尔奇D)600 mg口服,每晚一次,α-D3骨化醇0.25 μg口服,每日2次.治疗组加福善美70 mg,每周1次口服.各组用药后每年检测腰椎及髂部骨密度(bonemineral density,BMD)、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cross-linked N-telopeptide of type Ⅰcollagen,NTx)及随访骨折事件发生率.结果 福善美治疗组治疗3年,全身BMD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腰椎BMD上升16.7%,股骨颈BMD值上升24.2%,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密度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仅发生2例骨折事件,对照组发生7例骨折事件,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福善美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对骨折有显著预防作用,长期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淑华;程佳芬;李文君;王吉影;程晓芸;盛春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老年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罹患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的老年患者90例,其中47例前瞻性地应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治疗.另43例作为对照组,行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切开加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大径、胆总管结石数目、手术总时间、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在胆总管内径、胆总管结石大径和胆总管结石数目方面无明显差异;ERCP/EST+LC组较传统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明显加快(P<0.01),术后并发症少(P<0.01),住院总天数明显缩短(P<0.01),而住院费用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 十二指肠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结石性胆管炎合并胆囊结石具有疗效好、痛苦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耐受手术,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作者:毛煜侃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利用微型营养评定法筛选老年营养不良住院患者并进行早期营养干预,评价其临床实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150例住院患者进行MNA问卷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检测.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可能营养不良出现率分别为20.6%、55.4%.营养良好者占24%.实验室检查血浆白蛋白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显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0%、69%,MNA与体质指数、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1、0.195、0.282、0.32).结论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建议应用MNA问卷进行营养筛查,及早进行营养干预.
作者:乔德丽;吴红耀;凌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运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诱导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为5组:肝纤维化模型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预防组、对照组.预防组从实验开始、早期治疗组从实验第2周、晚期治疗组从实验第4周腹腔注射外源性BMP-7,每周3次;时照组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BMP-7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转移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 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早期治疗组、后期治疗组和预防组的肝纤维化级别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中BMP-7可以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治疗组中的TGF-β1的表达较模型组中明显减少(P<0.05).结论 BMP-7有效预防和治疗实验性肝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纤维化肝组织中的TGF-β1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胜兰;杨长青;杨丽;常义忠;袁敏;郜恒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自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以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因其化学性质稳定、无光漂白现象、用甲醛固定和石蜡包埋亦不影响其荧光性质等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研究中.
作者:杨旭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1].由于肿瘤转移动物模型在癌转移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作为癌扩散转移主要通道的淋巴管(结)转移日益受到重视,结肠癌转移尤其结肠癌淋巴转移相关机理研究对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就近年有关结肠癌尤其结肠癌淋巴转移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建立淋巴管生成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做一综述.
作者:倪艳艳;范跃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构建清道夫受体SR-PSOX点突变体,揭示该受体与脂质结合的关键位点,为确定SR-PSOX在脂质摄取、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提供模型.方法 利用分子克隆及PCR定点突变技术,构建不同突变点的片段并克隆到pEGFP-N3中,形成含有SR-PSOX各联合突变的pEGFP-SR-PSOX突变体质粒.转染293T细胞后采用流式检测受体表达情况.结果 从THP-1源性的巨噬细胞中成功克隆SR-PSOX受体并在真核表达载体pEGFP-SR-PSOX基础上获得了SR-PSOX三种突变体(R78、R82H85、R78R82H85).测序结果表明SR-PSOX序列中发生了预期的突变,使SR-PSOX受体中第78位精氨酸单点突变,第82位精氨酸、第85位组氨酸双点突变,第78、82位精氨酸和第85位组氨酸三点突变,均突变为丙氨酸.并将所有pEGFP-SR-PSOX突变体在293T细胞膜表面成功表达.结论 定点突变PCR可以成功构建SR-PSOX受体的3种突变体,使之在293T细胞表面获得表达,为进一步研究SR-PSOX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威威;尹岚;张琪敏;陈春霞;戴亚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用酶消化组织块培养兔牙周膜细胞的方法,为下一步的研究做好基础.方法 取成年新西兰大白兔牙周膜组织,通过酶消化组织块法原代培养兔牙周膜细胞.取第4代兔牙周膜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组织来源.结果 酶消化组织块法成功培养出兔牙周膜细胞,细胞形态呈梭形.免疫细胞化学鉴定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说明细胞为中胚层来源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结论 酶组织消化块法可以很好地进行兔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且此方法简单易行.
作者:吴丽萍;孙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宫颈浸润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宫颈浸润癌组(IB~Ⅳ期)100例,年龄26~81岁,平均年龄(43.6±11.7)岁;对照组50例,年龄25~72岁,平均年龄(40.8±11.3)岁,对两组作三维超声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在100例宫颈浸润癌患者中,肿块大小:6mm×8 mm×11 mm~26 mm×36 mm×31 mm,ⅠB1期65例,ⅠB2期15例,ⅡA期9例,ⅡB期3例,Ⅲ期5例,Ⅳ期3例.三维超声下可见4型宫颈血管形态,宫颈浸润癌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3%(93/100).结论 三维超声能显示清晰的图像,显示的4种血管形态分布对鉴别肿瘤的良恶性质有较高价值.三维超声对宫颈浸润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焦光琼;徐惠英;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