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建生;葛继荣;汪碧萍
笔者自1997年元月至2000年12月间,采用双黄连粉针剂(哈尔滨医药有限公司中药二厂生产,批号:9905234)静滴治疗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腺炎等患者125例,其中有5例发生异常反应,现择其案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德付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随着肝炎发病率的上升,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发展到后期疗效较差,因此肝硬化治疗的关键时期是早期.
作者:张义才;金鸿斌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加味丸对绝经后妇女骨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绝经5年之内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服加味丸和碳酸钙-维生素D,疗程均为6个月.在服药前后分别进行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和比较,即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和骨钙素(BGP)的含量、空腹尿钙/肌酐(U-Ca/Cr)和尿羟脯氨酸/肌酐(U-Hop/Cr)的比值.结果:服加味丸后,治疗组血清TRAP的含量、U-Ca/Cr和U-Hop/Cr的比值较用药前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S-Ca、S-P、ALP和BGP的含量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服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加味丸能够影响绝经后妇女的骨质代谢,其机理与其能降低骨的吸收而不改变骨的形成有关.
作者:陈平;姜玉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997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对58例腰3横突综合征采用局封配合手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永军;高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自1993年以来,运用自拟排卵汤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糖尿病目前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且易并发多种病症.许多学者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年来,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用中医传统理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作为辨证论治的基础,加用活血化瘀药,治疗糖尿病并发脱疽取效满意.
作者:王荣珠;陈长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张自平老中医出身于中医世家,年近八旬,从医近60年,工作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擅长诊治脾胃疾病,尤善治慢性胃炎.本文就其治疗慢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裨益后学.
作者:李爱玉;张建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伤筋是指人体某个关节、筋络、肌肉受到外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仆闪挫、或体虚劳累、持续活动、经久积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所引起的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采取药酒推拿、配合功能锻炼等综合疗法治疗45例伤筋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采用白芨等纯中药制成益溃宁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120例,并以快胃片治疗60例做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魏霞;韩广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的一种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痛,是神经科常见的顽疾之一.至今原因未明,缺乏特效治疗.笔者自1996~2000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
作者:蔡增强;杨华;夏章勇;杨霞峰;秦绍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反复发作,每逢春季发病,夏季加重,秋冬渐缓,来年春季复发.我科从1997年2月至1999年5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8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姚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单用地高辛片及参麦注射液配合地高辛片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72例的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证实:参麦注射液可以减轻地高辛片对心脏的毒性反应,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92.1%,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差别(P<0.01).
作者:赵俊峰;杜爱芩;孙天福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子宫腔内粘连是由于宫壁粘连使宫腔部分或全部闭锁,或宫颈内口粘连而导致月经异常,常表现为闭经或月经量过少、不孕、习惯性流产或产科并发症.本科以中药热敷为主.配合西药抗生素、孕酮治疗6例痊愈怀孕.
作者:孙阳;孙舸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自1995年元月以来,我们在名方五子衍宗丸基础上加味,配成生精助育丸口服,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7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田献忠;余文清;马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治疗以及改善中风病人的偏瘫,降低致残率,一直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所关注.针灸治疗中风病中,传统治疗办法多为几组穴位针灸交替使用.近我们采用综合疗法(传统针灸和穴位注射)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重点在亚急性期采用不同药物注射分布在肌腱为主的穴位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汉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近年来,我们用注射血塞通加口服银可络片的方法治疗高脂血症,并与注射脉络宁加口服月见草油胶丸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屈汉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生态环境是化学物质形成和变异的重要因素,药用生物中各活性成分的形成与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自然生态除物种本身外,还包括地理、气候、水质、土壤、生物链等因子,自然生态诸因子不是孤立的或者恒定的对生物起作用,而是构成一种连续变化的环境综合效应.药用生物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形成是这些自然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树玲;王志阳;安华;王晓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采用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36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24例.19岁~30岁10例,31~40岁20例,41~52例6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咽不下以及胸胁满闷、气急作痛,或湿痰咳嗽或呕吐,苔白润或滑腻,脉弦缓或弦滑.
作者:王金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常见疑难重症,根据中医理论和慢性肾衰病人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特点,我们以中药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祛湿降浊为主要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兹将近几年来收治的4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邓晓明;刘慧丽;王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伤寒或其它疾病经过针药治疗,或自行经传,其转归大致有三:或向愈,或恶化,或者症无进退.如何能够根据一些征象,见微知著,正确判断治疗结果,推测疾病的发展趋势,是发于机先,正确制订下一步治疗方针的先决条件.对此,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出了一些诊断方法,本文试就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所提出的一些判断疾病向愈的征象,作一归纳探讨.
作者:牛国顺;杨维乾 刊期: 2001年第05期