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与地高辛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

赵俊峰;杜爱芩;孙天福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地高辛片/治疗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通过单用地高辛片及参麦注射液配合地高辛片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的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证实: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地高辛片对心脏的毒性反应,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92.1%,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别(P<0.01).
中医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医病机探讨

    认为窦房结功能由大气所主,在气下陷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机基础,故临床治疗应以益气升阳举陷为着眼点.

    作者:姜燕;吴先奇;韩又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黄、芒硝配比煎浸口服法治疗骨折便秘的临床研究

    我们参考了近年大黄、芒硝等中药炮制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1998~2000年间,以大黄芒硝为配伍,采用水浸渍后内服的通便方法解决骨折便秘的临床问题.通过临床研究,以大黄芒硝配比浸渍法治疗瘀滞热结型便秘病人,并作对比分析研究,证明其具有稳定性高、副作用小、简便等优点.

    作者:林梓凌;辛少芳;全小明;潘静华;陆明媚;杨志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成药治疗进展

    近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有增高趋势,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中医中成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确切,本文就中成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杨思进;崔雪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伤寒论》病愈征象探讨

    伤寒或其它疾病经过针药治疗,或自行经传,其转归大致有三:或向愈,或恶化,或者症无进退.如何能够根据一些征象,见微知著,正确判断治疗结果,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发于机先,正确制订下一步治疗方针的先决条件.对此,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一些诊断方法,本文试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提出的一些判断疾病向愈的征象,作一归纳探讨.

    作者:牛国顺;杨维乾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综合疗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106例

    治疗以及改善中风病人的偏瘫,降低致残率,一直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传统治疗办法多为几组穴位针灸交替使用.近我们采用综合疗法(传统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重点在亚急性期采用不同药物注射分布在肌腱为主的穴位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汉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医辨治小儿慢性肾炎蛋白尿七法

    慢性肾炎是一组病因不同、病情复杂、病理变化多样的肾脏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慢,终难免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并在长短不等的时间内,出现肾功能衰竭.

    作者:陈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64例

    梨状肌综合征是指因急慢性损伤使梨状肌发生水肿、充血、痉挛及粘连并刺激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以臀部疼痛为主,并大腿后侧和小腿外侧的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笔者根据梨状肌的解剖特点,采用针刺配合弹拨手法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82例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反复发作,每逢春季发病,夏季加重,秋冬渐缓,来年春季复发.我科从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8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姚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脑积水88例

    我们自1997~1999年间,应用针药结合治疗脑积水88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萍;张宏伟;于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二黄子洗液坐浴治疗外阴瘙痒症25例

    我们应用二黄子洗液坐浴治疗外阴瘙痒症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淼;桑问;魏素丽;杨建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59例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神经科常见的顽疾之一.至今原因未明,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1996~2000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

    作者:蔡增强;杨华;夏章勇;杨霞峰;秦绍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活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42例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疑难重症,根据中医理论和慢性肾衰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我们以中药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为主要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将近几年来收治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明;刘慧丽;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不同产地地黄中梓醇含量比较

    以氯仿-甲醇-水(7:4:0.5)为展开剂,10%硫酸-乙醇为显色剂.413nm为扫描波长,测定了不同产地地黄中梓醇的含量.其中以河南温县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高.以山东嘉祥产地黄中梓醇含量较低.

    作者:刘长河;李更生;黄迎新;王慧森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医宗金鉴》校正《伤寒论》论评

    <伤寒论>成书后不久即遭散失,后又屡经编次,传写之讹、错简之误,必不能免.故古代医家强调看此类书当选精校善本,以免误入歧途,事倍功半.

    作者:李华;王玉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辨证治疗痹证的体会

    痹证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引起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和关节肿大等症.痹证包括现代医学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这是一种原因不明、又无特效根治办法的慢性疾病.中医药治疗痹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治疗痹证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注重掌握辨病位、辨寒热、辨气血的辨证方法.

    作者:张忠民;褚安州;张秋怀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169例

    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泄泻八法辨治

    泄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其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严重地妨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应用中医理论总结概括辨证治疗泄泻的八种方法,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惠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自然生态对药用生物的药效学影响

    生态环境是化学物质形成和变异的重要因素,药用生物中各活性成分的形成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生态除物种本身外,还包括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等因子,自然生态诸因子不是孤立的或者恒定的对生物起作用,而是构成一种连续变化的环境综合效应.药用生物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形成是这些自然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树玲;王志阳;安华;王晓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四物汤加味治疗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症35例

    我们用四物汤加味治疗单纯性老年皮肤瘙痒症3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藏朵;薄丽亚;吴春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人骨质疏松肾阳虚证型病理机制初步研究

    中医认为老年人骨质疏松与肾虚有密切关系,其病理机制颇为复杂.本文通过对209例肾阳虚证型骨质疏松症病人进行血E2、睾酮、皮质醇、硷性磷酸酶、钙离子、无机磷及尿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拟对中医这一证型病理生理特点进行探讨.现将实验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祁建生;葛继荣;汪碧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中医研究杂志

中医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